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微信代購法律責任
⑴ 個人代購違法嗎
不違法。
代購不等於違法,其實有兩種形式的代購是合法的:一種是本人從國外購買不超過一定價值和數量的物品,供自己使用或饋贈親朋;另一種是專門的代購商家進行代購,但這些商家的物品是按法律交稅的。
2010年,海關總署第54號公告規定,進境居民旅客攜帶在境外獲取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總值在5000元人民幣以內(含5000元)的,並且限自用、合理數量,海關予以免稅放行;對於郵寄,海關總署第43號公告指出,個人郵寄進境物品應征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徵。而《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中闡明:「自用」,指旅客或者收件人本人自用、饋贈親友而非為出售或者出租;「合理數量」,指海關根據旅客或者收件人的情況、旅行目的和居留時間所確定的正常數量。
也就是說,把握一定的限度,普通人出國回來買點東西,可以不繳稅,享受一定實惠。另外,代購生意也可以在合法范圍內做,比如一些代購網站,對國內稀缺商品進行國外采購,而後快遞給客戶,他們會在最終價格上計入稅款,或者客戶簽收時補繳稅款,這也沒有問題。超過限度,不僅逃稅違法,繳了稅再去賣也不行。
海關法律政策中的「合法代購」要求必須「自用」,那樣的物品具有「非貿易性」的特徵,即入境後不用於出售或出租。顯然易見,海外代購產業中,這些商品將再次進入貿易領域,所以海外代購的商品是貨物,無論其價值多少,都要照章納稅。
這意味著,代購貨物達沒達到5000元或50元並不重要,因為這兩個是針對自用的限制,而用於牟利的代購,即使單次價值和數量都很小或者按自用繳了稅也不行,也應該按進口貨物來繳稅。當然,現實中對是否是自用很難辨別,一旦被查到,後果才嚴重。
⑵ 微信代購交易糾紛
不合理。
你收了客戶的錢,自然要按約定把貨給對方,你不能如期交貨,是你違約在先專。雖然屬你是中間人,沒辦法把握交貨時間,但你要明白,這是你和你的上家的事情,跟客戶沒有關系,你的上家跟客戶也沒有關系。你不能把你和上家之間的事情當作不給客戶發貨的理由。
你不能如期交貨,又不退款,已事實上構成詐騙,客戶投訴你,騰訊自然就有可能處罰你,而處罰你給你造成的損失,應由你承擔。
如果你的客戶到公安局報案或到工商局投訴你,你可能會面臨更大的處罰。
⑶ 微信代購是否違法 微信被騙該怎麼維權
微信代購被騙了,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報案電話號碼110。
公安機關會列為治安案件查處或者刑事案件偵查。
實踐證明,報警越早,越利於案件的破獲。
⑷ 微信遇到假代購,如何維權
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適用對象是經營主體。「微商」多為通過微回信公眾號和訂閱號經營的答商家,一般是有實體店鋪並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需提交工商營業執照等相關材料,經微信平台開辦方騰訊公司的認證後方可開辦,屬於經營主體。因此如果與「微商」產生交易糾紛,仍然適用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⑸ 代購屬於違法犯罪么
代購不屬於違法犯罪。
「代購」不等於「違法」,需要把握一定的限度,普通人出國回來買點東西,可以不繳稅,享受一定實惠。另外,代購生意也可以在合法范圍內做,比如一些代購網站,對國內稀缺商品進行國外采購,而後快遞給客戶,他們會在最終價格上計入稅款,或者客戶簽收時補繳稅款,這也沒有問題。
「海外代購並不違法,逃稅才是犯罪。」
按照海關的規定,5000元以下的自用物品免稅,而如果轉售用以贏利,則屬商業目的的貨品,再小的量也不能免稅
(5)關於微信代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熟人海外代購:借熟人去香港或者出國之機,讓其代購一些商品,大都是化妝品、手錶之類的小件奢侈品,這就是熟人海外代購。熟人海外代購十分常見,而且在所有海外代購中存在的風險其實是最小的。
但即使這樣,熟人海外代購仍然有可能面臨如下問題:首先,如果實際購買人指示不清,名義購買人購買到的商品不符合其要求,這種情況下,根據代理制度,實際購買人只能自己承擔損失,且不能直接去要求海外的零售商退貨,因為其不是買賣合同的直接相對人。
其次,如果購買的商品存在質量瑕疵,甚至對商品的使用者產生了損害,實際購買人想對海外零售商訴求賠償,存在兩大障礙,即法律的適用以及合同的相對性。
就法律適用而言,因為名義購買人與海外零售商的購買合同在香港等地訂立,可以適用香港本地法律,而損害發生在內地,又可適用《合同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就可能涉及法律適用沖突的問題。
另外,如果要援用《合同法》,名義購買人為合同的當事人,實際購買人直接起訴零售商違約,鑒於合同的相對性,原告身份會受到置疑。
⑹ 微信代購存在風險, 消費者購買到假貨難以維權
隨著微信的日趨普及,眾多代購商利用微信進行推廣銷售成為一種新的經濟現象。然而,微信代購存在風險的。
目前主要存在三個方面問題:一是偷稅漏稅。代購者將商品從海外帶入國內或者直接郵寄回國,逃避了繳納進出口關稅。二是維權難。消費者一般不知道代購者的真實姓名,很多代購店鋪沒有正規注冊,只要經營者將消費者從好友名單中刪除,就無法繼續聯系。三是真假難辨。賣家多以「代購商」自居,銷售的卻是高仿商品,以低廉的價格蒙騙消費者。
⑺ 微信代購被騙 去報警警察不理叫我去法院起訴 可我覺得太麻煩我該怎麼辦
首先,要確認是民事糾紛還是刑事糾紛?如果你確定要追究對方刑事責任,公安機關就有責專任受理此類案件,屬於網路屬詐騙案件。
如果你想拿回被對方剋扣的錢或換機子,這就屬於民事侵權糾紛,可以到法院立案。也可以由公安機關,司法所等部門傳喚對方,組織調解,調解不成,還可以起訴。
但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收集好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