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復議決定書已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
① 根據《行政復議法》的規定,行政復議決定書發生法律效力的時間是
《行政復議法》第三十一條第三款規定:行政復議決定書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有權處理的應在三十日作出,無權的應在七日內送有關機關處理。
② 行政復議決定有什麼法律效力
《行政復議法》第31條第3款規定:「行政復議決定書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專復議決定發生法屬律效力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具有確定力,即具有不可變更的特性,申請人不得再次就同一事實和理由申請復議;
第二,具有執行力,申請人和被申請人都必須履行復議規定的義務,申請人若對決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但訴訟期間不會停業復議決定的執行;
第三,具有拘束力,復議決定一經生效,就具有不可爭辯的權威性,當事人必須無條件按決定的要求拘束自己的行業。除非經行政訴訟或者其他法定程序,不得改變決定的內容。
③ 「行政復議決定書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應」 是否正確
這句話不完全正確,分情況:行政復議機關做出復議決定後,應當依法送達當事人。當事人如果不服行政復議決定,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若法律規定復議為終局決定的,行政復議書決定書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
④ 行政復議決定書一經送達即發生效力對嗎
不用生效表達,上面有說,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但不停止執行。
⑤ 哪些行政復議決定書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
行政復議機關作出行政復議決定,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回行政復議法》第三答十一條 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但是法律規定的行政復議期限少於六十日的除外。情況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經行政復議機關的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並告知申請人和被申請人;但是延長期限最多不超過三十日。
行政復議機關作出行政復議決定,應當製作行政復議決定書,並加蓋印章。行政復議決定書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
(5)行政復議決定書已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二十三條 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應當自行政復議申請受理之日起七日內,將行政復議申請書副本或者行政復議申請筆錄復印件發送被申請人。被申請人應當自收到申請書副本或者申請筆錄復印件之日起十日內,提出書面答復,並提交當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
申請人、第三人可以查閱被申請人提出的書面答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行政復議機關不得拒絕。
⑥ 行政復議的結果送達時申請人不服處理結果而未簽字的行政復議決定是否生效
一般來說是生效的。
因為,《行政復議法》第三十一條第三款規定:「版行政復議決定書一經送達,即發權生法律效力。」在送達過程中,如果行政相對人不簽字接收行政復議決定書,送達主體會採取一些法定措施,即使相對人未簽字,也視為送達,從而產生法律效力。
關於行政復議的送達,《行政復議法》第四十條規定:「行政復議期間的計算和行政復議文書的送達,依照民事訴訟法關於期間、送達的規定執行。」而民事訴訟法對於受送達人拒絕簽字接收,規定了法定的處理措施。
《民事訴訟法》第八十六條規定:「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收訴訟文書的,送達人可以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並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
⑦ 行政復議決定書生效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一般行政復議書決定書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
行政復議機關做出復內議決定後容,應當依法送達當事人。當事人如果不服行政復議決定,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若法律規定復議為終局決定的,行政復議書決定書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
⑧ "行政復議決定書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應"是否正確
正確。
⑨ 行政復議決定書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嗎
《行政復議法》規定的「行政復議決定書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是沒有對行政復議決定書范圍做出區分的,即所有行政復議決定書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
關於行政復議的范圍,按照《行政復議法》第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照本法申請行政復議:
(一)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等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
(二)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等行政強制措施決定不服的;
(三)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變更、中止、撤銷的決定不服的;
(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五)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合法的經營自主權的;
(六)認為行政機關變更或者廢止農業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權益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徵收財物、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
(八)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或者申請行政機關審批、登記有關事項,行政機關沒有依法辦理的;
(九)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受教育權利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沒有依法履行的;
(十)申請行政機關依法發放撫恤金、社會保險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費,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放的;
(十一)認為行政機關的其他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
⑩ 行政復議法31條規定行政復議決定書一經送達即生效,為什麼對復議決定不服還可以起訴
這是兩個概念。行政復議決定書是由行政機關對下級機關的行政行為做版出的一種最終裁定。不管你權是否認可它做出的決定,只要送到你手裡,它就起作用了。所以送到你手裡,如果你接受這個處罰結果那你就得按照他的決定去執行。如果你不認同這一決定書(就是不服),那你就可以去法院起訴做出這個決定的行政單位。而不能再申請行政復議。
它只具有行政約束力,並不像法院做出的終審判決具有強制力,你必須去執行或者服從。
相關法律規定,為了保護自然人或者法人的合法權利,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訴做出行政處罰和行政復議的單位。否則行政機關就無法無天,凌駕於法律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