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中照片有沒有法律效力
『壹』 民事訴訟中相片證據的問題
民事訴訟的照片,應當請與案件無利害關系的人攝制,並出具書面證明,證明攝制時間、地點、使用設備(非電子照相器材或不能編輯的底片)和照片與現場實際屬實等。
『貳』 合同拍成照片留存,有法律效力嗎,等同原件嗎
有法律效力嗎,等同原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版:
第七十條書證應當提權交原件。物證應當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製品、照片、副本、節錄本。
提交外文書證,必須附有中文譯本。
(2)訴訟中照片有沒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六條人民法院收到當事人提交的證據材料,應當出具收據,寫明證據名稱、頁數、份數、原件或者復印件以及收到時間等,並由經辦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第六十七條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調查取證,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
人民法院對有關單位和個人提出的證明文書,應當辨別真偽,審查確定其效力。
第六十八條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並由當事人互相質證。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證據應當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開開庭時出示。
第六十九條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
『叄』 沒有原件只有照片能作為證據起訴嗎
證據的取得必須合法,只有經過合法途徑取得的證據才能作為定案根據。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制其談話,系不合法行為,以這種手段取得的錄音資料,不能作為證據使用。」而證據合法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即:
(一)證據的收集主體必須合法;
(二)證據的表現形式必須合法;
(三)證據的收集程序必須合法;
(四)證據內容經過法定程序審查。
而有權進行取證的主體應包括三類人:
第一類是隱私權利主體,權利人有處分自己權利的自由。如在婚姻案件中,於婚姻一方有過不正當關系的第三人所取的相關證據,該證據不構成對隱私權的侵犯。
第二類是知情權主體,
但是,在這兩類主體取證之後,應進入法律程序維權,向法庭出示,則不構成對隱私權的侵犯。如若在取證之後到處宣揚,或為達到某種敲詐、勒索錢財的目的,則另當別論,應由相關法律規制。
第三類合法取證主體應是法律賦權主體,包括公安機關、法院等。無權主體則是沒有法律依據和正當理由:對他人隱私進行取證的主體。取證的手段對於有權主體在需要獲取他人隱私時,其採取的手段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不得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
第二,知情權是指自然人享有最大限度地知悉、獲取各種信息的自由和權利。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對自己的個人秘密和個人私生活進行保密並排除他人干涉的人格權。從該定義可以看出,隱私權是受法律保護的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是一種對隱私的保護。但是,是不是隱私即等同於隱私權,即所有的隱私都應受到法律的保護呢?
隱私可以分為合法的隱私和非法的隱私。當公民個人的隱私觸犯公共利益和社會利益,違反公序良俗時,即為非法隱私,不形成隱私權,不受法律保護。反之只有合法的隱私才能享有隱私權,也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在取證時,只要沒有侵害他人合法隱私則不構成對他人合法權益的俊害,其取得的證據只要符合證據的其他兩個屬性(客觀性和關聯性)即可作為定案依據
第三,隱私權與知情權某種意義上存在著沖突,公民在享有隱私權的同時並不能侵犯相對人的知情權。比如在婚姻案件中,婚姻法規定夫妻雙方有互相忠誠的義務,如丈夫在外與他人同居。該同居的事實對社會大眾構成隱私權,不可被侵犯,但其妻子應對其享有知情權。其妻子對該行為進行拍照取證,用以維權並不構成侵犯隱私權。
綜合上述分析,若行使自己的知情權,且取得證據後用合法手段維權,則在案件審理過程中,該證據合法有效,應該予以採納。
『肆』 在民事訴訟案中作為證據的照片上沒有顯示出拍攝日期,有沒有證據的效力
你好
效力是有的,此與照片上日期的重要性有關,與證明力高低有關;如版果日期很關鍵,那麼照片的權上沒有日期或查不到原始日期,那麼這個照片的證明力就低,一般只能作輔助證據使用,不用作直接證據;還有雖然照片上沒有日期,但你可以查一個照片的來源或屬性,這也是可以查到照片的日期的!!
『伍』 照片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能不能起訴對方
房子中介公司私自用我裝修好了的照
『陸』 數碼照片具有法律效力嗎
經過公證的數碼照片具有與紙質照片同等的法律效力。
新民事訴訟法將電子版數據列入權了證據目錄中,該規定意味著包括電子郵件、數碼照片、QQ聊天記錄甚至微博私信等都有可能作為證據使用。
數碼照片的原始信息記錄屬電子文檔,而電子文檔是可修改可復制的。所以,數碼照片雖然可以作為證據,但是證明力是要打折扣的,所以讓公證處給你從數碼相機中提取該圖片並固定,這樣經過公證的數碼照片就有了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