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食品檢驗機構檢驗出錯應負法律責任

食品檢驗機構檢驗出錯應負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3-05 07:39:19

㈠ 《食品安全法》對食品檢驗人有哪些規定

你好。一、《食品安全法》的相關內容規定很籠統:
第五章食品檢驗
1、第八十四條食品檢驗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認證認可的規定取得資質認定後,方可從事食品檢驗活動。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食品檢驗機構的資質認定條件和檢驗規范,由國務院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
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具有同等效力。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整合食品檢驗資源,實現資源共享。
2、第八十五條 食品檢驗由食品檢驗機構指定的檢驗人獨立進行。
檢驗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並按照食品安全標准和檢驗規范對食品進行檢驗,尊重科學,恪守職業道德,保證出具的檢驗數據和結論客觀、公正,不得出具虛假檢驗報告。
3、第八十六條食品檢驗實行食品檢驗機構與檢驗人負責制。食品檢驗報告應當加蓋食品檢驗機構公章,並有檢驗人的簽名或者蓋章。食品檢驗機構和檢驗人對出具的食品檢驗報告負責。
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自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二章資質認定條件與程序
1、第十條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程序:
(一)申請資質認定的食品檢驗機構(以下簡稱申請人),應當向國家認監委或者省級質量監督部門(以下統稱資質認定部門)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交符合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相關證明材料,申請材料應當真實有效;
(二)資質認定部門應當對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書面審查,並自收到材料之日起5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書面決定;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
(三)資質認定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6個月內,對申請人完成技術評審工作,評審時間不計算在作出批準的期限內;
(四)資質認定部門應當自技術評審完結之日起20日內,對技術評審結果進行審查,並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決定批準的,向申請人頒發資質認定證書,並准許其使用資質認定標志;不予批準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2、第十二條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證書有效期為3年。
食品檢驗機構需要延續依法取得的資質認定的有效期的,應當在資質認定證書有效期屆滿前6個月,向資質認定部門提出復查換證申請。
第三章技術評審
3、第十六條國家認監委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資質認定條件和相關國家標準的規定,制定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評審准則。
4、第十七條資質認定部門應當按照評審准則的要求,組成技術評審組,對申請人的基本條件、管理體系和檢驗能力等資質條件的符合性情況進行技術評審。技術評審組應當由2名以上評審員組成,必要時,可以聘請技術專家參加評審。
5、第十八條從事技術評審的人員應當具有食品檢驗、科研或者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經歷和與評審工作相適應的能力,並經資質認定部門考核合格。
6、第十九條技術評審組對申請人的檢驗能力進行評審時,應當審查確認申請人具備相關能力驗證、比對試驗、測量審核的證明;需要進行現場試驗的,應當按照評審准則的要求進行考核。
7、第二十條技術評審組應當按照評審准則規定的時限組織評審,評審發現有不符合項的,技術評審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後仍不符合要求的,判定為評審不合格。
技術評審組完成評審後,應當提出評審意見並製作評審報告,及時報送資質認定部門。
8、第二十一條技術評審組實施評審中發現申請人存在重大問題的,應當及時向資質認定部門報告。
技術評審組組長應當對評審活動和評審結論負責,評審人員應當對其所承擔的評審工作負責。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㈡ 食品出了問題,食品檢驗員師傅需要負法律責任或者什麼的求專業的人解答~~

這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如果食品檢驗員的檢驗程序合法就不會負法律責任,這時如果食品出了問題,那可能會有多方面原因,比如檢驗程序本身就不合理、有漏洞,那這種責任就要檢驗員所在單位和食品生產單位共同負責。

㈢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食品檢驗機構、食品檢驗人員出具虛假檢驗報告的,由授予其

當然是行政處罰,除非同時觸犯刑法,否則不會承擔刑責的!!採納吧!!

㈣ 食品檢驗機構,食品檢驗人員違反《食品安全法》規定的,以下哪些表述是正確的

一、《食品安全法》的相關內容規定很籠統: 第五章食品檢驗 1、第八十四條食品檢驗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認證認可的規定取得資質認定後,方可從事食品檢驗活動。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食品檢驗機構的資質認定條件和檢驗規范,由國務院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 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具有同等效力。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整合食品檢驗資源,實現資源共享。 2、第八十五條 食品檢驗由食品檢驗機構指定的檢驗人獨立進行。 檢驗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並按照食品安全標准和檢驗規范對食品進行檢驗,尊重科學,恪守職業道德,保證出具的檢驗數據和結論客觀、公正,不得出具虛假檢驗報告。 3、第八十六條食品檢驗實行食品檢驗機構與檢驗人負責制。食品檢驗報告應當加蓋食品檢驗機構公章,並有檢驗人的簽名或者蓋章。食品檢驗機構和檢驗人對出具的食品檢驗報告負責。 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自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二章資質認定條件與程序 1、第十條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程序: (一)申請資質認定的食品檢驗機構(以下簡稱申請人),應當向國家認監委或者省級質量監督部門(以下統稱資質認定部門)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交符合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相關證明材料,申請材料應當真實有效; (二)資質認定部門應當對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書面審查,並自收到材料之日起5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書面決定;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 (三)資質認定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6個月內,對申請人完成技術評審工作,評審時間不計算在作出批準的期限內; (四)資質認定部門應當自技術評審完結之日起20日內,對技術評審結果進行審查,並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決定批準的,向申請人頒發資質認定證書,並准許其使用資質認定標志;不予批準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2、第十二條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證書有效期為3年。 食品檢驗機構需要延續依法取得的資質認定的有效期的,應當在資質認定證書有效期屆滿前6個月,向資質認定部門提出復查換證申請。 第三章技術評審 3、第十六條國家認監委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資質認定條件和相關國家標準的規定,制定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評審准則。 4、第十七條資質認定部門應當按照評審准則的要求,組成技術評審組,對申請人的基本條件、管理體系和檢驗能力等資質條件的符合性情況進行技術評審。技術評審組應當由2名以上評審員組成,必要時,可以聘請技術專家參加評審。 5、第十八條從事技術評審的人員應當具有食品檢驗、科研或者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經歷和與評審工作相適應的能力,並經資質認定部門考核合格。 6、第十九條技術評審組對申請人的檢驗能力進行評審時,應當審查確認申請人具備相關能力驗證、比對試驗、測量審核的證明;需要進行現場試驗的,應當按照評審准則的要求進行考核。 7、第二十條技術評審組應當按照評審准則規定的時限組織評審,評審發現有不符合項的,技術評審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後仍不符合要求的,判定為評審不合格。 技術評審組完成評審後,應當提出評審意見並製作評審報告,及時報送資質認定部門。 8、第二十一條技術評審組實施評審中發現申請人存在重大問題的,應當及時向資質認定部門報告。 技術評審組組長應當對評審活動和評審結論負責,評審人員應當對其所承擔的評審工作負責。

㈤ 檢驗機構從事食品檢驗工作應當承擔什麼行政法律責任

食品檢驗機構接受企業委託和政府委託進行檢驗工作,其檢驗資格內是經質量技術監容督部門審查核准,並經國家質檢總局向社會公布的。因此,其檢驗工作的開展必須遵守有關行政法律規范的約束。主要有二個方面:第一,必須在國家審查核準的范圍內開展檢驗工作。超范圍檢驗的,其檢驗結果不具有法律上的證明效力。第二,必須按照檢驗方法標准,如實進行檢驗。不得偽造檢驗結果,不得出具虛假證明。所謂偽造檢驗結果,是指對未經檢驗的產品出具檢驗報告或未經檢驗的項目出具檢驗結論。所謂出具虛假證明,是指出具事實並存在的證明性文件,或與原檢驗結論不相符合的檢驗報告。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實施意見》的規定,檢驗機構偽造檢驗數據或出具虛假證明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有權依法作出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取消檢驗資格的行政處罰。

㈥ 食品檢驗出現問題由誰負責

你提的來問題比較模糊源,是檢測結果有問題還是檢測的食品有問題,兩層意思。
1、如產品沒有問題,檢測結果出現異常,要麼是檢測人員要麼就是檢測設備出現問題
2、如檢測的食品有問題,事情就大了,要找下原因,到底是原料、生產過程還是成品有問題,就要細細查找原因。
目前,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請對檢查結果負責,確保產品符合相應的標准,以保證消費者的人身及生命健康。

㈦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檢驗實行什麼負責制

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檢驗實行食品檢驗機構與檢驗人負責制。食品檢驗報告應當加蓋食品檢驗機構公章,並有檢驗人的簽名或者蓋章。食品檢驗機構和檢驗人對出具的食品檢驗報告負責,屬於食品安全法五章第八十六條。

食品安全法中原文如下:

第五章食品檢驗

第八十四條食品檢驗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認證認可的規定取得資質認定後,方可從事食品檢驗活動。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食品檢驗機構的資質認定條件和檢驗規范,由國務院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具有同等效力。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整合食品檢驗資源,實現資源共享。

第八十五條 食品檢驗由食品檢驗機構指定的檢驗人獨立進行。
檢驗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並按照食品安全標准和檢驗規范對食品進行檢驗,尊重科學,恪守職業道德,保證出具的檢驗數據和結論客觀、公正,不得出具虛假檢驗報告。

第八十六條食品檢驗實行食品檢驗機構與檢驗人負責制。食品檢驗報告應當加蓋食品檢驗機構公章,並有檢驗人的簽名或者蓋章。食品檢驗機構和檢驗人對出具的食品檢驗報告負責。

第八十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食品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樣檢驗,並依據有關規定公布檢驗結果,不得免檢。進行抽樣檢驗,應當購買抽取的樣品,委託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檢驗機構進行檢驗,並支付相關費用;不得向食品生產經營者收取檢驗費和其他費用。

第八十九條食品生產企業可以自行對所生產的食品進行檢驗,也可以委託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檢驗機構進行檢驗。
食品行業協會和消費者協會等組織、消費者需要委託食品檢驗機構對食品進行檢驗的,應當委託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檢驗機構進行。

㈧ 食品檢驗機構責任追究機制包括哪些內容

責任追究對象為五類追究責任主體:黨委(黨組)主要領導和有關領導、組織人事部門主要領導和有關領導、幹部考察組負責人和有關人員、紀檢監察機關有關領導和人員、以及其他有關的領導和人員。

㈨ 食品安全法對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檢驗人有哪些要求

一、《食品安全法》的相關內容規定很籠統:

第五章食品檢驗

1、第八十四條食品檢驗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認證認可的規定取得資質認定後,方可從事食品檢驗活動。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食品檢驗機構的資質認定條件和檢驗規范,由國務院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

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具有同等效力。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整合食品檢驗資源,實現資源共享。

2、第八十五條 食品檢驗由食品檢驗機構指定的檢驗人獨立進行。

檢驗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並按照食品安全標准和檢驗規范對食品進行檢驗,尊重科學,恪守職業道德,保證出具的檢驗數據和結論客觀、公正,不得出具虛假檢驗報告。

3、第八十六條食品檢驗實行食品檢驗機構與檢驗人負責制。食品檢驗報告應當加蓋食品檢驗機構公章,並有檢驗人的簽名或者蓋章。食品檢驗機構和檢驗人對出具的食品檢驗報告負責。

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自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二章資質認定條件與程序

1、第十條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程序:

(一)申請資質認定的食品檢驗機構(以下簡稱申請人),應當向國家認監委或者省級質量監督部門(以下統稱資質認定部門)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交符合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相關證明材料,申請材料應當真實有效;

(二)資質認定部門應當對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書面審查,並自收到材料之日起5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書面決定;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

(三)資質認定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6個月內,對申請人完成技術評審工作,評審時間不計算在作出批準的期限內;

(四)資質認定部門應當自技術評審完結之日起20日內,對技術評審結果進行審查,並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決定批準的,向申請人頒發資質認定證書,並准許其使用資質認定標志;不予批準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2、第十二條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證書有效期為3年。

食品檢驗機構需要延續依法取得的資質認定的有效期的,應當在資質認定證書有效期屆滿前6個月,向資質認定部門提出復查換證申請。

第三章技術評審

3、第十六條國家認監委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資質認定條件和相關國家標準的規定,制定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評審准則。

4、第十七條資質認定部門應當按照評審准則的要求,組成技術評審組,對申請人的基本條件、管理體系和檢驗能力等資質條件的符合性情況進行技術評審。技術評審組應當由2名以上評審員組成,必要時,可以聘請技術專家參加評審。

5、第十八條從事技術評審的人員應當具有食品檢驗、科研或者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經歷和與評審工作相適應的能力,並經資質認定部門考核合格。

6、第十九條技術評審組對申請人的檢驗能力進行評審時,應當審查確認申請人具備相關能力驗證、比對試驗、測量審核的證明;需要進行現場試驗的,應當按照評審准則的要求進行考核。

7、第二十條技術評審組應當按照評審准則規定的時限組織評審,評審發現有不符合項的,技術評審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後仍不符合要求的,判定為評審不合格。

技術評審組完成評審後,應當提出評審意見並製作評審報告,及時報送資質認定部門。

8、第二十一條技術評審組實施評審中發現申請人存在重大問題的,應當及時向資質認定部門報告。

技術評審組組長應當對評審活動和評審結論負責,評審人員應當對其所承擔的評審工作負責。

㈩ 食品檢驗出現問題由誰負責

你是指實驗室檢驗嗎?《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三條違反本法規定,食品檢驗內機構、食品檢容驗人員出具虛假檢驗報告的,由授予其資質的主管部門或者機構撤銷該檢驗機構的檢驗資格;依法對檢驗機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食品檢驗人員給予撤職或者開除的處分。
違反本法規定,受到刑事處罰或者開除處分的食品檢驗機構人員,自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處分決定作出之日起十年內不得從事食品檢驗工作。食品檢驗機構聘用不得從事食品檢驗工作的人員的,由授予其資質的主管部門或者機構撤銷該檢驗機構的檢驗資格。

熱點內容
銀川市律師協會 發布:2025-09-27 04:09:53 瀏覽:194
2015年頒布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27 04:08:05 瀏覽:791
法律與道德關系論文 發布:2025-09-27 03:20:51 瀏覽:920
下面關於經濟法調整對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發布:2025-09-27 02:20:02 瀏覽:54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期末復習資料 發布:2025-09-27 02:18:34 瀏覽:180
道德講堂主持詞文明禮儀 發布:2025-09-27 02:12:05 瀏覽:884
法律顧問後續政策 發布:2025-09-27 02:01:33 瀏覽:563
行政法第三次考核測試題 發布:2025-09-27 01:59:55 瀏覽:316
上海政法學院經濟法肖 發布:2025-09-27 01:58:17 瀏覽:926
方城法院網 發布:2025-09-27 01:57:06 瀏覽: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