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理事有法律責任嗎

理事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1-02-08 01:49:51

Ⅰ 理事與監事有什麼區別

理事與監事的區別如下

1、職責不同

理事是經常深入群眾,了解實際工作情況內,為理事會提供決策依據,同時利容用自己的專長和身份動員各方支持理事會工作的人。

監事是負責檢查公司財務,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的行為進行監督,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出罷免的建議當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予以糾正。

2、作用不同

理事會是社團的主要組成部分,對社團運作、活動開展具有決定作用。

監事會一般由擔任過該廠盯班故直嘎絆霜豹睛社團理事會職務或有豐富經驗但不在理事會的成員作用,主要對理事會進行監督、引導,但沒有干涉作用。

3、機構不同

監事會是監督機構。

理事會是各種協會或其他社會團體的機構,相當於公司的董事會。

Ⅱ 消費者協會理事會理事有怎樣的權力和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七條 消費者協會履行下列公益性職責:
(一)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提高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引導文明、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
(二)參與制定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准;
(三)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
(四)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
(五)受理消費者的投訴,並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
(六)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委託具備資格的鑒定人鑒定,鑒定人應當告知鑒定意見;
(七)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訴訟;
(八)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
各級人民政府對消費者協會履行職責應當予以必要的經費等支持。
消費者協會應當認真履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職責,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接受社會監督。
依法成立的其他消費者組織依照法律、法規及其章程的規定,開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活動。
理事享有下列權利:
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所享有的權利不受侵犯;
2、享有協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3、有權對商品和服務質量等問題,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提出批評、建議;
4、有權參與協會組織的有關活動,並監督協會的工作;
5、享有免費投訴、免費獲得消費咨詢和有關消費資料;
6、在協會確定的消費者購物服務優惠單位購物或接受服務時,按購物服務優惠單位的承諾獲得優惠。
理事享有下列的義務:
1、按規定繳納會費;
2、積極參與協會組織的各項活動;
3、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協會章程;
4、投訴和反映問題必須誠實、公正、真實。

Ⅲ 在地方企業商會這樣的社會團體沒內擔任秘書長,理事,等職務有連帶法律責任

社會團體的秘書長,理事一類職位就是管理者了,有法律連帶責任。

Ⅳ 理事會是什麼意思

理事會的釋義:為協商、徵求意見或討論問版題而召開的會議。

理事會

[ lǐ shì huì ]

基本權解釋

1. 為協商、徵求意見或討論問題而召開的會議

2. 經選舉或任命構成或咨詢機構或擁有一定權利的組織

拓展資料

造句

(1) 中國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中國理解自己的責任。有兩條大家是信得過的,一條是堅持原則,一條是講話算數。我們不搞政治游戲,不搞語言游戲。

(2) 青年司法理事會說,不分青紅皂白的使用此一辭匯,可能會鼓勵年輕人加入幫派,犯下更嚴重的罪行。

(3) 新的人權理事會與其聲名不佳的前身幾乎一樣無能為力,同樣充斥著明目張膽侵犯人權的國家。

(4) 但這一次中國或許很難阻止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對朝鮮發表譴責,因為炮襲事件發生在光天化日之下,而且有電視直播。

(5) 本事項經本公會理事會通過,並報請金管會核定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Ⅳ 理事是干什麼的

理事一種是理事會里的成員,為協商、徵求意見或討論問題而召開的會議內。理事會與董容事會最明顯的不同,是理事會為社會團體法人的權力機構(非營利),是為該法人確定團體發展方向,制定章程的一個組織機構。

另一種是主要代表團體行使職權並處理事務的人員。經常深入群眾,了解實際工作情況,為理事會提供決策依據,同時利用自己的專長和身份動員各方支持理事會工作的人。

老舍《四世同堂》三七:「還有其他的好些個團體,都約他入會,而且被選為理事或幹事。」

(5)理事有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理事會是在法律上對一個團體負有監管責任的一群人。

在盈利公司中,理事會通常稱為董事會,他對股東或利益相關方——任何對公司感興趣或會受到公司影響到人負責。

在非贏利組織中,理事不收任何報酬也不因為在理事會工作而獲得任何補貼。

非贏利組織的章程規定了理事會在組織中的作用。

理事會的細則規定了理事會成員的組成、權利、義務和責任。理事會在法律上有負責為組織制定政策、監督這些政策的執行,並確保組織的活動合法。

理事通過選舉或任命成為歷史,有一定的人氣。除非根據理事會細則被解職,在法律上理事有權利為理事會工作。

Ⅵ 公司理事有什麼責任

依照公司法,公司成立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
公司有股東,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對於公司理事沒有直接的法律概念。

Ⅶ 民辦學校理事成員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嗎

這個要具體問題具制體分析,建議咨詢執業律師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第20條規定,民辦學校理事會或者董事會由舉辦者或者其代表、校長、教職工代表等人員組成。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理事或者董事應當具有五年以上教育教學經驗。學校理事會或者董事會由五人以上組成,設理事長或者董事長一人。

Ⅷ 理事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嗎如需要,又需承擔哪些責任

你朋友是自然人,不是法人。你朋友是不是去做法人代表啊?2005年,我國新《公司法》出台,其中一大修改亮點就是正式設立公司人格否認制度,就是說在中國也可以直接刺破公司的法人「面紗」而直接向法人背後的法人代表追究責任。 新《公司法》第20條明確規定:「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第64條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當公司的董事、經理以及其他高級職員濫用公司人格時.要區分其是否是公司的具有實際控制能力的積極股東,如果是且又是以這種身份濫用公司人格時,則可以適用公司人格否認制度。如果不符合這個主體要件那就不適用這項原則,他沒有自己的積極行為,沒有實施了濫用公司人格之行為,是不適用公司人格否認制度的,只能讓公司(法人)承擔法人。所以你朋友如果只是掛個名,沒有實質行為,是不用承擔法律責任的。如果實際情況是,他們以你朋友的名義去侵犯他人或者其他法人權益的話,你朋友到時候可能會被起訴,你朋友能證明不是自己的行為的話,同樣不用承擔法律責任,也就是說你朋友到法庭上要舉證了,一般負舉證責任是有風險的,你不能舉證成功的話,那會很麻煩,所以你朋友要格外注意。

Ⅸ 理事會在哪個法律規定

你好,一般商法中都有規定,具體而言在公司法,國際私法。國際公法中都有規定。

Ⅹ 理事會和董事會有什麼區別啊

理事會主要用於學術組織、研究機構等群眾團體和社會團體的領導機構組織形式上,而董事會主要用於企業的領導機構組織形式上。

兩者的差別:理事會成員的組成與出資多少無關,主要是以事而成,而能入選董事會的,一般是出資人(當然現在企業組織理論中,允許有獨立董事的存在,這主要是一種中立監督作用),而且是大股東。

熱點內容
瀘溪律師 發布:2025-10-02 07:32:12 瀏覽:255
手機錄音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02 07:15:23 瀏覽:985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發言稿 發布:2025-10-02 07:11:16 瀏覽:192
法規燈顏色 發布:2025-10-02 06:48:52 瀏覽:382
1簡述經濟法的基本特徵 發布:2025-10-02 06:39:31 瀏覽:255
中國婚姻法2018新規定未婚 發布:2025-10-02 06:39:21 瀏覽:71
借條與協議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02 06:38:49 瀏覽:716
民法總則74釋義 發布:2025-10-02 06:34:37 瀏覽:420
信息政策法規的主體 發布:2025-10-02 06:30:19 瀏覽:667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區別 發布:2025-10-02 06:29:35 瀏覽: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