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別人拉扯別人七人出病來法律責任

別人拉扯別人七人出病來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2-12 16:04:53

A. 有人闖進我家和我母親撕扯 出去後發現父親死亡 屍檢心臟病 來人可能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沒有證據證

上門尋釁滋事,造成他人死亡,關鍵是你要舉證,如果你家安裝了攝像頭,記錄下了整個事件的全過程。

B. 如果把一個人氣病了,還要負法律責任嗎

這要看具體情況,惡語傷人或者故意刺激他人,導致他人死亡的,並不能完全歸咎於受專害人的心胸狹屬窄,除了受害人有過錯的以外,行為人事要負法律責任的。

如是在公共場合,行為人可能構成了侮辱罪,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和名譽權。人格尊嚴權和名譽權是公民的基本人身權利。本罪的犯罪對象,只能是自然人,而非單位。

C. 如何追究故意傳染給別人性病人的法律責任

刑法》360條規定了傳播性病罪。
報案,如果證據確實,那可以追究刑事責任。

D. 我和別人發生爭吵有拉扯動作 後來別人以心臟疼為理由要求我賠償(他本身就有心臟病)!請問這樣算不算輕微

不理
無目擊證人不承認
叫他去起訴
你等傳票
上庭要求權威醫療堅定

E. 推人算不算犯法把人推出病了有責任嗎

如果是故意的話那麼就是犯法,如果不是故意的話推出毛病了,也要出負一定的責任,說的是意外受傷,不是說他累不得生他累上應該不是推出來的知道嗎?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

F. 吵架氣出病來了,有責任嗎

同1樓。不知情,無惡意,不負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說不準,要看具體情況。 下面的案例和點評有參考價值。 氣死人負多大法律責任? 作者:本報記者 王淇 (2008年9月5日) 新聞回放 北京一男子「罵死人」被判賠償2.2萬元 核心提示:北京兩人發生口角,一男子因被辱罵氣不過,「心臟病猝死」。法院判決罵人者賠償死者2.2萬元。 由於被認為將村民楊先生「罵死」,王先生被告上法庭。北京市二中院透露,法院終審駁回了王先生的上訴,維持一審法院作出其賠償死者楊先生家屬醫療費、死亡賠償金、精神撫慰金共計2.2萬余元的判決。 經法院查明,楊先生與王先生種植的蔬菜大棚相鄰,雙方因生活瑣事曾產生過矛盾,王先生經常對楊進行辱罵。去年12月1日早7時許,楊先生在自家大棚幹活時,王先生又前來辱罵,楊准備到村委會評理時摔倒,被送醫院搶救無效後死亡。經當地衛生院確診,楊先生死亡原因為「心臟病猝死」。 去年12月,楊先生的家屬起訴到一審法院,要求王先生給付醫療費、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精神撫慰金共計7.8萬余元。王先生辯稱,自己沒罵楊,雙方也沒吵架,楊的死亡與自己沒有關系,不同意賠償。 但法院調取了公安機關的訊問筆錄,其中王先生的妻子承認,事發時王對楊進行了辱罵。 一審判決後,王先生不服,提出上訴。二中院審理後,維持了一審法院的判決。 (據《京華時報》9月2日報道) 本期嘉賓:張立剛 遼寧正時律師事務所律師 孫金寶 遼寧金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點題A:未必都要負責任 在網上檢索了一下,發現在多起「氣死人」案件中,辱罵者都被判賠償,有的甚至被判刑。是不是說只要發生類似事件,辱罵者就一定要擔責? 張:我覺得未必,首先要看說話的內容和性質,有些人說氣話,未必就是想「氣死人」。比如在乘空調公交車的時候,外面很冷,一個人因為自己暈車要把窗戶打開,另外一個人死活不讓他打開。如果要打開窗戶的人有心臟病,結果氣死了,這樣的情況下,不打開窗戶的人負不負責任?我認為他可以不負責任,因為他的要求是正當的。第二要看說話的對象,如果是一個公眾人物,別的人把你的隱私揭露出來了,讓你感到很氣憤甚至氣死,說氣話的人要承擔責任嗎?比如柯林頓當美國總統時,人們把他的隱私揭露出來了,這也是很氣人的,那些記者和檢察官要不要承擔責任?我認為不要。 點題B:可能構成殺人罪 但還是判賠的居多,俗話說,「氣死人(或『罵死人』)不償命」,這意味著賠點錢就可以「買單」走人? 張:「罵死人」不是殺人,肯定不承擔殺人的責任,但並不見得不承擔法律責任。「罵死人」可分兩種情況,如果是以侮辱和誹謗的形式來「氣死人」,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另外在精神損害賠償中,侮辱和誹謗又是侵犯名譽權的侵權責任。如果「氣死人」,一旦能證明侮辱、誹謗情節嚴重,就要承擔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了。 孫:也許有可能構成殺人罪。具體來說,根據行為人的主觀心裡狀態的不同,「氣死人」的行為要承擔的責任也不同。比如說吵架,行為人說了一些使受害人生氣的話,結果卻把對方一下子氣死了,行為人要負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主觀故意,如果行為人是惡意的,明知道受害人有某種疾病不能激動或心胸過於狹窄,故意找茬兒刺激他,使其犯病,以達到懲罰目的。這里行為人目的是懲治對方,並以侮辱、誹謗的方式刺激了對方,致其死亡,就可以構成侮辱罪或者誹謗罪;蓄謀殺人,行為人想通過氣人的方式謀殺他人,設計重重方案,最終把他氣死。那麼可以肯定行為人有殺人的故意,又實施了具體(氣人)的行為,盡管不是暴力,也沒使用凶器,但足以必然的引起被害人死亡,就應當認定該行為構成殺人罪,氣死人恐怕是要償命的。 當然,從法律上看,追究辱罵者的刑事責任非常嚴格,定責的關鍵還要看證據,一般還是適用民法。 點題C:賠多少挺復雜 在「氣死人」案件中「一般適用於民法」,那作為死者家屬可以要求哪些賠償?賠多少合適? 孫:民法中一般適用過錯原則,主要是看辱罵者是否存在過錯。如果死者家屬能夠證實辱罵行為與死亡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則辱罵者需要承擔賠償醫療費、喪葬費、精神撫慰金等民事責任。 如果不能證明二者之間存在一定關聯性,鑒於「罵死人」屬於生活中的一種特殊情況,在雙方對死亡後果均不存在過錯的情況下,法院可依據公平原則要求辱罵者承擔一定的民事賠償責任,但辱罵者在這種情況下無須賠償精神損失。 至於賠償責任的大小,主要是看罵人致死的過錯程度,辱罵行為對死因所佔比例。法院可根據具體情節確定賠償數額。 張:如果確實導致了死亡的結果,作為死者的繼承人有權要求兩種賠償,一種是物質的賠償,一種是精神的賠償,一般體現為精神損害賠償。但受害人的繼承人有沒有權索賠,這是比較復雜的問題,理論上爭議也比較大。另外,人的生命是無價的,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如果他死亡了,損失多大是算不清楚的,有很多問題。如果不是「氣死人」,只是造成人生病了,這個賠償很容易解決,恰恰就是確實把人氣死了,問題還要復雜一些。 點題D:被「氣死」算不算「意外傷害」? 記得前兩年有一起比較特殊的「氣死人」案件:李某於2005年6月因心肌梗塞入住醫院,之前他購買了一份某人壽保險公司的意外傷害保險,保額10萬。2006年7,李某病情穩定準備出院,卻因關燈瑣事與同室患者發生爭執以至生氣而突然死亡。李某兒子即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而保險公司認為李某的死亡不屬保險責任,拒絕給付保險金。兩位律師認為,是否可以看成是「意外傷害」? 孫:單從這起案例介紹的情況,應該不構成保險條款中所指的意外事故。意外傷害保險有幾個必要條件:外來的、突發的、劇烈的、出乎意料的。有人從一幢大樓旁邊走過,大樓倒了,把他砸死了,這就是意外傷害。劇烈是指什麼呢?如果大樓慢慢倒,一小時後才倒,他就是不躲,這是傷害,但不是意外。在此案中,導致被保險人死亡的決定因素的是身體因素,如果換一個人,施加同樣的氣憤程度,不一定死亡。所以被保險人被氣死是心臟病所致,不屬意外傷害,讓保險公司承擔意外傷害責任也顯得有點勉強。 張:我倒認為可以著重保險公司的義務,可能是保險公司的告知義務履行得不夠,或者根本就沒有履行。格式合同如果對方有要求,就必須作出解釋,但遺憾的是,李某的兒子恐怕根本沒有提出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辦?我個人覺得,應該傾向於投保人。因為保險公司有告知的義務卻沒有盡到,從社會公平的角度,讓保險公司賠償是有道理的。就目前我國的規定和多數國家的做法來說,在雙方履行告知義務的時候,法律上規定了責任免除條款,如果沒有告知的話,責任免除是無效的。 【本報提醒】遭受辱罵如何維權 在現實生活中,雖然「罵死人」屬於特殊情況,但「罵人」很常見。對於這種情況當事人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呢? 我國法律對此有相關規定。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101條的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因此如果只是一般辱罵情況,被罵者可以先向對方提出口頭警告;如果對方置之不理,則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狀告對方侵犯了自己的名譽權、人格尊嚴權,要求停止侵權、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失;如果對方多次對自己進行辱罵,使自己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受到影響,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警方在查實後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對辱罵者進行治安處罰,即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G. 與人發生拉扯,派出所鑒定無傷害,現在別人起訴我,該怎麼辦

你好:既然已經通過派出所聯系的法醫鑒定無傷害,現在別人起訴你,你可以憑派出所的證明去應訴就可以了,如果你手裡還沒有這個證明,可以去派出所調一下。

H. 問:我跟別人吵架,把別人氣死,氣出病來!我應負法律責任嗎是什麼法哪一條

需要做法醫鑒定,需要鑒定兩個有沒因果關系。

I. 去勸,在多人勸架拉扯中導致打架一方受傷,我有責任嗎

首先要看主觀上是故意還是過失導致別人受傷,其次要看傷情如何。

J. 我跟別人吵架,把別人氣死,氣出病來!我有責任嗎

你在法律上沒有責任,但在道德上有責任。請採納。

熱點內容
司法廳黃 發布:2025-10-01 03:32:22 瀏覽:509
每天學點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10-01 03:08:44 瀏覽:816
國際經濟法中東道國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10-01 03:07:20 瀏覽:996
法官明示 發布:2025-10-01 02:52:28 瀏覽:596
上海勞動法兒童節是否放假 發布:2025-10-01 02:47:27 瀏覽:547
刑事訴訟法的特有原則有 發布:2025-10-01 02:24:08 瀏覽:85
行政法可撤可變 發布:2025-10-01 02:19:46 瀏覽:897
公務員能領法律援助補貼 發布:2025-10-01 02:10:27 瀏覽:945
燙臀刑法 發布:2025-10-01 02:09:16 瀏覽:836
依法治國重要保障 發布:2025-10-01 02:05:57 瀏覽: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