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票據同等法律效力
Ⅰ 怎樣的收據才具有法律效力
收據是收到財物後寫給對方的字據。可以確認雙方是債權債務關系,具有法專律效力。
一個完屬整的收據,通常應由標題、正文、落款三部分組成。
1.標題寫在正文上方中間位置,字體稍大。
2.正文一般是在第二行空兩格處開始寫,但以「今收到」為標題的收據是不空格的。正文一般要寫明下列內容,即寫明收到的錢物的數量、物品的種類、規格等情況。
3.落款一般要求寫上收錢物的個人或單位的名稱姓名,署上收到的具體日期,一般還要加蓋公章。
4.某人經手的一般要在姓名前署上「經手人:」的字樣。是代別人收的,則要在姓名前加上「代收人:」字樣。
Ⅱ 電子發票能報銷嗎
1、可以用於報銷來。
2、根據《關源於推行通過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開具的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84號)。
3、正式規定列印版式電子發票的法律效力、基本用途和基本使用規定等與稅務機關監制的增值稅普通發票相同。
4、開票方或受票方需要紙質發票的,可以自行列印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的版式文件。
5、開票人和受票人可以自選紙張列印(彩色、黑白均可)電子發票的版式文件,其法律效力、基本用途、基本使用規定等與稅務機關監制的增值稅普通發票相同。
6、電子發票可列印分別作為發票聯、記賬聯等憑證使用。
(2)電子票據同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電子發票是現代信息社會的產物,是在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開具、收取的數據電文形式的收付款憑證。
電子發票與傳統發票的區別主要有兩點:一是從傳統的物理介質發展為數據電文形式;二是打破了紙質發票作為會計記賬憑證的傳統,具備了發票會計檔案電子記賬的條件。
參考資料
網路-電子發票
Ⅲ 電子版的收據有法律效力嗎
電子數據是法定證據之一,可以作為相關權利憑證,符合下列要求內的電子版收據具有法律效力:容
收條是有法律上的理由予以接收的人接收財物後,給送交人出具的書面憑據。
收條應包括五要件:交納人、收取人、交付理由、交付內容以及交付時間。
在具備了上述五要素的基礎上,收取人簽名(蓋章)收條即生效。
收取人的簽名可以是電子簽名。
收據是企事業單位在 經濟活動中使用的原始憑證,主要是指 財政部門印製的蓋有財政票據監制章的的收付款憑證,用於行政事業性收入,即非應稅業務 。
Ⅳ 公眾可憑借財政電子票據到公司報銷,賬務管理是否依然忙碌
財政部日前公布了修改後的《財政票據管理辦法》,明確自2021年1月1日起,社會公眾可以直接使用財政電子票據進行報銷,相關單位也可以直接使用財政電子票據進行財務入賬和檔案管理。公眾可憑借財政電子票據到公司報銷,賬務管理不再忙碌。
《決定》對《辦法》主要作了以下修改:
1、增加財政電子票據管理內容,明確財政電子票據和紙質票據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並對管理流程進行規范。
2、根據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實踐,取消非稅收入專用票據和定額票據。
3、明確財政票據的統一管理,確定財政票據實行全國統一的式樣、編碼規則和電子票據數據標准。
4、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神。刪除了證明事項、防偽專用品和收取票據工本費等內容,增加了財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應當為領用單位辦理領用證、領用票據提供便利的內容。
5、根據監察法的有關規定,進一步完善了法律責任條款。
《決定》對財政電子票據作了哪些具體規定?
為使財政電子票據的管理有法可依,《決定》增加了財政電子票據的有關內容,並對電子票據使用管理全流程進行了規范。
一是明確電子票據的法律地位,規定“財政電子票據和紙質票據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財會監督、審計監督等的重要依據”。各有關單位(如醫保部門、商業保險單位)可以將財政電子票據作為報銷入賬和電子歸檔的合法憑證;
二是明確電子票據特徵和數據標准等內容,要求各級財政部門按照統一的財政電子票據數據標准,生成、傳輸、存儲和查驗財政電子票據,並通過有關票據公共服務平台提供財政電子票據真偽查驗服務;
三是規范電子票據開具及傳輸有關要求,財政票據使用單位應當確保電子票據及其元數據自形成起完整無缺、來源可靠,未被非法更改,傳輸過程中發生的形式變化不得影響財政電子票據內容的真實、完整;
四是明確電子票據的歸檔管理,要求財政票據使用單位和付款單位準確、完整、有效接收和讀取財政電子票據,並按照會計信息化和會計檔案等有關管理要求歸檔入賬。
Ⅳ 電子版的收據有法律效力嗎
電子數據是法定證據之一,可以作為相關權利憑證,符合下列要求的電子版收回據具有法律效力:
收條是有法律上答的理由予以接收的人接收財物後,給送交人出具的書面憑據。
收條應包括五要件:交納人、收取人、交付理由、交付內容以及交付時間。
在具備了上述五要素的基礎上,收取人簽名(蓋章)收條即生效。
收取人的簽名可以是電子簽名。
收據是企事業單位在 經濟活動中使用的原始憑證,主要是指 財政部門印製的蓋有財政票據監制章的的收付款憑證,用於行政事業性收入,即非應稅業務 。
Ⅵ 請問收據具有法律效力嗎它與發票的區別是什麼
收據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借款時一定要打借條,不能用收條來代替。
收據與發票的區別主要有以下三點:
1.定義不同:收據是資金流交割的憑據,同納稅不直接相關。發票是業務流交割的憑據,同納稅直接相關。
2.會計記錄不同:收據收取的款項只能是往來款項,收據所收支款項不能作為成本、費用或收入,只能作為收取往來款項的憑證,而發票不但是收支款項的憑證,而且憑發票所收支的款項可以做為成本、費用或收入,也就是說發票是發生的成本、費用或收入的原始憑證。
3.憑據不同:發票只能證明業務發生了,不能證明款項是否收付,可以作為報銷的憑證,列入成本費用;而收據是收付款憑證,僅僅能夠證明發生的現金關系,而無法列入成本費用。
(6)電子票據同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案例:
黃某向何甲、何乙和盧某供應乳膠,並於2006年12月11日向黃某出具欠條一張,確認欠黃某貨款63590元。此後,黃某又向何甲、何乙和盧某供應了價值4900元的乳膠,兩筆貨款共計68490元。
何甲、何乙和盧某對欠條真實性及其又收取黃某價值4900元乳膠的事實均予確認,但辯稱欠條是在2006年12月11日上午出具,當天下午三人即清償了30890元,並提交了由黃某出具的收據一份。該收據載明黃某已收取貨款30890元,出具時間與欠條形成時間為同一天。
黃某對收據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稱該筆款項系其與何甲、何乙和盧某另外一筆貨物交易的貨款,當天上午,其收取了該筆貨款並出具了收據。當天下午,雙方經結算,何甲、何乙和盧某在清償30890元貨款後仍欠63590元。何甲、何乙和盧某出具的欠條即屬對該欠款金額的確認。
一審判決:何甲、何乙和盧某應向黃某清償欠條上載明的欠款金額63590元及其新收的貨物價款4900元,合計68490元。何甲、何乙和盧某不服該判決,提起上訴。
二審法院經審理認為,何甲、何乙和盧某辯稱其已部分清償欠條所載欠款金額,則應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因其不能舉證證明,故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後果。遂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Ⅶ 收據有法律效力嗎
收據是企事業單抄位在經濟活動中使用的原始憑證,主要是指財政部門印製的蓋有財政票據監制章的的收付款憑證,用於行政事業性收入,即非應稅業務,收據是具有法律效應的。法律效力即法律約束力,指人們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那樣行為,必須服從。
Ⅷ 電子發票可以報銷嗎
電子發票可以報銷。
電子發票是信息時代的產物,同普通發票一樣,採用稅務局統一發放的形式給商家使用,發票號碼採用全國統一編碼,採用統一防偽技術,分配給商家,在電子發票上附有電子稅務局的簽名機制。
(8)電子票據同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2012年年初在北京、浙江、廣州、深圳等22個省市開展網路(電子)發票應用試點後,國家稅務總局在發布的《網路發票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中提到,國家將積極推廣使用網路發票管理系統開具發票,並力爭在三年內將網路發票推廣到全國。
2013年6月27日,北京市國家稅務局、北京市地方稅務局、北京市商務委員會、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關於關於電子發票應用試點若幹事項的公告。公告稱,經研究決定,自2013年6月27日起,在北京市開展電子發票應用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