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在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具有法律責任

在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具有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2-07 07:15:28

① 在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為什麼要規定不可抗力條款

國際貨物抄買賣中,因為比較國內貨物襲買賣來得復雜。其合同對於買賣雙方義務、權力劃分嚴謹,且清楚。在合同上加入不可抗力條款,主要是為了在出現一些不可抗力事件時,利於跨國際的買賣雙方關於責任的免責協商。也有利於維護買賣雙方的業務關系。

② 在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對不可抗力的意外事故進行規定有哪幾種方式

在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抄的不可抗力條款有以下幾種訂法:

(1)概括式:在合同中不具體規定哪些事件屬於不可抗力事件,而只是籠統地予以規定。這類規定辦法,過於籠統,含義模糊,解釋伸縮性大,容易引起爭議,合同中不宜採用。
(2)列舉式:在合同中詳列不可抗力事件。這種一一列舉的辦法,雖然明確具體,但文字繁瑣,且可能出現遺漏情況,因此也不是最好的辦法。
(3)綜合式:列明經常可能發生的不可抗力事件(如戰爭、洪水、地震、火災等)的同時,再加上「以及雙方同意的其他不可抗力事件」的文句。這種規定辦法,既明確具體,又有一定的靈活性,是一種可取的辦法。在我國進出口合同中,一般都採取這種規定辦法。

③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主要條款有哪些

從法理上可把合同的基本條款為三部分:

(1)效力部分

①合同的開頭部分。主要包括買、賣雙方的全稱、住址、訂約日期、地址以及同意訂約的詞句,合同的名稱、編號等。

②合同的結尾部分。包括生效日期,合同使用的文字和文本,正本份數,雙方當事人的簽字。

開頭和結尾部分規定了合同的效力范圍和有效條件的主要問題,全稱為效力部分。如在合同中開頭部分註明的訂立合同中的時間和地點,它在法律上就表明:第一,除非法律或合同中對合同生效的時間另有規定,否則應以該日期為合同的生效日期;第二,如果合同中對該合同所應適用的法律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在發生法律沖突時,按國際私法的法律沖突原則,關於該合同的有效性的問題,一般應由合同成立地法律來確定。

(2)權利與義務部分

此部分是合同內容的主要成份:

①標的物條款(也稱商品條款)。主要包括:商品名稱、規格、質量、性能、質量、包裝等。對有些商品還要商品的生產國別、製造廠商加以規定。

②價格條款。合同中規定的標的物單位和總價的各條文,屬於價格條款。在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總是以"貿易術語"為基礎和一個特定數額的貨幣單位來表示商品單位的。如"鋁錠FOB安特衛普港每噸640英鎊"單價乘以交易商品的數量,即為總價。價格條款一般應包括價格的計量單位,單位價格金額、計價貨幣、交貨地點的貿易術語。

③保留所有權條款。賣方在收到用現金支付的貨款以前,保留貨物的合法所有權;如果買方對賣方的貨物作出處分,則買方仍是作為賣代理人或受信託人持有此項收益,賣方有權獲得此項收益。

④裝運和保險條款。主要規定裝運時間、裝運港與目的港以及裝運通知事項。這一條款主要是規定由誰負責投保和支付保險費用、投保險別、保險金額等。此條款規定與所採用的貿易術語有著直接的聯系。

⑤支付條款。是指合同中有關買方支付貨款的各個條款。包括:支付工具、貨幣的種類、支付時間、支付的方式,以及賣方為取得貨款應提供的單證等各項規定。在國際貨物銷售合同中,一般採用跟單信用證的付款方式,但也有些情況下採用托收方法。

⑥商檢條款。是指合同中有關商品檢驗的條文,通常規定:檢驗權、檢驗機構、檢驗證書、檢驗時間、地點、檢驗的方法、檢驗標准等內容。

⑦負責條款。主要包括:

a.規定構成不可抗力的條件(哪些條件屬不可抗力);

b.說明因不可抗力,當事人不能按合同規定履行義務,不應承擔責任;

c.規定發生不可抗力的事項時,當事人應如何處置(力爭減少損失)。

⑧法律適用條款。以上條款,是雙方當事人為一筆買賣交易而明確記載於合同中的權利、義務條款,但這些約定不可能涉及合同權利、義務關系的各個方面,通常在合同中規定該合同適用的法律,如"本合同適用於××國法律"。

(3)索賠與爭議的解決部分

此部分是關於程序問題的規定。主要包括:

①索賠的手續;

②提出索賠的期限;

③提出索賠所需單證;

④索賠的方式。

如索賠遭到拒絕,在當事人之間就會發生爭議。在國際貿易中,雙方當事人一般在協商不成的情況下選擇用仲裁的方式解決爭議。因此,合同條款應明確約定是到××仲裁機構仲裁?還是到××法院訴訟。二者選擇其一。當事人還可根據實際情況,約定將爭議提交國際法院解決。

④ 如何理解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賣方的權利擔保義務

國際貿易中賣方的擔保義務由貨物品質擔保和貨物權利擔保兩項義務構成。1980年《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又將對貨物知識產權的擔保義務單獨加以規范。現代國際貿易中對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加大,要求賣方在交易中承擔相應的義務。

賣方對貨物的權利擔保義務包括三個方面:(1)賣方保證對其出售貨物擁有所有權或有權轉讓貨物所有權;(2)賣方保證所售貨物不存在任何未曾向買透露的擔保物權,如抵押權、留置權等;(3)賣方保證所售貨物沒有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權利擔保義務是賣方的一項重要義務,在國際貨物買賣中,賣方對其所出售的貨物負有明示或默示的權利擔保義務。

《公約》第41條規定了賣方的一般權利擔保義務:賣方所交付的貨物,必須是第三方不能提出任何權利或要求的貨物,除非買方同意在這種權利或要求的條件下收取貨物。

《公約》第42條規定了賣方的知識產權權利擔保義務。所謂賣方知識產權擔保,是指在貨物買賣法律關系中,賣方有義務保證,對於其向買方交付的貨物,任何第三方不能基於知識產權向買方主張任何權利或要求。根據《公約》的第42條的規定,賣方對第三方依買方營業地所在國法律提出的有關知識產權的請求,應承擔責任。

《公約》第43條對於賣方的權利擔保義務進一步規定:買方如果不在已經知道或理應知道第三方的權利或要求後一段合理時間內,將此一權利或要求的性質通知賣方,則買方就喪失援引第41條或第42條規定的權利。但是,如果賣方第三方的權利或要求以及此一權利或要求的性質,則賣方就無權援引前款規定。

⑤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適用問題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是一種具有國際性的法律關系,它至少涉及買方和賣方國家的法律,有時還涉及第三國的法律。1985年10月在海牙國際私法外交會議上通過了《國際貨物買賣合同適用法律公約》。其主要規定如下:
①買賣合同應受當事人所選擇的法律的管轄,當事人選擇法律的協議必須是明示的,或者必須根據全部情況,能夠從合同的規定和當事人的行為推斷出來。當事人所選擇的法律可以僅適用於合同的某一部分。
②在當事人未選擇買賣合同所應適用的法律的情況下,合同應受賣方在訂立合同時設有營業所的國家的法律的管轄。
③在下列情況下,買賣合同應受訂立合同時買方設有營業所的國家的法律管轄:合同是由當事人親臨該國進行談判,並在該國簽訂的;合同明示規定,賣方必須在該國履行其交貨義務;合同主要是依買方確定的條件,並且是同由買方邀請其來投標的人簽訂的;凡屬以拍賣方式或在商品交易所內進行的買賣,當事人所選擇的法律只有在不被拍賣地國或交易所所在地國法律所禁止的范圍內,方可適用於其合同,如果當事人對應適用的法律沒有作出選擇,或當事人所選擇的法律為上述國家所禁止 ,則應適用拍賣地或交易所所在地國的法律;關於當事人對選擇應適用的法律的同意的存在及其實質有效性的問題,應由當事人所選擇的法律來確定,如果根據該法律,當事人所作的選擇是無效的,則應按上述第二項規定,確定管轄該合同的法律:關於買賣合同或其任何條款的存在及其實質有效性的問題,應在假定該合同有效的情況下,由按照本公約應予適用的法律來確定。

⑥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當事人的基本義務

賣方義抄務 (一)提交貨物和單據的義務
1、提交貨物
(1) 交貨地點——合同約定地點。未約定,視為賣方營業地。但如果訂立合同時雙方都知道貨物不在賣方營業地,而是在一特定地點,則以該特定地點作為交貨地點。
(2)交貨時間——合同約定時間。未約定,賣方應當在合同訂立後的合理時間內交貨。
2、移交單據
( 1)賣方應保證單據的完整性並符合合同及公約的規定
(2)賣方應在合同約定的時間、地點交付單據
(二)擔保義務
1、質量擔保(產品質量責任不受公約調整,由各國國內法調整)
(1)符合合同規定
(2)還需符合:
A 貨物適用於同一規格貨物通常使用的目的;
B 貨物適用在訂立合同時買方明示或默示通知買方的特定目的 ;
C 在憑樣品或說明書買賣中,貨物要與樣品或說明書相符;

⑦ 訂立與履行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所涉及的法律有哪些

從法理上可把合同的基本條款為三部分:

(1)效力部分

①合同的開頭部分。主要包括買、賣雙方的全稱、住址、訂約日期、地址以及同意訂約的詞句,合同的名稱、編號等。

②合同的結尾部分。包括生效日期,合同使用的文字和文本,正本份數,雙方當事人的簽字。

開頭和結尾部分規定了合同的效力范圍和有效條件的主要問題,全稱為效力部分。如在合同中開頭部分註明的訂立合同中的時間和地點,它在法律上就表明:第一,除非法律或合同中對合同生效的時間另有規定,否則應以該日期為合同的生效日期;第二,如果合同中對該合同所應適用的法律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在發生法律沖突時,按國際私法的法律沖突原則,關於該合同的有效性的問題,一般應由合同成立地法律來確定。

(2)權利與義務部分

此部分是合同內容的主要成份:

①標的物條款(也稱商品條款)。主要包括:商品名稱、規格、質量、性能、質量、包裝等。對有些商品還要商品的生產國別、製造廠商加以規定。

②價格條款。合同中規定的標的物單位和總價的各條文,屬於價格條款。在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總是以"貿易術語"為基礎和一個特定數額的貨幣單位來表示商品單位的。如"鋁錠FOB安特衛普港每噸640英鎊"單價乘以交易商品的數量,即為總價。價格條款一般應包括價格的計量單位,單位價格金額、計價貨幣、交貨地點的貿易術語。

③保留所有權條款。賣方在收到用現金支付的貨款以前,保留貨物的合法所有權;如果買方對賣方的貨物作出處分,則買方仍是作為賣代理人或受信託人持有此項收益,賣方有權獲得此項收益。

④裝運和保險條款。主要規定裝運時間、裝運港與目的港以及裝運通知事項。這一條款主要是規定由誰負責投保和支付保險費用、投保險別、保險金額等。此條款規定與所採用的貿易術語有著直接的聯系。

⑤支付條款。是指合同中有關買方支付貨款的各個條款。包括:支付工具、貨幣的種類、支付時間、支付的方式,以及賣方為取得貨款應提供的單證等各項規定。在國際貨物銷售合同中,一般採用跟單信用證的付款方式,但也有些情況下採用托收方法。

⑥商檢條款。是指合同中有關商品檢驗的條文,通常規定:檢驗權、檢驗機構、檢驗證書、檢驗時間、地點、檢驗的方法、檢驗標准等內容。

⑦負責條款。主要包括:

a.規定構成不可抗力的條件(哪些條件屬不可抗力);

b.說明因不可抗力,當事人不能按合同規定履行義務,不應承擔責任;

c.規定發生不可抗力的事項時,當事人應如何處置(力爭減少損失)。

⑧法律適用條款。以上條款,是雙方當事人為一筆買賣交易而明確記載於合同中的權利、義務條款,但這些約定不可能涉及合同權利、義務關系的各個方面,通常在合同中規定該合同適用的法律,如"本合同適用於××國法律"。

(3)索賠與爭議的解決部分

此部分是關於程序問題的規定。主要包括:

①索賠的手續;

②提出索賠的期限;

③提出索賠所需單證;

④索賠的方式。

如索賠遭到拒絕,在當事人之間就會發生爭議。在國際貿易中,雙方當事人一般在協商不成的情況下選擇用仲裁的方式解決爭議。因此,合同條款應明確約定是到××仲裁機構仲裁?還是到××法院訴訟。二者選擇其一。當事人還可根據實際情況,約定將爭議提交國際法院解決。

⑧ 國際貨物買賣中,買賣雙方主要義務有哪些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是國際貿易交易中最為重要的一種合同。是各國經營進出口業務的企業開展貨物交易最基本的手段。買賣雙方應履行公約規定的義務。
一、賣方的基本義務是按照合同和公約的規定交付貨物,移交一切與貨物有關的單據,並移轉貨物的所有權。
公約規定,如果合同沒有指定具體交貨地點,則在合同涉及貨物運輸的情況下,賣方的交貨義務是把貨物交給第一個承運人;如果合同項下的貨物是特定物,或從指定存貨中提取的貨物或尚待製造的未經特定化的貨物,而雙方當事人在訂約時已經知道這些貨物處於某一特定地點者,則賣方應於該地點把貨物交給買方處置;在其他情況下,賣方應在其訂約時的營業地點把貨物交給買方。當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採用某種貿易術語來確定交貨地點時,應適用貿易術語的解釋,而不適用公約的上述規定。公約還規定,賣方應按合同指定的日期交貨;如果合同規定了一段交貨的期限(如1個月 ),則賣方可在這段時間內的任何一天交貨 ;在其他情況下,賣方應在訂立合同後的一段合理時間內交貨。至於何謂合理時間,公約未作具體解釋,須按具體情況確定。
二、賣方的主要義務是對貨物的權利擔保和品質擔保,即賣方應保證他所交付的貨物符合合同的要求,並保證他對出售的貨物擁有合法權利,沒有侵犯任何第三者的權益。
公約規定,賣方交付的貨物必須與合同所規定的數量、質量和規格相符,並須按照合同所規定的方式裝箱或包裝。即:貨物應具有同一規格貨物通常使用的用途;貨物應適合買方在訂約時曾明示或默示地通知賣方的任何特定的用途;貨物的質量應與賣方向買方提供的樣品或模型相同;貨物應按同類貨物通用的方式裝箱或包裝。公約還規定,賣方所交付的貨物必須是第三者不能提出任何權利或請求權的貨物,即沒有侵犯任何第三者的所有權、擔保物權和工業產權。但如果買方在知悉貨物權利有瑕疵的情況下,仍然同意買受貨物,或者賣方由於按照買方提供的技術圖樣、設計規格來製造產品而侵犯了第三者的工業產權(如商標權或專利權),則賣方對此可不承擔責任。
三、買方的主要義務是按照合同和公約的規定支付貨款和收取貨物。
公約規定,付款地點如果合同中沒有指定,買方應在賣方的營業地付款;如果是憑交貨或交單付款,則應在移交貨物或單據的地點付款。付款時間如果合同沒有作出規定,買方應在賣方交貨或交單時付款。但買方在未有機會檢驗貨物以前,沒有支付貨款義務。這項規定同國際貿易的習慣做法有矛盾,因為在國際貿易中,特別是以 CIF 條件成交時 ,通常都是憑單付款在先,貨到檢驗在後,買方必須在賣方提出裝運單據時支付貨款,不能以未檢驗貨物為理由拒付貨款。故公約規定,如果上述買方檢驗貨物的機會與雙方議定的交貨或支付程序相抵觸,則可不受上述規定的限制。此外,買方還應採取一切應採取的行動,以便賣方能交付貨物。這在雙方以FOB條件成交時尤為重要。因為在FOB條件下,如果買方不及時指派裝貨船隻,賣方就無從履行其交貨義務。

熱點內容
事故雙方協商解決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02 12:15:16 瀏覽:758
企業完善日常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2 11:52:20 瀏覽:161
刑法中止審理 發布:2025-10-02 11:46:35 瀏覽:18
客房規章制度衛生 發布:2025-10-02 11:26:12 瀏覽:165
安全規章制度排版模板 發布:2025-10-02 11:21:56 瀏覽:288
物配部門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02 10:44:11 瀏覽:749
永遠有道德 發布:2025-10-02 10:42:27 瀏覽:886
行政訴訟法有幾個司法解釋 發布:2025-10-02 10:35:20 瀏覽:238
合同法合同訂立選擇題 發布:2025-10-02 10:33:22 瀏覽:957
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 發布:2025-10-02 10:25:32 瀏覽: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