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回傳件有法律效力嗎
Ⅰ 和客戶簽合同,如果合同是傳真過去的,客戶簽字後回傳過來,不是原件有法律效力嗎
我國《合同法》第三十二條明確規定,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同時該法第三十三條又規定, 當事人採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簽訂確認書。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合同是否合法有效與合同的成立是兩回事。 建議商友事前要求對方先簽定確認書, 並就其注冊登記的真實合法情況進行必要的核實後, 結合合同的實際內容就合同生效附條件或附期限, 再互相傳真簽字蓋章的合同; 同時,雙方應互相快遞簽字蓋章的合同原始文本。確認不一定都要當面,只要足以證實雙方訂立合同及其內容是真實意思表示即可。確認可以多種方式,當面確認較為保險,但不是唯一的。應盡量持有雙方互相確認的合同原始文本,並注意合同當事人主體及內容的真實性及合法性。"合同雙方蓋章傳真即生效"的做法不保險,要慎重而行,並在簽定合同和履行合同過程中盡量做到有備無患!隨著電子商務的日益發展,電子郵件和傳真等數據電文以其快捷而方便的特性使得使得其應用越來越廣泛,但發生商務糾紛後,如何分析看待其證據效力,部分商友認識上還存在一定誤區,尚需結合具體法律事實來客觀分析,並公正認定其證據效力。
Ⅱ 雙方未簽訂供貨合同,訂單傳真件能否作為證據使用
訂單傳真件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訂單上有對方回傳確認的簽字是對方的什麼人簽的,內如果是經理或容主管級別的,有效
不一定需要對方在訂單上加蓋公章
另外,發貨單上的對方倉庫收貨人簽字,你需要有證據證明收貨人是對方的工作人員才行。
Ⅲ 合同傳真件有沒有法律效力
傳真合同是合同的形式之一,也是現如今比較流行的一種合同方式。採用這種專方式的合同,大大節省了雙方的時屬間與精力。但卻有人在質疑,傳真合同究竟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合同法》明確指出:書面合同的形式可以表現為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從這條可以看出,合同的形式包括傳真件。根據我國《合同法》的有關規定,當事人以傳真形式達成協議,內容符合合同構成要件的,合同自承諾內容的傳真到達對方時成立。傳真件合同文本同樣具有證明合同成立的證明能力,但由於在實踐中,傳真合同可能在傳送過程中經常出現字跡不清、內容模糊等情況,並且容易被偽造、篡改,所以其效力一直備受爭議。要想證明傳真合同的有效性,那麼就需要提供相應的證據證明,如電信公司傳真電話記錄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解除合同。否則即應依法承擔違約責任。
Ⅳ 對賬單傳真件有法律效力嗎
傳統的審判實踐一般將傳真件視同復印件,我國民事訴訟法第68條規定:「書內證應當提容交
原件,物證應當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製品、照片、節錄本」。
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意見》第78條中則規定:「證據材料為復印件,提供人拒不提供原件或原件線索,沒有其他材料可以印證,不予承認的,在訴訟中不得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根據上述規定,傳真件並沒有獨立的證據地位,其證明力需要別的證據進行印證,方可定其證明是,理論上稱之為需要補強之證據。
《合同法》第11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及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傳真件是一種數據電文,一種法律上之「書面形式」。
2005年4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第7條規定「數
據電文不得僅因為其是以電子、光學、磁或者類似手段生成、發送、接收或者儲存的而被拒絕作為證據使用。」該法首次確定了數據電文的證據地位。雖然有此規定,並不等於解決了傳真件獨立的證明力的問題,除非在技術上之進步解決了傳真件證明力相關的鑒定問題。
Ⅳ 傳真件、掃描件沒有法律效力,那對賬單回傳有什麼意義呢
傳真件和掃描件具備一定的法律效力,但一般需與其他證據。對賬單回傳具有一定意義。
1、從證據角度來說,掃描件是圖片,作為復印件的形式而存在,從技術上可以被篡改,因此單單掃描件的證明效力是很低的,除非對方對此掃描件認可,否則需要提供其它相關的證據來進行佐證,形成證據鏈鎖。此時,掃描件才能作為定案的證據,具有證明較高的效力。
2、在法律上合同原件屬於原始證據,也是直接證據,其證明力是最高的,你可以直接拿著合同去打官司,而掃描件相當於復印件,非原始證據,你僅憑此去打官司是很難得到法院支持的。原件也可能被篡改,但可以被鑒定出來,如原件真實,可以作為認定事實的證據,而掃描件即使鑒定真實,仍不能直接作為證據認定,這就是兩者區別。
3、復印件和掃描件都屬於電子科技產品,是一種證明形式,復印件和掃描件都只能作為臨時文件。如果復印件和掃描件沒有和原件核對、印證,是沒有法律效力的,但經過公證處公證的掃描件和復印件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作為原件使用。
有人認為掃描件比復印件的法律效力高,這是誤解。掃描件也只是圖片,掃描件由於經歷了對被掃描文件(不一定是原始文件)的掃描、錄入電腦、轉換格式或字體、傳輸、接受、列印等過程,從技術上可以篡改,所以除非對方認可,否則需要其他證據來輔證。復印件和掃描件的法律效力僅具有不完整的證明力,若原件、掃描件為同一人執有,則僅提供掃描件的,不免除提供原件的義務。
在法律上原件屬於原始證據,也是直接證據,其證明力是最高的,而掃描件相當於復印件,是非原始證據。原件也可能被篡改,但可以被鑒定出來,如原件真實,可以作為認定事實的證據,而掃描件即使鑒定真實,仍不能直接作為證據來使用。
《最高人民法院的證據規則》
第六十九條 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復印件、復製品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第七十條 一方當事人提出書證原件或者與書證原件核對無誤的復印件、照片、副本、節錄本作為證據,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
Ⅵ 客戶傳真來的訂單具有法律效應嗎(對方有簽字)還是需要收到原件
有效用的
Ⅶ 送貨單有法律效力嗎
一,送貨單,是指出賣人開出的送貨憑據,沒有法律效力的證據.
二,收貨單內,是指買受人收到貨物後,開出的容收貨憑證,有法律效力的證據.
綜上所述,以上是關於送貨單與收貨單的區別和做為訴訟證據的法律效力.
(7)訂單回傳件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1、法律效力,
2、法律生效的范圍。
包括:(1)時間效力,指法律開始生效的時間和終止生效的時間。
(2)空間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領海、領空),通常全國性法律適用於全國,地方性法規僅在本地區有效。
(3)對人的效力,指法律對什麼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適用於全國公民,有的法律只適用於一部分公民。
3、通常,法律效力可以分為規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
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狹義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圍或適用范圍,即法律對什麼人、什麼事、在什麼地方和什麼時間有約束力。
本章所講的法律效力,即狹義的法律效力。
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決書、裁定書、逮捕證、許可證的法律效力。
4、法律對人的效力在世界各國的法律實踐中先後採用過四種對人的效力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