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打到微信有法律效力嗎
A. 用微信發工資犯法嗎
我認為,用微信發工資不犯法,也屬於通過轉賬支付。
B. 老闆拖欠工資的證據在微信裡面有用嗎
有用的,但是一個證據不夠,需要多個證據互相應證。
《勞動法》規定,工資按月發放。當月發放上月的工資是可以的,但是跨月就違法;如果公司拖欠工資,勞動者可以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由勞動監察大隊責令用人單位限期發放工資,逾期不支付的,還要加付賠償金。
《勞動法》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七條: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C. 微信轉帳發工資但沒有註明在法庭上有效嗎
你好,可以作為證據使用,但一般不會單獨作為定案的依據,需要結合雙方當事人陳述及其他證據綜合認定。
D. 工資以微信轉賬合法嗎
你去超市買東西微信支付 合法嗎 老闆承認你一天多少錢 給你了還不行嗎
E. 工資是用微信轉賬發的工資,這算不算證據
不算,這只能算是私人之間的轉賬,只能作為輔助證據。
如果是企業銀行之間轉賬的,或者是有親筆簽名的工資確認單,那就可以作為充分的證據
F. 只有工資轉賬和微信安排工作的聊天記錄可以當做證據證明勞動關系嗎
可以做證據,可以先去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依據我國相關法律《中華人民回共和國民事訴訟答法》的規定,微信轉賬單若經人民法院查證屬實的,是具有證據效力的,可以作為證據使用。微信雙方的聊天記錄,交易記錄,妥善保管好,經由人民法院查證屬實,這樣的微信轉賬是具有法律效應的,可以作為呈堂證供,可以作為法律依據。
首先微信聊天記錄內容必須是完整且無刪減改動。因為刪除或者截取部分聊天記錄是不具備完整性的,無法保證聊天記錄的真實性,也無法完整地表達真正的事實,所以這樣的聊天記錄是不能作為有效證據的。
聊天內容必須真實。網路聊天屬於一種虛擬的東西,所以須要證明這個聊天記錄中的主體就是訴訟中的當事人本人。現在微信都要求綁定手機號碼,並且要求手機號碼是實名認證的,因此,手機機主的姓名必須與訴訟中的當事人姓名是一致的,這樣才能證明該微信用戶的身份,才能進一步證明該聊天記錄的真實性。
所提供的微信聊天記錄必須與待證事實具有關聯性。提供的微信聊天記錄目的在於為了能夠證明自己的主張,但若所提供的記錄與待證事實不具備關聯性,即使該證明是當事人本人的聊天記錄,也無法證明自己的主張成立,因此也就不能成為有效的證據。
G. 通過微信發工資合法嗎
企業通過微信發工資是不合法的,當企業與員工兩方發生勞動仲裁爭議的時候,通過微信形式發放工資的形式很難取證,也無法得到法律仲裁的承認,
況且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微信發工資一般都是由企業老闆或財務的私人微信賬號直接轉賬至員工微信賬號,這些轉賬的錢沒用通過公司的對公銀行賬號轉賬,所以就企業來說存在較高的風險。
法律依據
《勞動法》第五十條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當事人提供的證據經查證屬實的,仲裁庭應當將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勞動者無法提供由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提供。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7)工資打到微信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案件簡介:
李某狀告鄭州大海商貿有限公司拖欠其2015年3月、4月、5月份工資未發放。鄭州大海商貿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領《應訴通知書》時告訴仲裁員:公司已經把工資發給李某了,是在微信上通過發放「紅包」的形式把工資發給李某的。
該負責人在參加庭審時把手機拿給仲裁員看,只見在微信上確實給李某發放過一筆大額紅包,但是李某的手機上無收到「紅包」的記錄,導致仲裁庭無法判斷該負責人是否通過微信「紅包」形式給李某發放工資,李某是否已經「拆」了紅包。
仲裁庭按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六條規定,鄭州大海商貿有限公司對其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因其未提交有力證據證明為李某發放過工資,最終支持了李某的仲裁請求。
H. 老闆在外地寫工資欠條,用微信拍照發給我,有法律效果嗎
這樣沒有法律效力
在法庭上不承認這種證據
I. 微信發工資是否逃稅
微信發工資只是一種企業支付方式。是否逃稅,要看企業或個人是否如實報稅。
如實報稅的,不管是發現金還是走銀行卡、微信,都屬於合法手段。反之,則屬於逃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