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不屬於教育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
1. 教育法律責任主要有哪三種
1.刑事責任
2.民事責任
3.行政責任
2. 教育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
祝我的大朋友們節日快樂,永葆童心~
好了,開始我們今天的教師招聘沖刺
今天要復習的內容是教育法律責任
考點1:歸責要件
所謂歸責,是指法律責任的歸結。它要解決的是法律責任應該由誰來承擔的問題。
教育法律關系主體只有具備以下四個教育法律責任的歸責要件,才被認定為教育法律責任主體,才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
1.有損害事實
這是指行為人有侵害教育管理、教學秩序及從事教育教學活動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客觀事實存在。這是構成教育法律責任的前提條件。
2.有違法行為
這是指行為人實施了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假若行為人的行為沒有違法,他就不承擔法律責任。
3.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所謂過錯,是指行為人在實施行為時,具有主觀上的故意或過失的心理狀態。
4.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
這是指違法行為是導致損害事實發生的原因,損害事實是違法行為造成的必然結果,二者之間存在著內在的必然的聯系。前者決定後者的發生,後者是前者的必然結果。
考點2:歸責原則
法律責任的歸責原則是指確認和承擔法律責任時必須依照的標准和准則。學校教育活動是所產生的法律責任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侵權導致的民事法律責任,根據我國《民法通則》,這種民事法律責任的追究,主要適用過錯責任原則、過錯推定原則、公平責任原則和無過錯責任原則四項原則。
1.過錯責任原則
過錯責任原則是指以過錯作為歸責的最終構成要件,同時,以過錯作為確定行為人責任范圍的重要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2.過錯推定原則
推定,是指根據已知的事實所進行的推斷和確定。過錯推定,也稱為過失推定,是指如果原告能證明其所受的損害是由被告所致,而被告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則應推定被告有過錯並應承擔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
3.公平責任原則
公平責任,是指當事人雙方在造成損害時均沒有過錯的情況下,由人民法院根據公平的原則,來判定當事人對受害人的財產損失給予適當的補償。我國《民法通則》第132條規定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這一規定是公平責任原則的重要法律依據。此外,我國《民法通則》在多個條文中都規定了公平責任,從而使公平責任上升為一項歸責原則。
4.無過錯責任原則
無過錯責任,也稱為無過失責任,是指當損害發生後,當事人無過錯也要承擔責任的一種法定責任形式,其目的在於補償受害人所受到的損失。
考點3:侵權責任★★★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此時教育機構承擔過錯推定責任。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此時教育機構適用過錯責任原則。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人身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 END ——
3. 教育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有損害事實,有違法行為,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專因果關系。
教育屬法律關系主體只有具備以上四個教育法律責任的歸責要件,才被認定為教育法律責任主體,才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八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侵犯教師、受教育者、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失、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3)以下不屬於教育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三十三條:教師享有法律規定的權利,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
第三十四條:國家保護教師的合法權益,改善教師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教師的工資報酬、福利待遇,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國家實行教師資格、職務、聘任制度,通過考核、獎勵、培養和培訓,提高教師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4. 以下不屬於教育法律責任歸責要件的是(
【答案】C
【答案解析】
教育法律責任的歸責要件包括:有損害事實、有違法行為、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
5. 教育法律責任的歸責要件主要內容是什麼
學校教育法律責任的內容
學校實施違法行為是其承擔法律責任的前提,但並不是各種違法行為都承擔相同的法律後果。教育法根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法律地位和違法行為的性質,規定了承擔教育法律責任的主要方式。
(1)違反教育法的行政法律責任
行政法律責任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由於違反行政法律規范,構成行政違法而應當承擔的否定性法律後果。根據《教育法》、《義務教育法》及其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的規定,違反教育法的行政法律責任的承擔方式主要是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
(2)違反教育法的民事法律責任
民事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由於民事違法行為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學校反教育法律、法規,破壞了平等主體之間正常的財產關系或人身關系,依照法律規定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是一種以財產為主要內容的責任。我國《教育法》、《義務教育法》及其實施細則規定對違法行為承擔民事責任。《民法通則》對承擔民事法律責任的15種主要方式作了規定。
(3)違反教育法的刑事法律責任
刑事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實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為所必須承擔的法律後果。教育法的刑事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實施的違反教育法的行為,同時觸犯了刑法,達到犯罪的程度時,所必須承擔的法律後果。《教育法》、《義務教育法》及其實施細則對某些違法行為追究刑事責任做了規定。追究刑事法律責任往往表現為給予行為人以刑事制裁,即人民法院依法對犯罪人運用的刑罰。
對於某一違反教育法律、法規的行為,追究法律責任的方式並不限於一種,可以在追究行政法律責任的同時,追究民事法律責任或者刑事法律責任,甚至三種形式可以並處。此外,如果當事人違反經濟合同的法律責任,則還承擔經濟法律責任。
6. 教育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主要內容是什麼教育法 –
義務教育法
7. 教育法律責任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學校的教育法律責任 一、學校的教育法律責任概述 (一)學校法律責任含義和種類 1.學校教育回法答律責任含義 學校教育法律責任是指學校因實施了違反教育法的行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應當承擔的否定性法律後果。所謂否定性的法律後果法學上又稱「第二性義務」,即加於違法的法律關系主體的直接強制性義務,包括受制裁、強制和給予補救。這是國家運用法律制裁的方式對規避教育法定義務、超越教育法定權利界限或濫用權利的違法行為所作的法律上的否定性評價和譴責,是國家強制矯正違法者的違法行為,從而補救受到侵害眨憧梢允砸幌隆
8. 教育違法的構成要件
答:違法是指國家機關、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或公民,因違反法律的規定,致使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受到破壞,依法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違法由下列條件構成: (1) 違法必須是人們違反法律規定的一種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 (2) 違法必須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行為,必須是對社會造成一定危害的行為。 (3) 違法必須是行為者出於故意或過失,也就是行為人要有主觀方面的過錯或罪過。 (4) 違法的主體必須是具有法定責任能力和行為能力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9. 教育法律責任的四個構成要件之間是什麼關系是各自獨立嗎還是缺一不可求解答
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行為必須違反教育法律法規。責任人有教育違法行為是其內承擔教育容法律責任的前提。
②存在著損害事實,即有侵害教育管理、教學秩序及從事教育教學活動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客觀事實存在。
③行為人在主觀上有違反教育法律法規的故意或過失心理,即行為人有過錯。
④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著內在、本質的必然聯系,即二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以上所述四方面是教育法律責任構成的必備條件,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