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區政府的決定具有法律效力嗎

區政府的決定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1-02-10 11:07:38

㈠ 我國所有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由誰決定

我國所有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決定。

根據《立法法》第七十一條和第七十二條規定,依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其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的部門規章,又因為涉及了兩個以上國務院部門職權范圍的事項,所以兩個部門聯合制定了規章。

部門規章在與上位法沒有沖突的情況下,適用於全國范圍。地方政府一個部門的規范性文件,它的效力劣於部門規章。當兩個文件發生沖突的時,適用部門規章。

(1)區政府的決定具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機構職責

1、擬定統計工作法規、統計改革和統計現代化建設規劃以及國家統計調查計劃,組織領導和監督檢查各地區、各部門的統計和國民經濟核算工作,監督檢查統計法律、法規的實施。

2、建立健全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和統計指標體系,制定全國統一的基本統計制度;擬定國家統計標准;審定部門統計標准;組織管理全國統計調查項目,審批各地區、各部門的統計調查計劃、調查方案。

3、研究提出重大的國情國力普查計劃,經批准後組織實施;統一組織各地區、各部門的社會經濟調查,匯總、整理全國的基本統計資料;對國民經濟、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統計預測和統計監督,向黨中央、國務院及有關部門提供統計信息和咨詢建議。

㈡ 區級人民政府出示的房屋徵收補償決定書是否有法律效力

區級政府是有權利公示補償決定書的,

㈢ 哪一級政府公示的房屋徵收決定具有法律效力

按國務院590號令第二章第八條規定,徵收決定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

㈣ 部門行政辦公會議的決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部門來行政辦公會議的決定的法律自效力及其可訴性,不可一概而論,要綜合其內容和實際情況,判斷其實際上是否構成了其他種類的行政行為。
按照《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會議紀要適用於記載、傳達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如果會議紀要僅僅作為記錄會議情況之用,並在行政機關內部傳閱,則不存在對外發生效力的問題。但現實中,行政機關經常直接執行會議紀要的內容,對行政相對人的權利義務產生直接影響,這實際上是以「會議紀要」之名,行「行政決定」、「行政指導」、「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規范性文件」、「行政合同」等等之實。

㈤ 政府機關集體決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按照我的理解,你說的政府機關集體決議指的是政府決策吧。
分兩個方面來說吧:
一、政府作為行政機關,沒有立法權(法律),政府作出的決策一般是政策性的。但國務院及其所屬各部委、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擁有行政立法權。此外,經權力機關特別授權,某些經濟特區的市人民政府也擁有行政立法權。(深圳、廈門、汕頭、珠海市等) ,如果這些政府作出的決策是有關行政法規的,在不抵觸法律(各級有立法權的人大機關指定的法律)的前提下,是有效的;

二、如果政府作出的決策是屬行政行為的,也不能違反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這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和底線,否則,行政行為無效。

PS:無效行政行為的判斷標准就是如何區分一般違法和重大而明顯違法,一般違法的行政行為屬於可撤銷行政行為,那麼比一般違法更為嚴重的、達到重大而明顯程度的違法行為,則屬於無效行政行為。相對於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判斷:
1、行為主體有重大明顯違法情形。
第一,合法的具體行政行為的行為主體應當具備行政主體資格,這里所說的資格是形式上的資格,並非行政權能資格。如果行政行為的行為主體不具備行政主體資格,則屬於無效行政行為。需要注意的是,非行政主體進行的「假象行政行為」不是無權行政行為,因為這類行為根本不屬於行政行為。
第二,行為主體超越許可權或無許可權作出的行政行為無效。我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中將「超越職權的」作為撤銷判決的情形之一,未將無權情形進行單列,在司法實踐中,往往將無權處分的情形作為超越職權處理,所以廣義上的超越職權包括無許可權的情形,主要有兩種情形:一、行為主體行使了屬於其他行政主體的專有職權。國家對行政權利的劃分處於管理的需要,分別由不同的行政機關行使不同的行政權力。行為主體實施了超出自己許可權范圍的行政行為,即實施了應由其他行政主體享有許可權的行為,則該行政行為無效。比如,公安機關吊銷企業的營業執照,就是實施了應屬於工商管理部門享有許可權的行為。二、行為主體實施了其他國家機關的專有職權。主要是強制執行權。對於行政機關是否享有執行權,均由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否則不能享有強制執行權。
2、行政行為內容存在重大、明顯違法。
行政行為的意思表示不明確;意思表示受到脅迫;行為內容的作出基於明顯的錯誤事實;行為內容明顯違反公序良俗;相對人與公務員惡意串通實施的行為;行政行為的內容不可能的,都屬於這類重大、明顯違法。
3、行政行為程序上存在重大明顯違法或極不正當,違反最低限度的程序規定。
由於正當程序原則體現了「最低程度的公正」,是對行政行為最低限度的基本要求,因此如果行政主體作出行政行為時違背這一原則,完全可以將其作為重大而且明顯的違法而視為無效行政行為。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條第二款規定,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
4、行政行為形式上存在重大明顯缺陷。
嚴重違反法定形式的,也屬於重大而明顯的違法。行政行為主體違反法律法規關於行政行為必須以書面形式作出的規定,所作出的行政行為應當認定為形式上存在重大缺陷而無效。比如,工商行政許可體現在工商營業執照的發放,僅有決定,則屬於形式上的重大、明顯違法。此外,書面形式欠缺的,例如未加蓋公章的情形也屬於上述情形。

㈥ 黨組決定的法律效力

在黨內是由效力的,依據不是法律,是黨的組織紀律和章程。

㈦ 行政處理決定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行政處罰決定書一送達就具有法律效力

㈧ 教育行政機關的復議決定具有最終法律效力嗎

沒有,只有國務院的復議決定有最終法律效力。
行政復議法第十四條對國務院部門或回者省、自治區、直答轄市人民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國務院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也可以向國務院申請裁決,國務院依照本法的規定作出最終裁決。
行政復議法第三十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已經依法取得的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應當先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根據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行政區劃的勘定、調整或者徵用土地的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行政復議決定為最終裁決。

㈨ 政府辦發會議紀要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會議紀要無非是抄地方黨委、政府與下屬各局、委共同協商地方政策的會議記錄,無法上升到法律、法規、規章的高度,不是規范性文件,沒有法律效應。

㈩ 政府職能部門文件作出的決定有法律效力嗎

律師意見:
具有法律效力,但是不能與上位法沖突。如果上位法的規定與之違背,以上位法為准。

熱點內容
對法官的訪談 發布:2025-10-01 16:56:25 瀏覽:182
六桶司法所 發布:2025-10-01 16:50:39 瀏覽:567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三條釋義 發布:2025-10-01 16:50:02 瀏覽:904
勞動法有規定人事檔案的保存問題嗎 發布:2025-10-01 16:43:11 瀏覽:668
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 發布:2025-10-01 16:21:25 瀏覽:928
司法法理學指的是 發布:2025-10-01 16:20:01 瀏覽:787
中國的立法體系 發布:2025-10-01 16:13:24 瀏覽:518
依法治國點贊 發布:2025-10-01 16:06:35 瀏覽:51
勞動法第28條執行 發布:2025-10-01 16:00:48 瀏覽:525
小學道德認知 發布:2025-10-01 15:56:16 瀏覽: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