排污費徵收使用條例
Ⅰ 排污費的徵收管理中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
《排污費征復收使用管理制條例》(國務院令第369號)中第十三條負責污染物排放核定工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排污費徵收標准和排污者排放的污染物種類、數量,確定排污者應當繳納的排污費數額,並予以公告。第十四條排污費數額確定後,由負責污染物排放核定工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向排污者送達排污費繳納通知單。排污者應當自接到排污費繳納通知單之日起7日內,到指定的商業銀行繳納排污費。商業銀行應當按照規定的比例將收到的排污費分別解繳中央國庫和地方國庫。具體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所以排污費徵收機關是當地的環保部門,最基層的是所屬的縣或區的環保局。
Ⅱ 排污費的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69號)
《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已經2002年1月30日國務院第54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總理 朱鎔基
2003年1月2日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排污費徵收、使用的管理,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直接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單位和個體工商戶(以下簡稱排污者),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繳納排污費。
排污者向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排放污水、繳納污水處理費用的,不再繳納排污費。排污者建成工業固體廢物貯存或者處置設施、場所並符合環境保護標准,或者其原有工業固體廢物貯存或者處置設施、場所經改造符合環境保護標準的,自建成或者改造完成之日起,不再繳納排污費。
國家積極推進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產業化。城市污水和垃圾集中處理的收費辦法另行制定。
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價格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加強對排污費徵收、使用工作的指導、管理和監督。
第四條排污費的徵收、使用必須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徵收的排污費一律上繳財政,環境保護執法所需經費列入本部門預算,由本級財政予以保障。
第五條排污費應當全部專項用於環境污染防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或者挪作他用。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截留、擠占或者挪用排污費的行為,都有權檢舉、控告和投訴。 第六條排污者應當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並提供有關資料。
第七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核定許可權對排污者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進行核定。
裝機容量30萬千瓦以上的電力企業排放二氧化硫的數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核定。
污染物排放種類、數量經核定後,由負責污染物排放核定工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書面通知排污者。
第八條排污者對核定的污染物排放種類、數量有異議的,自接到通知之日起7日內,可以向發出通知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復核;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接到復核申請之日起10日內,作出復核決定。
第九條負責污染物排放核定工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在核定污染物排放種類、數量時,具備監測條件的,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監測方法進行核定;不具備監測條件的,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物料衡算方法進行核定。
第十條排污者使用國家規定強制檢定的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儀器對污染物排放進行監測的,其監測數據作為核定污染物排放種類、數量的依據。
排污者安裝的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儀器,應當依法定期進行校驗。 第十一條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財政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經濟貿易主管部門,根據污染治理產業化發展的需要、污染防治的要求和經濟、技術條件以及排污者的承受能力,制定國家排污費徵收標准。
國家排污費徵收標准中未作規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地方排污費徵收標准,並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財政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經濟貿易主管部門備案。
排污費徵收標準的修訂,實行預告制。
第十二條排污者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繳納排污費:
(一)依照大氣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向大氣、海洋排放污染物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繳納排污費。
(二)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規定,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繳納排污費;向水體排放污染物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加倍繳納排污費。
(三)依照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規定,沒有建設工業固體廢物貯存或者處置的設施、場所,或者工業固體廢物貯存或者處置的設施、場所不符合環境保護標準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繳納排污費;以填埋方式處置危險廢物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繳納危險廢物排污費。
(四)依照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的規定,產生環境雜訊污染超過國家環境雜訊標準的,按照排放雜訊的超標聲級繳納排污費。
排污者繳納排污費,不免除其防治污染、賠償污染損害的責任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責任。
第十三條負責污染物排放核定工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排污費徵收標准和排污者排放的污染物種類、數量,確定排污者應當繳納的排污費數額,並予以公告。
第十四條排污費數額確定後,由負責污染物排放核定工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向排污者送達排污費繳納通知單。
排污者應當自接到排污費繳納通知單之日起7日內,到指定的商業銀行繳納排污費。商業銀行應當按照規定的比例將收到的排污費分別解繳中央國庫和地方國庫。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五條排污者因不可抗力遭受重大經濟損失的,可以申請減半繳納排污費或者免繳排污費。
排污者因未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造成環境污染的,不得申請減半繳納排污費或者免繳排污費。
排污費減繳、免繳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六條排污者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繳納排污費的,自接到排污費繳納通知單之日起7日內,可以向發出繳費通知單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緩繳排污費;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接到申請之日起7日內,作出書面決定;期滿未作出決定的,視為同意。
排污費的緩繳期限最長不超過3個月。
第十七條批准減繳、免繳、緩繳排污費的排污者名單由受理申請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價格主管部門予以公告,公告應當註明批准減繳、免繳、緩繳排污費的主要理由。 第十八條排污費必須納入財政預算,列入環境保護專項資金進行管理,主要用於下列項目的撥款補助或者貸款貼息:
(一)重點污染源防治;
(二)區域性污染防治;
(三)污染防治新技術、新工藝的開發、示範和應用;
(四)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項目。
具體使用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徵求其他有關部門意見後制定。
第十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環境保護專項資金使用的管理和監督。
按照本條例第十八條的規定使用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按照批準的用途使用。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每季度向本級人民政府、上級財政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本行政區域內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情況。
第二十條審計機關應當加強對環境保護專項資金使用和管理的審計監督。 第二十一條排污者未按照規定繳納排污費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據職權責令限期繳納;逾期拒不繳納的,處應繳納排污費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並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產停業整頓。
第二十二條排污者以欺騙手段騙取批准減繳、免繳或者緩繳排污費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據職權責令限期補繳應當繳納的排污費,並處所騙取批准減繳、免繳或者緩繳排污費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三條環境保護專項資金使用者不按照批準的用途使用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財政部門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10年內不得申請使用環境保護專項資金,並處挪用資金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徵收而未徵收或者少徵收排污費的,上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有權責令其限期改正,或者直接責令排污者補繳排污費。
第二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價格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刑法關於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或者挪用公款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違反本條例規定批准減繳、免繳、緩繳排污費的;
(二)截留、擠占環境保護專項資金或者將環境保護專項資金挪作他用的;
(三)不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對違法行為不予查處,造成嚴重後果的。 第二十六條本條例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1982年2月5日國務院發布的《徵收排污費暫行辦法》和1988年7月28日國務院發布的《污染源治理專項基金有償使用暫行辦法》同時廢止。
Ⅲ 如何計算排污費
1、該企業年徵收排污費數額6735.5元 ,計算方法如下:
COD:450毫克/升×10000t=4500000克氨氮:毫克/升×10000t=500000克
COD:4500000克÷1000克/污染當量值=4500氨氮:500000克÷800克/污染當量值:625
2、由於COD超標,氨氮未超標,二種污染物要分別計算。COD:4500×0.7元× 2=6 300元氨氮:625×0.7元=437.5元
該企每月應繳納的排污費應為6735.5元。
排污費是指分非超標排污費和超標排污染費兩種。污染者支付原則的具體化。20世紀初以來,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人類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及濃度都大規模增加,大大超過環境的隹凈能力,致使空氣、水、土地等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要素受到嚴重的污染和破壞。
世界許多城市和工業區的新鮮空氣、潔凈的水已成為短缺資源,而凈化被污染的水和空氣,或從遠道或地層深處取水,則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經濟學家認為,這筆費用應由污染者支付,因為污染者損害環境質量,同消耗原材料一樣,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不應將這筆費用轉嫁給社會。
這是其理論基礎。具體則指根據一國排污收費法律法規的規定,污染者按其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和濃度應向國家繳納的一定的金錢。最早由德國於1904年在污染嚴重的魯爾工業區實行。
(3)排污費徵收使用條例擴展閱讀:
2014年9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和環境保護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調整排污費徵收標准等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各省(區、市)結合實際,調整污水、廢氣主要污染物排污費徵收標准,提高收繳率,實行差別化排污收費政策,利用經濟手段、價格杠桿作用,建立有效的約束和激勵機制,促使企業主動治污減排,保護生態環境。
通知規定,2015年6月底前,各省(區、市)要將廢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污費徵收標准調整至不低於每污染當量1.2元,污水中的化學需氧量、氨氮及鉛、汞、鉻、鎘和類金屬砷五項主要重金屬排污費徵收標准不低於每污染當量1.4元。
國家鼓勵污染重點防治區域及經濟發達地區,制定高於上述標準的徵收標准。各地要建立差別排污收費機制,對超排放限值或超總量指標排放污染物的,以及列入淘汰類目錄的企業,實行較高的徵收標准;對治污效果較好的企業實行較低的徵收標准。
通知強調,各地要按照規定的時間和進度,逐步擴大以自動監控數據核定排污費的應用范圍,提高收繳率,做到排污費應收盡收。要大力推廣政府從第三方購買服務,由第三方負責安裝、運營和維護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確保監控數據真實准確。
通知要求,各級價格、財政和環保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加強環境執法和排污費徵收情況檢查,嚴厲打擊偷排偷放、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設施等違法行為。
堅決查處未按規定繳納排污費或者逾期不繳納的行為,並依據有關規定進行處罰。同時,要做好信息公開工作,提高政策執行透明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Ⅳ 排污費徵收標准及計算方法何時發布施行
一、污水排污費徵收標准及計算方法
(一)污水排污費按排污者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以污染當量計征,每一污染當量徵收標准為0.7元。
(二)對每一排放口徵收污水排污費的污染物種類數,以污染當量數從多到少的順序,最多不超過3項。其中,超過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和本辦法規定的收費標准計征污水排污費的收費額加一倍徵收超標准排污費。
對於冷卻水、礦井水等排放污染物的污染當量數計算,應扣除進水的本底值。
(三)水污染物污染當量數計算
1、一般污染物的污染當量數計算
某污染物的污染當量數 = 該污染物的排放量(千克) ÷該污染物的污染當量值(千克)
一般污染物的污染當量值見表1和表2。
2、PH值、大腸菌群數、余氯量的污染當量數計算
某污染物的污染當量數 = 污水排放量(噸) ÷該污染物的污染當量值(噸)
3、色度的污染當量數計算
色度的污染當量數 = 污水的排放量(噸) ×色度超標倍數÷色度的污染當量值(噸·倍)
PH值、色度、大腸菌群數、余氯量的污染當量值見表3。
PH值、色度、大腸菌群數、余氯量不加倍收費。
4、禽畜養殖業、小型和第三產業的污染當量數計算
污染當量數 = 污染排放特徵值÷污染當量值
禽畜養殖業、小型和第三產業的污染當量值見表4。
(四)排污費計算
1、污水排污費收費額=0.7元×前3項污染物的污染當量之和
2、對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排放標準的污染物,應在該種污染物排污費收費額基礎上加1倍徵收超標准排污費。
表1 第一類水污染物污染當量值
污染物 污染當量值(千克)
總汞 0.0005
2.總鎘 0.005
3.總鉻 0.04
4.六價鉻 0.02
5.總砷 0.02
6.總鉛 0.025
7.總鎳 0.025
8.苯並(a)芘 0.
9.總鈹 0.01
10.總銀 0.02
表2 第二類水污染物污染當量值
11.懸浮物(SS) 4
12.生化需氧物(BOD5) 0.5
13.化學需氧物(COD) 1
14.總有機碳(TOC) 0.49
15.石油類 0.1
16.動植物油 0.16
17.揮發酚 0.08
18.總氰化物 0.05
19.硫化物 0.125
20.氨氮 0.8
21.氟化物 0.5
22.甲醛 0.125
23.苯胺類 0.2
24.硝基苯類 0.2
25.陰離子表面活性劑(LAS) 0.2
26.總銅 0.1
27.總鋅 0.2
28.總錳 0.2
29.彩色顯影劑(CD-2) 0.2
30.總磷 0.25
31.元素磷(以P計) 0.05
32.有機磷農(以P計) 0.05
33.樂果 0.05
34.甲基對硫磷 0.05
35.馬拉硫磷 0.05
36.對硫磷 0.05
37.五氯酚及五氯酚鈉(以五氯酚計) 0.25
38.三氯甲烷 0.04
39.可吸附有機鹵化物(AOX)(以C1計) 0.25
40.四氯化碳 0.04
41.三氯乙烯 0.04
42.四氯乙烯 0.04
43.苯 0.02
44.甲苯 0.02
45.乙苯 0.02
46.鄰—二甲苯 0.02
47.對—二甲苯 0.02
48.間—二甲苯 0.02
49.氯苯 0.02
50.鄰二氯苯 0.02
51.對二氯苯 0.02
52.對硝基氯苯 0.02
53. 2.4—二硝基氯苯 0.02
54.苯酚 0.02
55.間—甲酚 0.02
56. 2.4—二氯酚 0.02
57. 2.4.6—三氯酚 0.02
58.鄰苯二甲酸二丁脂 0.02
59.鄰苯二甲酸二辛脂 0.02
60.丙烯晴 0.125
61.總石西 0.02
說明:1.第一、二類污染物的分類依據為《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
2.同一排放口中的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物(BOD5) 和總有機碳(TOC),只徵收一項。
表3 PH值、色度、大腸菌群數、余氯量污染當量值、污染物 污染當量值
1. PH值
1) 0-1,13-14 0.06噸污水
2) 1-2,12-13 0.125噸污水
3) 2-3,11-12 0.25噸污水
4) 3-4,10-11 0.5噸污水
5) 4-5,9-10 1噸污水
6) 5-6, 5噸污水
2.色度 5噸水·倍
3. 大腸菌群數(超標) 3.3噸污水
4. 余氯量(用氯消毒的廢水) 3.3噸污水
說明:1、大腸菌群數和總余氯只徵收一項。
2、PH5-6指大於等於5,小於6;PH9-10指大於9 ,小於等於10,其餘類推。
表4 禽畜養殖業、小型和第三產業的污染當量值
類型 污染當量值
禽畜養殖場 1.牛 0.1頭
2.豬 1頭
3.雞、鴨等家禽 30羽
4.小型 1.8噸污水
5.飲食娛樂服務業 0.5噸污水
6. 消毒 0.14床 2.8噸污水
不消毒 0.07床 1.4噸污水
說明:1、本表僅適用於計算無法進行實際監測或物料衡算的禽畜養殖業、小型和第三產業等小型排污者的污染當量數。
2、僅對存欄規模大於50頭牛、500頭豬、5000羽雞、鴨等的禽畜養殖場收費。
3、病床數大於20張的按本表計算污染當量。
Ⅳ 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的條例內容
按照《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學校食堂應該繳納排污費第二條
直接版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單權位和個體工商戶(以下簡稱排污者),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繳納排污費------學校食堂有兩項內容屬於繳納排污費的范圍。1
廢水,在繳納自來水費用是已經徵收,2
垃圾
由環保(環衛)部門按規定收繳。其他的沒有交費責任。
Ⅵ 浙江省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公告
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95號
《浙江省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辦法》已經省人民政府第4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省長
2005年9月30日
Ⅶ 環保局向排污企業徵收排污費的步驟
(一)排污費徵收依據:
國務院《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和國家環保總局《關於排污費徵收核定有關規定的通知》的規定,排污費徵收程序一般分為、、、、等五個主要階段。 (二)排污費徵收程序:
排污申報登記→排污申報登記審核→排污申報登記核定→排污收費計算→排污費徵收與繳納(1)排污申報登記
排污申報登記是指向和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向所在地環境保護部門申報登記所擁有的污染物排放設施、處理設施和正常作業條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濃度、強度等與排污者有關的正常排污及排污變化情況的法定義務。
申報登記:
①正常申報:排污者必須按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部門的環境監察機構於每年的12月15日前申報登記下一年正常作業條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濃度及排污情況有關的各種情況,填報《全國排放污染物申報登記報表》。
②變更申報:排污者申報、登記後,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濃度(強度)、排放去向、排放方式、排放口設施、污染防治處理設施需要作變更、調整的,應在變更前15日內履行變更申報手續,填報《排污變更申報登記表》;排污情況發生緊急變化時,必須在變更後3日內報告並提交《排污變更申報登記表》。新建、擴建、改建和技術改造建設項目的排污申報登記,應在項目試產前3個月內辦理排污申報手續。在建制鎮以上范圍內產生建築施工雜訊的單位必須在開工前15日內辦理排污申報登記手續,填報《建築施工場所排污申報登記表》。
拒報或謊報違法行為處理:對不按規定時限和內容履行排污申報登記及變更手續的,視為拒報;對未按規定內容進行如實申報登記的視為謊報。對屬拒報或謊報的違法行為除依法按規定處以罰款外,還應責令排污者限期補報。(2)排污申報登記審核
環境監察機構在收到排污者的《排污申報登記表》或《排污變更申報登記表》後,應依據排污者的實際排污情況,按照國家強制檢定的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儀數據、監督性監測數據、物料衡算數據或其他有關數據對排污者填報的《全國排放污染物申報登記報表》或《排污變更申報登記表》項目和內容進行審核。經審核符合要求的應於每年元月15日前向排污者發回一份經審核同意的《排污申報登記表》;不符合規定的責令補報,不補報的視為拒報。(3)排污申報登記核定
環境監察機構根據審核合格《排污申報登記表》,於每月或季末10日,對排污者每月或每季的實際排污情況進行調查與核定。經核定,符合要求的,應在每月或每季終了後7日內向排污者發出《排污核定通知書》。不符合要求的,要求排污者限期補報。
排污者對核定結果有異議的,應在接到《排污核定通知書》之日起7日內申請復核,環境監察機構應當在自收到復核申請之日起10日作出復核決定,並將《排污核定復核決定通知書》送達排污者。
環境監察部門對拒報、謊報、漏報拒不改正者,可根據實際排污情況,依法直接確認其核定結果,並向排污者發出《排污核定通知》,排污者對《排污核定通知書》或《排污核定復核通知書》有異議的,應先繳費,而後依法提起復議或訴訟。(4) 排污收費計算
環境監察機構應依據排污收費的法律依據、標准依據和核定後的實際排污事實依據(排污核定通知書或排污核定復核通知書),根據國家規定的排污收費計算方法,計算確定排污者應繳納的廢水、廢氣、雜訊、固廢等收費因素的排污費。(5) 排污費徵收與繳納
排污費經計算確定後,環境監察機構應向排污者送達《排污費繳納通知單》,並同時向社會公告。
排污者應當自接到《排污費繳納通知單》之日起7日內,將排污費繳到指定的商業銀行。對排污收費行政行為不服的,應在復議或訴訟期間內提起復議或訴訟,對復議決定不限期內履行,在法定期限內未自動履行的,原排污收費作出行政機關應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當裁定或判決撤消或部分撤消原排污收費行為的,環境監察機構應在依法重新核定並計征排污費。
排污者在收到《排污費繳納通知書》7日內不提起復議或訴訟,又不履行的,環境監察機構可在排污者收到《排污費繳納通知書》之日7日後,責令排污者限期繳納;經限期繳納拒不履行的,環境監察機構應依法按不按規定繳納排污費處以罰款,並從滯納之日起(即第8天起)每天加收2‰滯納金。
排污者對排污收費或處罰決定不服,在法定限期內未提起復議或訴訟,又不履行的,環境監察機構在訴訟期滿後的180日可直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6) 排污費徵收標准<<返回目錄
(三)排污收費基本原則(1)排污即收費的原則
凡是向環境排放水污染物、大氣污染物、固體廢物或超標排放工業、建築施工、社會生活雜訊的企業、事業、行政機關、學校、社會團體、部隊、個體工商戶等一切排污者,都必須依法履行繳納排污費的義務,否則將視為環境違法行為,並承擔法律責任。但自然人除外。(2)強制徵收的原則
《排污費徵收使用條例》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排污者應當自接到排污費繳納通知單之日起7日內,到指定的商業銀行繳納排污費。」第二十一條還規定:「排污者未按照規定繳納排污費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據職權責令限期繳納;逾期拒不繳納的,處應繳納排污費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並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產停業整頓。」(3)屬地分級徵收的原則
《排污費徵收使用條例》第七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核定許可權對排污者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進行核定」。(4)徵收程序法定化的原則
排污費徵收必須依據法定程序進行,即排污申報登記→排污申報登記核定→排污費徵收→排污費繳納→不按照規定繳納,經責令限期繳納拒不履行的強制徵收法定程序組成,否則將視為徵收排污費程序違法。(5)徵收時限固定的原則
財政部、國家環保總局根據《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制定的《排污費資金收繳使用管理辦法》(2003年3月20日第17號令)第五條規定:「排污費按月或者按季屬地化收繳。」負責徵收排污費的環境保護部門必須按月或按季向排污者強制徵收其某月或某季的污水、廢氣、雜訊和固廢排污費,否則將依照《排污費徵收使用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由上級環保部門責令改正或直接向排污者稽查追征補繳排污費,並依據第二十五條的規定追究環保監管部門的法律責任。(6)政務公開的原則
排污收費標准和排污收費額的公告。《排污徵收使用管理條例》第十三條規定,負責核定工作的環境保護部門,應當根據排污費徵收標准、法律規定和經核定確認的污染物排放種類、數量確定排污者應當繳納的排污費,並採用電視、報紙、廣播、互連網等形式向社會予以公告,接受社會監督。
排污費減、免、緩同排污費徵收工作一樣,也必須實行公告制。(7)上級強制補繳追征的原則
《排污費徵收使用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負責徵收排污費的縣級以上環境保護部門,在徵收排污費的過程中,將應征而未應征或者少征的,上級環保部門有權責令其限期改正;或直接將未征或少征的排污費責令排污者補繳追征上繳上級財政的國庫收費專戶。本原則規定的徵收的主體是上級環保部門,補繳對象是未繳或少繳排污費的排污者,追征資金將上繳至上級財政。(8)特殊情況下可實行減、免、緩的原則
根據《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第十五條、第十六條和第十七條和財政部、國家計委、國家環保總局《關於減免及緩繳排污費有關問題的通知》的規定,排污者遇有台風、火山爆發、洪水、乾旱、地震等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或其他突發事件遭受重大經濟損失的,可以申請減半或者免繳排污費;托兒所、幼兒園、敬老院、殘疾人福利機構、殯葬機構、中小學校(不含校辦廠)及其他社會公益事業單位,可按年度申請免繳排污費;排污者因實際經濟困難可向環保和財政部門申請不超過3個月的排污費緩繳期。(9)繳納排污費不免除其他法律責任的原則
《排污收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第十二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排污者繳納排污費,不免除其防治污染、賠償污染損害的責任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責任。排污繳納費是排污者應盡的一種法律義務,即排污就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的繳納排污費或超標排污費。根據「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繳納了排污費並不等於買到了合法的排污權,繳納了排污費還應負責污染治理,改善環境的法律義務。因污染造成他人損害的賠償是一種民事責任,因污染違法處罰是一種行政法律責任,因污染觸犯刑法的懲罰是一種刑事責任,三者都不能互相代替,應同時追究其責任。
(四)排污收費種類
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排污費種類分為污水排污費、污水超標准排污費、廢氣排污費、固體廢物排污費、危險廢物排污費、雜訊超標排污費和加倍收費等六種,共計124項因子。
<<返回目錄(五)新排污費徵收標准體系的主要內容1、污水排污費、污水超標准排污費(1)污水排污費、污水超標准排污費計征原則
①排污即收費和超標加一倍徵收超標准排污費的原則;②對污水進入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並繳納了污水處理費的不得重復收費的原則;③三因子疊加收費的原則;④色度、PH、大腸菌群數、余氯量超標收費,不超標不徵收排污費的原則;⑤對醫院能監測的,按實際污染物監測值收費,不能監測的,按醫院床位數或污水排放量其中收費額較高的一項計征排污費的原則。⑥對城市集中污水處理設施超標排污,實行加一倍徵收超標准排污費的原則;⑦對徵收冷卻排水和礦井排水污水排污費應扣除進水本底值的原則;⑧對同一排污口中的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和總有機碳,只得徵收其中一項污染因子的污水排污費的原則;⑨對同一排污口的大腸菌群數和總余氯,只得徵收其中一項污染因子的污水排污費的原則;⑩對無法進行實際監測或物料衡算的畜禽養殖業、小型企業、第三產業和醫院等小型排污者排放的污水,可實行抽樣測算、依據特徵值按月計算排污費的原則;⑾一個排污者有多個排污口應分別計算合並徵收的原則;⑿一類污染物按車間排污口收費的原則;⒀對於畜禽養殖業規模小於50頭牛,500頭豬、5000羽雞(鴨)和醫院床位小於20張床,不收污水排污費的原則。(2)污水排污費、污水超標准排污費計算方法
①污染物排放量的計算
某排污口某種污染物的排放量(kg/月或季)=[污水排放量(t/月或季)×污染物排放濃度(mg/L)]÷1000
②污染當量數計算
(a)一般水污染物的污染當量數計算為:
某排污口某種污染物的污染當量數(月或季)=某污染物的排放量(kg/月或季)÷某污染物的污染當量值(kg)
(b)PH值、大腸菌群數、余氯量的污染當量數計算
某排污口該污染物的污染當量數(月或季)=污水排放量(t/月或季)÷某污染物的污染當量值(t)
(c)色度的污染當量數計算
某排污口色度的污染當量數(月或季)=[污水排放量(t/月或季)×色度超標倍數]÷色度的污染當量值(t.倍)
(d)畜禽養殖業、小型企業和第三產業水污染的污染當量數計算
污染物當量數(月或季)=污染排放特徵值÷污染當量值(3)排污費、超標准排污費的計算
排污費金額(元)=污染當量數×收費標准(元)
排污費金額(元)=[污染當量數(超標)×收費標准(元)]×2倍2、廢氣排污費
(1)廢氣排污費計征原則
①排污即收費的原則;②三因子疊加收費的原則;③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污費徵收標准,實行分步實施逐步到位的原則;④煙塵和林格曼黑度只得按收費額最高的一項徵收排污費,其中林格曼黑度按黑度大小收費的原則;⑤一個排污者有多個排污口,應分別計算合並計征的原則。(2)廢氣排污費計算方法
①計算污染物排放量
一實測法
某污染物的排放量 (kg/月)=[廢氣排放量(m3/月)×某污染物排放濃度(mg/m3)]÷106或某污染物的排放量(kg/月)=某污染物的排放量(kg/h)×生產天數(天/月)×生產時間(h/d)
二物料衡演算法
a、利用單位產品污染物排放量系數,計算污染物排放量
某污染物的排放量(kg/月)=產生某污染物的產品總量(產品總量/月)×某污染物的單位產品排放系數(kg/單位產品)
b、利用產品廢氣排放量與污染物排放濃度,計算污染物排放量
某污染物的排放量(kg/月)=產生某污染物的產品總量(產品總量/月)×單位產品廢氣排放量系數(m3/單位產品)×單位產品某污染物的排放濃度系數(kg/m3)
c、利用單位產品廢氣排放量與污染物百分比濃度,計算污染物排放量
某污染物的排放量(kg/月)=產生某污染物的產品總量(產品總量/月)×單位產品廢氣排放量系數(m3/單位產品)×廢氣中某污染物的百分比濃度(%)×某污染物的氣體密度(kg/m3)
三燃料燃燒過程污染物排放量計算
燃料在燃燒過程中,產生大量煙氣和煙塵,煙氣中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其計算方法如下:a、燃燒過程中污染物排放量計算
燃煤煙塵排放量(kg/月)={1000×耗煤量(t/月)×煤中的灰分(%)×灰分中的煙塵(%)×[1-除塵效率(%)]}÷[1-煙塵中的可燃物(%)]
燃煤SO2排放量(kg/月)=1600×耗煤量(t/月)×煤中含硫分(%)
燃煤NOX排放量(kg/月)=1630×耗煤量(t/月)×[0.015×燃煤中氮的NOX轉化率(%)+0.000938]
0.015為燃煤的含氮量
燃煤CO排放量(kg/月)=2330×耗煤量(t/月)×燃煤中碳的含量(%)×燃煤的不完全燃燒值(%)
焦炭CO排放量(kg/月)=2330×焦炭耗用量(t/月)×焦炭中碳的含量(%)×焦炭的不完全燃燒值(%)
上式中的1000、1600、1630、2330為公式中單位間的換算系數值。b、液體燃煤燃燒過程中污染物計算污染物排放量計算
燃油SO2排放量(kg/月)=2×燃料耗量(kg/月)×燃油中硫的含量(%)
燃油NOX排放量(kg/月)=163×燃料耗量(kg/月)×[燃油氮的NOX轉化率(%)×燃油中氮的含量(%)+0.000938]
燃油CO排放量(kg/月)=2330×燃料耗量(kg/月)×燃油碳的含量(%)×燃油的不完全燃燒值(%)
上式中2.163.2330為公式中的單位間換算系數值。c、氣體燃料污染物排放量計算
氣體燃料SO2排放量(kg/月)=氣體燃料耗量×氣體中H2S的含量(%)×2.857
氣體燃料CO排放量(kg/月)=氣體燃料耗量(m3/月)×氣體燃燒的不完全燃燒值(%)×[CO含量(%)+CH4含量(%)+C2H2含量(%)+C2H8含量(%)+C3H8含量(%)+C4H10含量(%)+C5H12含量(%)+C6H6含量(%)+H2S含量(%)...②計算污染當量數
某污染物的污染當量數=某污染無的排放量(kg/月)÷某污染物的污染當量值(kg)
③確定收費因子
某污染物的排污費(元/月)=廢氣污染當量徵收排污費標准(元/污染當量)×某污染物的當量數
林格曼黑度排污費(元/月)=林格曼黑度(級)的收費標准(元)×某林格曼黑度(級)條件下的燃料耗用量(t/月)
④計算某排污口的排污費
選擇收費額最大的前三項污染物的排污費總和即為排污口的排污費應征額。
某排污口的排污費(元/月》=收費額最大的第一項污染物的污費+收費額最大的第二項污染物的排污費+收費額最大的第三項污染物的排污費3、固體廢物排污費
(1)固體廢物排污費計征原則
①只對工業固體廢物排放,實行一次性徵收固體廢物排污費的原則;②只對無專用貯存場所排放固體廢物或無專用處置設施排放固體廢物的,對有專用貯存場所但無防滲漏、防揚散、防流失設施排放固體廢物不符和標準的,或有專用處置設施但無防滲漏、防揚散、防流失設施排放固體廢物不符和標準的,實行計征固體廢物排污費的原則;③對以填埋方式處置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危險廢物,實行計征危險廢物排污費的原則;④一個排污者排放不同種類固體廢物,應分別計算合並計征的原則;
(2)工業固體廢物排污費計算
①計算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
工業固廢排放量(t/月)=產生量(t/月)-綜合利用量(t/月)-符合規定標準的貯存量(t/月)-符合規定標準的處置量(t/月)
②計算工業固體廢物排污費
工業固體廢物排污費(t/月)=某工業固體廢物收費標准(元/t)×某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t/月)
③危險廢物排污費計算
一計算危險廢物排污量
危險廢物排放量(t/月)=危險廢物產生量(t/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危險廢物填埋量(t/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處置量(t/月)
二計算危險廢物排污費
危險廢物排污費(元/月)=危險廢物排放量(t/月)×危險廢物收費標准(元/t)4、雜訊超標排污費
(1)雜訊超標排污費計征原則
①超標收費的原則;②一個單位上有多處雜訊超標,按徵收雜訊超標排污費最高一處計征的原則;③一個單位沿邊界長度超過100m兩處以上(含兩處)雜訊超標的,按雜訊超標排污費最高一處加一倍徵收超標雜訊排污費的原則;④一個單位有不同地點作業場所,應分別計算合並計征的原則;⑤晝夜應分別計算,疊加計征的原則;⑥超標雜訊排污費按月核定,一月內不足15天,減半計征的原則;⑦夜間頻繁突發和夜間偶然突發廠界超標雜訊,應按等效聲級和峰值雜訊兩種指標中收費額最高一項計征排污費的原則;⑧建築施工場地同一施工單位多個建築施工階段同時施工時,按雜訊限制最高的施工階段計征超標雜訊排污費的原則;⑨農民自建住宅不得徵收超標雜訊排污費的原則;⑩機動車、飛機、船舶等流動污染源暫不徵收雜訊超標排污費的原則;⑾雜訊超標不足1dB按四捨五入的原則。(2)工業企業廠界超標雜訊排污費計算
①計算超標雜訊值
晝間超標雜訊值(dB)=晝間實測雜訊值(dB)-晝間雜訊排放標准值(dB)
夜間超標雜訊值(dB)=夜間實測雜訊值(dB)-夜間雜訊排放標准值(dB)
②計算超標排污費
超標雜訊排污費(元/月)=晝間超標雜訊收費標准(元/月)×A×B+夜間超標雜訊收費標准(元/月)×C×D
上式中當排放一月不足15晝或夜時,A和B取值為0.5;當排放時間超過15晝或夜時,A和C取值為1。
上式中當晝或夜以最高超標雜訊處沿廠界查找,當發現晝間或夜間100m以上還有超標雜訊排放時,B和D取值為2;當晝間或夜間100m以上無超標雜訊排放時,B和D取值為1。
③建築施工場界超標雜訊排污費計算
計算超標雜訊值。依據實測值和排放標准,分別計算各測點的超標聲級值。
晝間超標聲值(dB)=晝間實測值-晝間排放標准
夜間超標雜訊值(dB)=夜間實測值-夜間排放標准
Ⅷ 國家對排污費的徵收有什麼規章制度
關於調整排污費徵收標准等有關問題的通知
發改價格[2014]200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展改革委、物價局,財政廳(局),環保廳(局):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國務院印發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等要求,確保實現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促使企業減少污染物排放,保護生態環境,現就調整排污費徵收標准等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調整排污費徵收標准,促進企業治污減排。2015年6月底前,各省(區、市)價格、財政和環保部門要將廢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污費徵收標准調整至不低於每污染當量1.2元,將污水中的化學需氧量、氨氮和五項主要重金屬(鉛、汞、鉻、鎘、類金屬砷)污染物排污費徵收標准調整至不低於每污染當量1.4元。在每一污水排放口,對五項主要重金屬污染物均須徵收排污費;其他污染物按照污染當量數從多到少排序,對最多不超過3項污染物徵收排污費。各省(區、市)價格、財政和環保部門可以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在調整主要污染物排污費徵收標準的同時,適當調整其他污染物排污費徵收標准。鼓勵污染重點防治區域及經濟發達地區,按高於上述標准調整排污費徵收標准,充分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治污減排和環境保護。
二、加強污染物在線監測,提高排污費收繳率。各地要結合行業特點,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對企業排放污染物種類、數量的監測,切實提高排污費收繳率。一是對已經安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且通過有效性審核的企業,應嚴格按照自動監控數據核定排污費。二是擴大以自動監控數據核定排污費的應用范圍。2014年底前,所有具備安裝條件的國家重點監控企業,要完成主要污染物自動監控設施的安裝並正常運行;2015年底前,國家重點監控企業中的鋼鐵、造紙、水泥等主要污染行業,實現嚴格按自動監控數據核定排污費;2016年底前,所有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均要實現按自動監控數據核定排污費。三是對排放污染物種類多、無組織排放且難以在線監控的企業,應按照環保部規定的物料衡算方法和監督性監測數據,嚴格核定排污費。四是大力推廣政府從第三方購買專業服務,由第三方負責安裝、運營和維護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確保監控數據真實、准確。五是切實加大排污費執收力度,做到應收盡收。
三、實行差別收費政策,建立約束激勵機制。企業污染物排放濃度值高於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或者企業污染物排放量高於規定的排放總量指標的,按照各省(區、市)規定的徵收標准加一倍徵收排污費;同時存在上述兩種情況的,加二倍徵收排污費。企業生產工藝裝備或產品屬於《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規定的淘汰類的,也要按照各省(區、市)規定的徵收標准加一倍徵收排污費。企業污染物排放濃度值低於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50%以上的,減半徵收排污費。各地要加強對超限值排放污染物的監測和動態甄別工作,確保差別排污收費政策落實到位。
四、加強環境執法檢查,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各級價格、財政和環保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加強環境執法檢查和對排污費徵收情況的檢查,嚴厲打擊偷排偷放、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設施等違法行為;堅決查處未按規定繳納排污費或者逾期不繳納的行為,並依據有關規定進行處罰。要向社會公開企業污染物排放、排污費徵收及使用情況等信息,提高透明度。要設立熱線電話、網路舉報等平台,暢通公眾表達渠道;對舉報的違法排污,擅自減征、免徵、緩征排污費等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
各省(區、市)價格、財政和環保部門要在2015年6月底前,將調整排污費徵收標准等政策落實情況報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和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和環境保護部將聯合建立排污費收繳情況季度通報制度,對不按規定落實政策的地區,將予以通報。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環 境 保 護 部
2014年9月1日
Ⅸ 工業企業排污費徵收標准
排污就要收費,超標就要加倍,直接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單位和個體工商戶應當繳納排污費,排污費是由環保部門來收取。
排污費包括:污水排污費、廢氣排污費、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排污費、雜訊超標排污費。你的企業涉及到哪幾個方面(排放廢水、排放廢氣等)環保部門就會收取那幾項的排污費。
你可以查看下面的相關法律法規:
1、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的《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69號)
2、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的《排污費徵收標准管理辦法》(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財政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 聯合頒布的第31號令)
下面是國家環保部網站上有關的鏈接地址:http://www.mep.gov.cn/law/fg/xzhg/200301/t20030102_86236.htm
http://www.sepa.gov.cn/law/gz/bmgz/qtgz/200302/t20030228_86250.htm
Ⅹ google國務院頒布的,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規定.徵收排污費的范圍包括哪些
第十二條排污者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繳納排污費:
(一)依照大氣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向大氣、海洋排放污染物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繳納排污費。
(二)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規定,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繳納排污費;向水體排放污染物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加倍繳納排污費。
(三)依照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規定,沒有建設工業固體廢物貯存或者處置的設施、場所,或者工業固體廢物貯存或者處置的設施、場所不符合環境保護標準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繳納排污費;以填埋方式處置危險廢物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繳納危險廢物排污費。
(四)依照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的規定,產生環境雜訊污染超過國家環境雜訊標準的,按照排放雜訊的超標聲級繳納排污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