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131

民事訴訟法131

發布時間: 2025-10-01 00:04:02

1. 2022年民訴法缺席判決在第幾條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29條規定:「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130條規定:「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131條規定:「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這三條規定構成了我國缺席審判制度的基本內容。
(1)民事訴訟法131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中缺席判決有以下特徵:
1、缺席審判的條件為: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其中包括公告送達這一擬制送達傳票的情況。
2、原告缺席與被告缺席的法律後果不同。原告缺席,可以按撤訴處理。而對於被告缺席則是可以缺席判決。
3、缺席判決是法院依職權主動作出。
4、缺席判決同對席判決具有同等的效力。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131條最新內容

2013.1.1.起修正後施行的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三十一條規定: 人民法院在必要時可以委託外地內人民法院調查。
委託調查,容必須提出明確的項目和要求。受委託人民法院可以主動補充調查。
受委託人民法院收到委託書後,應當在三十日內完成調查。因故不能完成的,應當在上述期限內函告委託人民法院。

3. 在民事案件中關於不訴不理的問題

在刑事案件上包括侮辱誹謗案、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虐待案、侵佔案。
在民事案件上,全部採用「不告不理」的原則。「不告不理」是指未經公訴人、當事人起訴的民事案件,法院不得受理和審判的訴訟原則。是現代法院審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一項公認的基本原則。「不告不理」原則在民事訴訟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必須有原告請求或被告反訴,法院才能受理案件並進行審理。第二,在審理中法院的審判活動受原告起訴或被告反訴的范圍的約束。也就是說當事人「告誰審誰,告什麼審什麼」。對於民事上訴案件,則僅對其中的上訴部分進行審理,沒有上訴的部分就不審理。在民事訴訟中實行「不告不理」原則是尊重當事人的自主處分行為的重要表現。

(一)民事訴訟實行「不告不理」原則,沒有當事人起訴,人民法院不能啟動訴訟程序。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3條規定:「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不告不理」原則是民事訴訟中當事人處分原則的具體體現。當事人可以放棄自身的訴訟權利,不向法院起訴,也可以起訴後申請撤訴。當事人處分行為直接關繫到民事訴訟程序能否開始:1、當事人起訴引起第一審程序。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起訴必須有合法的原告,明確的被告,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只有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才能提起訴訟,引起第一審程序,而第一審程序能否正常的進行還要看原告是否在此期間撤回起訴。2、當事人上訴引起第二審程序。第二審程序能否進行要以當事人是否提出上訴為前提,只有當事人提出上訴的,第二審法院才能進行審理。3、在人民法院裁判文書生效後,執行程序的發生取決於權利主體是否提出申請。4、審判監督程序的發生同樣離不開當事人的申請,在這一個訴訟程序里,「不告不理」的原則體現得更加明顯。

(二)法院審理民事糾紛的范圍即訴訟內容與標的由當事人確定,法院無權變更、撤銷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案件在審理中,法院只能按照當事人提出的訴訟事實和主張進行審理,對超過當事人訴訟主張的部分不得主動審理。如在人身損害賠償案中,原告人對賠償數額已經提出明確要求,即使依一般情況法定賠償數額超過其要求,法院也不能依職權要求被告負擔原告沒有主張的部分。因為原告沒有向法院主張自己的權利,就應認為其處分了自身的權利,只要處分合法,是符合民事處分原則的,對其處分行為應予確認。在審判實踐中,當事人常在起訴時,對糾紛的案由確定不清,錯誤起訴。對於此類案件,有的法院的做法通常是依職權對起訴案由予以變更再進行審理。筆者認為,這種做法是不妥的。依照「不告不理」的原則,人民法院只對當事人提出的案件事實、理由和訴訟請求進行審理,而案由則是一個案件分類、定性的依據,假如由法院來處理,則會加重法院負擔,增加訴訟成本,且現在法院審理中常常是對不同案由的案件由專門的審判庭負責審理,在審理過程中變更案由,又要移送案件,給法院審理工作帶來不便。因此,對於類似案件,筆者認為,應按照當事人的起訴案由進行審理,如不符事實,應裁定駁回起訴,並告知當事人可以重新起訴。另外,當事人在庭審辯論前,也可以變更、撤銷訴訟請求。對此,只要符合法律規定,法院應予准許。

《民事訴訟法》第151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應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對於當事人的上訴,人民法院只是對當事人提出的上訴請求以及與上訴請求有關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對於當事人沒有上訴的部分,法院一般不宜再予以審查。因為《民事訴訟法》雖為公法和程序法,但其所適用的都是屬於私法性質的民事糾紛

4. 民事訴訟法131條的具體條文

第一百三十一條 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熱點內容
公務員能領法律援助補貼 發布:2025-10-01 02:10:27 瀏覽:945
燙臀刑法 發布:2025-10-01 02:09:16 瀏覽:836
依法治國重要保障 發布:2025-10-01 02:05:57 瀏覽:692
河北省承德市勞動法 發布:2025-10-01 02:05:55 瀏覽:579
師宗縣司法局長 發布:2025-10-01 01:57:53 瀏覽:538
黃泥河法院 發布:2025-10-01 01:36:43 瀏覽:88
合同無效合同法 發布:2025-10-01 01:36:04 瀏覽:66
法制史司法考試題 發布:2025-10-01 01:34:42 瀏覽:328
2014年初級經濟法視頻 發布:2025-10-01 01:25:16 瀏覽:546
畢亞林律師 發布:2025-10-01 01:07:48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