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借錢不還應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借錢不還應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2-08 05:41:22

『壹』 借錢不還違反了什麼法律

  1. 法律責任根據違反的法律不同,有民事法律責任,刑事法律責任等等。如果對方借錢專不還,要向屬出借人承擔違約責任。對於自然人之間借款,是否約定了利息,如果沒有約定利息,借款期間沒有利息,但逾期還款可以要求利息。

  2. 如果您起訴要求其還款,您的訴請得到了法院支持,但是對方仍然不還,可能涉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此時,司法機關可以追究其刑事責任。

『貳』 請問借錢不還的人,是不是要承擔法律責任

這個沒有什麼法律規定。
不過如果起訴,可以列入誠信名單。將這種不誠信的人公之於眾。
對於飛機、高鐵、信用卡等需要實名登記的東西,他可能會受到影響。

『叄』 借錢不還的法律後果是怎樣的

簡單啊,對方上訴,打官司,如果你輸了,等判決通知書吧。

『肆』 借錢不還法律是怎麼規定的

一、借款不還要承擔哪些責任
借款人不還款要向出借人支付違約金或者支付罰息。
支付違約金,是當事人依照法律法規規定或者借款合同約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借款合同規定的義務時,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量的貨幣。這是對違約人的違約行為的經濟制裁,帶有懲罰性。
違約金分為法定違約金和約定違約金兩種形式。
所謂法定違約金,是指違約金的數額、幅度、范圍和支付方式等由法律法規加以規定。如《合同法》規定,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時,應向對方支付違約金,如果由於違約已給對方造成的損失超過違約金的,還應當進行賠償,補償違約金不足的部分。
《借款合同條例》規定,借款人不按合同規定的用途使用借款的,借款人有權收回部分或者全部貸款,對違約使用部分,按銀行規定的利率加收罰息。借款人不按期償還借款,貸款人有許可權期追回貸款,並按銀行規定加收罰息。因貸款人的責任未按期提供貸款的,應按違約數額和違約天數,付給借款人違約金。違約金數額的計算與《借款合同條例》所規定的罰息的計算相同。這里的「罰息」就屬於法定違約金。
約定違約金,是指法律法規未作規定,而是由當事人在合同中加以約定的違約金。無論是法定違約金還是約定違約金,只要當事人一方在客觀上有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借款合同的違約事實,就應當向對方支付違約金。
二、借款不還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借款人沒有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支付逾期利息。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對逾期利息的問題作出約定,這種約定既可以是自然人之間對逾期利息是否收取或者利率多少的約定,也可以是金融機構與借款人在國家規定的幅度內對逾期利率的確定。
如果金融機構的借款合同中,沒有對逾期利率作出約定,金融機構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的利率向借款人收取逾期利息。目前在實踐中,金融機構就是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辦理的,即對於逾期借款,金融機構在日利率萬分之四至萬分之六的幅度內向借款人計收利息。
綜上就是關於「借款不還要承擔哪些責任」以及「借款不還的法律責任有哪些」的有關借款人不還款的責任承擔的法律知識,希望對您能有一定的幫助。鑒於借款人不還款的情況的頻頻發生,提醒大家在借錢給別人時,不僅要看對方的人品,更要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對此,假如您不知道該如何預防糾紛的發生,建議您最好去咨詢一下專業的律師,讓律師來幫助您。

『伍』 借錢不還違反了什麼法律

  1. 法律責任根據違反的法律不同,有民事法律責任,刑事法律責任等等。如果對方版借錢不權還,要向出借人承擔違約責任。對於自然人之間借款,是否約定了利息,如果沒有約定利息,借款期間沒有利息,但逾期還款可以要求利息。

  2. 如果您起訴要求其還款,您的訴請得到了法院支持,但是對方仍然不還,可能涉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此時,司法機關可以追究其刑事責任。

『陸』 借錢不還者,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有沒有欠條,沒欠條就麻煩了

『柒』 借錢不還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你好,償還借款及利息,如果你們之間合同有違約條款約定,可要求對方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具體法律幫助可來電或面洽本律師,最大限度為你維權。

熱點內容
新港法院 發布:2025-10-02 05:14:16 瀏覽:398
合同法培訓工作總結 發布:2025-10-02 05:09:59 瀏覽:837
預處條例 發布:2025-10-02 05:08:40 瀏覽:829
學術道德的內容包括 發布:2025-10-02 04:59:20 瀏覽:272
特種設備新法規 發布:2025-10-02 04:48:51 瀏覽:838
國家法規和地方法規 發布:2025-10-02 04:39:41 瀏覽:848
我國法律效力層級 發布:2025-10-02 04:39:00 瀏覽:802
刑事訴訟法電子版 發布:2025-10-02 04:37:32 瀏覽:863
道德行為不足的理論方面 發布:2025-10-02 04:36:15 瀏覽:216
共情力道德 發布:2025-10-02 04:31:24 瀏覽: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