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的人要承擔法律責任
❶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嗎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八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1)醉酒的人要承擔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案例:男子醉酒幫陌生人打架異地潛逃兩年終被抓
12月20日,湖南吉首火車站派出所民警抓獲一名網上通緝的逃犯,兩年前,該男子因幫「朋友」打架,被警方通緝後潛逃。
經審查,嫌疑男子張某,33歲,湖南吉首人,2013年8月,他與朋友喝醉酒後回家,在小賣部門口看到一夥男子在打架。這時,一名男子對張某喊道:兄弟,快過來幫忙,天色已晚,加上酒精作祟。
張某把其中一名男子看成了自己朋友,趕緊上前幫忙,將對方一人打傷,然後一同逃離現場。分手時,兩名男子拍著張某的肩膀說:今天多謝你,以後有事,盡管找咱哥倆。張某這才看清,自己與對方並不相識,趕緊說搞錯了,隨後回到家中。
經群眾舉報,公安機以故意傷害罪,將張某等人上網通緝,張某擔驚受怕,趕緊去深圳,在那裡打工兩年,暫避風頭。今年12月下旬,張某認為風聲已過,准備從深圳回家過年,在吉首火車站出站時,被開展查緝工作的民警抓獲。
❷ 因醉酒導致人身事故,同飲者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一起喝酒的人竭力勸阻無效執意要酒駕的無責任,明知酒後駕車是違法的機時不勸阻或縱容酒駕醉駕造成交通事故的,有連帶責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機動車駕駛人應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按照操作規范安全駕駛、文明駕駛。
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或者麻醉葯品,或者患有妨礙安全駕駛機動車的疾病,或者過度疲勞影響安全駕駛的,不得駕駛機動車。
任何人不得強迫、指使、縱容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
上述第二十二條第三款「任何人不得強迫、指使、縱容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包括了「同桌人可預見酒駕的嚴重後果,但不加以制止甚至縱容」的情形,說明一起就餐喝酒的人有連帶責任。負有連帶責任的人在這里主要是縱容酒駕,不是強迫、指使他人酒駕。
以案為證:鄭州市民趙先生、王先生、劉先生、程先生聚在外地一朋友家吃飯。席間,大家都喝酒了。有人提醒:「誰開車誰就少喝點。」但看趙先生喝了,也沒有人強加阻攔。最後幾人一共喝了3瓶白酒。返程時,趙先生開車,王先生坐在副駕駛,劉、程坐在後排。行至鄭密路鄭州繞城高速橋上時,趙先生開的車與馬先生開的車相撞,趙、王當場死亡。
交警部門出具的交通事故認定書上認定趙先生負全部責任,王、劉、程與對方司機馬先生無責任。對此,趙先生的家屬未能接受。家屬認為,王、劉、程3人明知趙先生酒後駕車是不允許的,卻沒能阻止,這種行為難辭其責。死者家屬將當時車上的另外3人告上法庭。
法院審理認為,造成公民死亡的應賠償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等費用。王先生、劉先生、程先生明知趙先生已飲酒,還縱容他開車,存在過錯,對事故的發生應承擔次要責任。
法院法官稱,同桌人如果知道司機喝酒,都可以預見到酒駕的嚴重後果,不加制止甚至縱容,屬於間接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為,應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如果事故嚴重,還可能承擔刑責。」法院判決,王、劉、程各承擔10%的民事責任,賠償死亡賠償金、喪葬費、被撫養人生活費等共計17萬余元。趙先生承擔70%的民事責任。
❸ 醉酒的人犯罪要負刑事責任嗎
醉酒的人犯罪和酒抄後駕駛,都是要承擔刑事責任的
刑法
第十八條【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一百三十三條【交通肇事罪;危險駕駛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拘役,並處罰金:
(一)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
(二)醉酒駕駛機動車的;
❹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責什麼責任
醉酒本身不能免除刑事責任。
刑法第18條第4款規定:「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❺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什麼刑事責任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句話的意思是,醉的人犯罪不能免除刑事責任,一樣會承擔刑事責任。至於要承擔什麼刑事責任,還要看犯什麼罪。
相關法律規定:
《刑法》第十八條【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❻ 醉酒打人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醉酒打人情節較輕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進行處罰,情節嚴重的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進行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五條醉酒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應當給予處罰。
醉酒的人在醉酒狀態中,對本人有危險或者對他人的人身、財產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脅的,應當對其採取保護性措施約束至酒醒。
第四十三條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60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6)醉酒的人要承擔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案例:男子酒後鬧事打人揚言"炸公安局"被拘10日
重慶大足的陳某和朋友曾某因多年不見,聚餐時喝了不少酒。兩人酒後引發矛盾,其中陳某更是出手打人,面對民警調查還揚言要炸公安局。最終陳某被依法行政拘留。
2月3日晚21時許,大足警方接到報警稱,在大足區萬古鎮一洗腳店有兩名醉酒男子酒後鬧事,將老闆及老闆的兒子打傷。接警後,民警迅速趕往現場進行處置,到達現場見到雙方人員仍在爭執不休。
民警現場了解到,陳某和朋友曾某均長年在外務工,已經很久不見,晚飯時兩人都喝了不少白酒。21時許,已經醉酒的兩人相約到萬古某洗腳店洗腳。
一段時間後,陳某感到醉酒不想再走,便詢問員工洗腳店裡能否留宿。員工告知陳某洗腳店裡不能留宿後,陳某表示不願意繼續洗腳,同時也不會支付洗腳的費用。
洗腳店老闆告訴陳某,葯劑已經兌好了,就必須支付葯劑這部分費用。雙方為此發生爭吵,陳某將其手機放在服務台時,由於自己不小心,造成手機跌落,屏幕摔壞,陳某以此為由反而要求店方賠償。見老闆不承認賠償,陳某惱羞成怒竟打向了老闆及老闆的兒子。
了解情況後,民警調取了現場視頻監控,並將兩名醉酒男子帶回派出所作進一步調查。「我要讓你們保證我出去,出不去的話,老子把你們公安局都炸了!」陳某不服民警將其帶到派出所,一會辱罵民警,一會兒辱罵洗腳店老闆,甚至揚言做出過激行為。
4日凌晨,陳某和曾某慢慢酒醒,稱對醉酒後發生的事都記不太清,但面對視頻監控的鐵證,陳某最終承認其毆打他人的行為,對揚言炸公安局的行為也表示了歉意。目前,陳某因毆打他人已被依法行政拘留。
警方提醒,聚餐喝酒應當適量,切勿貪杯醉酒,以免酒後失控引發不必要的麻煩。同時根據法律相關規定,對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的,可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造成嚴重後果的還可能觸犯刑法。
❼ 醉酒的人犯罪需要負刑事責任嗎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里說的「醉酒」,是指生理醉酒,即飲酒過量,導致酒精中毒出現精神失常的情況。在醉酒狀態下,行為人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減弱判斷力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但並不會喪失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而且醉酒的人對自己行為控制能力的減弱是人為的,是醉酒前應當預見並可以得到控制的。所以,醉酒的人不屬於無責任能力的人。《刑法》規定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於一般公民來說,只要達到一定的年齡,生理和智力發育正常,就具有了相應的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從而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但是,在出現疾病的情況下,辨認自己行為的性質、後果的能力與自我控制的能力也可能分離。只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都具備,才屬於有刑事責任能力。
生理醉酒人實施危害行為應當負刑事責任,其學理解釋的主要根據是:
(1)醫學證明,生理醉酒人只是辨認和控制行為的能力有所減弱,但並未完全喪失,其不屬於無刑事責任能力人;
(2)生理醉酒人在醉酒前對自己醉酒後可能實施的危害行為應當預見到,甚至已有所預見,在醉酒狀態下實施危害行為時,具備故意或過失的犯罪主觀要件;
(3)醉酒完全是人為的,是可以戒除的。因此,生理醉酒人的犯罪,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
❽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八條【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內者不能控制自己行容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❾ 為什麼醉酒的人要承擔刑事責任
醉酒的狀態是可以主觀控制的,不像精神疾病,它不受個人主觀控制,所以醉酒狀態觸犯刑法的就需要承擔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