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古墓不上報要不要負法律責任
① 告訴你們個秘密,我家地下拋出個古墓,該不該上報!
肯定不用上報
② 關於農村挖掘古墓的問題要承擔什麼責任
你好,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
一、概念 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刑法第328條第1款),是指盜掘具有歷史、藝術、文化、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以及具有科學價值的古人類化石和古脊椎動物化石的行為。 二、犯罪構成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管理制度。我國具有豐富的文物,其中相當部分是舉世公認的珍寶。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行為不但造成文物的嚴重流失,而且使許多文物因失去保護而喪失其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有的甚至造成文物的直接毀壞,因而這種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族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等;所謂「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根據1987年11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盜掘、非法經營和走私文物的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具體指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及辛亥革命以後與著名歷史事件有關的名人墓葬遺址和紀念地。其中古文化遺址包括石窟、地下城、古建築等,古墓葬包括皇帝陵墓、革命烈士墓等。如果行為侵犯的不是上述古文化遺址、古墓葬,而是其他有關文物的,不構成本罪。 (二)客觀要件葬造成嚴重破壞,但也有些行為確未使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受到嚴重破壞,對此不能認為不構成犯罪或只構成犯罪預備或犯罪未遂。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單位能否構成本罪主體,法律無明文規定,我們認為,根據其他有關對單位犯罪的法律規定來理解,如果本罪是在單位名義組織策劃下實施的,可以對單位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而不宜對單位直接追究刑事責任。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而且一般具有非法佔有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中文物的目的。本罪能否由間接墓葬毀壞的,一般也不構成犯罪,如果情節嚴重的可以按玩忽職守罪等其他罪論處。 (二)本罪與盜竊罪的界限 1、侵犯的客體不同。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即國家對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管理制度和國家的財產所有權;而盜竊罪侵犯的是單一客體,即公私財產所有權。前者侵犯的對象是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是不可再生物,一般是不能以金額計算的,一旦遭到破壞,損失無法挽回;後者侵犯的對象是一般的公私財物。 2、客觀表現不同。前者表現為違反文物保護法規,未經國家文化主管部門批准,私自挖文物、名勝古跡罪則表現為損毀行為,其具體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包括搗毀、損壞、污損、拆除、挖掘、焚燒等行為。 3、在主觀方面,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一般具有非法佔有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中文物的目的,故意損毀珍貴文物、名勝古跡罪則只是出於損毀的故意,其動機可能多種多樣,但並無對文物非法佔有的目的。 四、處罰 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民政府核定並報國務院備案的文物單位。 2、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集團的首要分子; 3、多次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莽的; 4、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並盜竊珍貴文物或者造成珍貴文物嚴重破壞的。 五、法條及司法解釋 [刑法條文] 第三百二十八條第一款 盜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珍貴文物或者造成珍貴 文物嚴重破壞的。 [說明] 一、本罪侵害的客體是國家對文物的保護管理制度和社會管理秩序。犯罪對象是受國家保護的具有文化、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 遺址和古墓葬。根據國家文物主管部門的規定,古文化遺址和古墓葬是指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古墓葬、古遺址,辛亥革命後與著名歷史事件 有關的名人墓葬、古遺址。客觀方面表現為私自盜掘古文化遺址、古 墓葬的行為。主觀方面是故意,即明知是古文化遺址、古墓葬而故意挖掘,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獲取文物的目的。本罪與故意損毀文物罪、故意損毀名勝古跡罪的主要區別:本罪侵害的對象是古文化遺址和古墓葬,後者侵害的對象是文物和名勝古跡;手段上本罪是採用秘密竊取的手段,後者是進行故意損毀;目的上本罪 是為了非法佔有文物,後者則是為了損毀文物和名勝古跡。 二、本罪原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懲治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犯罪的補充規定》規定的罪名,現已納入新《刑法》。 三、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一般是十九世紀中葉以前的人類文化堆積、古城垣殘存、古建築廢墟、古寺廟、宮殿、雕塑、石刻、繪畫、古墳 墓及附屬建築。文物保護單位則有明確政府授予文件可查證
③ 目睹刑事案件不報案會負什麼法律責任
在我國《刑事訴訟法》中第一百零八條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專或者犯罪嫌屬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
但並沒有如果不報案會有什麼法律後果。在司法實踐中,這種情形也只是受到道德的譴責。
不作為犯罪只是針對有特定義務的人。
④ 發現古墓上報可有賠償
1、可以要求考古人員對你進行賠償。2、如果不能達成賠償協議或對方不願意陪產個,可以找考古人員主管部門要求其賠償。3、以上兩項不能獲得賠償時,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其賠償。 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⑤ 我發現了古墓上報國家有錢獎勵嗎大概有多少
文物保護法來第十二條 有下列事跡的單自位或者個人,由國家給予精神鼓勵或者物質獎勵:
(一)認真執行文物保護法律、法規,保護文物成績顯著的;
(二)為保護文物與違法犯罪行為作堅決斗爭的;
(三)將個人收藏的重要文物捐獻給國家或者為文物保護事業作出捐贈的;
(四)發現文物及時上報或者上交,使文物得到保護的;
(五)在考古發掘工作中作出重大貢獻的;
(六)在文物保護科學技術方面有重要發明創造或者其他重要貢獻的;
(七)在文物面臨破壞危險時,搶救文物有功的;
(八)長期從事文物工作,作出顯著成績的。
不一定有錢,也可能是「精神獎勵」。關鍵問題是你「發現」的古墓是否之前文物部門確實沒有發現,而且從你的描述看只是墓碑,墓碑是否經過移動、是否保存在原址還有疑問,如否,那也不能說明該地有古墓葬
⑥ 建築工地發現古墓不報警違法嗎
按照建造師考試里說的是違法的,應該立即停止施工向有關部門報告。
⑦ 發現古墓知情不報怎麼處理
自己偷偷挖了,可能還被你發現好東西。
⑧ 如果發現古墓,怎麼上報,能不能給錢,錢怎麼給的如果知道怎麼交流請打
一般報給政府就可以了,給我錢看你發現的是不是有價值了,政府會適當給一定的獎勵
⑨ 知情不報負不負法律責任
現行法律沒有「知情不報罪」。
明知發生犯罪事實或者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不主動向公安機關通風報信,屬於單純的知情不報的行為,不應當成立窩藏罪和包庇罪。
知道犯罪事實或者知道犯罪分子的下落,在公安司法機關向其了解情況是,拒絕提供證言的,也不宜認定為窩藏罪和包庇罪。
但是,如果向公安司法機關提供虛假證言包庇犯罪的人,則可能構成包庇罪或者偽證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住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涉嫌窩藏、包庇罪,處三年以下;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9)發現古墓不上報要不要負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犯包庇罪具體包括窩藏罪和包庇罪:
(一)客體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司法機關正常的刑事訴訟活動。犯罪對象是各種依照刑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人。
(二)客觀要件
本罪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窩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為。窩藏,是指為犯罪的人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的行為。這種行為的特點是使司法機關不能或者難以發現犯罪的。
因此,除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外,向犯罪的人通報偵查或追捕的動靜、向犯罪的人提供化裝的用具等等,也屬於幫助其逃匿的行為,在司法機關追捕的過程中,行為人出於某種特殊原因為了使犯罪人逃匿,而自己冒充犯罪的人問司法機關投案或者實施其他使司法機關誤認為自己為原犯罪人的行為的,也應認定為本罪。
(三)主體要件
主體是已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四)主觀要件
本罪主觀上必須出於故意,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實施窩藏、包庇行為。明知,是指認識到自己窩藏、包庇的是犯罪的人。在開始實施窩藏、包庇行為時明知是犯罪人的,當然成立本罪;在開始實施窩藏、包庇行為時不明知是犯罪人,但發現對方是犯罪人後仍然繼續實施窩藏、包庇行為的,也成立本罪。
⑩ 修路挖毀的唐代古墓僅剩幾塊磚,此事會由施工方負全責嗎
我們國家是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目前我們國家有著5000多年的歷史,非常的源遠流長。在這5000年裡面,有很多的古人他們國土地區進行了活動。目前我們發現了很多的古墓,發現了古人的行蹤,但是有很多東西我們都沒發現。如果發現了文物,可以有很高的研究價值的話,對我們國家來說是很有幫助的。
但是在甘肅卻發生了破壞古墓的事情,當時甘肅的一個修建高速公路的修建工人,在修建高速公路的時候,發現了一座古墓。挖掘機師傅在了解此事之後,就立馬報告給了上級。上級在知道這件東西有可能是古墓的時候,卻私自的讓挖掘機師傅進行損壞。在警方趕到現場的時候,對現場進行勘察,看到挖掘機挖出來的半個壁室有可能是文物的時候,就立馬請相關的專家進行鑒定。
這三人的行為已經嚴重違反了國家的法律,不知道三人想要毀壞谷目的動機是什麼?但是這種行為已經構成了違法犯罪,現在已經被警方採取強制措施。如今是施工方毀壞了古墓,施工方一定要負相應的責任,而且這個三人也要受到嚴重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