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怎樣理解

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怎樣理解

發布時間: 2021-02-06 04:32:49

㈠ 國防法規與普通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國防法規與普通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這種說法不正確,國防法規屬於特別法,因而在司法過程中具有司法適用的優先性。在實踐中,各國也都是按這個原則來做的。也這是國防法規的主要個性之一。

國防法規的優先性,是指在解決與國防利益、軍事利益有關的法律問題時,如果國防法規和其他的法規都有相關的規定,這時要以國防法規的規定作為司法依據,一國防法規作為評判是非的標准和採取行動的准則,其他法規要服從國防法規。

同時要注意優先適用不是指的先後順序,而是一種排他性的單項選擇。

(1)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怎樣理解擴展閱讀:

與普通法規相比,國防法規的主要個性有:

1、調整對象的軍事性。國防法規就是用來調整國防和武裝力量建設領域各種社會關系的。這些社會關系所涉及的行為主體並不都是軍隊和軍人。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等各個部門和社會各階層人士都與國防有著密切的關系。

2、公開程度的有限性。一些基本的、主要的國防法規是公開的,如《國防法》、《兵役法》等。但有一少部分國防法規,特別是關於軍隊的作戰訓練、裝備和戰備工作等方面的法規,如各種《戰斗條令》、《軍事訓練條例》、《戰備工作條例》等,都規定了保密等級。

3、司法適用的優先性。國防法規優先適用,在解決與國防利益、軍事利益有關的法律問題時,只有國防法規起作用,其他法規不起作用。有一條國際公認的法律適用原則--「特別法優先於普通法」。

4、處罰措施的嚴厲性。如平時應征公民拒絕、逃避徵集的,在兩年內不得被錄取為國家公務員、國有企業職工,不得出國或者升學,還可以處以罰款。而戰時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通常要判2-3年有期徒刑。

㈡ 本協議與原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什麼意思

你的原協議是怎麼約定的?一般情況下我都寫這么一條「本合同未盡事宜經雙方專協商一致簽訂補充協議,與屬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如果你原協議沒有特別約定,經雙方協商一致簽訂的補充協議就與原協議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其實實際操作上,「補充協議」的效力往往高於原合同。

㈢ 合同和協議是否具有同等法律效應

根據《合同法》等相關規定,合同在實踐中又常常被稱為協議,回只要具備以下條件就答有效:

1,當事人訂立合同時具有相應的締約行為能力。

2,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

3,內容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合同是雙方的法律行為。即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當事人互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就是將能夠發生民事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現於外部的行為)。

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須達成協議,即意思表示要一致。

合同系以發生、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為目的。

合同是當事人在符合法律規范要求條件下而達成的協議,故應為合法行為。

合同一經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在雙方當事人之間就發生了權利、義務關系;或者使原有的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未按合同履行義務,就要依照合同或法律承擔違約責任。

(3)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怎樣理解擴展閱讀:

根據《合同法》等相關法律規定,有以下情況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者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行性規定。

㈣ 「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什麼意思

按你的表述,這句話通常用在合同中,簡單說就是約定幾份文件具有同樣的法律地位.

㈤ 合同文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什麼意思

一般是指的合同附件與合同文本具有同等效力。但是,合同復印件打官司沒有法律效力。

㈥ 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翻譯是:什麼意思

你好!
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And this contract are equally valid

㈦ 憲法和民法是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急求

憲法是根本法,民法是專門法
憲法的效力高於民法,除憲法中有特別說明使用其他法外

㈧ 如何理解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即法律約束力,指人們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那樣行為,必須服從。專
法律生效的范圍。包括屬:
(1)時間效力,指法律開始生效的時間和終止生效的時間;
(2)空間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領海、領空),通常全國性法律適用於全國,地方性法規僅在本地區有效;
(3)對人的效力,指法律對什麼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適用於全國公民,有的法律只適用於一部分公民。

㈨ 同等法律效率和同等法律效益有什麼區別

同等法律效率:即同等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或者賦予的約束力。規范性法律文件與非規范性法律文件都有一定的約束力,要求人們按照法律文件規定的那樣行為。法律效力有時還指某種行為或事實在法律上的效果,即能夠獲得肯定性法律後果。

同等法律效益:是指通過立法、執法、訴訟、守法過程中對法律權利資源的最優配置,除去各種成本耗費後,進而實現法律資源使用價值在質上的極優化程度和量上的極大化程度及其所得到的綜合效果。用公式表示為:法律效益=法律收益-法律成本。

兩者區別主要在於: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蘊涵的、相對於一定的對象(與范圍)的作用力。 法律效益,指法律的實施是否給人們或社會帶來某種有效的利益和好處,是否滿足了人們或社會的某種需要或目的。

(9)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怎樣理解擴展閱讀:

法律效力可以分為規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狹義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圍或適用范圍,即法律對什麼人、什麼事、在什麼地方和什麼時間有約束力。本章所講的法律效力,即狹義的法律效力。

法律效益從宏觀層面看,包括法律的外部效益和法律的內部效益。法律的外部效益是指法律本身之外的社會各項收益與成本之比,具體包括法律的經濟效益、政治效益、文化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等;

法律的內部效益是指法律自身運轉過程中的投入和產出的問題,具體包括立法效益、執法效益、司法效益、訴訟效益、守法效益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律效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律效益

熱點內容
司法所公證 發布:2025-10-02 19:28:15 瀏覽:892
生物立法安全 發布:2025-10-02 19:04:37 瀏覽:515
法學類解剖 發布:2025-10-02 18:42:56 瀏覽:464
法治央行建設方案 發布:2025-10-02 18:30:30 瀏覽:959
青島市企業勞動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2 18:11:11 瀏覽:110
法院人評價 發布:2025-10-02 18:07:42 瀏覽:954
黑水雞法律責任案例 發布:2025-10-02 17:57:39 瀏覽:239
2014年司法題合同法的答案 發布:2025-10-02 17:56:51 瀏覽:878
鮮繭收購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2 17:52:28 瀏覽:365
度民法典 發布:2025-10-02 17:44:18 瀏覽: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