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房產贈與公證後有沒有法律效力

房產贈與公證後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03-05 23:11:12

1. 房屋贈與只簽了公證書,是否有法律效力

你好,當時簽署公證書是在意識清楚情況下簽訂的,應該有法律效力的。

2. 房子公證贈與後 房子沒過戶 有法律效力嗎

房屋產權贈與公證了,抄四年了沒過戶公證有法律效力,建議辦理過戶手續,避免以後的糾紛 。看看你自己公正上有時間限制沒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
第一百八十五條 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第一百八十六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十四條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於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
第十五條
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
第十六條
不動產登記簿是物權歸屬和內容的根據。不動產登記簿由登記機構管理。
第十七條
不動產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產物權的證明。不動產權屬證書記載的事項,應當與不動產登記簿一致;記載不一致的,除有證據證明不動產登記簿確有錯誤外,以不動產登記簿為准。

3. 房產贈與公證有哪些效力

1、贈與是一種合同,是一方當事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自願將自己所有的財產無償地給予對方當事人所有,對方當事人也表示接受的法律行為。給予財產的一方叫贈與人,接受財產的一方叫受贈人。贈與是雙方法律行為。同時也是實踐性法律行為,也就是說,贈與除了贈與人有把自己的財產無償地給予他人所有的意思表示,他人有同意接受贈與的意思表示外,還要交付實物才能成立。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贈與中,第一步是贈與關系,第二步才是實物交付,贈與人表示將自己所有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這一意思表示是首要的,是前提條件,只有在雙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礎上,才有可能進行實物交付,否則,無贈與人、受贈人的意思表示,或僅有贈與人的贈與表示而無受贈人接受贈與的表示,贈與人要將自己所有的財產交付給受贈人也就無從談起。一言以蔽之,贈與的雙方法律行為特徵相對其實踐性法律行為特徵來說是前提、是基礎,決定辦理房產贈與公證方式的因素,是贈與的雙方法律行為特徵而不是實踐性法律行為特徵。
2、根據我國《契稅暫行條例》第3條規定和審判實踐經驗,贈與人雖未把房屋實際交付受贈人使用、營業,但有贈與協議,並辦理了房屋產權過戶登記手續的,應當認為房屋產權已經轉移,贈與已經成立,這就說明,在其他條件合乎規定的情況下,房屋交付與否,並不影響贈與行為的成立,換句話說,贈與的實踐性法律行為特徵對於房產贈與行為成立與否並不起決定作用。
3、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8條規定,房產贈與行為的成立,一般情況下,以根據書面贈與合同辦理過戶手續為准;特殊情況下,沒有辦理過戶手續的,也應有書面贈與合同,並實際交付房屋,贈與方算成立。據此,可得出這樣的結論:書面贈與合同是房產贈與成立的必要條件之一。與此相適應,公證處在辦理房產贈與公證時應採取證明贈與合同的真實、合法的方式。
4、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房產贈與公證採取證明房產贈與人單方製成的贈與書的真實、合法的公證方式,而不管受贈人有無接受贈與的表示,那麼,在房產受贈人不同意接受贈與的情況下,原來的贈與公證也就沒有必要,贈與公證書也就失去實際意義。

4. 你好,房屋贈與協議沒有公證人有法律效力嗎

任何協議只要經過雙方當事人的簽字或者蓋章,即代表雙方當事人對於協議內的主要條款達成合意,在協議容不存在被宣布無效和可撤銷的情形之下,合同成立時即具有法律效力。
贈與協議也是如此,公證人並非必須存在,其存在的理由只是提高了對於簽訂協議客觀公證的證明力度而已。
但是合同法186條中規定了,在贈與物權利轉移之前,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具有救災扶貧 社會公益性質 道德義務性質 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於前款規定。
對於某些附帶義務的贈與,受贈人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即便贈與物的權利已經轉移至受贈人名下,贈與人也有權撤銷贈與。
關於撤銷的內容實在太多,請參照合同法192、193、194和195條。

5. 房產贈與只有協議沒有公證是否有效

一般來說,協議只要不違反法律的規定,雙方簽字捺手印就生效了。
不過最好簽協議有見證人。

具體需不需要公證,那要看你當地房產管理所的要求了。去問問就知道。人家不要求,就不用公證,人家要求了,就需要去公證了

6. 房產贈予也需要公證後才有效嗎

房屋贈與需要公證
司法部、建設部聯合發布《關於房產登記管理中加強公證聯合通知》要求以下幾種事項必須辦理公證:
一是繼承房產,應當辦理「繼承權公證書」。
二是遺囑人為處分房產而設立的遺囑,應當辦理公證。在遺囑生效後其法定繼承人或遺囑受益人可根據遺囑內容協商簽訂遺產分割協議,經公證證明後到房地產管理機關辦理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
三是贈與房產,應當辦理贈與人的「贈與公證書」和受贈人「接受贈與公證書」或雙方共同辦理「贈與合同公證書」。
四是有關房產所有權轉移的涉外和涉港澳台的法律行為,必須辦理公證證明。除以上列舉需辦理公證外,其他房屋轉讓許可不必辦理公證即可轉讓,但是房屋轉讓必須有書面協議,按規定持有關證件辦理轉讓手續後,房屋產權才發生轉移。
因此,房產贈與必須公證。
辦理房產贈與合同公證,由房產所在地公證處受理。
辦理房產贈與合同公證,公證處會要求申請人填寫公證申請表,並提交下列證明、材料;
(一)居民身份證、戶口簿及其復印件;
(二)受贈人為法人的,應提交法人資格證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及其復印件;
代理人代為申請的,代理人提交授權委託書和居民身份證及其復印件;
(三)贈與合同文本;
(四)被贈與房產所有權證明;
(五)房產共有人同意贈與人將房產贈與他人的書面意見;
(六)房產屬集體所有的,應提交該集體組織成員同意贈與的書面意見;
(七)房產屬全民所有的,應提交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批准贈與的文件;
(八)公證人員認為應提交的其他證明、材料。
經審查上述證明、材料真實、齊備,規定,公證處予以受理、登記,並辦理公證。
贈與的公證費是房產價值的百分之二。

7. 房屋贈與協議不公證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房屋贈與協議不公正也具有法律效力。除非協議約定公證以後才生效,才需公證。

房屋贈與協議在不公正情況下效力:

享有產權的房屋所有人有權自由處分自己的房產,可以將房產贈與他人,並簽訂房產贈與合同。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贈與合同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但是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能隨意撤銷。

因此,受贈人雖然約定將房產贈與另一方,但是房屋作為不動產,只有在辦理了正式的房屋所有權變更登記手續後產權才會發生轉移。因此在房產變更登記之前是可以撤銷贈與的,此時受贈人並不能請求法院判令繼續履行。

(7)房產贈與公證後有沒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贈與合同是指贈與人與受贈人就無償轉移房屋所有權而達成的協議。贈與合同是雙方的法律行為,這一點使它與遺贈、捐助行為或債務免除等單方法律行為相區別。

贈與合同一般具有以下性質:

1、雙方行為。贈與合同須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贈與人有贈與的表示,但受贈人並沒有接受的意思,則合同仍不能成立,故與饋贈這種單方行為不同。

2、是吸收了諾誠合同與實踐合同的合理因素。諾成行為。多數國家承襲羅馬法的傳統,規定贈與合同在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時即告成立,不必等待交付贈與物,即為諾成行為。

3、無償行為。除合同中雙方約定附條件的義務外,原則上受贈人並不因贈與合同而承擔義務,故為單務合同。

8. 贈與合同如果辦理公證是否有法律效力

公證過的贈與合同有效且不能被撤銷。根據《合同法》的規定,一般的贈與合同簽訂後,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前,可以撤銷贈與,但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前,贈與人不得撤銷贈與。

9. 房產的贈與聲明需要公證才有法律效力嗎

任何協議只要經過雙方當事人的簽字或者蓋章,即代表雙方當事人對於協議的主要專條款達成合意屬,在協議不存在被宣布無效和可撤銷的情形之下,合同成立時即具有法律效力。

贈與協議也是如此,公證人並非必須存在,其存在的理由只是提高了對於簽訂協議客觀公證的證明力度而已。

但是合同法186條中規定了,在贈與物權利轉移之前,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具有救災扶貧 社會公益性質 道德義務性質 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於前款規定。對於某些附帶義務的贈與,受贈人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即便贈與物的權利已經轉移至受贈人名下,贈與人也有權撤銷贈與。

熱點內容
銀川市律師協會 發布:2025-09-27 04:09:53 瀏覽:194
2015年頒布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27 04:08:05 瀏覽:791
法律與道德關系論文 發布:2025-09-27 03:20:51 瀏覽:920
下面關於經濟法調整對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發布:2025-09-27 02:20:02 瀏覽:54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期末復習資料 發布:2025-09-27 02:18:34 瀏覽:180
道德講堂主持詞文明禮儀 發布:2025-09-27 02:12:05 瀏覽:884
法律顧問後續政策 發布:2025-09-27 02:01:33 瀏覽:563
行政法第三次考核測試題 發布:2025-09-27 01:59:55 瀏覽:316
上海政法學院經濟法肖 發布:2025-09-27 01:58:17 瀏覽:926
方城法院網 發布:2025-09-27 01:57:06 瀏覽: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