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傷害出諒解書還追究法律責任嗎
A. 輕傷害拿到諒解書法院怎麼判
致使被害人受傷,經鑒定達到輕傷以上的,構成故意傷害罪,依法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量刑。2013年實施的新刑事訴訟法引入了刑事和解制度。如果犯罪嫌疑人和被害者就賠償問題達到協議,取得受害者諒解的,司法機關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於刑事處罰。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刑法》第二章 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
第二百七十七條 下列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願和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
(二)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曾經故意犯罪的,不適用本章規定的程序。
第二百七十八條 雙方當事人和解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聽取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的意見,對和解的自願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並主持製作和解協議書。
第二百七十九條 對於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B. 故意傷害諒解書能夠從輕或免於追究刑事責任嗎
可以的,《最抄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試行)2009》對該罪名的量刑規定》
第一百零三條 【個罪自由裁量權規則】根據發案原因、犯罪動機、犯罪手段、損傷程度、賠償情況等情節,合議庭(獨任庭)按本節規定量刑認為偏輕或偏重的,依第九十九條量刑時,可行使六個月以內的自由裁量權;依第一百條量刑時,可行使十個月以內的自由裁量權;依第一百零一條量刑時,可行使一年六個月以內的自由裁量權。
C. 被人打成輕傷,寫了諒解書以後還能追訴他的刑事責任嗎
你好
如果輕傷害案件已經撤銷或者結案,那麼無法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向公安機關反映,對其作出治安行政處罰。
D. 輕傷一級的案件,諒解書後,對方承諾的賠償不給,是可以再追究他的刑事責任嗎還是申請執行。
要看對方采承諾的民事賠償,是否經過法院,有無在判決書or調解書中寫明。無論判版決調解,都有法定權強制執行力。如果已經有裁定,申請強制執行即可。至於是否追究刑事責任,是由法院裁量,你已經出具諒解書,就等於在你要求輕判了。
E. 輕傷有了人民調解和諒解書還用判刑嗎>
現在新刑訴法規定輕傷的案子即使調節了,也得把卷宗給檢察院,這個有調節諒解書應該在檢察院做出不起訴或者建議法院緩刑的判罰。
F. 對方己出據諒解書,司法機關還會追究其法律責任嗎
你不是追加。而是對否承擔其他法律責任。比如,刑事案件中,取得受害人的諒解後,給法院提供出諒解書的同時,法院還會考慮你應承擔的相應的什麼刑事責任。這也符合罪行相應原則。
G. 打架至輕傷,如果得到對方諒解書,還會判刑嗎
打架造成對方輕傷,可能涉嫌了故意傷害罪,如果積極賠償,取得對方諒解,是可以酌情從輕處罰的,是個好的現象。但是最終是否會判刑要結合具體情況了。也可能緩刑的。
H. 已拿到被害人的諒解書(輕傷)法院是否還判刑
1、刑抄事諒解書,一般指刑事案件的受害人與嫌疑人或其家屬之間,就刑事案件的結果達成和解,而由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法律性質的書面文件。諒解書一般在提起公訴至法庭質證環節完成,其在刑法上有著酌定減輕,從輕的效力。
2、最高人民法院在2011年公布的 《關於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明確,被告人案發後對被害人積極進行賠償,並認罪、悔罪的,依法可以作為酌定量刑情節予以考慮。因婚姻家庭等民間糾紛激化引發的犯罪,被害人及其家屬對被告人表示諒解的,應當作為酌定量刑情節予以考慮。犯罪情節輕微,取得被害人諒解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不需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
3、因此,達成諒解書,只是作為減輕或者從輕的情節,具體是否判決刑罰,還需要根據案件情節,由人民法院依法裁決。
I. 輕傷在法院能和解嗎 還追究刑事責任嗎 寫了諒解書 賠了錢 法院還判打人者的刑嗎
1、民事賠償不分可以和解,刑事部分只能判決;
2、只有一種可能,法院追版究刑事責任、不判刑,權那就是認定被告人不構成犯罪。這種可能幾乎不能實現。
3、輕傷害案件,寫了諒解書, 賠了錢,法院判處非監禁刑的可能性很大。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不用坐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