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委託的法律效力公證

委託的法律效力公證

發布時間: 2021-02-11 20:36:07

Ⅰ 請問授權委託書必須公正嗎,不公正有沒有法律效力,謝謝

授權委託書不是必須經過公證的,只要委託人和受託人有相應的民事能力、委託辦理的事項合法,並由委託人親自在委託人處簽名確認的,授權委託書就具有法律效力,不一定要公證的。

公證的作用是增強法律效力,也為了以後防止出現糾紛的一種保護措施,但如果不經過公證,授權書只要經過簽字按手印,就已經具有了法律效力,不必擔心這個問題。

(1)委託的法律效力公證擴展閱讀

委託書範文:

簡述:

委託書

委託人:

姓名:王先生 性別:男 身份證號碼:12354541

受託人:

姓名: 陳先生性別:男 身份證號碼:2514541

委託 書

委託人:

姓名:王先生 性別:男 身份證號碼:12354541

受託人:

姓名: 陳先生性別:男 身份證號碼:2514541

我擁有位於成都 市武候 區玉林南 路玉林 花園2棟 3 號的房產,現委託陳先生 為我的代理人,代理人可以我的名義在代理期限:2010 年3 月3 日至2015年 3 月3 日內,代理如下事項:

一、全權辦理出租上述房產有關手續,代為簽署上述房產租賃合同、收取租金,代理人有權選擇承租方並確定租賃價格。

二、管理上述房產,代為支付該房產有關水、電、物業管理、煤氣、有線電視、電話、網路以及相關費用。

三、以上述房產為抵押辦理貸款,代為簽署借款合同、抵押合同等以及借款借據及其它相關文件,收取借款款項。

四、到國土部門辦理上述房產的抵押登記手續。

五、全權辦理提前還清上述房產貸款(即贖樓)手續,代辦抵押登記注銷手續、領取房地產證等產權證明,有權遞

件、取件,在有關文件上簽字。

六、全權辦理上述房產的有關轉讓手續,代為簽署房產轉讓合同並收取售房款,在有關文件上簽字。

七、辦理上述房產的房款資金監管協議及收取資金監管協議中的房款,簽署相關文件。

八、到國土部門查詢上述房產產權資料、辦理過戶登記等手續。

九、全權辦理所轉讓上述房產的水、電、物業管理、煤氣、有線電視、電話、網路費以及其它相關過戶、銷戶手續。

委託代理人在其許可權范圍及代理期限內簽署的一切有關合法文件及辦理的相關手續,我均予承認。

委託代理人(有/無)轉委託權。

委託人(簽字、按指印):

年 月 日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委託書

Ⅱ 委託書是不是做公證才具有法律效力

一切事物交由老大全權處理,這句話不表示老人對遺產繼承問題作出了明確表示。
如果去公證處公證,公證處是有錄像的,必須是老人的真實意識表示

Ⅲ 委託書法律效力

寫委託書不存在私下與公開之說,只要是當事人,即委託人與受託人約內定的合法內容,容就有法律效力。
民法通則》第六十三條 公民、法人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雙方當事人約定,應當由本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第六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的委託代理,可以用書面形式,也可以用口頭形式。法律規定用書面形式的,應當用書面形式。
書面委託代理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間,並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
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百九十六條委託合同是委託人和受託人約定,由受託人處理委託人事務的合同。

Ⅳ 辦委託公證具有法律效力嗎對於買房有什麼風險

辦委託公證具有法律效力,對於買房沒有風險。

委託書公證是國家公證機關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專,依法證明屬委託人授權他人以自己的名義實施某種法律行為的意思表示的真實性、合法性的活動。

需要注意的是,辦理委託公證,應向委託人住所地或委託行為發生地的公證處辦理;委託是與人身有密切聯系的法律行為,因此必須由委託人親自到公證處辦理公證,不得委託他人代為辦理;

無行為能力人不能實施委託行為,限制行為能力人實施委託行為,須經其監護人同意方為有效;轉委託人要有轉委託權,轉委託的許可權和期限不得超過原委託許可權和期限。

(4)委託的法律效力公證擴展閱讀:

辦理委託公證,應提交以下的證件和材料:

1、公民個人辦委託書公證的,應提交委託人的身份證明(居民身份證、戶口本),法人委託的,應提交法人資格證明及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明;辦理委託合同公證的,在提供委託人的身份、資格證明的同時,還應提供受託人的身份、資格證明;

2、與委託事項相關的證明材料(如委託他人辦理賣房事宜,委託人應提交該房屋的所有權證明);

3、轉委託人申辦轉委託公證時,應提交有轉委託權的證明;

4、委託書草本或委託合同草本。

Ⅳ 公證書有哪些法律效力

1、證據效力。

證據效力,是指公證書是一種可靠的證據,具有證明公證對象真實、合法的證明力,可直接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

2、強制執行效力。

強制執行效力,是指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在債務人不履行義務時,債權人可以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而不必再經過訴訟程序。

3、國際認可度

在國際上,公證書得到了廣泛的承認,在國外也具有法律證明力,是進行國際間民事、經濟交往不可缺少的法律文書。這是公證證據效力在空間上的延伸。

(5)委託的法律效力公證擴展閱讀

辦理公證書需要的材料

根據司法部《公證程序規則》第十八條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辦理公證,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自然人的身份證明,法人的資格證明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明,其他組織的資格證明及其負責人的身份證明;

2、委託他人代為申請的,代理人須提交當事人的授權委託書,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代理人須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3、申請公證的文書;

4、申請公證的事項的證明材料,涉及財產關系的須提交有關財產權利證明;

5、與申請公證的事項有關的其他材料。

遺囑公證需給的材料:

1、繼承人的《居民身份證、《居民戶口簿》。

2、委託他人申請的,應提交有效授權委託書和受託人身份證明或委託公證書;

3、被繼承遺產的財產證明;

4、被繼承人的死亡證明;

5、繼承人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需提交死亡證明;

6、被繼承人的婚姻、父母、子女情況證明。

Ⅵ 委託書是否要公證才有效

授權委託書不是必須經過公證的,但經過公證後效力更高不容易被推翻。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從法律上來講,只要授權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不能力委託辦理的事項合法,並由委託人親自在委託人處簽名確認的,該協議即具有法律效力。

《公證法》第十一條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公證機構辦理下列公證事項:

(一)合同;

(二)繼承;

(三)委託、聲明、贈與、遺囑;

(四)財產分割;

(五)招標投標、拍賣;

(六)婚姻狀況、親屬關系、收養關系;

(七)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經歷、學歷、學位、職務、職稱、有無違法犯罪記錄;

(八)公司章程;

(九)保全證據;

(十)文書上的簽名、印鑒、日期,文書的副本、影印本與原本相符;

(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願申請辦理的其他公證事項。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公證的事項,有關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向公證機構申請辦理公證。

(6)委託的法律效力公證擴展閱讀:

一、申請辦理法人授權委託書公證,當事人應向公證處提交以下證件和材料:

1、法人資格證明;

2、法定代表人資格證明及其本人的身份證件;

3、擬辦理公證的授權委託書(公證處亦可代擬授權委託書)。

二、辦理法人授權委託書公證應注意以下問題:

1、法定代表人應親自到公證處提出申請,不得委託他人代理。

2、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代理日期和有效期、有無轉委託的權利等,授權委託書

三、申請辦理委託書公證,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自然人的身份證明(如身份證、戶口本、護照等),法人的資格證明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明,其他組織的資格證明及其負責人的身份證明;

2、受託人的身份證復印件;

3、委託書文本;(即授權事項,此項內容最好跟工作人員溝通,盡量細化授權事項,避免只寫全權代理)

4、申請公證的事項的證明材料,涉及財產關系的須提交有關財產權利證明(如股票、銀行存摺等);

5、與申請公證的事項有關的其他材料。

Ⅶ 公證的法律效力

公證處公證後的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一、公證處公證後的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到公證處對協議進行公證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因協議產生糾紛時,公證協議就是最好的證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九條: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
二、公證書的效力有哪些
公證的法律效力是指公證在法律上的效能和法律作用。對公證的法律效力,我國《民事訴訟法》和《公證暫行條例》均作了明確規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法定證據效力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明確規定:「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2、強制執行效力
是指對公證機構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如債務人不履行,債權人可持公證書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而不再經過訴訟程序。對公證的這一效力,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八條作了明確規定。
3、法律行為成立要件
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章規定某些法律行為必須採用公證形式設立、變更或終止時,公證即成為相應的法律行為設立、變更、終止的必備要件。另外,如果按照國際慣例或當事人之間的約定,某些法律行為設立、變更或終止必須辦理公證,則公證也成為其成立的要件。

Ⅷ 什麼樣的委託書才有法律效力

只要是雙方具有簽訂委託書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委託事項不違反現行法律法規,委託書就是合法有效的。

如果是涉外的民事委託書,需要經過公證機關公證才具有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六十五條民事法律行為的委託代理,可以用書面形式,也可以用口頭形式。法律規定用書面形式的,應當用書面形式。

書面委託代理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間,並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

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四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或者其他人代理訴訟。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寄交或者託交的授權委託書,應當經所在國公證機關證明,並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者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該所在國訂立的有關條約中規定的證明手續後,才具有效力。

(8)委託的法律效力公證擴展閱讀

委託書要符合相關法律規定。

見:民法通則第六十五條民事法律行為的委託代理,可以用書面形式,也可以用口頭形式。法律規定用書面形式的,應當用書面形式。

書面委託代理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間,並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

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第六十六條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

委託書是法律文書的一種,都具有法律效力。但是他們的法律效力范圍視委託書的種類而定。委託分為一般委託和代理委託。

一般委託被委託人要在委託人的意願下進行法律活動(如:訴訟,立遺囑,財產分割等),被委託人不得擅自放棄委託人的權利或處分財產,否則無效。

代理委託被委託人享有委託人的所有權利(如:財產處分,撤訴等)且具有委託人做出行為的同等法律效力。委託書的形式有口頭式和書面式之分,一般多為書面式。公證是使委託書具有直接證據的效力(除有確切證據外不用辨別委託書真偽)。所以說公正是起到強化作用,不是委託書具有法律效力的必需要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Ⅸ 委託書是不是一定要經過公證才具有法律效應

正常情況下,合法的授權委託書不一定要經過公證,只要委託書由委託人簽名後就具備法律效力。但辦理房產等產權登記手續的授權委託書,登記部門很難判定真偽,為了慎重起見,要求公證。

《公證法》第十一條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公證機構辦理下列公證事項:

(一)合同;

(二)繼承;

(三)委託、聲明、贈與、遺囑;

(四)財產分割;

(五)招標投標、拍賣;

(六)婚姻狀況、親屬關系、收養關系;

(七)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經歷、學歷、學位、職務、職稱、有無違法犯罪記錄;

(八)公司章程;

(九)保全證據;

(十)文書上的簽名、印鑒、日期,文書的副本、影印本與原本相符;

(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願申請辦理的其他公證事項。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公證的事項,有關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向公證機構申請辦理公證。

(9)委託的法律效力公證擴展閱讀:

一、委託公證辦理流程:

委託人辦理房產委託公證,必須親自攜帶房產委託書到公證機關提出申請,填寫房產委託公證申請表,並向公證機關提供下列材料:

1、委託人為個人的,提供個人身份證件;委託人為法人組織的,提供法人資格證明、法定代表人證明書和法定代表人個人身份證件;

2、(房地產證)或者房產買賣合同書;

3、委託人還應提供受託人的身份證件 (原件或復印件)或法人資格證明(原件或復印件)。具體情況需要詳細咨詢當地有關部門或者律師詢問。

個人授權委託書,專為不能由自己親自經受辦理的人所准備,但是,多數情況下,該委託書需要當事人親自簽名。不同地方會有微小的差異,至於材料的攜帶需要就地分析。

二、公證效力

1、公證當事人無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辦理公證時公證員必須問清當事人是否在訂立時具有法律規定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而且會將協議給雙方看,如果一方不識字,可以由公證員念給他聽,並且在公證存檔的談話筆錄中寫明。

2.法院沒有權利解除公證,只有採納與不採納,撤消公證書只有本公證機構和司法局有權撤消

如果你的親戚想撤消本公證書,得先爭得對方的同意,一起到公證處說明情況,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到當地司法局公管處申請.

3.贈予自己財產與他人,無須他人同意。對依法辦理的房屋贈予公證,依法具有法律效力,其證明力高於其他一般書證。

熱點內容
合同法講座課程簡介 發布:2025-10-01 07:39:05 瀏覽:331
法律顧問高級合夥人 發布:2025-10-01 07:30:38 瀏覽:886
甘肅森林防火條例 發布:2025-10-01 07:25:39 瀏覽:213
2014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講義 發布:2025-10-01 07:25:38 瀏覽:470
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504 發布:2025-10-01 07:01:42 瀏覽:262
澳洲法學院 發布:2025-10-01 06:59:25 瀏覽:587
疫情對勞動法 發布:2025-10-01 06:52:32 瀏覽:23
法律顧問聘應合同 發布:2025-10-01 06:51:39 瀏覽:577
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障是 發布:2025-10-01 06:45:21 瀏覽:860
法治的基本含義與要求 發布:2025-10-01 06:42:48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