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了被害人地址要負法律責任嗎
1. 取得受害者原諒的情況下還要不要負法律責任
肯定要負法律責任。不然,私了的情況多了。
不過,可適當減輕處罰。
供參考
2. 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在沒有許可的情況下存放,而且發生危險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3. 龐氏騙局受害者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彩票騙局
加拿大的有組織犯罪團伙給一些英國家庭(通常是老年人)打電話,告訴他們中了加拿大的彩票大獎,而要兌獎,必須先繳納一定數額的手續費。盡管手段很拙劣,但仍有很多英國人上當,有人甚至被騙走4萬英鎊。
傳銷詐騙
2011年一個名為「女人授權給女人」的金字塔傳銷詐騙案成為世界報紙重點報道的對象,這一詐騙案席捲整個英國,令許多英國婦女遭受巨大損失。這一騙局採取繳納入會費的方式,鼓勵女性投資,許諾投資3000英鎊就可以得到2.4萬英鎊的回報,還竭力從會員那裡套取其家人和朋友的聯系方式。很多人因此失去了3000英鎊的入會費。
詐騙 漫畫(5張)
二是受騙金額巨大。
「龐氏騙局」的肇始人根本沒有想過償還投資本金,因此他們從不擔心涉案金額過大,並且騙子們認為集資金額的增大,有助於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參與。因此,在滾雪球效應累積下的「龐氏騙局」,其涉案金額往往高於一般的金融詐騙。如龐齊當年詐騙了1500萬美元,哥倫比亞非法集資案涉案金額達8億美元,麥道夫案件更是達到了空前的600億美元。
三是社會影響面廣,影響層次眾多。
「龐氏騙局」的受騙人數和受騙規模決定了其社會影響面遠超過一般的詐騙案件。其影響層次呈現出多元化的走向,既有政府官員和社會名流,也有金融投資從業人員,更有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一般民眾和退休人員,由此造成的社會危害也較為嚴重。如果處置不當,很可能因為民眾情緒而危及金融穩定與社會秩序。例如哥倫比亞金字塔騙局就在一些地區引發了大規模騷亂。
四是危及投資信心和金融穩定。
鑒於「龐氏騙局」的影響力和危害性,其對投資者信心的打擊是致命的,每次「龐氏騙局」過後,總要用相當長的時間去修復受損的金融秩序,而恢復投資者的投資信心更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以麥道夫弊案為例,由於大量的金融機構捲入其中,造成金融機構的客戶對金融機構喪失信任感,引發大規模的連鎖訴訟,使已經遭受金融海嘯重創的華爾街再添新傷。
五是騙術的欺騙性和隱蔽性造成監管追查的困難。
高明的「龐氏騙局」 多採用晦澀難懂的投資技術,使生財之道看上去似是而非,又彷彿切實可行,輔之以穩定的超額回報,能夠有效地欺騙一般投資者甚至專業投資者。「龐氏騙局」的知情者往往掌控著集團的核心信息,任人唯親,並嚴格保守集團的財務秘密,從而降低了被外界揭露或查處的風險。比如,麥道夫公司的資產管理部門和交易部門分別在不同樓層辦公,麥道夫對公司財務狀況一直秘而不宣,甚至對作為公司高管的子女親戚也從不透露,而投資顧問業務的所有賬目、文件都被麥道夫鎖在保險箱里。缺乏透明度和各種各樣的欺瞞手段使得「龐氏騙局」往往能在監管者的視野外維持相當長時期。
4. 新刑訴法規定,詢問證人的地點有哪些
新刑訴法詢問證人的地點有:
1、現場;
2、證人所在單位、住處或者證人提出的地點;
3、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
2018年10月6日刑訴修正後: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詢問證人的地點和方式)
偵查人員詢問證人,可以在現場進行,也可以到證人所在單位、住處或者證人提出的地點進行,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通知證人到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提供證言。
在現場詢問證人,應當出示工作證件,到證人所在單位、住處或者證人提出的地點詢問證人,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
(4)提供了被害人地址要負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偵查人員詢問證人和被害人應遵守的規定:
詢問證人、被害人是偵查人員獲取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的重要的偵查活動,為了保障證人的安全,有利於證人如實提供證言,偵查人員詢問證人時,必須嚴格依照法律規定進行:
1、應當本著方便證人、被害人,有利於保護證人安全,有利於查清案件事實的精神,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法律規定來確定詢問證人、被害人的地點。詢問證人、被害人,可以到證人、被害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處進行,也可以通知證人、被害人到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來提供證言、陳述被害情況。
到證人、被害人的所在單位或住處進行詢問,可以節省證人、被害人的時間,便利群眾,也有利於及時得到證人、被害人單位的支持和幫助,便於了解證人、被害人的情況,有助於對證人、被害人提供的證言和陳述,進行分析判斷。
到證人、被害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處進行詢問,必須出示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即出示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出具的證明詢問人員的身份和執行任務的證明信及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的工作證件,這樣可以防止濫用偵查權,更好地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
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通知證人、被害人到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提供證言、陳述被害情況。這樣有利於偵查機關為其保守秘密,保證證人、被害人的安全,也有利於防止證人、被害人單位、親屬或其他人的干擾,便於證人、被害人如實說出自己知道的案件情況。
2、應當個別進行。即詢問同一個案件的幾個證人、被害人時,應一個一個地分別進行,個別詢問,詢問一個證人時不能有其他證人、被害人在場。
這樣主要是防止證人之間,被害人之間或證人與被害人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串通,可以保證證人、被害人所提供的情況真實可靠,也有利於保守案情秘密,保障偵查活動的順利進行。
3、應當告訴他們要如實地提供證據,如實說出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況,並且告訴他們有意作偽證,提供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犯罪的證據所要負的法律責任。偵查人員詢問證人、被害人時,要告訴證人、被害人應當如實提供證言和其他證據。
首先要告訴他對自己掌握的書證、物證和其他證據都要原樣地交出來,不能把它隱藏起來不交或者私自銷毀或塗改;二是告訴他們對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況,要實事求是說出來或寫出來,既不能誇大,也不能縮小。
偵查人員要告訴證人、被害人作偽證或隱匿罪證應負的法律責任,就是要讓他們了解有關的法律規定,告訴他們如果不如實地提供證據,要負什麼樣的法律責任,使其了解知情人的作證義務和作偽證或隱匿罪證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4、詢問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證人、被害人時,可以通知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到場。偵查人員在詢問未成年的證人、被害人時,可以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如果法定代理人到場對調查取證沒什麼妨礙,不會影響證人、被害人如實地提供所知道的案件情況,或者證人、被害人年幼或有顧慮,需要法定代理人到場的。
在這種情況下,偵查人員可以通知證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對於證人、被害人已接近成人年齡,完全可以正確表達真實意思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到場會給證人、被害人的心理增加壓力,使證人、被害人不如實作證的,偵查人員可不通知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到場。
5、應當做好詢問筆錄,並將詢問筆錄交給證人、被害人進行核對,讓他們看看有沒有漏下的或記錯的。對於沒有閱讀能力的證人、被害人,應當向他們宣讀。如果有漏掉或者有差錯的,證人、被害人可以提出補充或糾正。
在證人、被害人認為沒有錯誤後,應當讓他們簽名或蓋章。偵查人員也應當在筆錄上簽名。對證人、被害人要求自己寫證詞的,應當允許;在必要的時候,偵查人員也可以要求證人、被害人親筆寫證詞。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5. 有很多人暗地裡去造謠傳謠,誹謗侮辱受害人,還泄露受害人的個人信息,請問怎麼取證,這要負法律責任嗎
取證可以通過錄音,錄視頻的方法,應該不會負法律責任
6. 受害方需要負什麼法律責任嗎
你好。要看你是什麼法律問題。
舉幾個例子:
1、交通事故內,受傷的人根據《交通事故責任認容定書》的責任劃分,如果有責任,則需要承擔相應的交強險以外的醫療費等費用的法律責任(按比例);
2、工傷事故,受害方如果被認定為工傷後,由基金或者用人單位承擔賠償責任,受害方不用負責;
3、其他人身損害,這又需要分幾種情況,比如過錯責任分擔案件、過錯推定責任分擔案件、無過錯推定責任分擔案件。這就需要你補充提問了,因為涉及太多了。
4、其他類型案件也需要根據案件性質以及雙方過錯責任承擔方式來區分受害者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7. 如果在殺人之前得到了被害人的允許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當然會。不要想著什麼被害人同意的,別說「不會承擔責任」,就連減輕責任都內未必容能行。
給你舉一個案例,這是司法考試的真題,一個重病的母親,要求兒子買那種葯,以求解脫痛苦;兒子不忍母親受罪,為她買來。母親去世。問兒子什麼罪。
正確答案是:故意殺人罪。
無論你有什麼理由,再合情合理,也是不合法。
故意殺人罪是刑事案,而刑事案,被害人的主觀意願量刑時僅供參考,可以說並不重要,起不了多大作用。
8. 被害人需不需要負法律責任
這種情況絕對不會追究被害人的責任的,只是被告人會因此獲得較輕的處罰而已。
9. 在哪些情況下導致被害人自殺需要負刑事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以下情況導致被害人自殺的需要負刑事責任:
1、因強奸行為而引起被害人自殺;
2、因非法拘禁導致被拘禁人自殺、自殘造成重傷、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3、因拐賣婦女、兒童而引起被害人及其親屬自殺;
4、因非法搜查導致被搜查人或其近親屬自殺、自殘造成重傷、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5、因刑訊逼供導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殺、自殘造成重傷、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6、因暴力取證導致證人自殺、自殘造成重傷、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7、因報復陷害導致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或其近親屬自殺、自殘造成重傷、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8、組織、利用邪教組織製造、散布迷信學說,蒙騙、指使、脅迫其成員或者其他人實施絕食、自殘、自虐、自殺、自傷行為的;
9、因虐待被監管人導致被監管人自殺、自殘造成重傷、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10、枉法裁判,致使當事人或其近親屬自殺、自殘造成重傷、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11、因執行判決裁定失職、濫用職權致使當事人或其近親屬自殺、自殘造成重傷、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12、因不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致使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或其近親屬自殺、自殘造成重傷、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13、因徇私舞弊招收不合格的公務員、學生導致被排擠的合格人員或其近親屬自殺、自殘造成重傷、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14、因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而引起被害人自殺身亡的;
15、因虐待行為而引起被害人自殺的;
16、因侮辱行為而引起被害人自殺的;
17、因誹謗行為而引起被害人自殺的;
18、因遺棄行為而引起被害人自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