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保證責任的訴訟時效法律規定

保證責任的訴訟時效法律規定

發布時間: 2021-02-07 05:38:47

Ⅰ 擔保訴訟時效是多長

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的起算和主債務訴訟時效的起算是不同的,主債務的訴訟時效從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而在保證債務中,一般保證與連帶責任保證的訴訟時效的計算也有很大的差別,我們分別來看:

1、一般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起算的條件和時間。

根據擔保法第二十五條和最高法院上述「解釋」第三十四條之規定,一般保證的訴訟時效起算的前提條件是債權人對主債務人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起算的時間是從判決或者仲裁裁決生效之日計算。就是說債權人必須在保證期間內對主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仲裁,而不必直接向一般保證的保證人主張權利。但是,此時一般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並不開始計算,只有等待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對主債務的訴訟作出的判決或者裁決生效之日,才開始計算一般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這樣,債權人向保證人主張權利的時間就大大延長。反之如果債權人怠於行使權利,在保證期間內沒有向主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仲裁,因除斥期間已過,則很快就喪失了對一般保證債務人主張權利的訴權,亦即保證債權消滅,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法律法規之所以這樣規定,意在督促債權人及時行使權利,盡早結束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確定狀態。

2、連帶責任保證訴訟時效起算的條件和時間。

擔保法第二十五條對一般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起算的條件和日期作了規定,但在第二十六條中對連帶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的條件和起算日期卻隻字未提。這並不是立法者的疏忽,這是因為連帶責任保證人與主債務人承擔著同樣的責任和義務,債權人既可以要求主債務人承擔義務,又可以要求保證人承擔義務,又可以同時要求主債務人和保證人共同承擔義務。而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只是在主合同糾紛已經審判或仲裁,並就主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義務後,才承擔不能執行的部分的義務。

Ⅱ 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三年的法規是什麼

一、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三年的法規是什麼
(一)一般訴訟時效
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短期訴訟時效
我國《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不合格的產品未聲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損毀的,訴訟時效期限為一年。
(三)特殊訴訟時效
是指《民法通則》以外法律法規特別規定的時效。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規定:貨物買賣合同爭議的訴訟時效期限為四年。
(四)最長時效
以上三種訴訟時效,都是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的。
但是,假如權利人很長時間才知道(比如50年後才知道,再加上3年訴訟時效,就是53年),這會將時效拉得很長,很不利於法院搜集證據和正確解決糾紛。
為此,我國《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最長時效為20年,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適用於一切民事糾紛。
二、訴訟時效期限屆滿有什麼法律後果
1、債務人可以不履行債務;
2、債權人喪失勝訴權。債權人告到法院,如果法院審查認為沒有正當理由而時效已過的話,就不能判他勝訴。在法學上,將已過訴訟時效的債務稱為「自然債務」。
3、訴訟時效屆滿後,債務人由於不知道時效規定或者明知道時效規定而自願履行債務的,不得又以時效已過為由請求返還。
4、訴訟時效期滿的債權可以用來抵銷其他債務。例如,甲欠乙一筆錢,而乙也欠甲一筆錢,甲的債權已過訴訟時效,而乙的債權未過時效,這時,甲可以用已過訴訟時效的債權抵銷欠乙的債務。
5、訴訟時效期間同時適用於主債和從債。甲欠乙的錢,丙為甲的保證人,訴訟時效屆滿後,乙不能向甲要求償還,也不能轉而要求丙償還。
6、訴訟時效的開始
訴訟時效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比如:借款合同規定有還款期限的,從還款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沒有規定還款期限的即不受此限。
7、訴訟時效的中止
中止也稱暫停,是指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由於發生了天災、戰爭等不可抗力事件或者其他障礙使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時,訴訟時效暫停計算,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才又接著計算。
8、訴訟時效的中斷
是指在訴訟時效進行期間,因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權利「請求」或者向法院「起訴」或者義務人向權利人「承認」債務存在,即可使訴訟時效中斷,從注時開始重新計算3年。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請求和承認必須有可靠的書面證據。
債務的歸還需要限定時間,追溯欠款人的還款也要設定一定的時間,在此時間段內追債人可提起民事訴訟保護自身權利。追債人要注意在借條、借款合同上註明還款期限。沒有約定期限的時效要從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不可抗力因素可能會影響訴訟時效,因此法規還設置了中止和中斷的計算。
延伸閱讀:
無效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時效起算怎麼算?
什麼是訴訟時效中斷?
欠條訴訟時效司法解釋

Ⅲ 擔保訴訟時效是多少,

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的起算和主債務訴訟時效的起算是不同的,主債務的訴訟時效從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而在保證債務中,一般保證與連帶責任保證的訴訟時效的計算也有很大的差別,我們分別來看:
1、一般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起算的條件和時間。
根據擔保法第二十五條和最高法院上述「解釋」第三十四條之規定,一般保證的訴訟時效起算的前提條件是債權人對主債務人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起算的時間是從判決或者仲裁裁決生效之日計算。就是說債權人必須在保證期間內對主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仲裁,而不必直接向一般保證的保證人主張權利。但是,此時一般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並不開始計算,只有等待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對主債務的訴訟作出的判決或者裁決生效之日,才開始計算一般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這樣,債權人向保證人主張權利的時間就大大延長。反之如果債權人怠於行使權利,在保證期間內沒有向主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仲裁,因除斥期間已過,則很快就喪失了對一般保證債務人主張權利的訴權,亦即保證債權消滅,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法律法規之所以這樣規定,意在督促債權人及時行使權利,盡早結束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確定狀態。
2、連帶責任保證訴訟時效起算的條件和時間。
擔保法第二十五條對一般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起算的條件和日期作了規定,但在第二十六條中對連帶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的條件和起算日期卻隻字未提。這並不是立法者的疏忽,這是因為連帶責任保證人與主債務人承擔著同樣的責任和義務,債權人既可以要求主債務人承擔義務,又可以要求保證人承擔義務,又可以同時要求主債務人和保證人共同承擔義務。而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只是在主合同糾紛已經審判或仲裁,並就主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義務後,才承擔不能執行的部分的義務。

Ⅳ 多選題、9、下列有關保證責任的訴訟時效的表述哪些符合法律的規定

一、題目
下列有關保證責任的訴訟時效的表述哪些符合法律的規定?
專A.一般保證中,主債屬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中斷
B.一般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不中斷
C.連帶責任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中斷
D.連帶責任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不中斷
二、答案
AD
三、解析
依《擔保法解釋》第36條規定,一般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中斷;連帶責任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不中斷。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止的,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同時中止。故選A、D項。

Ⅳ 法律對產品責任的訴訟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1、《民法通則》第136條:"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2、《專合同法屬》第158條:"當事人約定(yueding)檢驗期間的,買受人應當在檢驗期間內將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不符合約定(yueding)的情形通知出賣人。買受人怠於通知的,視為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符合約定。
當事人沒有約定檢驗期間的,買受人應當在發現或者應當發現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不符合約定的合理期間內通知出賣人。買受人在合理期間內未通知或者自標的物收到之日起兩年內未通知出賣人的,視為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符合約定,但對標的物有質量保證期的,適用質量保證期,不適用該兩年的規定。
出賣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提供的標的物不符合約定的,買受人不受前兩款規定的通知時間的限制。"
3、《產品質量法》第45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請求權,在造成損害的缺陷產品交付最初消費者滿十年喪失;但是,尚未超過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Ⅵ 關於保證人對債務人行使追償權有訴訟時效限制嗎

有訴訟時效限制。保證人的追償權的訴訟時效實際上是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以及其他有關法律所規定的時效的,即保證人追償權的訴訟時效自保證人向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之日起三年屆滿。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一百八十九條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二條人民法院判決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或者賠償責任的,應當在判決書主文中明確保證人享有擔保法第三十一條規定的權利。判決書中未予明確追償權的,保證人只能按照承擔責任的事實,另行提起訴訟。

保證人對債務人行使追償權的訴訟時效,自保證人向債權人承擔責任之日起開始計算。

(6)保證責任的訴訟時效法律規定擴展閱讀:

保證人追償權的成立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保證人向債權人履行了保證債務

不論保證人依何種方式履行債務,也不論保證人是履行了全部還是部分債務,只要保證人承擔了保證責任,就可享有追償權。

2、因保證人的履行而使債務人免責

所謂使主債務人免責,是指主債務人對債權人的債務因保證人的履行而消滅,並非指債權債務消滅。債務人非因保證人的保證債務的履行而免責的,保證人不享有求償權。

3、保證人履行保證債務無過錯

保證人在承擔保證責任上有過錯的,保證人喪失求償權。例如,保證人在債權人請求其承擔保證責任時,應行使主債務人的抗辯權而未行使,致使承擔了不應承擔的責任的,在此范圍內,保證人喪失向主債務人追償的權利。

Ⅶ 《擔保法解釋》42條第2款規定:擔保人承擔保證責任之日起,計算追償的訴訟時效。

自保證人向債權人承擔責任之日起開始計算。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四十二條人民法院判決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或者賠償責任的,應當在判決書主文中明確保證人享有擔保法第三十一條規定的權利。判決書中未予明確追償權的,保證人只能按照承擔責任的事實,另行提起訴訟。

保證人對債務人行使追償權的訴訟時效,自保證人向債權人承擔責任之日起開始計算。

第四十四條保證期間,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的,債權人既可以向人民法院申報債權,也可以向保證人主張權利。

債權人申報債權後在破產程序中未受清償的部分,保證人仍應當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應當在破產程序終結後六個月內提出。

(7)保證責任的訴訟時效法律規定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第二十一條 保證擔保的范圍包括主債權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和實現債權的費用。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當事人對保證擔保的范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保證人應當對全部債務承擔責任。

第二十二條 保證期間,債權人依法將主債權轉讓給第三人的,保證人在原保證擔保的范圍內繼續承擔保證責任。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第二十三條 保證期間,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讓債務的,應當取得保證人書面同意,保證人對未經其同意轉讓的債務,不再承擔保證責任。

第二十四條 債權人與債務人協議變更主合同的,應當取得保證人書面同意,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第二十五條 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

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債權人已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期間適用訴訟時效中斷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

第二十七條 保證人依照本法第十四條規定就連續發生的債權作保證,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人可以隨時書面通知債權人終止保證合同,但保證人對於通知到債權人前所發生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

第二十八條 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對物的擔保以外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

債權人放棄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免除保證責任。

第二十九條 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未經法人書面授權或者超出授權范圍與債權人訂立保證合同的,該合同無效或者超出授權范圍的部分無效,債權人和企業法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債權人無過錯的,由企業法人承擔民事責任。

第三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證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一)主合同當事人雙方串通,騙取保證人提供保證的;

(二)主合同債權人採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的。

第三十一條 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

第三十二條 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後,債權人未申報債權的,保證人可以參加破產財產分配,預先行使追償權。

Ⅷ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保證期間內保證人訴訟時效如何起算

民事訴訟權利是指在法定期限內侵害的人權,在時效期滿後,根據義務履行程序對人民法院請求人民法院的損失,履行權利義務制度。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人民法院的法律規定履行義務。在法定訴訟時效期滿後,行使請求權的權利,人民法院將不再受到保護。它包含兩個含義,一是權利人享有請求人民法院按照訴訟程序在這一段時間內受到人民法院的保護;二是在這一段時間內不能被消滅的權利。根據時間長短和適用范圍,將訴訟范圍分為一般訴訟時效和特殊訴訟時效兩方。普通訴訟時效。在一般情況下普遍適用的時效,這時間是不是規定的特例,而是普遍適用的,如中國的「民法」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對公民權利的兩年人民法院保護的訴訟時效期間,除法律另有規定。」這表明兩年中國的一般訴訟時效的一般民事訴訟。特殊訴訟時效。一些具體民事法律發展中的訴訟時效。獨特的配方優於一般規定,也就是說,凡有特殊配方、特殊配方的應用,這141個中國的「民法」規定:「處方的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規定。」特殊時效可分為以下三種:第一,短期老化。短期老化是指行動的處方兩年。中國的「民法」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下列一年處方: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2、質量不合格未申報的貨物銷售;3,延遲或不支付租金;4、存儲的財產丟失或損壞。」其他如\\「安全法」在「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在保證規定,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為保證「六個月內到期。二、長期訴訟時效。長期訴訟時效是指訴訟時效在二十年以上期限內的訴訟時效。三、最長的訴訟時效。二十年的最大法定時效。中國的「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自侵權的權利,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根據這一規定,最長期限的限制是計算從受侵犯的權利的日期,權利人不知道他們的權利受到侵犯,最長的時間是二十年,二十年以上,人民法院不得保護。處方是強制性的,任何處方按法律、法規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對處方的延伸、縮短、放棄等都是無效的。

Ⅸ 關於保證的訴訟時效問題

你的問題涉及的案情不是很細,分幾種情況分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關於丙丁保證期間從何時開始計算
由於你沒有談到丙提供擔保時擔保期間如何約定,因此應分兩種情況來分析,1、如果僅約定了承擔保證責任,但未約定保證方式,應視為承擔連帶責任擔保,另未約定保證期間,所以保證期間應從2004年1月1日起計算六個月;如果在協議中約定的是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時為止等類似內容的,視為約定不明,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二年,即從2004年1月1日起計算2年。參考文件為擔保法第25、26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2條。
關於丁方的抵押擔保責任,如果其房產位於城鎮,那麼應該辦理抵押登記手續,不辦理不生效。因此如果辦理了抵押登記手續,那麼如果主債權訴訟時效沒有過,就不涉及丁方的抵押擔保時效問題。如果未辦登記,那麼抵押擔保未生效,丁方無須承擔擔保責任。參考文件為擔保法第41、42條。
二、關於丙、丁方何時不承擔責任
1、如果債權人未在上述論及的擔保期間向丙主張權利,那麼丙就不再承擔保證責任。
2、如果丁提供抵押的房產應辦理抵押登記而未辦理,那麼丁亦無須承擔責任。如果已辦理登記或者無須辦理登記,那麼應在主債權訴訟時效過後二年內債權人未主張權利或債務人履行還款義務的情況下,丁才免除抵押擔保責任。
三、關於主債權訴訟時效過後的保證我抵押訴訟時效
1、我國法律無債權訴訟時效過後2年內可以向保證人主張權利的規定,因此只能在擔保期間內向保證人主張權利,如主張了權利,開始計算2年的訴訟時效。
2、我國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有債權訴訟時效過後2年內可以主張抵押權的規定。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條。

Ⅹ 請問連帶保證責任訴訟時效,保證訴訟時效起算時間和有效時間

保證期間和訴訟時效是兩個概念,要區分掌握:
1
保證期間是指保證責任的存續期間,關繫到債權人和保證人之間的債權債務能否履行,也是確定保證債務與訴訟時效關系的依據。保證期間為除斥期間,不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延長的規定。保證期間經過,引起的後果就是保證人的保證責任的永久性消滅。只有保證期間未經過,才有保證合同訴訟時效適用的必要,如果保證期間經過了,保證責任就不存在,其訴訟時效期間也就不存在。
一般保證和連帶保證的保證期間都是一樣的。保證期間應在保證合同中明確規定。如果當事人沒有約定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履行屆滿之日起6個月。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本息還清時為止等類似內容的,視為約定不明,保證期為主債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兩年。
比如:甲為債權人,乙為債務人,甲乙約定乙於2008年5月1日還款;丙為保證人,甲丙簽訂保證合同,但並沒有明確約定丙承擔保證責任的期間,那麼依照法律規定,丙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履行屆滿之日起6個月,即如果乙於2008年5月1日未按時履行債務,那麼丙的保證期間為2008年5月1日起6個月。如果甲丙約定了保證期間的,就按照約定的保證期間。
2、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為兩年。訴訟時效期間是可變期間,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持續達到一定期間而致使其請求權消滅的法律事實。訴訟時效期間從債權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算,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延長的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權利人喪失勝訴權。
(1)一般保證中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的,從判決或者仲裁裁決生效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如果債權人沒有對債務人提起起訴或仲裁的,即為保證期間經過,保證人免責。
比如:甲欠乙債100萬元,約定3月1日前還款,丙為一般保證人,約定保證期間為6個月。3月1日過後,甲未還款,乙於4月1日起訴甲,6月1日判決生效,此時乙丙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就開始計算。如果乙是於10月1日起訴甲,那麼保證期間就經過了,保證人丙免責。
(2)連帶保證中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請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訴及訴訟外的權利請求都可以,但要針對保證人本人),保證合同訴訟時效開始計算,如果債權人未請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即為保證期間經過,保證人免責。這里並不需要債權人向債務人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所以連帶保證的訴訟時效期間起算日與一般保證不同。
比如:甲欠乙債100萬元,約定3月1日前還款,丙為連帶保證人,約定保證期間為6個月。3月1日過後,甲未還款,甲於4月1日要求保證人丙承擔保證責任,此時乙丙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就開始計算。如果乙是於10月1日要求丙承擔保證責任的,那麼保證期間就經過了,保證人丙免責。

熱點內容
事故雙方協商解決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02 12:15:16 瀏覽:758
企業完善日常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2 11:52:20 瀏覽:161
刑法中止審理 發布:2025-10-02 11:46:35 瀏覽:18
客房規章制度衛生 發布:2025-10-02 11:26:12 瀏覽:165
安全規章制度排版模板 發布:2025-10-02 11:21:56 瀏覽:288
物配部門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2 10:44:11 瀏覽:749
永遠有道德 發布:2025-10-02 10:42:27 瀏覽:886
行政訴訟法有幾個司法解釋 發布:2025-10-02 10:35:20 瀏覽:238
合同法合同訂立選擇題 發布:2025-10-02 10:33:22 瀏覽:957
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 發布:2025-10-02 10:25:32 瀏覽: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