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護理法律責任有哪些

護理法律責任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3-05 13:44:41

A. 護士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7種常見護理差錯

護士在工作中因疏忽引起了病人的損傷稱為差錯,這里介紹7種常見的護理差錯、差錯原因及為避免這些差錯應採取的措施。
1、病人跌倒
病人在醫院內跌倒是病人起訴護土的常見原因。遇到這種情況時,院方必須拿出足夠的證據證明這種傷害並非由於護士的疏忽而造成,否則護士將承擔法律責任。
分析許多法律訴訟的案例,提示我們評估病人是否有摔倒的潛在危險,並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一位40歲的先生在局麻下行頭部囊腫手術,護士離開他去送手術車時,病人失去意識摔倒了,頭部撞到了牆上,這就是護土的責任。
因此,護土應在病人的護理記錄中,詳細記錄為保護病人而採取的一切措施,如:告知病人不能下床,或將病人轉至距護士站較近的病房等。
2、沒有執行醫囑或議定書
如果護士沒有執行醫囑或議定書,那麼你就極易被起訴。如果你對某個特別醫囑或議定書有疑問,你應向下醫囑的醫生或護理管理人員講清楚,引起他們的注意,千萬不要隨意變動、更改或不執行。執行醫囑並將其記錄下來以保護自己。
3、用葯錯誤
葯物管理和使用是一個充滿潛在危險的領域,引起的法律方面問題也是舉不勝舉。一方面,護士須保證使用的葯物與醫囑和醫院有關葯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一致;另一方面,執行了錯誤的醫囑,並不能受到保護而逃避責任。護士對自己的行為造成的後果是負有責任的。護士的職責要求對醫囑進行查核,執行正確的醫囑,同時必須熟悉和了解對患者所使用的葯物。
4、不能正確使用設備
護士對設備也有責任進行合理使用。醫院安裝的新設備或更新的儀器,護士需要熟悉並獲得必要的培訓。律師在申訴時要弄清設備使用的情況。如果護士在不應該使用的情況下使用該設備,則這種情況可成為對護士和醫院起訴的關鍵證據。
5、異物遺留在體內
異物遺留在體內主要是手術室護士和與侵襲性診療操作有關的護士所面臨的問題。醫院通常有清點手術物品的規定和步驟,遵守這些規定並認真記錄非常重要,因為這些記錄在審判時都可以作為證據。
6、沒有提供足夠的監護
沒有提供足夠的監護也是醫療差錯訴訟的一個常見原因,而且這種起訴可發生於醫院的每一個環節。如果有特殊監護的醫囑,護士要讓醫生確定頻率(除非醫院規章里有所提供),而且完整記錄監護和所有介入情況。
7、缺乏交流
護士和病人之間以及護士和其他醫務人員之間的交流對保障病人健康非常必要。護士需要及時地傳達病人的病情和執行的醫囑情況,但在病人未訴說和醫生未指示的情況下造成的錯誤,護士不負責任。
以上就是環球醫學教育網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護士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7種常見護理差錯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可以給廣大考友提供幫助,更多護士執業相關資訊敬請訪問環球醫學教育網護士頻道。
2018年護士考後專題點擊
2018年護士執業資格證注冊專題
2019年護士執業資格備考-每日一練

B. 護理差錯事故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護理事故屬於醫療損害,可以依照人身損害的賠償標准主張對方責任,但是因為病人本身就有病,不能要求賠償本身生病的損害賠償,只能要求醫療擴大損失的部分提要求。

C. 與護理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有哪些

【名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護士管理,提高護理質量,保障醫療和護理安全,保護護士的合法權益,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護士系指按本辦法規定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並經過注冊的護理專業技術人員。

第三條 國家發展護理事業,促進護理學科的發展,加強護士隊伍建設,重視和發揮護士在醫療、預防、保健和康復工作中的作用。

第四條 護士的執業權利受法律保護。護士的勞動受全社會的尊重。

第五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負責護士的監督管理。

第二章 考 試

第六條 凡申請護士執業者必須通過衛生部統一執業考試,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

第七條 獲得高等醫學院校護理專業專科以上畢業文憑者,以及獲得經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確認免考資格的普通中等衛生(護士)學校護理專業畢業文憑者,可以免於護士執業考試。

獲得其他普通中等衛生(護士)學校護理專業畢業文憑者,可以申請護士執業考試。

第八條 護士執業考試每年舉行一次。

第九條 護士執業考試的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第十條 符合本辦法第七條規定以及護士執業考試合格者,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

第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由衛生部監制。

第三章 注 冊

第十二條 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者,方可申請護士執業注冊



第十三條 護士注冊機關為執業所在地的縣級衛生行政部門。

第十四條 申請首次護士注冊必須填寫《護士注冊申請表》,繳納注冊費,並向注冊機關繳驗: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

(二)身份證明;

(三)健康檢查證明;

(四)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提交的其他證明。

第十五條 注冊機關在受理注冊申請後,應當在三十日內完成審核,審核合格的,予以注冊;審核不合格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者。

第十六條 護士注冊的有效期為二年。

護士連續注冊,在前一注冊期滿前六十日,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進行個人或集體校驗注冊。

第十七條 中斷注冊五年以上者,必須按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參加臨床實踐三個月,並向注冊機關提交有關證明,方可辦理再次注冊。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冊:

(一)服刑期間;

(二)因健康原因不能或不宜執行護理業務;

(三)違反本辦法被中止或取消注冊;

(四)其他不宜從事護士工作的。

第四章 執 業

第十九條 未經護士執業注冊者不得從事護士工作。

護理專業在校生或畢業生進行專業實習,以及按本辦法第十八條規定進行臨床實踐的,必須按照衛生部的有關規定在護士的指導下進行。

第二十條 護理員只能在護士的指導下從事臨床生活護理工作。

第二十一條 護士在執業中應當正確執行醫囑,觀察病人的身心狀態,對病人進行科學的護理。遇緊急情況應及時通知醫生並配合搶救,醫生不在場時,護士應當採取力所能及的急救措施。

第二十二條 護士有承擔預防保健工作、宣傳防病治病知識、進行康復指導、開展健康教育、提供衛生咨詢的義務。

第二十三條 護士執業必須遵守職業道德和醫療護理工作的規章制度及技術規范。

第二十四條 護士在執業中得悉就醫者的隱私,不得泄露,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五條 遇有自然災害、傳染病流行、突發重大傷亡事故及其他嚴重威脅人群生命健康的緊急情況,護士必須服從衛生行政部門的調遣,參加醫療救護和預防保健工作。

第二十六條 護士依法履行職責的權利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五章 罰 則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九條規定,未經護士執業注冊從事護士工作的,由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取締。

第二十八條 非法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的,由衛生行政部門予以繳銷。

第二十九條 護士執業違反醫療護理規章制度及技術規范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視情節予以警告、責令改正、中止注冊直至取消其注冊。

第三十條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六條規定,非法阻撓護士依法執業或侵犯護士人身權利的,由護士所在單位提請公安機關予以治安行政處罰;情節嚴重,觸犯刑律的,提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辦法其他規定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視情節予以警告、責令改正、中止注冊直至取消其注冊。

第三十二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照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當事人對行政處理決定不履行又未在法定期限內申請復議或提起訴訟的,衛生行政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三條 本辦法實施前已經取得護士以上技術職稱者,經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合格,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並准許按本辦法的規定辦理護士執業注冊。

本辦法實施前從事護士工作但未取得護士職稱者的執業證書頒發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和當事人實際水平作出具體規定。

第三十四條 境外人員申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護士工作的,必須依本辦法的規定通過執業考試,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並辦理注冊。

第三十五條 護士申請開業及成立護理服務機構,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比照醫療機構管理的有關規定審批。

第三十六條 本辦法的解釋權在衛生部。

第三十七條 本辦法的實施細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第三十八條 本辦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D. 護理法律關系與責任

護理事故的法律責任護理事故的法律責任護理事故的法律責任護理事故的法律責任 法律責任是同違法行為聯系在一起的。凡是實行某種違法行為的的公民、公職人員或法人,都應當對國家及受害者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該定義所確定的法律責任的基本原理論格局是:法律責任就是制裁意義上的法律後果;沒有違法就沒有法律責任;「過錯」責任和「責任自負」是法律責任的基本原則;法律責任是違法者基於違法行為向國家和受害者承擔的法律後果,因此,追究法律責任是國家專門機關的專有活動。 醫療護理活動中,病人和醫療機構之間實際上形成了一種醫療護理合作關系。因此,在因醫療護理事故發生損害追究醫療機構民事法律責任時,可以追究醫療機構的違約責任;同時,由於醫療護理事故損害的是公民的人身權,且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對損害的發生存在過錯,所以醫療護理事故構成侵權行為,因此,病人及其家屬也可以要求醫療機構承擔侵權責任。《護士條例》明確規定,護士在執業過程中造成醫療事故的,依照醫療事故處理的有關規定承擔法律責任。 一般來講,護理事故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刑事和行政3個方面的責任。 一一一一、、、、 護理事故的民事責任護理事故的民事責任護理事故的民事責任護理事故的民事責任 (一)民事民事民事民事責任的定義和形式責任的定義和形式責任的定義和形式責任的定義和形式 1、定義 民事責任(civil legal obligation)是指根據民法規定,民事主體侵犯他人的民事權利或違反自己所負有的民事義務時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構成狐狸事故的絕大多數案例都屬於民事案件。構成護理事故時,對病人承擔民事法律後果。 2、形式 民事責任的的承擔包括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承擔兩種形式,這兩種形式都統一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之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民事責任形式有以下10種:(1)停止侵害;(2)排除妨礙;(3)消除危險;(4)返返還財產;(5)恢復原狀;(6)修理更換、重作;(7)賠償損失;(8)支付違約金;(9)消除影響、恢復名譽;(10)賠禮道歉。醫療事故中的民事責任以賠償損失為主。 (二)醫療護理事故的賠償醫療護理事故的賠償醫療護理事故的賠償醫療護理事故的賠償 1.確定賠償數額依據 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九條規定,醫療護理事故賠償,應考慮下列因素,確定具體賠償數額:1.醫療護理事故等級;2.醫療護理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中的責任程度;3.醫療護理事故損傷後果與病人原有疾病狀況之間的關系。不屬於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2.賠償項目與計算方法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條規定,醫療護理事故賠償按照下列項目和標准計算: (1)醫療費:按照醫療護理事故對病人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後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 (2)誤工費:病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於收入高於醫療護理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護理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3)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補助標准計算。(4)陪護費:病人住院期間需要專人陪護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5)殘疾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護理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6)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 ,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7)喪葬費:按照醫療護理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准計算。 (8)被扶養人生活費:以死者生前或者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扶養且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為限,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住地最低生活保障標准計算。對不滿16周歲的撫養到16周歲。對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撫養2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9)交通費:按照病人實際必須的交通費用計算,憑據支付。 (10)住宿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准計算,憑據支付。 (11)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病人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病人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 二二二二、、、、護理事故的行政責任護理事故的行政責任護理事故的行政責任護理事故的行政責任 (一)行政職責的定義及其形式行政職責的定義及其形式行政職責的定義及其形式行政職責的定義及其形式 1. 定義 護理事故的行政責任是指在發生護理事故或處理護理事故的過程中,相關機構或人員違反衛生法律法規或護理操作規范,所應承擔行政法律後果。它包括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行政責任以及在處理護理事故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衛生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參加護理事故鑒定的工作人員、病人及其親友等人的行政責任。 2、行政責任的形式 《護士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護士在執業活動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依照職業分工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暫停其6個月以上1年以下職業活動直至由原發政部門吊銷其執業證書。 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法制,對護理事故的處理一般採取批評教育從嚴、懲罰處理從寬的原則,大多採用行政手段進行調解。如果調解失敗,轉由司法機構依法處理。我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對造成醫療護理責任事故的直接責任人員,醫療單位應當根據其事故等級、情節輕重、本人態度和一貫表現,分別給予不同行政處分。《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還規定,對造成醫療護理技術事故的直接責任人員,醫療單位應責令其作出書面檢查,吸取教訓,一般可免予行政處分;對情節嚴重的,也應當酌情給予行政處分。護理人員由於違反醫療規范及技術規范的,由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記過、留職查看或開除等行政處分,還可以給予中止注冊、取消注冊處分。 根據《護士條例》,除依照前款處分外,衛生行政部門可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直至由原發政部門吊銷其護士執業證書。 (二)護理事故的免責事由護理事故的免責事由護理事故的免責事由護理事故的免責事由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在診療護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於醫療護理事故; 1. 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病人生命而採取緊急醫學措施而造成不良後果的。 2. 在醫療護理活動中由於病人病情異常或病人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護理以外的。 3. 在現有醫學科學條件下,發生無法預料或者不能預防的不良後果的。 4. 無過錯輸血造成不良後果的。 5. 隱患方原因延誤診療導致不良後果的。 6. 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後果的。 三三三三、、、、護理事故的刑事責任護理事故的刑事責任護理事故的刑事責任護理事故的刑事責任 (一)刑事責任的定義及形式刑事責任的定義及形式刑事責任的定義及形式刑事責任的定義及形式 1. 定義 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對違反刑事法律義務的行為所引起的刑事法律後果的一種應有的、體現國家對行為人否定的到的政治評價的承擔。 2. 形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三條、三十四條提出,刑法分為主刑和附加
刑。主刑的種類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附加刑也可獨立適用。 (二)護理刑事責任的相關規定護理刑事責任的相關規定護理刑事責任的相關規定護理刑事責任的相關規定 護理刑事責任是指護患雙方或者相關人員在處理醫療事故爭議中,違反刑事法律、法規、構成犯罪,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護理事故主要犯罪一般包括護理事故罪、偽證罪和受賄罪等。 《護士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衛生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未依照本條例規定履行職責,在護士監督管理工作中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或者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依法給與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護理事故的行政責任不同於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從其概念上我們可以看出,護理事故的刑事責任室友行為人在處理護理事故爭議時,因違反刑法構成犯罪,才應當承當的刑事法律責任。如果行為人的行為顯著輕微,危害不大,達不到構成犯罪的標准時,只能追究其行政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條規定,醫務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據本條例之規定,醫療護理責任事故罪是指醫務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行為。本罪的主體是醫務人員。這里的醫務人員是指《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診療人員及護理人員。。。。。。回答完畢。

E. 護士的法律責任包括哪些

衛生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未依照本條例規定履行職責,在護士監督管理工作中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或者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F. 護生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護生的法律責任:

1、護生在脫離帶教護士的督導,擅自行事造成了患者的損傷,就要承擔法律責任 。

2、護生脫離帶教護士的督導,擅自行事造成了患者的損傷,就要承擔法律責任 。

3、護生在執業護士的督導下發生差錯事故,除本人要負責外,帶教護士要負法律責任 。

(6)護理法律責任有哪些擴展閱讀:

護理學院的在校學生叫護生,而護士是已經畢業工作的醫護工作者。

護生只能在執業護士的嚴密監督和指導下,為病人實施護理。如果在執業護士的指導下,護生因操作不當給病人造成損害,那麼她可以不負法律責任。

但如果未經帶教護士批准,擅自獨立操作造成了病人的損害,那麼她同樣也要承擔法律責任,病人有權利要她作出經濟賠償。所以,護生進入臨床實習前,應該明確自己法定的職責范圍。

G. 護士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請明確護士的何種行為?才好回答你關於責任的界定

H. 護士與護生各有什麼法律責任

這才是護士應該附有的法律責任
1)處理和執行醫囑醫囑是護士對病人實施護理的法律依據。
2)獨立完成護理活動時,應明確自己的職責范圍、工作單位的政策及工作要求,超出自己職能范圍或沒有遵照規范要求,而對病人產生傷害,護士負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責任
3)委派別人實施護理時,必須明確被委託人有無擔負此項工作的資格、能力及知識,否則由此產生的後果,委派者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4)書寫臨床護理記錄時,應及時准確無誤、完整,如發生醫療糾紛時,完整、可靠的護理記錄可提供當時診治的真實經過,是重要的法律證據或線索,如果被丟失、塗改、隱匿、偽造或銷毀,都是違法行為。
6)病人死亡及有關問題的處理:病人在死亡前常留下遺囑,有時護士會被作為遺囑的見證人。
護士在作見證人時注意以下幾點:
病人死亡後,護士應填寫有關卡片,做好詳細准確的記錄,特別是病人的死亡時間。如病人同意屍檢,捐獻自己的遺體或組織器官時,應有病人或家屬簽字的書面文件。如病人在緊急情況下住院,死亡時身旁無親友時,其遺物至少有2人在場的情況下清點、記錄,並交病房負責人妥善保管。
7)麻醉葯品及其他物品的管理:麻醉葯品主要指鴉片、哌替啶及嗎啡等葯物,臨床上用於術後、晚期癌症及一些危重病人的對症治療。
祝你好運

熱點內容
銀川市律師協會 發布:2025-09-27 04:09:53 瀏覽:194
2015年頒布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27 04:08:05 瀏覽:791
法律與道德關系論文 發布:2025-09-27 03:20:51 瀏覽:920
下面關於經濟法調整對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發布:2025-09-27 02:20:02 瀏覽:54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期末復習資料 發布:2025-09-27 02:18:34 瀏覽:180
道德講堂主持詞文明禮儀 發布:2025-09-27 02:12:05 瀏覽:884
法律顧問後續政策 發布:2025-09-27 02:01:33 瀏覽:563
行政法第三次考核測試題 發布:2025-09-27 01:59:55 瀏覽:316
上海政法學院經濟法肖 發布:2025-09-27 01:58:17 瀏覽:926
方城法院網 發布:2025-09-27 01:57:06 瀏覽: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