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私了的法律效力
㈠ 工傷私了協議有效嗎
工傷私了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協商處理工傷的方式,私了的賠償項目可以參照工傷保險條例關於工傷待遇的規定,工傷賠償的標準是由工傷鑒定結果決定的,在工傷鑒定結果的基礎上按照法定的工傷賠償計算方式進行相關計算得出的最終結果就是勞動者工傷賠償的數額,在上述數額的基礎上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協商最終的賠償數額以及賠償款的支付方式。
㈡ 工傷後雙方私了能起法效嗎
本律師意見:應區分不同情況。
(1)工傷發生後,如果用人單位既未向主管部門上報,回又未向勞動保答障部門申請認定工傷,在這種情況下的協議是無效的。 因為該行為屬隱瞞不報,逃脫了勞動監管部門的監管,最終破壞了國家的勞動安全制度,也損害了勞動者的健康權利,違反了法律強制性和禁止性規定,依據《合同法》第52條第(5)項的規定,該協議自始無效。
(2)工傷發生後,如果用人單位及時向行政主管部門上報,並啟動工傷認定程序。這種情況下的私了協議是有效的, 因為《勞動法》賦予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自行和解的權利,這種權利的行使是在遵守國家安全勞動制度的前提下完成的。
(3)工傷發生後,如果用人單位及時向行政主管部門上報,並啟動工傷認定程序,這種情況下達成的賠償協議,如果賠償金額低於法定工傷待遇標準的,此協議是可以申請變更或撤銷的; 申請變更或撤銷前協議是有效的。
望採納,謝謝!
㈢ 工傷賠償私了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如果具備公平公正原則,那麼私了也具有法律效力。
㈣ 工傷事故私了有法律效力嗎
私了有法律效力,但你要有書面憑證,否則的話私了未了
㈤ 工傷「私了」協議合法嗎
舉例說明:
肖起在一家電子公司上班,電子公司一直未與肖起簽訂勞動合同,也未為其參加工傷保險。電子公司在肖起送醫院搶救的過程中用去3萬余元,肖起家人也用去了8000多醫療費,但肖起一直沒有蘇醒過來,肖起家人要求電子公司繼續出錢搶救肖起,但電子公司稱除非肖起家人同意與公司簽下「電子公司一次性付肖起家屬6萬元,無論肖起能否蘇醒,均不再與公司有任何聯系」等內容的書面協議。因為救人心切,急需教醫葯費,肖起的家屬扔不情願的在協議上簽了字,但肖起最終未能蘇醒過來。之後肖起的家屬在進行工傷認定後向電子公司要求支付肖起因工死亡的相關待遇,電子公司以已與肖起家屬簽訂了書面協議為由,拒絕支付相關待遇。
【分歧】案件審理過程中,對電子公司與肖起家屬簽訂的書面協議是否有效存在以下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該協議有效,肖起家屬不得再向電子公司要求肖起因工傷死亡的相關待遇。理由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四條規定,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當事人雙方可以自行和解。肖起家屬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簽訂的書面協議具有完全的認知能力,對其產生的法律效力應具有預見性,因而簽訂的該協議為有效協議。
第二種意見認為,該協議無效。理由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法釋[2010]12號)第十條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達成的協議存在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情形,當事人請求撤銷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電子公司提出的協議是在肖起昏迷不醒,繼續用錢的情況下,肖起家屬不懂法律,加上救人心切,才簽下這份協議,而且協議內容規定的一次性支付6萬元就與此事無關,與工傷待遇四五十萬甚至更多的賠償金額懸殊過大,該協議顯失公平,應屬無效協議。
【評析】本案中筆者認為電子公司與肖起家屬簽訂的工商賠償私了協議為無效協議,理由如下:
第一,判斷某一協議是否有效,應該以該協議是否符合有效或無效協議的要件為判斷標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四條規定,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此兩項規定表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可以自行協商解決,法律認可此解決途徑。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法釋[2010]12號)第十條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達成的協議存在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情形,當事人請求撤銷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顯失公平的合同、協議是指一方在緊迫或缺乏經驗的情況下而訂立的明顯對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本案中,肖起家屬文化程度低,年齡大,不懂得勞動法律規定,為了能盡快拿到錢去就昏迷不醒的肖起,不得已簽下了該協議,電子公司一次性支付的6萬元與工傷賠償金額懸殊較大,該協議應認定為顯失公平,應屬無效協議。
第二,從立法的精神和目的來看,法律設定但書條款(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法釋[2010]12號)第十條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達成的協議存在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情形,當事人請求撤銷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目的在於保護弱勢方在緊急情況下簽訂的不公平協議能得到法律公正的保護,顯失公平的合同往往是當事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極不對等,經濟利益上不平衡,因而違反了公平合理原則。法律規定顯失公平的合同應予撤銷,不僅是公平原則的具體體現,而且切實保障了公平原則的實現。
㈥ 工傷私了後,一方反悔在法律上有沒有效
工傷私了之後是否可以反悔,取決於協議是否有效。
勞動法兼有公法和私法的雙重屬性,公法直接涉及公共利益和國家利益,排斥意思自治,其法律規范對當事人具有強行性,在允許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以合同形式確立勞動關系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同時,又作出許多強制性規定以保護勞動者的權益。勞動者在發生工傷事故後與用人單位簽訂賠償協議,該協議具有私法性的一面,但又受公法的約束。
工傷私了協議是否有效,取決於什麼情形下作出,如果私了協議在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前提下作出,當事人雙方對自己權益是有所認識,雙方進行協商的過程,是各自綜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博弈的過程,對預期的風險都應當有預判能力。協議不存在欺詐、脅迫、乘人之危和顯失公平的,應當有效,反之則無效。協議有效的,不可以反悔。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
《勞動爭議案件審理指南2012》
3、勞動者受到工傷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達成賠償協議後,勞動者又提起仲裁和訴訟,要求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待遇賠付的,對該協議的效力應當區分情況處理:
(1)如果該賠償協議是在勞動者已認定工傷和評定傷殘等級的前提下簽訂,且不存在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的,應認定有效;但是如果勞動者能舉證證明該協議存在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等情形,符合合同變更或撤銷情形的,可視情況作出處理。
(2)如果該賠償協議是在勞動者未經勞動行政部門認定工傷和評定傷殘等級的情形下簽訂的,且勞動者實際所獲補償明顯低於法定工傷保險待遇標準的,可以變更或撤銷補償協議,裁決用人單位補充雙方協議低於工傷保險待遇的差額部分。
㈦ 工傷私了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來國勞動法》第七十七條源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四條規定,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此兩項規定表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可以自行協商解決,法律認可此解決途徑
㈧ 工傷賠償私了協議有效么
工傷私了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協商處理工傷的方式,私了的賠償項目內可以參照工傷保險條例關容於工傷待遇的規定,工傷賠償的標準是由工傷鑒定結果決定的,在工傷鑒定結果的基礎上按照法定的工傷賠償計算方式進行相關計算得出的最終結果就是勞動者工傷賠償的數額,在上述數額的基礎上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協商最終的賠償數額以及賠償款的支付方式。
㈨ 工傷賠償私了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肖起在一家電子公司上班,電子公司一直未與肖起簽訂勞動合同,也未為其參加工傷保險。電子公司在肖起送醫院搶救的過程中用去3萬余元,肖起家人也用去了8000多醫療費,但肖起一直沒有蘇醒過來,肖起家人要求電子公司繼續出錢搶救肖起,但電子公司稱除非肖起家人同意與公司簽下「電子公司一次性付肖起家屬6萬元,無論肖起能否蘇醒,均不再與公司有任何聯系」等內容的書面協議。因為救人心切,急需教醫葯費,肖起的家屬扔不情願的在協議上簽了字,但肖起最終未能蘇醒過來。之後肖起的家屬在進行工傷認定後向電子公司要求支付肖起因工死亡的相關待遇,電子公司以已與肖起家屬簽訂了書面協議為由,拒絕支付相關待遇。 【分歧】案件審理過程中,對電子公司與肖起家屬簽訂的書面協議是否有效存在以下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該協議有效,肖起家屬不得再向電子公司要求肖起因工傷死亡的相關待遇。理由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四條規定,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當事人雙方可以自行和解。肖起家屬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簽訂的書面協議具有完全的認知能力,對其產生的法律效力應具有預見性,因而簽訂的該協議為有效協議。 第二種意見認為,該協議無效。理由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法釋[2010]12號)第十條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達成的協議存在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情形,當事人請求撤銷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電子公司提出的協議是在肖起昏迷不醒,繼續用錢的情況下,肖起家屬不懂法律,加上救人心切,才簽下這份協議,而且協議內容規定的一次性支付6萬元就與此事無關,與工傷待遇四五十萬甚至更多的賠償金額懸殊過大,該協議顯失公平,應屬無效協議。 【評析】本案中筆者認為電子公司與肖起家屬簽訂的工商賠償私了協議為無效協議,理由如下: 第一,判斷某一協議是否有效,應該以該協議是否符合有效或無效協議的要件為判斷標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四條規定,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此兩項規定表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可以自行協商解決,法律認可此解決途徑。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法釋[2010]12號)第十條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達成的協議存在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情形,當事人請求撤銷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顯失公平的合同、協議是指一方在緊迫或缺乏經驗的情況下而訂立的明顯對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本案中,肖起家屬文化程度低,年齡大,不懂得勞動法律規定,為了能盡快拿到錢去就昏迷不醒的肖起,不得已簽下了該協議,電子公司一次性支付的6萬元與工傷賠償金額懸殊較大,該協議應認定為顯失公平,應屬無效協議。 第二,從立法的精神和目的來看,法律設定但書條款(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法釋[2010]12號)第十條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達成的協議存在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情形,當事人請求撤銷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目的在於保護弱勢方在緊急情況下簽訂的不公平協議能得到法律公正的保護,顯失公平的合同往往是當事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極不對等,經濟利益上不平衡,因而違反了公平合理原則。法律規定顯失公平的合同應予撤銷,不僅是公平原則的具體體現,而且切實保障了公平原則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