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人貸款的法律責任嗎
『壹』 幫人擔保貸款需承擔哪些責任和風險
根據《擔保法》規定:「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內承擔保容證責任」。對此,袁國興指出,從字面上看,一般擔保比連帶擔保責任和風險較小,但是在主債務人不履行或者無力履行時,仍有代為履行的義務,「比如借款人財產處置後仍不夠償還債務,擔保人也需承擔債務。因此,只要是擔保就有風險。」
目前,因擔保出現的糾紛也不少。債務人失蹤,擔保人擔責的案例並不少。外地就曾出現債務人跑路,擔保人存款和工資賬戶被凍結和劃扣的案例。現實生活中經常有人礙於情面,替別人作擔保,如果債務人到期不能履行債務,擔保人就要承擔還款義務。所以為別人擔保,須三思而後行。
為他人借款擔保需慎重,有公安機關在微博上總結了給人做擔保需注意的三點:一要考察被擔保人的誠信度和真實度,不要盲目聽信他人引薦、介紹;二是關注借貸資金用途、去向,對其資金的使用進行必要的監督;三是擔保要根據自己的能力而定,不能超過自己的能力,更不能以自己的房產等生活必備品作抵押。
『貳』 幫人貸款,向貸款人要了好處,以後貸款人還不上錢,我有沒有責任
幫人貸款是否簽訂合同,或者是否作為了擔保人。如果是擔保人,借款人回還不上款,是需要承擔連帶答責任的。
擔保貸款就是根據借款合同或借款人約定用借款人的財產或第三人財產為貸款保障,並在必要時由第三人承擔連帶還款責任的一種貸款。
擔保貸款是指借款人不能足額提供抵押(質押)時,應有貸款人認可的第三方提供承擔連帶責任的保證。
保證人是法人的,必須具有代為償還全部貸款本息的能力,且在銀行開立有存款帳戶。
保證人為自然人的,必須有固定經濟來源,具有足夠代償能力,並且在貸款銀行存有一定數額的保證金;保證人與債權人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保證合同。
保證人發生變更的,必須按照規定辦理變更擔保手續,未經貸款人認可,原保證合同不得撤銷。
『叄』 幫助他人擔保貸款貸款人還不了的情況下擔保人付什麼法律責任嗎
在法律層面,您所描述的問題主要涉及:保證合同糾紛。我國法律規定的擔保可以內分為物保和人保容,就保證的方式而言,可以分為一般責任保證與連帶責任保證保證兩種。一般責任保證,在主債務人無力償還債務的情形下就剩餘的部分承擔償還的責任,即一般責任保證的保證人具有先訴抗辯權。而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不享有先訴抗辯權,債權人不必等到就主債務人的債務執行完畢仍不能全部清償的情況下再要求保證人償還,而是可以直接要求保證人就全部的債務進行償還。當然,保證人在履行完保證義務後可以向主債務人進行追償。最後,關於本解答所涉及的相關法律條文,您可以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肆』 名義人貸款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根據合同相對性,原則上貸款人是你,那麼還款人理應是你,至於你所貸款項的用途,銀行一般不過問,也不構成你不需還款的合理抗辯;;;但是你說的如果是你是貸款的保證人的話,則承擔保證責任。
『伍』 用自己身份證幫朋友貸款,所交的證明是假的,本人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你好,你幫助朋友貸款身份證是女的,你會受到法律追究的,謝謝!
『陸』 在法律上我幫別人貸款承擔什麼責任
作為貸款主體在償還不上貸款時,擔保人要承擔逾期責任,並補繳本息和罰金。作為擔保人會承擔連帶責任,並承擔償還本息和發件的責任。
1、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五條:
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後,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2、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五條:
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後,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3、連帶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六條保證的方式有:
1、一般保證;
2、連帶責任保證。
身份證補辦程序:
1、本人到居住地公安機關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點申請、填寫《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登記表》並繳納證件工本費。
2、異地受理點受理居民身份證換領、補領申請後,及時將受理信息傳送至申請人戶籍地公安機關,戶籍地縣級公安機關及時審核簽發。
3、居住地公安機關接到經審核簽發的制證信息後,在法定時限內完成製作與核驗發放,申請人憑領證回執到受理點領取證件,換領證件的,領取新證時應當交回原證。
此外,異地受理不增加制發證周期和任何收費。依照居民身份證法規定,公安機關自公民提交申請之日起60日內發放居民身份證,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縮短制發證周期。異地受理與戶籍地受理一樣,群眾都只需繳納證件工本費,沒有其他任何費用。有效期滿換領居民身份證的,證件工本費20元,損壞換領、丟失補領的,證件工本費40元。
『柒』 我幫別人在銀行貸款做了擔保,算承擔法律責任了嗎
那你必須協助借款人在規定時間內歸還清貸款本息,還不清的餘款由你負責歸還,這是擔保人法定義務。
『捌』 貸款擔保人的法律責任
按法律規定,你父親作為擔保人,需要承擔連帶責任。
你父親作為擔保人,現在沒專有任何條子並不要緊屬(貸款和被貸款人雙方都有據),要緊的是你父親需要承擔還貸款2萬元的連帶責任,也就是說,你家那親戚貸的2萬元現在都超期6個月了還沒還貸款,你父親就需要去找那親戚,要求他馬上還款。若那親戚不還,你父親可向法院提供那親戚的所有財產信息,配合債權方收回貸款。如那親戚沒錢還,也沒任何財產用以抵償,就得由你父親替你那親戚先墊錢償還其貸款2萬元及利息,還後,再由你父親自己去找那親戚追償。
當然,你父親在先替那親戚還款之前一定要債權人出具貸款的原始依據,並向你家那貸款的親戚落實,看你父親是否真是擔保人?萬一你父親當時只是口頭上說過要擔保,並沒在其貸款的相關協議上簽字擔保,那你父親就不是擔保人,就不應該承擔還款的連帶責任。
呵呵,最希望你父親不是其擔保人了。
所以,今後一定要吸取教訓,不要給任何人擔保!
『玖』 替人借款法律上得承擔還款責任嗎
1、擔保人的法律責任,有連帶保證和一般保證:
(1)連帶保證是只要債務人到期不還款,債權人就可以選擇債務人或是保證人索要債款;
(2)而一般保證人的責任則有不同,應是在債務到期債務人不還款時,在借款糾紛未經法院審判或者仲裁、並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擔保人可以不承擔責任。
2、法律還規定:如果在簽擔保合同時,未約定是一般保證還是連帶保證,視為連帶保證。所以,你說沒有明確說明是什麼保證的,按連帶保證處理,也就是說:如果到期你叔叔不償還,信用社可以選擇是起訴你叔叔還是起訴你們全部6個擔保人、還是只起訴其中一個擔保人來償還全部債務。
3、「我和我父親只簽名,其他的都沒填寫」:
(1)在擔保人處簽名、或是在擔保合同中簽名,是有效的擔保合同或擔保條款。
(2)其他的什麼都沒寫,應是連帶保證了,對你不太有利。
4、「我叔叔不還,我家應當承擔什麼責任?承擔多少 ?」:
(1)你叔叔不還,你家應你對你叔叔的全部貸款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2)至於你家會承擔多少,要看信用社如何選擇,如果選擇起訴全部6個擔保人,你和你父親可能承擔全部債務的各1/6,你們父子總共承擔全部債務的1/3。如果銀行只起訴6個擔保人中的一個要求承擔全部債務,也可能要承擔全部債務。
5、「如果我叔叔有意不還,或者銀行有意幫他隱瞞財產?我家又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他和那個信用社主任的關系不錯!」:你家可以向信用社提供你叔叔的財線索,並且最好留下證據,如果信用社在你提供你叔叔的財產線索後怠於對財產採取保全並訴訟執行措施,你家可以主張在你們提供的財產線索的范圍內免除擔保責任。
7、「現在找我擔保,因為他是我叔叔,我又沒辦法說不!因為我家和我叔叔的關系,銀行會不會讓我家承擔全部責任? 」:
(1)沒辦法說「不」:那就有可能要因為你的顧面子承擔責任和損失了。
(2)銀行不能因為你和你叔叔的關系而要求你承擔全部責任,只應因你在擔保合同中的作用要求你承擔相應的義務,如果是連帶保證,即使他不是你叔叔、而是你兩不相乾的人,銀行也一樣可以要求你承擔全部責任。
(3)當然,你和你父親以及其他擔保人,在承擔擔保責任、為你叔叔還債後,可以在所償還債務的范圍內向你叔叔追償。
8、「擔保人里有我叔叔的二兒子,可以不可以要求讓他全部承擔?」:你無權要求,但銀行有權要求他二兒子全部償還。
9、「如果銀行讓我和我父親承擔,我可不可以要求法院檢察貸款人的財產?如果我質疑他有能力償還而不償還,應當採取什麼樣的措施?」:
(1)法院不會主動去「檢查」他的財產,即使你要求。如果你認為他有財產,可以將財產線索提供給銀行和法院。但如果是連帶保證人,只要銀行起訴了你,你無權要求在沒有就你叔叔的財產起訴或仲裁前不得讓你還債,就因為這是連帶保證。
(2)在債務到期後,可以將你叔叔的財產線索提供給銀行,如果銀行在接到後不及時採取措施,你可以向法院提交你已經及時通知銀行債務人財產線索的證據,從而主張在你所提供的財產線索范圍內免除你的擔保責任。
10「財產申請保全,向法院申請還是向信用社?如果他們之間有溝通,申請會不會被扣?」:
(1)財產保全,是原告或反訴人的權利。如果你是被告、且是連帶保證人,無權申請財產保全。
(2)如果申請財產保全:只能向法院申請,銀行無權接受保全申請或是採取保全措施。
11、「如果銀行要求我家全部承擔?我可以不可以申請承擔部分?幾率多」:
(1)如果你是連帶擔保人:不能申請,沒有可能。
(2)如果合同中明確寫明你是一般保證人:在銀行沒有就你叔叔的財產起訴或仲裁、並執行前,不能讓你家承擔責任。
12、建議:
(1)下次再擔保,無論如何要想清楚、要寫清擔保的性質。
(2)如果可能,可以要求你叔叔為你擔保反擔保,以房產或車輛等給財產給你抵押或質押。
(3)平時注意查清你叔叔的財產線索,以備不時之需。
(4)不確信時,最好不為他人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