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醉駕同飲者是否要負法律責任

醉駕同飲者是否要負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3-08 01:40:05

Ⅰ 的醉駕,請問同桌飲酒的人要承擔責任嗎

來【四種勸酒情形要承擔法律源責任】
和人一起喝酒中,如果飲酒出事,有四種情況勸酒者需承擔法律責任
1、強迫性勸酒,比如用「不喝不夠朋友」等語言刺激對方喝酒,或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製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
2、明知對方不能喝酒仍勸其飲酒,比如明知對方身體狀況,仍勸其飲酒誘發疾病等;
3、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身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4、酒後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
以上就是共同飲酒需要承擔責任的四種情形,希望大家在飲酒時注意分寸,不能讓人過度飲酒,否則將承擔法律後果!

Ⅱ 酒駕死亡同飲者需承擔什麼責任

酒駕死亡同飲者需承擔過錯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專權責任法》
第六條屬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二十四條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雙方分擔損失。

Ⅲ 一起喝酒,喝完後各有各回家,但其中一個朋友被查醉駕,和一起喝酒的人要負什麼責任

如果只是被交警查到,人沒啥事,他被拘役你不要賠償。如果人傷亡,你就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如果親朋好友在共同飲酒過程中存在以下情節,則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第—是強迫性勸酒,如故意灌酒用話要挾刺激對方喝酒,或者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製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
第二是明知對方不能喝酒,如明知對方的身體狀況,仍勸其飲酒誘發疾病等;
第三是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己的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第四是酒後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
以上就是共同飲酒需要承擔責任的四種情形,希望大家在飲酒時注意分寸,不能讓人過度飲酒,否則將承擔法律後果。

Ⅳ 男子醉駕身亡,同飲者應負什麼責任

如果同飲者在明知道受害人是喝了酒還要開車的情況下沒有進行勸阻那麼就要付一部分的刑事責任!

Ⅳ 因醉酒導致人身事故,同飲者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一起喝酒的人竭力勸阻無效執意要酒駕的無責任,明知酒後駕車是違法的機時不勸阻或縱容酒駕醉駕造成交通事故的,有連帶責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機動車駕駛人應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按照操作規范安全駕駛、文明駕駛。
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或者麻醉葯品,或者患有妨礙安全駕駛機動車的疾病,或者過度疲勞影響安全駕駛的,不得駕駛機動車。
任何人不得強迫、指使、縱容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
上述第二十二條第三款「任何人不得強迫、指使、縱容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包括了「同桌人可預見酒駕的嚴重後果,但不加以制止甚至縱容」的情形,說明一起就餐喝酒的人有連帶責任。負有連帶責任的人在這里主要是縱容酒駕,不是強迫、指使他人酒駕。
以案為證:鄭州市民趙先生、王先生、劉先生、程先生聚在外地一朋友家吃飯。席間,大家都喝酒了。有人提醒:「誰開車誰就少喝點。」但看趙先生喝了,也沒有人強加阻攔。最後幾人一共喝了3瓶白酒。返程時,趙先生開車,王先生坐在副駕駛,劉、程坐在後排。行至鄭密路鄭州繞城高速橋上時,趙先生開的車與馬先生開的車相撞,趙、王當場死亡。
交警部門出具的交通事故認定書上認定趙先生負全部責任,王、劉、程與對方司機馬先生無責任。對此,趙先生的家屬未能接受。家屬認為,王、劉、程3人明知趙先生酒後駕車是不允許的,卻沒能阻止,這種行為難辭其責。死者家屬將當時車上的另外3人告上法庭。
法院審理認為,造成公民死亡的應賠償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等費用。王先生、劉先生、程先生明知趙先生已飲酒,還縱容他開車,存在過錯,對事故的發生應承擔次要責任。
法院法官稱,同桌人如果知道司機喝酒,都可以預見到酒駕的嚴重後果,不加制止甚至縱容,屬於間接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為,應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如果事故嚴重,還可能承擔刑責。」法院判決,王、劉、程各承擔10%的民事責任,賠償死亡賠償金、喪葬費、被撫養人生活費等共計17萬余元。趙先生承擔70%的民事責任。

Ⅵ 喝酒後醉駕撞傷人後,同桌飲酒的人和同車乘客是否應__擔責任

這個問題是有問題細分的不可以一概而論,我們先來梳理可能需要承擔責任的一些行為,再來梳理不需要承擔責任的行為。首先,作為同桌飲酒的人在此活動此間你對肇事司機進行了勸酒,滿足你促成肇事者飲酒,但是再次之後你沒有制止醉酒後的司機進行酒駕行為造成事故,並且造成了肇事者本人生命安全受到了傷害,這樣的行為你有可能需要對你勸酒後酒駕出事故後受到傷害的他負責。


另一種可能,那就是在同桌飲酒者,以及同乘人員用自己的身份刺激已經醉酒後的肇事者進行酒後危險駕駛,從而導致了事故的發生,那麼在肇事司機造成其他人員傷害是這是就需要承擔教唆犯罪的刑事責任。

Ⅶ 酒駕出車禍,同飲者該負什麼責任

無責!

Ⅷ 喝酒後醉駕撞傷人後,同桌飲酒的人和同車乘客是否應𠄘擔責任

近年來的酒後事故頻發,給社會和家庭都迼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和損失,因此喝酒出事後由誰承擔責任也成為人們觀注的焦點問題。筆者總結認為,有六種行為人要對酒後發生的損害後果承擔法律責任,甚至要承擔刑事責任。
第一種是強迫性勸酒的人,如故意灌酒,刺激性勸酒,這種人要對被勸飲酒者發生的任何後果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二種是明知飲酒者不能喝酒或身體不適仍勸其飲酒的人,這種人要對對方因飲酒誘發的疾病以及酒後駕車肇事等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第三種是共同飲酒後任酒友駕車離開的人,這種情況下發生交通事故的,同飲者不僅要對共同飲酒的夥伴承擔責任,還要對因事故受害的相對方承量相應的責任。
第四種是共同飲酒後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的人,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自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己的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因此出事的共同飲酒者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五種是明知駕車人飲酒而唆使其酒後駕車的人,這種人不但要對發生交通事故的後果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如果明知駕車人醉酒仍唆使其駕車的還涉嫌危險駕駛罪的共同犯罪,可能要被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種是酒局的組織者要承擔飲酒適度和酒後安全護送的義務,否則出事後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喝酒有風險,勸酒須謹慎,僅以此文給大家提個醒,適度適當飲酒,避免引官司上身。

Ⅸ 哪些情形同飲者需要承擔責任

強迫性勸酒:「抄你今天非喝不襲可,不喝就別想走!」在飲酒過程中,如酒友有明顯的強迫性勸酒行為,如故意灌酒、用話要挾對方、不喝就不依不饒等,出現意外導致死亡等損害後果的,酒友應承擔一定的責任。

酒後駕車未勸阻以致發生損害:明知對方酒後駕車而不加以勸阻的,一旦發生事故,酒友有可能會承擔一定的責任。如果已盡到勸阻義務,而對方不聽勸阻的情況下,酒友可以適當免責。

另外共同飲酒人應合理預見共同飲酒期間或飲酒後不安全因素造成他人或自身的損害可能性,應當相互提醒、勸阻飲酒者。活動中的邀請者對於活動本身應承擔相應的安全保障義務,包括提醒、勸阻、通知以及扶助、照顧、護送義務。若未盡安全保障義務,則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迴避決定權主體 發布:2025-09-26 14:54:01 瀏覽:19
新鄉律師協會 發布:2025-09-26 14:33:10 瀏覽:487
婚姻法哪一年立法 發布:2025-09-26 14:28:23 瀏覽:318
民事訴訟法證人保護 發布:2025-09-26 14:25:11 瀏覽:115
法院事故組 發布:2025-09-26 14:25:07 瀏覽:474
電子商務網路購物類法規案例 發布:2025-09-26 14:11:25 瀏覽:417
民法通則第100條 發布:2025-09-26 14:11:14 瀏覽:173
尚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26 13:49:30 瀏覽:39
人民法院審理未成年 發布:2025-09-26 13:40:00 瀏覽:710
關於電動車的法律知識小爆 發布:2025-09-26 13:33:41 瀏覽: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