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獨資企業變更法人可以逃避法律責任嗎
A. 個人獨資企業債務訴訟期間可以變更法人嗎
個人獨資企業是由個人投資成立的,投資人承擔個人獨資企業的民事責任,如果個人獨版資企權業存在人格混同的情況,投資人往往要承擔連帶債務責任。如果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變更,需要有承擔方式:
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變更債務承擔主要有三種形式:
1、法人說,即允許個人獨資企業成為法人,投資者對企業債務承擔有限責任。
2、自然人主體資格延伸說,認為個人獨資企業不具有獨立的法律主體資格,而與企業投資者是同一法律人格。此時,企業和個人應該承擔連帶責任。
3、非法人團體資格說,認為個人獨資企業既不是自然人,也不是法人,而是享有相對獨立法律人格的非法人團體,具有自己特定的權利能力。此時,企業承擔相關的責任。
B. 個人獨資企業變更法人沒有經原法人同意可以起訴工商嗎
1、股東會決議
2、涉及到股權轉讓的,要有股權轉讓協議
3、公司的章程修正案
4、法人回身份證原件
5、營業執答照正副本及上述資料先到工商所變更
6、帶上組織機構代碼證正副本及IC卡到質監局變更
7、帶國地稅稅務登記證正副本到稅務所辦理變更
8、帶好變更後的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到基本戶開戶行辦理開戶許可證
C. 個人獨資企業官司,變更法人和股東後,舊法人還有事嗎
首先分清是個人獨資企業還是個人獨資公司。前者不存在法人和股東的概念,後者在股權發生變更後則與原股東和法定代表人無關。但原公司存在未繳納注冊資本或者其他違法行為的,仍然應當承擔責任。
D. 個人獨資企業可以變更法定代表人嗎
法定復代表人可以變制更。公司依據公司章程形成了任命新法定代表人的決議之後,即具有法律效力,新法定代表人取得法定代表人的資格,並產生法定代表人變更的法律效果。法定代表人變更後,還要依法辦理有關變更登記,雖然公司辦理法定代表人變更登記手續不是法定代表人產生的必要條件,但是不進行變更登記對外不具有公示力。工商登記的法定代表人對外具有公示效力,如果公司以外的第三人因公司代表權而產生外部爭議,應以工商登記為准。法定代表人變更的具體流程如下:1.領取《公司變更登記申請表》。2.變更營業執照,填寫公司變更表格,加蓋公章,整理章程修正案、股東會決議、承諾書、公司營業執照正副本原件、到工商局辦證大廳辦理;如果存在股權轉讓須填寫股權轉讓協議,如果法人是外地戶口那麼要辦理暫住證。3.變更組織機構代碼證,填寫企業代碼證變更表格,加蓋公章,整理公司變更通知書、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企業新法人身份證復印件、老的代碼證原件到質量技術監督局辦理。4.變更稅務登記證。5.變更銀行信息。
E. 原是個人獨資企業法人,變更法人後還需承擔變更前的責任和債務嗎
具體看變更之前,沒有履行完的職責,拖欠的工資,沒有繳納的稅費,其他沒有支付完畢的欠款,都需要全部支付完畢,至於變更以後的,那就看是不是原來的法人繼續擔任了。
F. 個人獨資企業變更法人後債務
變更法人後廠里如果有債務的話,還會牽扯到你,因為個人獨資企業是由出資人承擔無限責任,對於變更前的企業債務還是會牽扯到你。簽個協議只有對內效力,不能對抗債權人。
G. 個人獨資公司變更法人怎麼辦
個人獨資企業法人申請變更登記,應當向登記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投資人簽署的變回更登記申請書;
(二)答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規定提交的其他文件。
從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報經有關部門審批的業務的,應當提交有關部門的批准文件。
委託代理人申請變更登記的,應當提交投資人的委託書和代理人的身份證明或者資格證明。
第十五條登記機關應當在收到本辦法第十四條規定的全部文件之日起15日內,作出核准
登記或者不予登記的決定。
予以核準的,換發營業執照或者發給變更登記通知書;不予核準的,
發給企業登記駁回通知書。
第十六條個人獨資企業變更住所跨登記機關轄區的,應當向遷入地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
記。
遷入地登記機關受理的,由原登記機關將企業檔案移送遷入地登記機關。
第十七條個人獨資企業因轉讓或者繼承致使投資人變化的,個人獨資企業可向原登記機關
提交轉讓協議書或者法定繼承文件,申請變更登記。
個人獨資企業改變出資方式致使個人財產與家庭共有財產變換的,個人獨資企業可向原登記
機關提交改變出資方式文件,申請變更登記。
H. 個人獨資企業法人代表變更後新法人代表要承擔前企業的債務嗎
1、在來法律中沒有企業法人源變更的概念,只有企業變更(包括變更名稱、經營范圍、股東股權、法定代表人等)。 2、如果所說的」企業法人變更「是指的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變更的,那麼如果法定代表人個人沒有對貸款進行擔保的,則該貸款應由所在的公司負責償還,作為個人的法定代表人對該貸款本來就沒有償還的義務,變更後當然也不需要償還的;如果進行了擔保的,則變更後,原法定代表人仍要承擔擔保責任
I. 個人獨資企業需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對於企業債務的承擔,雖然個人獨資企業和一人公司比較相似,但是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對企業債務承擔起責任來和公司出資人相比卻差別很大。公司以企業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公司出資人僅以出資額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有限責任。而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卻對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無限責任是指個人獨資企業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時,投資人以個人的其他財產清償,直至全部清償.
我國個人獨資企業法第2條規定:本法所稱的個人獨資企業,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投資人以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個人獨資企業不是法人,它的民事權利義務由投資人享有和承擔。在投資人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方式上,有學者認為: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主體的單一性和業主對企業控制的單獨性,決定了法律將獨資企業人格與業主人格視為一體.其無限責任可由投資人直接承擔。但是個人獨資企業和業主畢竟不能等同,作為投資人,其投入到獨資企業的財產是有定數的,既可以是業主的全部財產也可以是業主的部分財產,個人獨資企業的收益也不一定是業主的全部收益。
業主人格和獨資企業人格只能是視為一體,而不能在二者之間畫等號。對於獨資企業來說,其財產相對固定與業主個人財產有所區別。我國個人獨資企業法第31條規定:個人獨資企業不足清償債務的,投資人應當以其個人其他財產予以清償。因此,當個人獨資企業對企業債務承擔責任時,要以企業全部財產予以清償,不足清償時,才由投資人其他財產清償。可見對於個人獨資企業債務我國立法在堅持投資人承擔無限責任的同時,卻改變了要求其承擔連帶責任的作法,採取了補充主義,這意味者只有當個人獨資企業財產不足以清償時,才以個人的其他財產清償.投資人對個人獨資企業承擔無限責任的方式,是通過個人獨資企業來傳遞,在窮盡個人獨資企業財產後,不足部分才以投資人的其他財產清償。而不是把這種責任直接疊加到投資人身上,由投資人的任意財產承擔責任。
個人獨資企業分支機構的債務承擔問題,個人獨資企業法第14條有明確規定:個人獨資企業可以設立分支機構,其分支機構的民事責任由個人獨資企業承擔.
家庭出資經營個人獨資企業的,要以家庭共有財產承擔清償債務的無限責任.司法實踐中認定家庭共同經營是有嚴格限制的,個人獨資企業法第18條規定:投資人在申請企業設立登記時,明確其以家庭共有財產作為出資的,應當依法以家庭共有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它要求必須有明確證據證明是以家庭共同財產出資經營才可以。也就是說只有在申請設立企業登記申請書或有關證明文件中註明,而不是其後實際意義上的家庭共同經營.否則,不能以家庭共有財產清償個人獨資企業債務.
投資人對個人獨資企業的無限責任,還體現在企業的解散和清算中,該法第28條規定:個人獨資企業解散後,原投資人對個人獨資企業存續期間債務仍應承擔償還責任.但債權人5年內未向債務人提出清償請求的,該責任消滅.
綜上所述,在民事訴訟中個人獨資企業具有民事訴訟主體資格,其無論作為原告或是被告均可單獨作為訴訟主體,無需追加投資人共同訴訟.先由個人獨資企業以企業財產對其債務承擔清償責任.不足清償部分,《執行規定》第七十六條對此進行了明確:被執行人為無法人資格的私營獨資企業,無能力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執行該獨資企業業主的其他財產。由執行部門依法啟動救濟程序,裁定變更執行主體,用投資人的其他財產清償獨資企業債務.由投資人對個人獨資企業承擔無限責任。
J. 個人獨資企業變更法人以後還要承擔之前的環保違法責任
「我是來一個獨資企業的自法人」?第一句話就有問題,因為個人獨資企業不具備法人資格,因為個人獨資企業指以個人財產出資設立,企業全部財產規個人所有,個人對企業的全部債務負無限責任的盈利向組織。目前獨資企業名稱沒變,故你變更負責人或轉讓等方式都不影響環保局要求獨資企業繳納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