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新版效率高於行政法規嗎

新版效率高於行政法規嗎

發布時間: 2025-09-30 09:06:47

1. 法律,法規和 法律,行政法規區別

1、范圍不同法律法規、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這三個的范圍不一樣,法律法規范回圍最大,包答含了行政法規以及部門規章,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是單獨的。2、制定人不同法律法規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行政法規則是國務院制定,而部門規章是適用於國務院各部門、各委員會、審計署等這些部門自己發布的。3、適用對象不同法律法規適用於所有人,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普通民眾;行政法規是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制定的,不適用普通民眾;部門規章同樣不適用普通民眾,是國務院各部門、各委員會、審計署自己調整內部范圍內的行政管理關系的。

2. 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誰的效力大

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誰的效力大?

你好,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部門規章;
地方性法規與國務院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 *** 規章。

行政法規與部門規章哪個效力更高?

你好,這個要根據規章的制訂機關不同而區別對待的。我國的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制定,規章則分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 *** 規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五章八十條明確規定:
第八十條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 *** 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 *** 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較大的市的人民 *** 制定的規章。
當部位規章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法規發生沖突時,第五章八十六條明確規定:
(一)同一機關制定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時,由制定機關裁決;
(二)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希望以上回答能幫到你。

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的區別

行政法規,根據《行政許可法》,具有法律的性質,釋出該行政法規的行政單位,對其所負責的職能范圍內事務可根據其所釋出的行政法規進行執法。
部門規章只對其雇員約束力,並且部門規章不得違法。

國務院部門規章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嗎?

沒有的!

行政法規與規章哪個效力大?

這個要根據規章的制訂機關不同而區別對待的。我國的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制定,規章則分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 *** 規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五章八十條明確規定:
第八十條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 *** 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 *** 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較大的市的人民 *** 制定的規章。
當部位規章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法規發生沖突時,第五章八十六條明確規定:
(一)同一機關制定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時,由制定機關裁決;
(二)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部門規章和行政法規發生沖突怎麼辦?

《立法法》
第八十七條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牴觸。
第八十八條 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第八十九條 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 *** 規章。
省、自治區的人民 *** 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 *** 制定的規章。

行政法部門除了行政法規外還有由什麼構成?部門規章算嗎?

行政法部門泛指有關國家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規。行政法有一般行政法和特別行政法之分。
一般行政法:指具有以下內容的法律法規:規定國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則、方針、政策;國家機關及其負責人的地位、職權和職責;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任免、考核、獎懲;有關行政體制改革和提高行政機關的工作效率等等。
特別行政法:指規范各專門行政職能部門如教育、民政、衛生、統計、郵政、財政、海關、人事、土地、交通等方面的管理活動的法律、法規。
行政法的主要表現形式:
1、憲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各項立法的依據。憲法中關於行政權力的取得、行使及其監督等根本性問題的規定,奠定了行政法的基礎,因此,憲法是行政法的根本表現形式。憲法中規定的行政法規范主要有:(1)國家行政權力的來源和行使權力的基本原則;(2)行政機關在國家機構中的法律地位和行政體制;(3)行政機關的設立、許可權和職責;(4)公民基本權利及其保障的規定。
2、法律
法律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基本法律和法律。法律中涉及行政權力的取得、行使及對其加以監督補救的規范均為行政法律規范。法律是行政法最主要的表現形式。(1)關於行政權力的設定及許可權范圍方面的法律。如國務院組織法、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 *** 組織法(以下簡稱地方組織法)等。(2)關於行政權力行使及運用方面的法律。如行政處罰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稅收徵收管理法等。(3)關於對行政權力的行使予以監督及對受侵害人予以補救的法律。如行政監察法,審計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等。
3、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式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由於法律關於行政權力的規定常常比較原則、抽象,因而還需要由行政機關進一步具體化。行政法規就是對法律內容具體化的一種主要形式。
4、行政規章
行政規章分為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部門規章是指國務院各組成部門以及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占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許可權內按照規定程式制定的規范性檔案的總稱。地方規章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較大的市的人民 *** 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所制定的普遍適用於本地區行政管理工作的規范性檔案的總稱。行政規章是行政管理活動的重要根據,其數量之多、適用范圍之廣、使用頻率之高均居行政法各表現形式之首。
5、地方性法規
地方性法規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較大的市的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根據本地實際需要,在不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牴觸的前提下制定頒布的規范性檔案。
6、民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民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依照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規定的許可權,結合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的規范性檔案。規定有行政法規范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也是行政法的表現形式。
7、其他行政法表現形式
除上述6類行政法的表現形式外,國際條約、法律解釋以及行政機關與黨派、群眾團體等聯合釋出的行政法規、規章等規范性檔案,也是行政法的表現形式。

國務院部門令是行政法規還是部門規章

部門規章,只有國務院令才是行政法規,其組成部門的部門令都是規章

《工傷保險條例》是行政法規還是部門規章?

屬於行政法規。
立法法
第六十五條 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
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第七十條 行政法規由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
第八十條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
部門規章規定的事項應當屬於執行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事項。沒有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依據,部門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不得增加本部門的權力或者減少本部門的法定職責。

3. 國發、國辦發屬於行政法規么

國發、國辦類復的文件制不屬於行政法規,不是正式立法;國務院令是行政法規,一般為某某條例。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是指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關行使行政權力,履行行政職責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4. 行政法規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94條第2款規定:「行政法規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裁決。
1.行政法律規范規定不一致時的選擇適用非上、下位法之間的行政法律規范規定不一致時如何確定位階與選擇適用,現行法律並無明確規定;但立法法等確立的上位法優於下位法、後法優於前法以及特別法優於一般法等法律適用的一般規則仍應遵循。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行政案件適用法律規范問題的座談會紀要》中,有關部門規章與政府規章不一致時的選擇適用精神亦可參考,即: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相同事項的規定不一致的,人民法院一般可以按照下列情形適用:
(1)法律或者行政法規授權部門規章作出實施性規定的,其規定優先適用;
(2)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部門規章對於國務院決定、命令授權的事項,或者對屬於中央宏觀調控的事項、需要全國統一的市場活動規則及對外貿易和外商投資等事項作出的規定,應當優先適用;
(3)地方政府規章根據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授權,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作出的具體規定,應當優先適用;
(4)地方政府規章對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作出的規定,應當優先適用;
(5)能夠直接適用的其他情形。
2.法律規范的選擇適用與信賴利益保護原則
新法與舊法、後法與前法變動後,相對人主張適用舊法、前法以保護信賴利益的,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要件:一是存在信賴基礎;二是相對人實施了信賴行為;三是相對人所形成的信賴利益值得保護。
3.有利於相對人的法律規范的判斷與選擇適用
「從新兼有利原則」是行政法律適用基本原則之一,即新舊實體法對當事人權益保障不一致時,原則上按新法執行,但舊法對相對人更為有利的除外。然而,與刑法適用中的「從舊兼從輕原則」類似,行政實體法中的「從新兼有利原則」,同樣會在實踐中產生類似於刑罰實施中的「法定刑輕重比較」抑或「處斷刑輕重比較」結果的不一致。新舊法律規范規定不可能完全一致,新舊法律規范的不一致既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於特定當事人,甚至總體判斷與個案判斷、法律體系判斷與個別法條判斷的有利與不利會互相沖突。行政執法強調統一、高效、便捷與公平。行政執法與刑法執行不論是在執法主體、執法能力、執法數量和效率上,都有較大不同;且無論是堅持類似於「法定刑輕重比較」原則,還是堅持「處斷刑輕重比較」原則,得出的結論均可能不同;何況對不同訴求的相對人而言,除數額大小可以衡量之外,其他行政處分的有利抑或不利的判斷標准更難統一。因此,要求行政機關分別適用不同法律規范計算後,再選擇適用對相對人有利的法律規范,可能嚴重影響行政執法的統一、高效、便捷與公平。因此,行政機關在按照「從新兼有利原則」選擇適用法律規范時,只要不存在選擇性執法、不損害當事人重大權益、不存在明顯不公正等情形,人民法院應予尊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九十四條 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行政法規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裁決。
第九十五條 地方性法規、規章之間不一致時,由有關機關依照下列規定的許可權作出裁決:
(一)同一機關制定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時,由制定機關裁決;
(二)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三)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 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第九十六條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機關依照本法第九十七條規定的許可權予以改變或者撤銷:
(一)超越許可權的;
(二)下位法違反上位法規定的;
(三)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經裁決應當改變或者撤銷一方的規定的;
(四)規章的規定被認為不適當,應當予以改變或者撤銷的;
(五)違背法定程序的。
第九十七條 改變或者撤銷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的許可權是:
(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它的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不適當的法律,有權撤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違背憲法和本法第七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同憲法和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有權撤銷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有權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違背憲法和本法第七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三)國務院有權改變或者撤銷不適當的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
(四)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它的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和批準的不適當的地方性法規;
(五)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本級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適當的規章;
(六)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有權改變或者撤銷下一級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適當的規章;
(七)授權機關有權撤銷被授權機關制定的超越授權范圍或者違背授權目的的法規,必要時可以撤銷授權。
第九十八條 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應當在公布後的三十日內依照下列規定報有關機關備案:
(一)行政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三)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報送備案時,應當說明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出變通的情況;
(四)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報國務院備案;地方政府規章應當同時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應當同時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人民政府備案;
(五)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應當報授權決定規定的機關備案;經濟特區法規報送備案時,應當說明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出變通的情況。
第九十九條 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同憲法或者法律相抵觸的,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進行審查的要求,由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分送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查、提出意見。 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國家機關和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以及公民認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同憲法或者法律相抵觸的,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進行審查的建議,由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進行研究,必要時,送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查、提出意見。 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可以對報送備案的規范性文件進行主動審查。

熱點內容
鎮江公益林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30 11:28:12 瀏覽:68
雞西國土上拆遷補償條例2015 發布:2025-09-30 11:21:55 瀏覽:156
黃浦法院執行庭 發布:2025-09-30 11:19:43 瀏覽:573
唐雪榕律師 發布:2025-09-30 11:15:20 瀏覽:404
婚姻法離婚小孩撫養問題 發布:2025-09-30 11:00:22 瀏覽:497
社會與法踏痕 發布:2025-09-30 10:58:59 瀏覽:348
福建安凱律師 發布:2025-09-30 10:51:40 瀏覽:464
婚姻法對未成年人的保護 發布:2025-09-30 10:24:11 瀏覽:33
淺析新婚姻法中的財產分割制度 發布:2025-09-30 10:03:57 瀏覽:232
城市供水管網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30 10:01:49 瀏覽: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