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絕父子關系法律效力
① 斷絕父子關系的法定程序及其法律效力
有血緣關系的父子斷絕父子關系沒有法律效力。
父子關系不能自行回解除,即使雙方答自願訂立「解除父子關系協議」也是無效的。我國法律沒有對聲明斷絕父母子女關系作出具體的規定,因此,聲明斷絕父母子女關系沒有法律依據,依法不受法律保護。
父母與子女關系有兩種:一種是有血緣關系的直系血親父母子女關系,另一種是沒有血緣關系的擬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對於沒有血緣關系的擬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可以依法解除,而具有血緣關系的直系血親父母子女關系,卻是無法解除父母子女關系的。
② 怎麼樣斷絕父子關系才有法律效力
永遠無法的,即使彼此都去世了也是。大家是不是給蒙住了,這也能斷啊,血緣啊,你把你血換了也是父子關系!
③ 在法律上能斷絕父子關系嗎
我國法律沒有規定不允許斷絕父子關系,只說這種斷絕在法律上不被承認,不能引起法律上的效果。這種在法律上的無用與法律上的禁止概念不同。
1、對於親生父子關系。
父子關系基於血緣關系產生,從情感上可以「斷絕」關系,但是在法律上這種天然血緣關系是不可以進行解除的。不過雖然血緣關系無法解除,但是基於法律義務的父親對於子女的監護義務,在子女年滿18周歲以後可以自動解除。如果已經年滿18周歲,在法律上就屬於完全行為能力人,任何行為只要不觸犯法律法規,完全自由,在法律上不受父母的干預。
但是如果是未成年人,自小受到他人收養,則依據《收養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
第二十三條
養子女與生父母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
2、對於繼父子關系。
對於繼父子關系,學理方面認為繼父子雙方承認明示解除後,可以斷絕繼父子關系。
3、對於養父子關系。
對於養父子關系,在養父子關系成立後,其關系的解除在《收養法》中也有明確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收養人在被收養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養關系,但收養人、送養人雙方協議解除的除外,養子女年滿十周歲以上的,應當徵得本人同意。
收養人不履行撫養義務,有虐待、遺棄等侵害未成年養子女合法權益行為的,送養人有權要求解除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收養關系。送養人、收養人不能達成解除收養關系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二十七條養父母與成年養子女關系惡化、無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協議解除收養關系。不能達成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二十八條當事人協議解除收養關系的,應當到民政部門辦理解除收養關系的登記。
第二十九條收養關系解除後,養子女與養父母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即行消除,與生父母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自行恢復,但成年養子女與生父母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是否恢復,可以協商確定。
④ 斷絕父子關系流程及法律有效性
根據我國婚姻法,自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是因血緣而存在,不能人為解內除。除非一方死亡而容自然終止,其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在一般條件下,只能因父母合法的送養行為而終止。
若子女被收養(以登記之日起成立),則使子女與生父母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依法終止。
總之呢,要不是被人收養(且子女成年),子女與父母的法律權利義務關系是無法解除的。
⑤ 斷絕父子關系的,在法律上有效力嗎,有繼承權嗎
斷絕父子關系,父或者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後斷絕的,有法律效力,其子女就內沒有相應的親屬關容系,沒有繼承權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三條對親子關系有異議且有正當理由的,父或者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或者否認親子關系。對親子關系有異議且有正當理由的,成年子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親子關系。
(5)斷絕父子關系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六條繼承權男女平等。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⑥ 有什麼辦法可以在法律上斷絕父子關系
親生父子是不能斷絕父子關系的,只能因一方的死亡而終止。我國沒有任何一部法律允回許子女與答父母斷絕關系。根據《婚姻法》第三十六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