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沒有派遣合同超過六個月法律責任

沒有派遣合同超過六個月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2-10 23:16:54

① 工作六個月,是編外卻也不是第三方派遣,沒有簽勞動合同

勞動者已經在單位上班六個月,而且以編制外身份參加工作,但單位沒有與勞動者簽訂勞務派遣合同,那麼可以反映到該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或者縣政府解決,也可以反映到人社局下屬的就業局解決。

② 勞務派遣期不得超過6個月;勞務派遣單位應當依法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2 年以上的固定期限書面勞動合同。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依法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書面勞動合同「是要求派遣單位需要和被派遣勞動者訂立2年以上的勞動合同(如A公司派遣員工到B公司工作,是要求A公司需要和勞動者訂立合同,而非B公司)其主體是派遣單位而非用工單位。

派遣6個月後如果想繼續做是不能再與用工企業簽合同的,如果該工作崗位的存續時間超過6個月,那麼則不屬於臨時性工作崗位。

(2)沒有派遣合同超過六個月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勞務派遣注意事項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62、63、64、67條的規定,用工單位在運用勞務派遣用工方式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事項:

(一)《勞動合同法》本著誰用人誰負責的原則,規定了用工單位對派遣勞動者的五項義務。從此規定來看,用工單位若只為節省成本而運用勞務派遣方式,則此目的將來是無法實現的。

(二)法律要求用工單位對被派遣的勞動者與本單位的勞動者要實行同工同酬的原則。所謂「同工」是指同崗位、同付出、同收益;所謂「同酬」是指在同工的前提下,應享受相同的勞動報酬,包括工資、保險和福利等待遇。

(三)被派遣勞動者可以參加用工單位的工會,也可自行組織工會。因此,用工單位對此規定應通過派遣協議與派遣單位具體約定,加以落實,在操作過程中還應注意將本單位的勞動者與被派遣勞動者有所區別,以免因誤解給用工單位帶來麻煩。

(四)用工單位不能自行成立派遣機構,給本系統派遣勞動者。

③ 為啥現在勞務派遣用工模式雖然法律上規定不能超過6個月崗位,但是很多單位是這樣的,先簽兩年勞務派遣合

法律規定勞務派遣要臨時
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
工作崗位。臨時性崗位不
超過六個月,但是輔助性
工作崗位可以超過六個月。
—————————————————
《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八條 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及勞動者的權利義務
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第六十六條 勞務派遣的適用崗位
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的企業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前款規定的臨時性工作崗位是指存續時間不超過六個月的崗位;輔助性工作崗位是指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工作崗位是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因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工作的一定期間內,可以由其他勞動者替代工作的崗位。用工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一定比例,具體比例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規定。

④ 勞務派遣新規定要求合同存續時間不超過六個月的崗位;是否與勞務派遣最低簽訂兩年勞動合同相互矛盾

按法律規定,這是不矛盾的,二年只是約束勞動者與勞務派遣公司,專六個月卻是約束勞動者與被屬派遣公司。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八條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第六十六條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的企業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前款規定的臨時性工作崗位是指存續時間不超過六個月的崗位;輔助性工作崗位是指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工作崗位是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因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工作的一定期間內,可以由其他勞動者替代工作的崗位。

⑤ 勞務派遣超過六個月合法嗎

1. 合法的,首先勞務派遣多發生在國有大型企業中,臨時需要人手(一般都是非關鍵崗位),但是版又不是權正式職工,它會通過中介或具有資質的勞務派遣公司招聘。
2. 一般都是簽合同,三年左右,但是現在國家勞動法規定,勞務派遣或臨時工不得超過兩年,兩年以後要麼轉正,要麼辭退。
3. 我不知道你們合同是怎麼簽訂的,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情況下都是以合同約定為準的,但法律也有空子的,你要仔細斟酌合同的每一條。

⑥ 勞務派遣人員在同一家單位工作是否不能超過6個月

不是的復,新勞動合同法的六十六制條為:
「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的企業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前款規定的臨時性工作崗位是指存續時間不超過六個月的崗位;輔助性工作崗位是指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工作崗位是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因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工作的一定期間內,可以由其他勞動者替代工作的崗位。」
所以6個月針對的是崗位,超過6個月屬於違反勞動合同法有關勞務派遣規定,新勞動合同法92條規定:「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本法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對勞務派遣單位,吊銷其勞務派遣業務經營許可證。用工單位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武漢錦綉www.chinahr.com,專業人力資源公司。

⑦ 勞動合同的期限有什麼規定,勞務派遣合同期限有多久

《勞動合同法》沒有規定勞動合同的期限,由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協商確定,可以簽訂固定期勞動合同也可以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19條對試用期有明確規定。
《勞動合同法》中對勞務派遣合同期限規定,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勞動合同法‍》
第十九條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第五十八條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⑧ 勞務派遣期限可以超過6個月嗎

勞務派遣適用於臨時性崗位,存續時間不超過6個月,因此勞務派遣期限不可以超過六個月。

《勞動合同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第三條規定,用工單位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使用被派遣勞動者。

前款規定的臨時性工作崗位是指存續時間不超過6個月的崗位;輔助性工作崗位是指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工作崗位是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因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工作的一定期間內,可以由其他勞動者替代工作的崗位。

用工單位決定使用被派遣勞動者的輔助性崗位,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並在用工單位內公示。

(8)沒有派遣合同超過六個月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勞務工與勞務派遣部門簽訂的是勞務合同,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有用工協議,合同關系。勞務工與服務的公司仍然構成勞動關系,所以勞務工仍然應該得到經濟補償金等應得的待遇,另外勞務派遣單位可以根據與服務單位的合同要求服務單位承擔違約責任。

《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第四條規定,用工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使用的被派遣勞動者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10%。

前款所稱用工總量是指用工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人數與使用的被派遣勞動者人數之和。計算勞務派遣用工比例的用工單位是指依照勞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可以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

⑨ 勞務派遣合同沒有到期,單位想與工人解除勞動合同應承擔什麼責任

您好:

勞務派遣合同同樣適用《勞動合同法》,合同沒有到期如果用專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屬動合同的話,需要支付勞動者「雙倍經濟補償金」同時會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嚴重的可能構成犯罪。

一、關於是否屬於違法解除
如果用人單位不依《勞動合同法》36、39、40、41條解除勞動合同的,即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二、關於責任方式
關於責任的承擔方式《勞動合同法》有如下規定:
第80條 用人單位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87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47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⑩ 7月1日實行國家勞動法勞動合同超過6個月有說法嗎

7月1日實行國家勞動法?
沒有這事
勞動法都實行好多年了
勞動合同超過6個月有說法嗎?
有說法的
法律不禁止勞動合同約定期限超過6個月

熱點內容
協議代寫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01 12:24:06 瀏覽:755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管轄 發布:2025-10-01 12:17:16 瀏覽:404
法律援助的機構 發布:2025-10-01 12:15:49 瀏覽:884
十大立法亮點 發布:2025-10-01 11:51:15 瀏覽:657
呼籲2016年修改婚姻法解釋二24條 發布:2025-10-01 11:49:13 瀏覽:680
珠海勞動法無期合同員工裁員賠償 發布:2025-10-01 11:44:07 瀏覽:407
微商法條例 發布:2025-10-01 11:44:05 瀏覽:823
社會與法從心開始傾情拯救 發布:2025-10-01 11:25:34 瀏覽:451
司法結構化 發布:2025-10-01 11:20:38 瀏覽:868
周立波的律師 發布:2025-10-01 11:19:11 瀏覽: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