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傷害的法律責任
A. 對於人身損害有哪些法律規定
原則
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歸責原則是處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基本准則。在審判實踐中非常重要,歸責原則主要包括:過錯責任原則;過錯推定責任原則;無過失責任原則;公平責任原則。
過錯責任
人身損害賠償的過錯責任原則,是指在確定人身損害賠償的責任主體時,以行為人是否有過錯為依據來判斷行為人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原則。其包括如下內容:
1、過錯責任原則的構成要件。
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確定人身損害賠償責任時,其構成要求四個條件,即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有違法行為、有損害事實、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這四個要件缺一不可。
2、主觀上有過錯是確定人身損害賠償責任構成的必備要件。
如果行為人的主觀上沒有過錯,就不能構成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即缺少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要件,即使行為人造成了損害事實,並且行為人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也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3、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
過錯責任原則適用於一般侵權行為。在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時,應當把過錯作為行為人承擔人身傷害賠償責任的根據。過錯責任的舉證責任由原告一方承擔,即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訴訟中原告要對自己的主張承擔全部的舉證責任,舉證不足或者舉證不能,將依法承擔敗訴的法律後果。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過錯推定
過錯推定原則,是指在法律有特別規定的場合,從損害事實的本身推定加害人主觀上具有過錯,並據此確定行為人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其包括如下內容:
1、過錯推定原則僅適用於法律規定的一部分特殊侵權行為:
(1)國家賠償責任;
(2)用人者的責任;包括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工作人員致害責任、僱主責任和定作人指示過失責任;
(3)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行為;
(4)物件致害責任;
(5)醫療事故責任;
(6)學生傷害事故責任以及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機動車造成非機動車駕駛人或者行人人身損害的情形。
2、過錯推定責任構成要件。
在適用過錯推定原則確定侵權損害賠償時,其侵權損害賠償的構成仍須具備損害事實、違法行為、因果關系和主觀過錯這四個要件,只不過主觀過錯適用推定確定。但被告也可舉證來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從而免除承擔賠償責任。
3、過錯推定責任的舉證。
原告在起訴時只需證明:一有違法行為,二有損害事實,三是損害事實與違法行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即可。這三個要件的舉證責任完成之後,法官直接推定被告有過錯,不要求原告提供行為人在主觀上存在主觀過錯的證據,而是從損害事實的客觀要件以及它與違法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中,推定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適用過錯推定原則,從損害事實中推定行為人的過錯,可以使受害人免除了部份舉證責任而處於有利的地位,因而更有利於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同時,行為人也可以舉證證明自己沒有過錯而免責。訴訟中,被告如果證明不足或者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則推定過錯成立,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B. 關於人身損害賠償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核心提示:人身損害賠償范圍主要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殘疾賠償金、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等。下面,法律快車小編為您詳細介紹關於人身損害賠償的范圍。
C. 人身傷害的法律責任
這和大學是否畢業沒有直接的關系.積極賠償受害人,求得其原諒是上策.
D. 人身傷害十級應付的法律責任
沒有人身傷害十級的標准,你所說的十級是人身傷害後的傷殘標准,是專主張民事賠償的標准與屬依據,不是刑事責任的判斷與量刑標准。
人生傷害傷情鑒定分為重傷、輕傷二級、輕傷一級,這才是判斷與裁量刑事責任的依據與標准,你想追究對方刑事責任則要作傷情等級鑒定。如果鑒定為輕傷害,犯故意傷害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鑒定為重傷,犯故意傷害罪,致人重傷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E. 人身損害賠償責任是怎樣劃分的
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劃分原則是什麼
歸責原則,就是確定侵權行為人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一般准則。它是在損害事實已經發生的情況下,為確定侵權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是否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原則。我國侵權責任歸責原則是一個體系,這個體系是由過錯責任原則、過錯推定責任原則和無過失責任原則三個歸責原則構成的,不同的侵權行為適用不同的歸責原則。
同樣,確定人身損害賠償責任,所適用的歸責原則也是這三個,也是根據不同的情況適用不同的歸責原則。
處理一般侵權行為中的人身損害賠償責任,適用過錯責任原則。過錯責任原則,是以過錯作為價值判斷標准,判斷行為人對其造成的損害應否承擔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一般侵權行為引起的損害賠償案件,應當由主觀上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主觀上的過錯是損害
賠償責任構成的基本要件之一,缺少這一要件,即使加害人的行為造成了損害事實,並且加害人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也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處理某些特殊侵權行為的人身損害賠償責任,適用過錯推定原則。過錯推定原則,指在法律有特別規定的場合,從損害事實的本身推定加害人有過錯,並據此確定造成他人損害的行為人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所謂推定,是指法律或法官從已知的事實推論未知事實而得出的結果,實際上就是根據已知的事實對未知的事實進行推斷和認定。過錯推定,也叫過失推定,在侵權行為法,就是受害人在訴訟中,能夠舉證證明損害事實、違法行為和因果關系三個要件的情況下,如果加害人不能證明損害的發生自己沒有過錯,那麼,就從損害事實的本身推定被告在致人損害的行為中有過錯,並為此承擔賠償責任。
處理另一些特殊侵權行為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無過失責任原則。無過失責任原則是指在法律有特別規定的情況下,以已經發生的損害結果為價值判斷標准,由與該損害結果有因果關系的行為人,不問其有無過錯,都要承擔侵權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民法通則》第106條第3款規定:「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這是我國民事立法對無過失責任原則的法律化、條文化。但是此條文的表述並沒有準確地反映無過失責任原則的真實含義。其理由是,無過錯責任是不考慮過錯的責任.並非只有沒有過錯才予以賠償的責任。至於責任人是不是有過錯,是不一定的。而這個條文的寫法則是沒有過錯的時候才承擔責任的原則。
由於生命健康權的重要性,人身損害的常見性,使得在法學界也滋生出許多理論性的研討問題,其中關於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劃分原則在理論界就存在許多不同的觀點和學說。在具體案件中更重要的還是得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確定。
F. 人身損害賠償有什麼法律責任
人身健康受到非法侵害,造成支出醫療費、誤工等損失,侵權人應該承擔賠版償責任,受害人有過錯的,減權輕侵權人責任,例如:交通事故、故意傷害、打架斗毆、高空墜物等。相關法律有: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G. 關於法律,人身傷害的問題,我該怎麼辦
1、你應該負全責,糧庫不承擔責任,
2、如果構成輕傷,就構成故意傷害罪,負刑事內責任,
3、法醫鑒定雖容為十級,但如果屬於輕微傷,則不構成犯罪,
4、是否屬於輕傷或輕微傷,需要經過鑒定,
5、法醫鑒定可以提出質疑,鑒定應當以外界因素對人體直接造成的原發性損害及後果包括損傷當時的傷情,損傷後引起的並發症和後遺症等全面分析、綜合評定,即其達到十級是否因為你摔下引起的,是否和原來的腿部病史有關,
6、你應盡量與對方當事人協調,爭取他的諒解,並且庭外和解,這樣賠償可能少一些,
7、判決你賠錢,你又沒有錢,警察當然不會抓你,但如果你有履行能力,又不履行,法院可以強制執行,包括你的房產,工資收入等,
8、至於你說打贏官司,是不可能,只能說賠得少,你就算贏了。
H. 人身傷害法律鑒定及法律責任
公安部門會酌情對受害人進行傷情鑒定,構成何種傷殘等級由鑒定機構作出,是否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以及經濟賠償也需要根據傷情決定。
I. 懂人身傷害法律責任的進,謝謝.
1,構成傷害程度需要去公安部門指定機構做鑒定,這里無法給你說
2,知回道名字的可以通過答法律來對其進行索賠,構成輕傷的,對於直接行凶者還可以用刑法予以處罰
3,如果是演員,在當期遭受傷害導致無法如約完成合同的,可以要求一定索賠,如傷害對你未來造成影響的,還可以主張精神賠償
J. 經營者造成他人人身傷害的負什麼法律責任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支付醫版療費、治療期權間的護理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等費用,造成殘疾的,還應當支付殘疾者生活自助具費、生活補助費、殘疾賠償金以及由其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