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搭車人出意外的法律責任

搭車人出意外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2-02 16:35:47

Ⅰ 關於搭車的法律責任問題!

你好,這屬侵權法上的「好意同乘」,有償搭乘,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專害,交通工具提供者應屬當承擔民事責任;無償搭乘,則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應當給於適當的補償。本案,駕駛員(如果是搭乘工具的提供者,也可能是車主)應當給於傷者適當的補償。

Ⅱ 搭順風車出了意外,司機和搭車人是否各負一半責任

司機是非盈利性質的話,不用負責

Ⅲ 朋友搭車,途中遇車禍,搭車人死亡司機怎麼判

搭車人有沒有購買過抄意外襲險?如果有購買意外險的話可以找保險公司索賠,所出車禍是追尾之類有肇事者,還是墜崖之類沒有肇事者的類型,有肇事者的交通事故可以要求肇事方索賠,如果是墜崖之類有沒有買過保險的話,原則上無法索賠

Ⅳ 在搭車的時候出車禍,車主司機和搭車人全部死亡,搭車人該得到什麼賠償

搭車人有沒有購買過意外險?如果有購買意外險的話可以找保險公司索賠,所出車禍專是追尾之類有肇事者,還屬是墜崖之類沒有肇事者的類型,有肇事者的交通事故可以要求肇事方索賠,如果是墜崖之類有沒有買過保險的話,原則上無法索賠

Ⅳ 順路搭車出意外,司機死了,搭車人負法律責任嗎

可以向當地交警部門報警,由交警部門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如果交通事故不是搭車人的原因造成的,搭車人不要負法律責任。

Ⅵ 出車禍搭車人會有什麼責任21

搭車人本來沒有責任,但撞車後應該有救助義務,賠償只要搭車人沒有過錯的情況下由開車的賠償。

Ⅶ 搭便車出車禍誰的責任

假如在免費搭乘便車的途中發生了交通事故,對於搭乘者受傷的責任到底應該由誰來承擔?《侵權責任法》第48條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關規定承擔賠償責任。」《民法總則》一百七十六條:「民事主體依照法律規定和當事人約定,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合同法》第三百零二條:「承運人應當對運輸過程中旅客的傷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傷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運人證明傷亡是旅客故意、重大過失造成的除外。

前款規定適用於按照規定免票、持優待票或者經承運人許可搭乘的無票旅客。」

因此對搭乘人因交通事故致損的責任承擔區分以下情況:

若事故是由其他車輛的原因(全責)造成搭乘者傷害的,則自然由其他車輛擔責。

若搭乘車輛有過錯的,其駕駛人或所有人、管理人有過錯的則在其過錯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責任。

搭乘人有過錯的,在其過錯范圍內減輕駕駛人或所有人、管理人的責任,比如:若搭乘人明知搭乘車輛存在違法情況(如無照駕駛、酒後駕駛等),則應減輕機動車一方賠償責任。再比如:若因搭乘人的原因(搭乘人駕駛、干擾、指使等)造成事故的,則搭乘人與駕駛人或者所有人、管理人按比例擔責。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對於善意搭乘者的賠償不包括間接損失和精神損害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搭便車」的責任承擔隻字未提,但卻規定:在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且承保商業三者險的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予以賠償後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由侵權人予以賠償。

由此可見,搭便車、搭順風車的雖然是助人為樂的行為,但免費讓別人搭乘並不表示發生交通事故,駕駛人或所有人、管理人就不承擔責任。所以,我們一旦同意別人搭乘,車主就有安全注意、謹慎駕駛的義務,這項義務不以車主的助人為樂行為有所減輕。

Ⅷ 兩電動車相撞,搭車人有沒有法律責任

要看你有沒有過錯,比如指使撞擊等,如果指使單純坐在車上,沒有法律責任的。

Ⅸ 熟人搭車出事故用負責嗎

關鍵是這位熟人和他的家屬是否講理。他們不講理,就乾脆讓他家起訴你,由法院審理判決。

Ⅹ 搭順風車出了意外,司機和搭車人是否各負一半責任(搭車人自願乘坐司機的車,而且不收費)

從法律角度來講,司機是負全部賠償責任的!作為成員當然可以選擇放棄或部分放棄對方的賠償!

熱點內容
我國食品行政法規分為哪幾類 發布:2025-10-03 14:33:21 瀏覽:181
規章制度意識提高 發布:2025-10-03 14:29:15 瀏覽:800
東昌法院網 發布:2025-10-03 14:15:39 瀏覽:219
舟山郭行舟宴請法官 發布:2025-10-03 14:14:53 瀏覽:995
行政法規不可以制定什麼 發布:2025-10-03 14:13:04 瀏覽:402
加強農村法治思考 發布:2025-10-03 14:13:03 瀏覽:287
有關釣魚法規 發布:2025-10-03 14:11:40 瀏覽:248
我國法律援助收費嗎 發布:2025-10-03 14:09:15 瀏覽:587
武漢大學法律碩士就業報告 發布:2025-10-03 14:09:13 瀏覽:354
圖書館立法服務 發布:2025-10-03 14:04:04 瀏覽: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