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傷法律責任
『壹』 我朋友和別人發生了爭執,導致對方就醫三天,這屬於故意傷害罪嗎在法律上會承擔怎樣的責任!
僅僅是發生爭執,導致對方就醫三天的情形,並不能確定構成故意傷害罪,但如果故內意傷害造成輕容傷以上的後果的,構成故意傷害罪,侵權人應當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貳』 法律規定輕傷賠償多少
人身損害賠償數額不是以是否輕傷為標準的。賠償涉及的是民事責任問題,而輕傷的概念系刑事犯罪中的概念。要求人身損害賠償,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最高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的規定。要確定賠償數額,首先要確定賠償項目,然後根據各賠償項目標准確定。可根據案情選擇的賠償項目為,因就醫治療而發生的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食宿費等,造成殘疾的,可要求殘疾輔助器具費及殘疾賠償金等,同時還可以根據案情要求精神損害撫慰金。各賠償項目的賠償標准也各不相同,比如殘疾賠償金要根據殘疾等級不同而數額不同,並根據是城鎮居民還是農村居民而有所不同,下面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看了後便知如何計算了。
第十七條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第十八條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
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請求權,不得讓與或者繼承。但賠償義務人已經以書面方式承諾給予金錢賠償,或者賠償權利人已經向人民法院起訴的除外。
第十九條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葯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
醫療費的賠償數額,按照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實際發生的數額確定。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必要的康復費、適當的整容費以及其他後續治療費,賠償權利人可以待實際發生後另行起訴。但根據醫療證明或者鑒定結論確定必然發生的費用,可以與已經發生的醫療費一並予以賠償。
第二十條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第二十一條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
護理人員有收入的,參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僱傭護工的,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准計算。護理人員原則上為一人,但醫療機構或者鑒定機構有明確意見的,可以參照確定護理人員人數。
護理期限應計算至受害人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時止。受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但最長不超過二十年。
受害人定殘後的護理,應當根據其護理依賴程度並結合配製殘疾輔助器具的情況確定護理級別。
第二十二條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交通費應當以正式票據為憑;有關憑據應當與就醫地點、時間、人數、次數相符合。
第二十三條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予以確定。
受害人確有必要到外地治療,因客觀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護人員實際發生的住宿費和伙食費,其合理部分應予賠償。
第二十四條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
第二十五條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受害人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或者傷殘等級較輕但造成職業妨害嚴重影響其勞動就業的,可以對殘疾賠償金作相應調整。
第二十六條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准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准。
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
第二十七條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第二十八條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准計算。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
第二十九條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第三十條賠償權利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於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准計算。
被扶養人生活費的相關計算標准,依照前款原則確定。
第三十一條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以及本解釋第二條的規定,確定第十九條至第二十九條各項財產損失的實際賠償金額。
前款確定的物質損害賠償金與按照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確定的精神損害撫慰金,原則上應當一次性給付。
第三十二條超過確定的護理期限、輔助器具費給付年限或者殘疾賠償金給付年限,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繼續給付護理費、輔助器具費或者殘疾賠償金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賠償權利人確需繼續護理、配製輔助器具,或者沒有勞動能力和生活來源的,人民法院應當判令賠償義務人繼續給付相關費用五至十年。
第三十三條賠償義務人請求以定期金方式給付殘疾賠償金、被扶養人生活費、殘疾輔助器具費的,應當提供相應的擔保。人民法院可以根據賠償義務人的給付能力和提供擔保的情況,確定以定期金方式給付相關費用。但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已經發生的費用、死亡賠償金以及精神損害撫慰金,應當一次性給付。
第三十四條人民法院應當在法律文書中明確定期金的給付時間、方式以及每期給付標准。執行期間有關統計數據發生變化的,給付金額應當適時進行相應調整。
定期金按照賠償權利人的實際生存年限給付,不受本解釋有關賠償期限的限制。
第三十五條本解釋所稱"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職工平均工資",按照政府統計部門公布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經濟特區和計劃單列市上一年度相關統計數據確定。
"上一年度",是指一審法庭辯論終結時的上一統計年度。
『叄』 交通事故中詐病丶詐傷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事故中存在虛假情況,騙取金額過大的話,會承擔法律責任,甚至為自己帶來刑事處罰。
『肆』 詐傷是什麼意思
故意裝作受傷,造成當事人誤以為有責任,使自己達到一定的目的…………個人理解…………僅作參考…………
『伍』 法醫鑒定的五大基本原則
應該是四大原則:
(一)嚴格鑒定程序的原則
所有的法醫學鑒定應當由司法機關委託而不應受理私人委託,保證鑒定人在司法機關委託下,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工作,從而確保鑒定結論的法律性、嚴肅性,避免因接受私人委託引起的不公或重新鑒定。堅持這一原則對鑒定人自身是一種有效的法律保護。
(二)實事求是,科學鑒定,不受案情干擾的原則
首先,鑒定人接到司法機關的委託後,對被鑒定人的損傷特徵和部位要詳細描述、記錄,必要時並照相固定,這是鑒定工作的基礎。其次,要收集可靠的案情、病歷及輔助檢查材料。
三是對掌握的所有材料用科學的方法及醫學理論進行分析論證,對照人體傷害、傷殘標准,實事求是地作出鑒定結論。
四是始終站在法律、科學、公正的立場上,不為人情所動,不為權力所動,不為金錢所動,不受案情干擾。例如,筆者一朋友之女,被人從二樓推下,造成腰椎粉碎性骨折,雙跟骨粉碎性骨折,到重慶某大醫院治療,用去醫葯費6萬多元,要求鑒定為重傷;經認真檢查其腰部的功能及脊椎骨折處的生長情況,脊椎經補骨癒合較好,腰部活動功能障礙未達到重傷規定的標准;雙跟骨經內固定術,骨折癒合較好,沒有腳弓的結構改變,雙踝關節功能障礙也沒有達到重傷規定的標准。在經過賴心的解釋後,得到了被檢者及家屬的理解,相信司法鑒定結論是科學、公正的結論。
(三)注意辨別真偽的原則
作為法醫鑒定人,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對被鑒定人的傷情進行真偽辨別。即對被鑒定人的所有材料(如:病歷、CT片、X光片等輔助檢查)認真審查,科學分析其與傷情之間的關系,從醫學的角度能否解釋,是否符合疾病發生、發展的規律,當不能解釋或出現矛盾時,要認真分析原因,必要時可在鑒定人的監督下進行復查,以確保被用做鑒定依據的輔助檢查的真實性。
(四)根據司法部關於鑒定人的權利和義務的規定,鑒定人有權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自己的鑒定,意見不統一時,保留個人意見,拒絕回答與鑒定無關的問題。無條件鑒定時,應拒絕鑒定,必須堅持應有的原則和立場。
『陸』 農村打架至傷民事訴訟求幫忙
建議請律師。
可以當庭答辯。
實踐中基本是當庭陳述。
打官司打的就是證據,這也是律師的意義所在,當然要提交,而且證據的提交有一定的格式要求。
敗訴以後還可以上訴,判決生效後對方會申請強制執行的。
『柒』 被打成輕傷,無旁人看見打的全過程,報案後對方不承認,派出所說不能追究刑事責任,調解又無結果,
山東的不能適用四川,不管是誰先打,造成這個傷很明確,傷情也是可以鑒定怎麼形成的,派出所處置不合理,可以投訴到派出所上級公安局。
『捌』 做司法鑒定責任方給報的詐傷,詐病是什麼意思
當然能了,詐病具有以下特點:目的明確,症狀相似,病情特殊,病症矛盾,表現內混亂,病史牽強附會,容身體檢查不合作。而造作傷,一般具有顯而易見的症狀或體征,而且其多在病人手可以到達的區域,而且自傷者一般只為達到某種目的,絕不會願意冒生命危險或變殘疾。經過法醫學的鑒定就可以啦。
『玖』 法醫能鑒定詐病。詐傷嗎
法醫鑒定,只是參照醫院出具的病歷,結合本人的實際情況而進行鑒定,對於詐病或者詐傷,一般可以看出來。不會給其出具傷情鑒定結論。
『拾』 哪位好心人可告訴我法醫鑒定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一、法醫學鑒定人應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
《重慶市司法鑒定條例》第三章對鑒定人的資格作了嚴格的規定:「具有相關專業大專以上學歷,從事司法鑒定工作三年以上的」才有資格作為司法鑒定人。司法鑒定人是法律實踐中對專門問題進行鑒定的人,他的資格獲得有嚴格的規定。法醫學鑒定結論,是法庭對人身傷害案的定案依據。法醫學鑒定人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繫到鑒定結論的正確與否。我國法醫鑒定人,必須具有醫學專業知識和法律專業知識,一般都是從醫學院的法醫專業本科畢業分配到公、檢、法單位,專門從事法醫檢驗鑒定工作;一部分則是從經驗豐富的臨床醫師調任,並經過一段時間的鑒定工作,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後,經有關部門的考試、考核後才能獲得鑒定人資格,所作的鑒定結論才能作為法庭質證的對象。法醫鑒定權的授予:除了豐富的醫學知識外,還要經過嚴格的審核程序才能獲得,這樣有利於保證鑒定結論的正確實施。只有擁有扎實、豐富的專業知識並獲取法醫鑒定人的資格的法醫鑒定人,才能贏得司法機關的認可,才能贏得被鑒定人的信任。
二、法醫鑒定人應有很強的原則性
(一)嚴格鑒定程序的原則
所有的法醫學鑒定應當由司法機關委託而不應受理私人委託,保證鑒定人在司法機關委託下,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工作,從而確保鑒定結論的法律性、嚴肅性,避免因接受私人委託引起的不公或重新鑒定。堅持這一原則對鑒定人自身是一種有效的法律保護。
(二)實事求是,科學鑒定,不受案情干擾的原則
首先,鑒定人接到司法機關的委託後,對被鑒定人的損傷特徵和部位要詳細描述、記錄,必要時並照相固定,這是鑒定工作的基礎。其次,要收集可靠的案情、病歷及輔助檢查材料。三是對掌握的所有材料用科學的方法及醫學理論進行分析論證,對照人體傷害、傷殘標准,實事求是地作出鑒定結論。四是始終站在法律、科學、公正的立場上,不為人情所動,不為權力所動,不為金錢所動,不受案情干擾。例如,筆者一朋友之女,被人從二樓推下,造成腰椎粉碎性骨折,雙跟骨粉碎性骨折,到重慶某大醫院治療,用去醫葯費6萬多元,要求鑒定為重傷;經認真檢查其腰部的功能及脊椎骨折處的生長情況,脊椎經補骨癒合較好,腰部活動功能障礙未達到重傷規定的標准;雙跟骨經內固定術,骨折癒合較好,沒有腳弓的結構改變,雙踝關節功能障礙也沒有達到重傷規定的標准。在經過賴心的解釋後,得到了被檢者及家屬的理解,相信司法鑒定結論是科學、公正的結論。
(三)注意辨別真偽的原則
作為法醫鑒定人,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對被鑒定人的傷情進行真偽辨別。即對被鑒定人的所有材料(如:病歷、CT片、X光片等輔助檢查)認真審查,科學分析其與傷情之間的關系,從醫學的角度能否解釋,是否符合疾病發生、發展的規律,當不能解釋或出現矛盾時,要認真分析原因,必要時可在鑒定人的監督下進行復查,以確保被用做鑒定依據的輔助檢查的真實性。如:某男性,腰部外傷,疼痛、血尿10天,來做鑒定。病歷記載:損傷第一天,尿常規:紅細胞(+++);三天,尿常規:(++)``````第九天,尿常規:紅細胞(+);CT及B超檢查:雙側腎臟及膀胱均未見異常。第十天作鑒定進行尿常規檢查,紅細胞(滿視野),顯然不符合醫學規律,鑒定人認為被鑒定人的血尿可能是詐病行為所致,並安排第12天尿常規檢查,留尿時鑒定人跟隨其後,當被鑒定人正劃破他的左手中指向尿液中滴血時被抓個正著,揭穿了詐病血尿的陰謀從而保證了鑒定結論的客觀公正性。
(四)根據司法部關於鑒定人的權利和義務的規定,鑒定人有權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自己的鑒定,意見不統一時,保留個人意見,拒絕回答與鑒定無關的問題。無條件鑒定時,應拒絕鑒定,必須堅持應有的原則和立場。
三、法醫鑒定人應掌握接待、咨詢的靈活工作技巧
(一)按程序進行鑒定,檢查要自己動手
面對被鑒定人及家屬,鑒定人要始終按照鑒定程序進行鑒定,對鑒定人的損傷必須親自檢查,明確是否有損傷,確定真偽,區分詐傷或造作傷。對檢查到的損傷進行記錄或者照相固定,並對損傷進行初步估計。使被鑒定人家屬感到鑒定人工作的認真、細致。
(二)科學回答被鑒定人及家屬的咨詢問題
被鑒定人及家屬對自己的傷情比較關心,有可能咨詢一些與自己傷情有關的問題,鑒定人應注意運用科學的法醫學理論,使用通俗語言,使咨詢者比較容易聽懂。在回答咨詢時,要給咨詢人講一些鑒定人的原則、鑒定人的義務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使他們明白法醫鑒定是一種非常嚴肅、認真的科學鑒定,鑒定結論是一種公正、客觀的科學依據。使被鑒定人及家屬充分感覺到鑒定人的學識、水平和公正態度,從心理上取得被鑒定人及家屬的信任。
(三)服務態度要和謁、語調要平緩
在法醫學鑒定過程中,鑒定人的態度是被鑒定人應當注意的要素之一。被鑒定人往往會通過鑒定人的表情和語調來預測自己的傷情鑒定結論,並通過鑒定人的一些細微動作,來評價鑒定人的服務態度和技術水平。鑒定人面對初次來被鑒定的當事人,如果表情過分嚴肅,板著面孔,說話生硬,會使受害後本來心理狀態已非常復雜的被鑒定人產生畏懼心理或產生各種猜疑心理,從而產生不信任。這一方面也是導致產生重新鑒定的一個原因。
四、鑒定人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人們對任何事物的感覺,都帶有明顯的主觀因素,都受當時心理狀態的影響。因此,鑒定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對鑒定結論將產生一定的影響。
人們在相互交往過程之中,對對方的性格都非常關心。因為通過了解其性格,可能預測此人對人對事所表現出來的態度。被鑒定人及家屬在與鑒定人的交往時,特別注重鑒定人的性格,原因就在於此。被鑒定人及家屬在接觸鑒定人時,其心理上最多的是了解自己的損傷是什麼傷情程度,這種傷情在案件處理時對方應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及對自己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希望鑒定人能夠盡快地做出客觀、公正的鑒定結論或有利於自己的鑒定結論,對其所關心的問題總是希望給予滿意的答復。被鑒定人在陳述自己被害的過程中,總是想把所有對自己有利的情節全部向鑒定人訴說。這時,鑒定人應當理解被鑒定人的這種心理,同時耐心地聽取被鑒定人或家屬的傾訴。因為這既能贏得被鑒定人的信任,又能全面了解案情,對鑒定人做出正確的鑒定結論有益。如果被鑒定人或家屬面臨的是一個性格急躁、愛沖動的鑒定人,加上時間緊、工作忙等原因,就可能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甚至打斷被鑒定人的訴說,鑒定人的這種急躁性格,很有可能失去被鑒定人的信任,導致重新鑒定。因此,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新鑒定情況出現,鑒定人應當自覺地進行個人性格的修養,克服急躁、沖動的不良性格,要養成良好的性格。因為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法醫學鑒定人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
五、鑒定人應樹立良好的外表形象
社會心理學認為,形象在某種程度上反映著一個人的內心境界,是人們在相互交往中增強信任的重要因素。一是在鑒定人與被鑒定人及家屬初次接觸時,被鑒定人及家屬對鑒定人的第一印象,會直接影響到整個鑒定過程,如果鑒定人不修邊幅,或服裝不整或留長發、剃光頭、蓄鬍須,被鑒定人及家屬對鑒定人會產生失望和不信任的印象。這種不信任的心理一旦形成,很可能為以後的重新鑒定埋下伏筆。二是在鑒定過程和交往中,鑒定人應舉止大方、正派,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贏得被鑒定人的完全信任。筆者在實踐中遇到一案例,一鑒定人酒後對被鑒定人進行鑒定時,說話時滿嘴酒氣,外衣紐扣不整,在檢查時不認真仔細,對被鑒定人提出的問題也不進行細心的解釋,導致被鑒定人產生不信任的心理,此案最終導致重新鑒定。當問及被鑒定人為什麼要提出重新鑒定時說:「看他的衣作不整,滿嘴酒氣,對我的檢查不仔細,鑒定結論肯定不正確。」所以,良好的形象對鑒定人來說尤為重要。
綜上所述,鑒定人在法醫學鑒定過程中,扎實的法醫學理論知識、較強的鑒定能力、靈活的工作技巧、較強的原則性、良好的心理素質及良好的形象,是法醫學鑒定人必須具備的素質,是衡量一個法醫學鑒定人綜合素質高低的標准,也是做出科學鑒定結論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