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翻新手機法律責任

翻新手機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2-17 01:51:27

『壹』 華強北賣翻新手機的違法嗎那些人會被追究法律責任

肯定違法的,只是目前沒有管到罷了。如果賣的手機充電爆炸,把人搞傷了,那各種監管部門都會出來管的。

『貳』 手機產品質量涉及到法規,規定,售後行業涉及到法律法規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處理活動,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發展,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處理活動,是指將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進行拆解,從中提取物質作為原材料或者燃料,用改變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物理、化學特性的方法減少已產生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數量,減少或者消除其危害成分,以及將其最終置於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填埋場的活動,不包括產品維修、翻新以及經維修、翻新後作為舊貨再使用的活動。
第三條列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以下簡稱《目錄》)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處理及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
國務院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環境保護、工業信息產業等主管部門制訂和調整《目錄》,報國務院批准後實施。
第四條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資源綜合利用、工業信息產業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擬訂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的政策措施並協調實施,負責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的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負責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的管理工作。國務院財政、工商、質量監督、稅務、海關等主管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相關管理工作。
第五條國家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實行多渠道回收和集中處理制度。
第六條國家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實行資格許可制度。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審批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以下簡稱處理企業)資格。
第七條國家建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用於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費用的補貼。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進口電器電子產品的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按照規定履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的繳納義務。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應當納入預算管理,其徵收、使用、管理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國務院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工業信息產業主管部門制訂,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
制訂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的徵收標准和補貼標准,應當充分聽取電器電子產品生產企業、處理企業、有關行業協會及專家的意見。
第八條國家鼓勵和支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相關技術標準的研究以及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示範、推廣和應用。
第九條屬於國家禁止進口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不得進口。
第二章相關方責任
第十條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進口電器電子產品的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生產、進口的電器電子產品應當符合國家有關電器電子產品污染控制的規定,採用有利於資源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設計方案,使用無毒無害或者低毒低害以及便於回收利用的材料。
電器電子產品上或者產品說明書中應當按照規定提供有關有毒有害物質含量、回收處理提示性說明等信息。
第十一條國家鼓勵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自行或者委託銷售者、維修機構、售後服務機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經營者回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電器電子產品銷售者、維修機構、售後服務機構應當在其營業場所顯著位置標注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提示性信息。
回收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應當由有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的處理企業處理。
第十二條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經營者應當採取多種方式為電器電子產品使用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回收服務。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經營者對回收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進行處理,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取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未取得處理資格的,應當將回收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交有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的處理企業處理。
回收的電器電子產品經過修復後銷售的,必須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等國家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並在顯著位置標識為舊貨。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三條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將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交有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的處理企業處理的,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資產核銷手續。
處理涉及國家秘密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依照國家保密規定辦理。
第十四條國家鼓勵處理企業與相關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銷售者以及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經營者等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回收處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
第十五條處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勞動安全和保障人體健康的要求。
禁止採用國家明令淘汰的技術和工藝處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
第十六條處理企業應當建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的日常環境監測制度。
第十七條處理企業應當建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數據信息管理系統,向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報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的基本數據和有關情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的基本數據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3年。
第十八條處理企業處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依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稅收優惠。
第十九條回收、儲存、運輸、處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和環境衛生管理的規定。
第三章監督管理
第二十條國務院資源綜合利用、質量監督、環境保護、工業信息產業等主管部門,依照規定的職責制定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的相關政策和技術規范。
第二十一條省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資源綜合利用、商務、工業信息產業主管部門編制本地區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發展規劃,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
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鄉規劃。
第二十二條取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等規定辦理登記並在其經營范圍中註明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的企業,方可從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活動。
除本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外,禁止未取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的單位和個人處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
第二十三條申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備完善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設施;
(二)具有對不能完全處理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妥善利用或者處置方案;
(三)具有與所處理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相適應的分揀、包裝以及其他設備;
(四)具有相關安全、質量和環境保護的專業技術人員。
第二十四條申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應當向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提交書面申請,並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受理申請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材料之日起60日內完成審查,作出准予許可或者不予許可的決定。
第二十五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通過書面核查和實地檢查等方式,加強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活動的監督檢查。
第二十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向有關部門檢舉。有關部門應當為檢舉人保密,並依法及時處理。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七條違反本條例規定,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進口電器電子產品的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生產、進口的電器電子產品上或者產品說明書中未按照規定提供有關有毒有害物質含量、回收處理提示性說明等信息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產品質量監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八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未取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擅自從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活動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照《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的規定予以處罰。
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查出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停業、關閉,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九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採用國家明令淘汰的技術和工藝處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依法暫停直至撤銷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
第三十條處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造成環境污染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按照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第三十一條違反本條例規定,處理企業未建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數據信息管理系統,未按規定報送基本數據和有關情況或者報送基本數據、有關情況不真實,或者未按規定期限保存基本數據的,由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二條違反本條例規定,處理企業未建立日常環境監測制度或者未開展日常環境監測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三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四條經省級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設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集中處理場。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集中處理場應當具有完善的污染物集中處理設施,確保符合國家或者地方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標准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技術標准,並應當遵守本條例的有關規定。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集中處理場應當符合國家和當地工業區設置規劃,與當地土地利用規劃和城鄉規劃相協調,並應當加快實現產業升級。
第三十五條本條例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叄』 家人翻新蘋果手機價值15萬被抓看守所會判刑嗎

出售翻新手機指用二手機換外殼冒充全新機出售。出賣翻新蘋果手機違反國家產回品質量答管理法規,嚴重損害用戶和消費者利益,價值15萬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刑法》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肆』 從蘋果專賣店買到翻新機怎麼辦可以告他嗎

可以,可通過法律進行維權。

這種情況是屬於侵犯消費者權益了,屬於欺詐行為了,可以去工商維權,可以追回損失,但前提是要證明購買時是翻新機,有證明店家有欺詐行為的相關證據,如果有證據維權成功幾率比較大。

要知道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如果有欺詐行為的,應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費用的一倍。

(4)翻新手機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商家欺詐行為:

針對一些商業促銷廣告中嚴重存在的對產品(服務)質量的虛假宣傳,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的現象,在廣告中對產品質量作出虛假宣傳的,依照廣告法追究法律責任。從產品質量法角度對廣告法的相應規定作出呼應,為打擊以虛假廣告宣傳欺騙消費者的行為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武器。

廣告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欺騙和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製作、發布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名稱、地址的,應當承擔全部民事責任。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商品或者服務,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伍』 二手手機買賣相關法律

二手貨一般無法受消法保護,有法律規定的除外,比如二手機動車。
你不是商品的生產管理銷售人員,無法對商品質量負責。當然有證據是你有故意做假等欺詐行為除外。

『陸』 賣翻新手機犯法嘛法律有沒有什麼規定

按實際情況及抄相襲關的法律規定,賣翻新手機有可能屬於欺詐行為。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第四十九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五十一條經營者有侮辱誹謗、搜查身體、侵犯人身自由等侵害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權益的行為,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柒』 撕掉了撕毀不保,發現是翻新機,如何劃分責任

1、如果發現商家有此行為,就不是單單的退貨問題,而是要討論假一賠多少。。。
2、追究其責任就是找12315解決,工商部門會進行立案處理。

『捌』 以前做翻新機,現在還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標識二手機是合法的。

『玖』 在淘寶買的手機,經過拆機發現為翻新,現在想走淘寶的3C數碼鑒定服務,請問拆過機會影響鑒定嗎

晚上好!
最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六條:
第一款: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義務。
第二十二條第二款:
經營者以廣告、產品說明、實物樣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狀況的,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實際質量與表明的質量狀況相符。
很明顯,賣家違反了上述的法律規定。
根據第四十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第四項:(四)不符合商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第四十九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如果您所說的是真的,賣家明顯屬於欺詐行為,您根據第四十九的規定可以要求賣家雙倍賠償。

現在問題的關鍵是:您的手機能不能恢復到貨物剛送到時沒拆手機之前一樣。如果能恢復到一樣,那就沒問題了;如果您不能恢復到一樣,那您就要證明您拆手機之前,手機就是翻新的。比如您拆手機時有沒有拍下拆前手機的樣子,您拆手機時旁邊有沒有人證明您拆手機時這個手機就是翻新的,您沒有換過手機中的零件之類的。如果以上的證據都沒有,那賣家可以說是你把手機中的零件都換了,是你自己的原因。

您拆的是什麼?如果拆的是包裝或把手機背面的電池拿下來看,查看手機狀況,那沒多大問題;如果您拆的是手機中的零配件,那就比較難辦了。因為國家「三包」規定,自行拆動過的商品,經營者可以不履行「三包」義務。

您還是先和賣家協商。如果賣家說手機是您人為損壞的,您要想找到手機質量問題的真正原因,就只能去做鑒定了。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對商品質量有爭議的,可以送法定的檢測機構檢測。檢測、鑒定費用由經營者先行墊付,並根據檢測、鑒定結果,由責任方承擔;雙方都有責任的,按責任大小由雙方分擔。對於難以檢測、鑒定的,經營者應當提供證明自己無過錯的證據;不能提供無過錯證據的,應當承擔責任。

如果還是解決不了,向中國消協網投訴吧。

註:檢測機購一般是當地的第三方手機專業檢測中心,如果您不知道,可以咨詢您當地的產品質量監督檢驗局。 另外提醒您:在以後購買的商品出現質量問題時,盡量保持商品質量問題狀態,千萬不要隨意拆動!按國家三包規定,自行拆動過的商品,經營者可以不履行三包義務的。

『拾』 蘋果手機翻新違法嗎

蘋抄果手機翻新是違法的,襲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賴海軍律師 發布:2025-09-30 09:08:51 瀏覽:866
新版效率高於行政法規嗎 發布:2025-09-30 09:06:47 瀏覽:25
民事訴訟法2016司考案例題 發布:2025-09-30 08:58:47 瀏覽:868
聘請法律顧問儀程 發布:2025-09-30 08:51:54 瀏覽:847
慈溪司法所 發布:2025-09-30 08:44:01 瀏覽:313
尤溪於律師 發布:2025-09-30 08:42:34 瀏覽:521
合同法47和48條 發布:2025-09-30 08:39:25 瀏覽:250
法學的專題講座 發布:2025-09-30 08:30:12 瀏覽:492
北京東城法院電話 發布:2025-09-30 08:16:34 瀏覽:423
社會法劃分依據是 發布:2025-09-30 08:09:30 瀏覽: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