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討債其父母氣死負法律責任嗎

討債其父母氣死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1-02-11 20:21:16

Ⅰ 借錢不還,找他父母要,他媽說被我們氣病了,這個有法律責任

欠債人超過十八歲屬於有行為能力的人,具有承擔法定責任的義務。他欠錢找他媽要不符情理和法理。但是被討債者氣病,討債者沒有責任。如果是氣死了討債者負責任。

Ⅱ 把人氣死還要負法律責任嗎

這要看具體情況,惡語傷人或者故意刺激他人,導致他人死亡的,並不能完全歸咎於受害人的心胸狹窄,除了受害人有過錯的以外,行為人是要負法律責任的。如是在公共場合,行為人可能構成了侮辱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侮辱罪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2)討債其父母氣死負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零一條 名譽權

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Ⅲ 兒女將父母氣死,兒女是否負法律責任

法律沒有為言語氣死老人做出規定,但如果有虐待老人的行為,那是需要負法律責任的。

Ⅳ 跟對方討債,對方父母氣死

如果真的是氣死了就麻煩大了

Ⅳ 討論家裡事時父親被氣死會負法律責任嗎

這屬於道德范疇,但如果死者配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估計吵架的家庭成員都得相應進行補償。

Ⅵ 要賬把債務人父母氣病了負法律責任嗎

不負 要是債權人因為債務人的問題病了 債務人要負責任

Ⅶ 兒女欠下的債討債方向父母要債觸犯法律嗎

所謂的父債子還並不受法律保護,子女欠債也只能向負債方討要,與其父母無關,如果向其父母討債是違法行為。

Ⅷ 說了一件事,如果氣死了人,要負刑事或民事責任嗎

根據行為人的主觀過錯程度和性質,「氣死人」可能產生三種不同的法律後果:
1、行內為人明知容對方精神脆弱、生理有疾,可能會被氣死,而故意追求氣死對方的結果。那麼,這種以「氣」的行為方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其主觀上屬於故意,與受害人的死亡後果存在著必然的因果關系,即構成犯罪,須負刑事責任。我國《刑法》第十四條規定:「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第十五條規定:「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2、行為人主觀上存有過錯,但不具備追求對方死亡的目的。在糾紛中惡語傷人,侮辱刺激對方,進行精神干擾,這種情況下的「氣死人」,本質上構成民事法律調整的侵權行為。
3、行為人主觀無過錯,對方被氣死純屬偶然。則此類「氣死人」為一種意外事件,行為人既不負刑事責任,也不負民事責任。但從社會倫理的角度講,行為人應當承受一定的道德壓力。

Ⅸ 要賬的把我逼瘋了,他們負法律責任嗎

替人要賬一般是合法的,談不上犯罪,除非在要賬過程中,存在限制債務人人身自由、敲回詐勒索等違法犯罪行答為。在民法領域,雖然受託人與欠債人之間並不存在債權債務關系,但受託人持有債權人的委託書,說明其持有債權憑證有合法的來源。因此,幫人要賬並不違反法律規定。在民事上,替人要賬中存在委託合同法律關系,由債權人授權要賬人去催債,但要注意讓債權人出具授權委託書和身份證復印件,表示有替人討債的權利,否則債務人是可以拒絕的。要賬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採取了暴力的方式,那就會構成其它方面的犯罪了,例如討債不成將債務人打傷—涉嫌故意傷害罪。例如討債不成扣押債務人讓其親屬還錢—涉嫌綁架罪或非法拘禁罪。例如債務人聲稱不在家裡,債權人破門而入—涉嫌非法侵入住宅罪。在比如債務人不還錢,債權人一怒之下將債務人的財產搶走或偷走,涉嫌搶劫和盜竊罪。

Ⅹ 朋友欠錢不還,我向他父母要他父母身體不好把他們氣死了,我應付什麼法律責任。謝謝各位大師!!急急..

只要討債時沒有採取極端做法 法律上不會有責任 道德上可能會受到周圍人的非議

熱點內容
合同法講座課程簡介 發布:2025-10-01 07:39:05 瀏覽:331
法律顧問高級合夥人 發布:2025-10-01 07:30:38 瀏覽:886
甘肅森林防火條例 發布:2025-10-01 07:25:39 瀏覽:213
2014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講義 發布:2025-10-01 07:25:38 瀏覽:470
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504 發布:2025-10-01 07:01:42 瀏覽:262
澳洲法學院 發布:2025-10-01 06:59:25 瀏覽:587
疫情對勞動法 發布:2025-10-01 06:52:32 瀏覽:23
法律顧問聘應合同 發布:2025-10-01 06:51:39 瀏覽:577
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障是 發布:2025-10-01 06:45:21 瀏覽:860
法治的基本含義與要求 發布:2025-10-01 06:42:48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