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農村常見法律知識
❶ 2017農村宅基地新政策是怎麼規定的
維持現狀,黨中央正在醞釀全國范圍內統一整治宅基地行動,推進一戶一宅,對於原來的農村土地各種法律規定嚴格執行,作為三農問題改革的突破口。
❷ 2017農村土地徵收補償村上分配不合理
對補償標准有爭議的,可以向當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請協調;協調不成回的,由批准徵收土地的人民政府答裁決。
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徵收土地方案的實施。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五條徵收土地方案經依法批准後,由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並將批准征地機關、批准文號、徵收土地的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准、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
被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批準的徵收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徵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後,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對補償標准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准徵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徵收土地方案的實施。
徵收土地的各項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
❸ 農村土地政策介紹(2017)
自古以來土地就是人們的命根子,沒有了土地也就意味著沒有了生存之根本。現在政府出台了很多關於土地改革的政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要最大程度地保護我們每個人的土地合法權益。可能很多人對土地這方面的一些知識不怎麼感興趣!所以平時也懶得去了解。其實大家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那麼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最新的土地政策吧!
2017農村土地政策最新介紹
1、什麼是土地經營權的轉包、出租、互換?
轉包,是指承包方將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以一定期限轉給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其他農戶從事農業生產經營。轉包後原承包土地關系不變,原承包方繼續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接包方按轉包時約定的條件對轉包方負責。承包方將土地交他人代耕不足一年的除外。採取轉包方式流轉的,應當報發包方備案。
出租,是指承包方將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以一定期限租賃給他人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出租後原土地承包關系不變,原承包方繼續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承租方按出租時約定的條件對承包方負責。採取出租方式流轉的,應當報發包方備案。
互換,是指承包方之間為方便耕作或者各自需要,對屬於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承包地塊進行交換,同時交換相應的土地承包權。採取互換方式流轉的,應當報發包方備案。當事人可以要求辦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變更登記手續。
2、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要求是什麼?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34條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主體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權自主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流轉和流轉的方式。
土地承包法第36條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轉包費、租金、轉讓費等,應當由當事人雙方協商確定。流轉的收益歸承包方所有,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繳。
3、將農村土地發包給本集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經過哪些程序?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48條規定,發包方將農村土地發包給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應當事先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並報鄉(鎮)人民政府批准。
4、土地承包期內,發包方可以任意調整承包地嗎?
不能。農村土地承包法第27條規定,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調整承包地。
承包期內,因自然災害嚴重損毀承包地等特殊情形對個別農戶之間承包的耕地和草地需要適當調整的,必須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並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農業等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承包合同中約定不得調整的,按照其約定。
5、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變更解除土地承包合同?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29條規定,承包期內,承包方可以自願將承包地交回發包方。承包方自願交回承包地的,應當提前半年以書面形式通知發包方。承包方在承包期內交回土地的,在承包期內不得再要求承包土地。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41條規定,承包方有穩定的非農職業或者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的,經發包方同意,可以將全部或者部分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給其他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農戶,由該農戶與發包方確立新的承包關系,原承包方與發包方在該土地上的承包關系即行終止。
根據農業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解除、中止土地承包合同:
(1)經承包及發包方雙方協商同意,在不損害國家及其他人利益的情況下,承包方自願放棄承包土地的;
(2)承包方家庭成員全部外遷或者主要勞動力外遷,轉入城市或其他村,戶口也外遷的;
(3)由於國家建設需要徵用土地,承包方承包的土地全部被徵用或者被批准佔用的;
(4)承包方在承包期內違反法律法規政策的規定,或者違反合同約定,閑置、拋荒耕地2年以上的,發包方有權收回該耕地,解除承包合同;
(5)由於洪澇地震等自然災害的不可抗力的原因使所承包的土地遭到嚴重破壞,所承包的土地合同已無法履行。
6、土地承包期內婦女結婚,其承包地可否收回?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30條規定,承包期內婦女結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7、婦女離婚或者喪偶,其承包地可以收回嗎?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6條規定,農村土地承包,婦女與男子享有平等的權利。承包中應當保護婦女的合法權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剝奪、侵害婦女應享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30條規定,婦女離婚或者喪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發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8、農民進城務工後,其承包的土地村組織能否收回?
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規定,村組織不得以農民進城務工為由收回承包地,農民外出務工期間,所承包土地無力耕種的,可委託他人代耕或通過轉包、出租、轉讓等形式流轉土地經營權,但不得撂荒。農民工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要堅持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制或限制、扣繳或以其他方式侵佔土地流轉收益。
好了,關於土地方面的一些最新政策小編已經給大家介紹的差不多了,如果大家對這方面的知識比較感興趣的話下去還可以做一個更為詳細的了解和調查。大家也知道自古以來土地就是我們生存的根本,所以無論到了什麼時候我們都應該去親近土地,了解土地,這畢竟是涉及到我們的一些權益問題,了解的多了以後說不定哪一天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❹ 2017農村貧困戶標准
不同省市的貧困戶補助有很大差異,每年補助150到1200元,如果符合低保還可以申請低保,現在又有專項扶貧資金,按照每戶3000到4000的標准,所以要看你們具體的情況,可以怎樣的扶貧。
❺ 目前農村社會保障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1、2017農村社保查詢
參保人員只要擁有社保卡,就可以在全省各社保經辦機構、定點醫療機構、金融網點辦理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各項社會保險服務,今後還將逐步擴大到就業、培訓以及政府公共服務的其他領域,並能獲得政府和金融機構提供的多種便民服務。也可以撥打社保查詢熱線12333進行人工咨詢。有需要可以到參保地的社保部門去查詢。
2、2017農村社保補繳
員工到達退休年齡,沒有養老保險的,可以一次性交滿15年的養老保險以後再辦理退休手續,享受退休以後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
國家出台補繳養老保險費新政策,對未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單位和人員及中斷繳費企業和人員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做出明確規定,為各類人員補繳以前中斷期間的養老保險費,接續養老保險關系提供了政策依據。
社保辦理有兩種方式:
個人名義交納:需要到戶口所在地社保局申請,其手續包括:本人身份證,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備兩張,保費,申請書等即可。且只能辦理養老,醫療保險兩種;
交納多少是根據當地去年社平工資進行計算的,且每年都不是一樣的。 另外也規定了最低檔和最高檔,最低檔的交納不得低於社平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最高檔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一般以最低檔居多;
另外,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
❻ 2017農村修路佔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徵收賠償標准由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構成。
一、土地補償費
土地徵收的土地補償費是如何計算的呢?土地補償費一般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
二、土地徵收的安置補助費
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三、青苗補償標准
對剛剛播種的農作物,按季產值的三分之一補償工本費。對於成長期的農作物,最高按一季度產值補償。對於糧食、油料和蔬菜青苗,能得到收獲的,不予補償。對於多年生的經濟林木,要盡量移植,由用地單位付給移植費;如不能移植必須砍伐的,由用地單位按實際價值補償。對於成材樹木,由樹木所有者自行砍伐,不予補償。各地一般都有具體的青苗補償辦法。可在本網站搜索。
四、其他附著物的補償標准
徵收土地需要遷移鐵路、公路、高壓電線、通訊線、廣播線等,要根據具體情況和有關部門進行協商,編制投資概算,列入初步設計概算報批。拆遷農田水利設施及其它配套建築物、水井、人工魚塘、養殖場、墳墓、廁所、豬圈等的補償,參照有關標准,付給遷移費或補償費。
農村征地補償標准要求
1、各項征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准、金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
2、土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有關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准):按省級國土資源部門確定的單價為准,各地具體執行。
3、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補助費。原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規定,已經在2013年3月26日《土地管理法》中刪除。
❼ 2017農村征地補償新政策是什麼
2017年沒有制定新的徵收土地補償政策。仍然結合《土地管理法》第47條規定,按土地原用途,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由當地政府制定補償規定。
❽ 2017農村低保新規定,不再養懶漢,看看哪些能領哪些不能領
辦理低保也是有很多要求和規定的,您必須符合要求,向村委會提出書面申請,村委會召內開村民容代表會,代表會通過了才能向街道或鄉鎮報送。村委會不給辦理有可能是以下原因:1、收入超標。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是170元/月(因地區不同標准也不同)。農村土地所收獲糧食也要摺合成收入。有兒女的,如果上學就和您一起申請,共同計算家庭人均收入;如果結婚了要根據他們的收入計算贍養費。2、有勞動能力卻不勞動。只要是在勞動年齡段之內(男:18-60周歲;女:18-55周歲),除重度殘疾和喪失勞動能力人員(必須有相關部門的證明)外,必須參加勞動換取收入,換句話說就是「低保不養懶漢」。3、家裡有高檔消費品或寵物均不符合申請低保條件。
❾ 2017農村宅基地新政策對於城市戶口在村有合法宅基地的怎麼辦
根據土地法規定,宅基地屬於村集體所有,村民只有使用權,村民戶口整戶全部遷出的,其宅基地地理論上由村委會收回,但該村民可以繼續使用宅基地上的房屋;該戶還有戶口在該村,由該戶繼續使用其宅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