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誣告罪的法律責任
① 誣告陷害罪的法律界限
本罪與錯告的界限
該條第3款規定:「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款規定。」所謂錯告,是指錯誤地指控他人有犯罪事實的告發行為。所謂檢舉失實,是指揭發他人罪行,但揭發的事實與實際情況完全不符或部分不符的行為。中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這就把誣告與錯告在性質上清楚地區別開來了。誣告與錯告,在主觀方面有著質的不同:前者是故意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屬於犯罪行為;後者則是由於情況不明,或者認識片面而在控告、檢舉中發生差錯。由此可見,是否具有誣陷的故意,是區分誣告與錯告的最基本的標志。
本罪與一般誣告陷害行為的界限
兩者都具有捏造事實、誣陷好人的特徵。但是,誣陷的內容、目的和性質,又各不相同:誣告陷害罪是捏造事實,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處罰,而一般誣陷行為僅限於捏造犯錯誤的事實,其目的只是使他人受到某種行政紀律處分,因此,從性質上講一個是犯罪,一個是違法。對一般誣陷行為,可根據不同情節和後果,分別給予行政處罰、紀律處分或者批評教育。
本罪與誹謗罪的界限
二者的共同點表現在都是捏造事實,而且誹謗罪也可能捏造犯罪事實。它們的主要區別是;
1、客體要件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權利;後者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譽。
2、主觀方面不同:前者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後者的目的是破壞他人名譽。
3、客觀行為不同:前者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通常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後者是捏造有損他人名譽的事實,散布於第三者或更多的人,但不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如果行為人雖然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但並不告發,而是私下散布,旨在損害他人名譽,就構成誹謗罪。
本罪與報復陷害罪界限
二者都表現為陷害他人,主要區別是:
1、客體要件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權利;後者侵犯的是公民的民主權利。
2、對象不同:前者的對象是一切公民;後者的對象是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與舉報人。
3、主體不同:前者是一般主體;後者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4、行為表現不同:前者表現為捏造犯罪事實,作虛假告發;後者表現為濫用職權、假公濟私,進行報復陷害。
5、目的不同:前者是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後者是一般報復的目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為了報復陷害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利用職權、捏造犯罪事實,並向有關機關告發的,完全符合誣告陷害罪的特徵,應定誣告陷害罪,不定報復陷害罪。
② 誣告罪法律是怎樣處罰
判處有期徒刑。
一誣告罪也叫誣告陷害罪,是主觀上有捏造事實想陷害他人,讓他專人受到拘留、逮捕、坐牢等屬刑事處罰。客觀上實施了誣告陷害的行為。
二誣告陷害罪,根據情節輕重分為3年以下,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處罰;
三觸犯誣告陷害罪,不僅會受到刑事處罰,也會收到民事法律侵權賠償的處罰。
我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③ 什麼是誣告陷害罪犯誣告陷害罪要承擔什麼刑事責任
本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實,向國家機關或者有關單位告發,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處分的行為。主要特徵是:
.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利,也侵犯了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
.客觀方面表現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並且向司法機關或有關機關告發。構成本罪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捏造的事實必須是他人的犯罪事實,如果捏造的事實不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則不構成本罪;不僅捏造了他人的犯罪事實,而且將捏造的犯罪事實向有關機關進行了告發;誣告陷害的行為必須是明確的對象。如果行為人只要捏造了某種犯罪事實,向有關機關告發,並沒有具體的告發對象,這種行為雖然也侵犯了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但並未直接侵犯他人的人身權利,因此,也不構成本罪;誣告陷害情節嚴重的。這里所規定的「情節嚴重」,主要是指捏造的犯罪事實情節嚴重、誣陷手段惡劣、或者社會影響惡劣等。只是誣告陷害的行為符合以上條件,不論被誣陷人是否受到刑事處罰,都不影響本罪成立。
.主體是一般主體。既可以是普遍公民,也可以是國家工作人員。
.主觀方面是故意,並且具有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至於出於什麼動機,不影響定罪。
認定誣告陷害罪應注意的問題:
.誣告陷害與錯告、檢舉失實的界限:誣告陷害與錯告、檢舉失實,都是向國家機關告發,而且其告發的事實與客觀情況不符這一點而盲,都是相同的。其區別是:
目的不同。誣告陷害的目的是意圖使明知無罪的受刑罰處罰;錯告、檢舉失實無害人的目的。
告發的內容有所不同。誣告陷害是無中生有,故意捏造他人犯罪事實;錯告、檢舉失實是事出有因,行為人對事實了解不全面、不準確或者道聽途說、信以為真,其告發內容並非捏造。
.誣告陷害罪與報復陷害的界限:兩者的目的都是陷害他人。其區別是:
犯罪主體不同。前者可以是任何公民;後者只能是國家工作人員。
客觀方面不同。前者不要求利用職權進行陷害;後者必須是滋用職權、假公濟私、進行報復陷害。
侵犯的對象不同。前者侵犯的對象可以是任何人;後者侵犯的對象只能是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以及有關的執法人員、揭發檢舉、作證人員。
對誣告陷害罪的處罰:《刑法》第243條規定,犯本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工作人員犯本罪韻,從重處罰。
④ 誣告警察適用的法律法條是什麼,如何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求大神指點迷津。
根據我國刑抄法規定:誣告陷害罪,襲是指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行為。本罪在客觀上表現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實,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或者採取其他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機關的追究活動。
誣告警察本人也是同上述釋義,如果誣陷警察執行公務,那就涉嫌妨礙公務罪。
按照刑訴法來看,公檢法三機關對於誣告、陷害的報案、控告、舉報或者犯罪人自首,都應當接受。也就是無論是否在其職能管轄范圍內都必須接受,而不能以任何理由加以拒絕,會幫你移送主管機關處理的。
按照一般情況來看,由公安機關來受理。
如果公安機關經過偵查後認定,不進行立案移送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你可以自己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
⑤ 公務員誣陷單位領導受什麼法律責任
你是領導還不能對付手下嗎?如是情況嚴重,對方故意損害的你名譽,可以到法院起訴名譽侵權糾紛。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為,涉嫌誣告陷害罪。
⑥ 誣告罪法律是怎樣處罰的
判處有期徒刑。來
一誣自告罪也叫誣告陷害罪,是主觀上有捏造事實想陷害他人,讓他人受到拘留、逮捕、坐牢等刑事處罰。客觀上實施了誣告陷害的行為。
二誣告陷害罪,根據情節輕重分為3年以下,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處罰;
三觸犯誣告陷害罪,不僅會受到刑事處罰,也會收到民事法律侵權賠償的處罰。
我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⑦ 誣陷罪的有關法律內容是什麼
在我國刑法中只有誣告陷害罪,並沒有誣陷罪,還有就是誹謗罪。
法律條版款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權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
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如果誣告陷害行為導致他人被錯判死刑的,應以誣告陷害罪與故意殺人罪(間接正犯)的想像競合犯論處。
(7)單位誣告罪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誣告陷害罪一般的證據有以下幾種:
1、書證,合同協議、信件等;其次是物證,物證和書證有時會讓人混淆,並不是所有的文字材料都是書證,也有可能是狹義的物證;
2、視聽資料,即一些視頻、語音等;證人證言;當事人的陳述,證人證言和當事人的稱述其實具有一定的主觀性,而且對於他們提供的信息,一定要嚴格審查,是否真實;鑒定結論;勘驗筆錄。
3、當然,並不是提供了證據就是可信的,不管何種證據都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⑧ 法律是如何規定誣告陷害罪的
(1)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認定為版誣告陷害罪。
(權2)根據犯罪情節的輕重和造成後果的嚴重程度決定判刑標准。
《刑法》規定:
第二百四十三條【誣告陷害罪】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⑨ 誣告陷害罪需要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內行為。這里的「他人」,容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幹部、群眾,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
誣告陷害他人,必須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為目的而捏造事實誣告的,如以敗壞他人名譽、阻止他人得到某種獎勵或者提升等為目的而誣告他人有違法或不道德行為的,不構成本罪。
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誣告陷害罪】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⑩ 誣告會受法律責任嗎
情節嚴重的話可能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刑法規定如下:
第二百四十三條專【誣告陷害罪】捏造事屬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