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醫療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包括

醫療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包括

發布時間: 2021-02-12 21:04:05

① 醫療事故的民事責任都包括哪些

【醫療事故責任】
醫療事故是指在診療護理工作中,因醫務人員診療護理過失,直接造成病員死亡、殘廢、組織器官損傷導致功能障礙的後果等。據此,醫療事故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
1、主體是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
2、有違法醫療行為即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的行為;
3、有主觀過失;
4、造成人身損害的危害結果;
5、醫療行為與患者人身損害間具有因果關系。

【非醫療事故責任】
按此界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非法行醫、醫用產品侵權、故意行為等造成的患者人身損害則不構成醫療事故;或者雖然有過失但尚未造成患者明顯的人身損害後果的也不構成醫療事故。《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三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於醫療事故:
(一)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患者生命而採取緊急醫學措施造成不良後果的;
(二)在醫療活動中由於患者病情異常或者患者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意外的;
(三)在現有醫學科學技術條件下,發生無法預料或者不能防範的不良後果的;
(四)無過錯輸血感染造成不良後果的;
(五)因患方原因延誤診療導致不良後果的;
(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後果的。
非事故醫療損害主要以過錯責任為歸責原則,某些特殊情況下適用無過錯原則。需要注意的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九條規定:「不屬於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這一規定因為與民法通則的規定相違背,所以依據法理應廢除。在實踐中,按該條例第4條和《醫療事故分級標准》的規定,在診療護理過程中,由於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過失,未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後果的,不構成醫療事故,如果依據該條例第49條的規定,醫療機構就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按照過錯責任的構成要件來分析,如果醫務人員在診療過程中有違反醫療診治規定的行為,即使未造成患者明顯的人身損害,但醫療機構仍應承擔與其過錯相適應的賠償責任。
雖然不構成醫療事故,但是不能絕對排除醫療過錯的存在,有過錯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也就是說,人民法院在審理醫患糾紛案件時,對於不構成醫療事故,但是經審理能夠認定醫療機構存在民事過錯、符合民事侵權構成要件的,應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等法律關於過錯責任的規定,確定醫療機構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
本回答由法律法規分類達人 董元元推薦
評論
1 0

袁萍 V2 | 學生
擅長: 生活
其他回答

責任事故是一個統稱,經過細分,它在刑法上可以分為以下幾種罪:

重大飛行事故罪,第一百三十一條;
鐵路運營安全事故罪,第一百三十二條;
交通肇事罪,第一百三十三條;
重大責任事故罪,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
強令違章冒險作業罪,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
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第一百三十五條;
大型群眾活動重大安全事故罪,第一百三十五條;
危險物品肇事罪,第一百三十六條;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第一百三十七條;
教育設施重大安全事故罪,第一百三十八條;
消防責任事故罪,第一百三十九條;

造成醫療事故,夠標準的也要承擔刑事責任。

《刑法》
第三百三十五條 醫務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② 醫療事故法律責任,哪些失職行為構成醫療事故

(一)行政責任
醫療事故的行政責任主要表現為行政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處罰的種類有: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新的《條例》第六章罰則對違反《條例》的行為規定了具體的行政處罰方法。
(二)民事責任
醫療事故民事責任性質,歷來有不同看法,歸結起來有二種,即合同責任和非合同責任。主張合同責任者認為,病人到醫院就診,首先辦理掛號,並由醫院受理掛號,這樣一個過程就是一個醫療契約的成立,病人按要求交納費用,醫生則為病人提供醫療服務,這是雙方當事人在意思表示一致的情況下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醫生的義務在於盡可能地為病人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醫生並非對未能治癒病人負責,而是對他在治療過程中採取的方法,提供醫療服務的謹慎程度負責,因此,醫生如果違背了注意義務,由於自己的粗心而造成病人人身傷害,說明他違反了合同義務,因此應承擔違約責任。大陸法系的許多國家是以合同關系追究醫療責任的,如德國,瑞典,奧地利,希臘,法國,比利時,義大利等國。
(三)刑事責任
《刑法》第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第五節危害公共衛生罪第335條規定了醫療責任事故罪:醫務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這是我國刑法首次將醫療事故犯罪規定為一種獨立的犯罪。有人對該罪的構成提出了看法,認為:1、醫務人員是指醫院內與醫務工作有關人員,包括醫,護,葯及後勤,行政管理人員,而不僅限於醫生和護士。2、嚴重不負責任是指犯罪行為主觀方面是出於重大過失而不是一般過失。所謂重大過失是指行為人只需給予一般的注意就能預見不良後果或避免不良後果發生,而行為人因嚴重疏忽或過於草率,連這種一般的注意也未作到。3、犯罪的客觀方面是指醫務人員在醫療工作中嚴重違反規章制度,極端不負責任的失職行為。說到此,這其中有一個罪與非罪的界線問題,嚴重不負責任嚴重到什麼程度定為醫療事故犯罪在實踐中如何加以掌握值得探討。4、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是指醫療事故犯罪的後果。造成就診人死亡應無疑問,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應如何理解和執行所謂嚴重,有人認為,應當理解為重傷,是指對於人身健康的重大傷害(見新《刑法》第95條),不宜把醫療事故犯罪擴大到輕傷。

③ 醫療事故的法律責任有幾種

在醫療事故發生後,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時,一般是由醫療人員與醫內療機構承擔,作為責容任主體。醫療人員作為刑事責任主體,其行為特點是,主觀上有重大過失,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漠不關心;嚴重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技術操作規范、常規;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後果,一般指《條例》第4條規定的一級和二級醫療事故,即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或者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刑法所講的醫務人員應當是指《條例》第55條規定的「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

④ 醫療事故責任包括哪幾個方面

1.行政責任:醫療事故的行政責任主要表現為行政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處罰的種類有: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新的《條例》第六章罰則對違反《條例》的行為規定了具體的行政處罰方法.
2.民事責任:醫療事故民事責任性質,歷來有不同看法,歸結起來有二種,即合同責任和非合同責任.主張合同責任者認為,病人到醫院就診,首先辦理掛號,並由醫院受理掛號,這樣一個過程就是一個醫療契約的成立,病人按要求交納費用,醫生則為病人提供醫療服務,這是雙方當事人在意思表示一致的情況下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醫生的義務在於盡可能地為病人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醫生並非對未能治癒病人負責,而是對他在治療過程中採取的方法,提供醫療服務的謹慎程度負責,因此,醫生如果違背了注意義務,由於自己的粗心而造成病人人身傷害,說明他違反了合同義務,因此應承擔違約責任.大陸法系的許多國家是以合同關系追究醫療責任的,如德國,瑞典,奧地利,希臘,法國,比利時,義大利等國.
3.刑事責任:新刑法第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第五節危害公共衛生罪第335條規定了醫療責任事故罪:醫務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這是我國刑法首次將醫療事故犯罪規定為一種獨立的犯罪.有人對該罪的構成提出了看法,認為:①"醫務人員"是指醫院內與醫務工作有關人員,包括醫,護,葯及後勤,行政管理人員,而不僅限於醫生和護士.②"嚴重不負責任"是指犯罪行為主觀方面是出於重大過失而不是一般過失.所謂重大過失是指行為人只需給予一般的注意就能預見不良後果或避免不良後果發生,而行為人因嚴重疏忽或過於草率,連這種一般的注意也未作到.③犯罪的客觀方面是指醫務人員在醫療工作中嚴重違反規章制度,極端不負責任的失職行為.說到此,這其中有一個罪與非罪的界線問題,"嚴重不負責任"嚴重到什麼程度定為醫療事故犯罪 在實踐中如何加以掌握 值得探討.④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是指醫療事故犯罪的後果.造成就診人死亡應無疑問,"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應如何理解和執行 所謂"嚴重",有人認為,應當理解為重傷,是指對於人身健康的重大傷害(見新刑法第95條),不宜把醫療事故犯罪擴大到輕傷.
《條例》第六章罰則也規定了一些與刑法相銜接的條款,第53條規定,衛生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其他利益,濫用權力,玩忽職守,或者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關於受賄罪,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或者其他有關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57條規定,參加技術鑒定的人員,接受當事雙方或一方的財物或者其他利益,出具虛假鑒定書,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有關受賄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59條特別對以醫療事故為由,尋釁滋事,搶奪病歷,擾亂醫院正常醫療秩序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人,依照刑法關於擾亂社會秩序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責任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⑤ 醫療事故過程中發生違法行為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章第四十六條至第五十二條規定、第五十回五、五十六條規定以答及《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條規定,依法承擔下列責任:(1)民事賠償責任:賠償患者或家屬經濟損失。各項賠償項目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已有詳細規定,可以對號入座。具體數額的確定,患方可以通過衛生行政部門調解確定,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賠償訴訟確定。各項賠償項目確定後一次性支付,賠償結束後不得再反悔。(2)行政責任:對於醫療機構,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執業許可證。對於發生醫療事故的人員,衛生行政部門或以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3)刑事責任:對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條關於醫療事故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⑥ 廣義的醫療行為法律包括哪些

1. 衛生法學以衛生法律現象及其發展規律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的主要內容是衛生法的產生及其發展規律。 (填空 )

2. 違反葯品管理法的法律責任,主要有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三個方面。 (填空 )

3. 在實驗結束時,試驗者應採用麻醉法處理動物。 (填空 )

4. 《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有效期為( c)。 (單選 )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十年

5. 特殊葯品是指國家實行特殊管理的葯品,不包括(c )。 (單選 )
A.麻醉葯品
B.精神葯品
C.放射性葯品
D.醫療用毒性葯品

6. 國有葯店供應和調配毒性葯品,應憑蓋有醫生所在醫療單位公章的正式處方。同時,每次處方劑量不得超過( b)劑量。 (單選 )
A.1日
B.2日
C.3日
D.4日

7.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下列屬於丙類傳染病的是(b )。 (單選 )
A.流行性腮腺炎
B.霍亂
C.麻疹
D.百日咳

8. 生產生物材料和醫療器材的單位,必須向該企業所在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初審後報衛生部審核,經審查合格的衛生部核發批准文號。在提出申請時,應報送下列資料和檢驗樣品應有哪些材料?( abcd) (多選 )
A.申報臨床研究資料
B.臨床研究批准書
C.臨床研究總結報告
D.產品說明書

9. 醫葯防疫人員職稱分為哪些?( abcd) (多選 )
A.主任醫師
B.主治(主管)醫師
C.醫師
D.醫士

10. 葯物的「三致」作用是指( abd)。 (多選 )
A.致畸
B.致癌
C.致癲
D.致突變

11. 違反葯品管理法的法律責任,主要有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三個方面。 (判斷 )
正確

12. 在對化妝品的整個管理體系中,衛生行政部門只負責這一領域的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判斷 )
正確

13. 生命倫理學是生命論的基石。 (判斷 )
錯誤

14. 適當非醫學理由,可以推諉、限制或中斷對患者的治療。 (判斷 )
錯誤

15. 廣義的醫療法律行為包括? (簡答 )
1.診療目的性醫療法律行為 2.不具治療性醫療法律行為 3.實驗性醫療法律行為 4.侵襲性醫療法律行為

⑦ 醫療侵權責任構成的四個要件都是什麼

醫療侵權行為的四個要件:行為的違法性、損害事實的存在、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1、行為的違法性

所謂行為的違法性,是指行為人實施的行為違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規定或強制性規定。

2、損害事實的存在

損害事實,既包括對公共財產的損害,也包括對私人財產的損害,同時還包括對非財產性權利的損害。

3、因果關系

侵權行為中的因果關系是指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客觀聯系,即特定的損害事實是否是行為人的行為必然引起的結果。只有當二者間存在因果關系時,行為人才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因果關系是復雜多變的,往往一個損害後果的出現是由多個原因引起的,既可能有主要原因與次要原因,也包括直接原因與間接原因。

4、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過錯是侵權行為構成要件中的主觀因素,反映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的心理狀態。過錯根據其類型分為故意與過失。

(7)醫療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包括擴展閱讀

特殊侵權

國家機關公職人員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國家機關公職人員在執行職務中給他人造成的損害,只有在法律有規定,而且是在執行職務不當的條件下,才由國家機關承擔民事責任。國家機關公職人員利用職權故意使他人受到損害的,由公職人員自己承擔民事責任。國家機關公職人員不是在執行職務中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也由他自己承擔民事責任。

僱傭活動或僱傭關系中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

從事僱傭活動,是指從事僱主授權或者指示範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僱傭活動。

據《人身損害賠償解釋》

第9條規定,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幫工活動中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

為他人無償提供勞務的幫工人,在從事幫工活動中致人損害的,被幫工人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被幫工人明確拒絕幫工的,不承擔賠償。

產品缺陷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的,產品製造者、銷售者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運輸者、倉儲者對此負有責任的,產品製造者、銷售者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產品生產者的免責事由有三項:

(1)未將產品投人流通的;

(2)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

(3)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存在的。同時法律規定,由於受害人的故意造成損害的,生產者、銷售者不承擔賠償責任。由於受害人的過失造成損害的,可以減輕生產者、銷售者的賠償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侵權行為

⑧ 醫療詐騙的法律責任

一、醫療詐騙的法律責任:民事責任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規定;因醫療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軍療賠償糾紛,適用民法通則的規定。
民法通則第4條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第7條公序良俗原則。在沒有具體法律規范可適用情況下,為了個案正義當然可以用以上原則調整醫療欺詐的行為。
民法通則106民事責任過錯原則與第117條、第119條,第130條規定了對醫療欺詐行為人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合同法對欺詐行為訂立的合同提供請求變更和撤消的選擇,對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有過錯責任。
當前還沒有侵權行為法典,但對醫療欺詐可能侵犯到患者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均有相關規定。精神權利一般為人所忽視,但在醫療欺詐行為中表現明顯,患病本來就是一件讓患者身心痛苦的事情,如果在醫療過程中受到價格欺詐,甚或是惡意病情誇大都會使得患者及其家屬承受比原病情承受更大的痛苦。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條,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以下方式:「(一)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二)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三)其他損害情形的精神撫慰金。也就是說,即使沒有造成人身損害,也可以依據最後一款進行精神損害賠償」。
二、醫療詐騙的法律責任: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無疑是所有法律責任中最嚴厲的,直接對醫療欺詐行為人課以重罰,從剝奪自由到可能的生命權剝奪,由於欺詐是一種民事術語,刑法沒有直接規定醫療欺詐的罪名,根據罪行法定,醫療欺詐只有嚴格符合相關轉化型犯罪的規定和為口袋型罪名包容才可適用。具體有一下幾點:如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合同詐騙罪、虛假廣告罪等。
三、醫療詐騙的法律責任:行政責任
以醫療行為過程來看,從開始的接待宣傳、診斷、治療和收費到出院,會涉及到一下各種不同行為,對不同醫療欺詐行為均有行政處罰處理。
虛假宣傳、虛假廣告的,《廣告法》第37條、第38條規定行政機關給予發布者處罰。虛假診斷、證明或治療,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56條規定,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故意向患者出售假葯、劣葯,根據《葯品管理法》第74、75條規定,由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葯品經營許可證》。利用非法的價格手段誘騙患者進行交易,根據《價格法》第40條規定,也同樣規定沒收、罰款或者吊銷資格證處罰。

熱點內容
每天學點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10-01 03:08:44 瀏覽:816
國際經濟法中東道國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10-01 03:07:20 瀏覽:996
法官明示 發布:2025-10-01 02:52:28 瀏覽:596
上海勞動法兒童節是否放假 發布:2025-10-01 02:47:27 瀏覽:547
刑事訴訟法的特有原則有 發布:2025-10-01 02:24:08 瀏覽:85
行政法可撤可變 發布:2025-10-01 02:19:46 瀏覽:897
公務員能領法律援助補貼 發布:2025-10-01 02:10:27 瀏覽:945
燙臀刑法 發布:2025-10-01 02:09:16 瀏覽:836
依法治國重要保障 發布:2025-10-01 02:05:57 瀏覽:692
河北省承德市勞動法 發布:2025-10-01 02:05:55 瀏覽: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