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跳單會有什麼法律責任

跳單會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3-08 03:20:13

1. 這算房產中介跳單嗎我需要賠償嗎

這個你到是問對人了...我就是做這行的..

這是道德上的問題..

至於中介公司A要你賠償中介費的這回種心答理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當初第一次是中介公司A陪你去看的房..雖然由於某些原因買不成...

但是最後知道你在B家中介買的房..人家心理肯定不平衡的呀.人家的勞動白費了

了,能不難過嗎??

再說了,在中介公司A的立場看來..他們肯定覺得你是因為和B家公司有什麼關

系..就是說在中介費方面給你便宜了....這是一個..另一個或者是你已經和房東

私下談好,只是讓B公司寫下合同....這其中到底是什麼原因也只有你自己知道..

你既然是看同一家房子.為什麼不找第一家呢..

我很明白你們買房的心態..就是為了少交中介費..

但是在這里跟你們說一下..其實真正聰明的人,對中介費是不需要很在意的..

只要中介公司幫你們在房東那裡把價格砍下來..這種小費用沒有必要斤斤計較的.

你把中介費砍低了,,他們在房價上就砍的不多..或者在其它地方,,是會有一筆費

用把中介費補上去的....

所以聰明的人..去買二手房.(找正規公司).不要計較中介費.

2. 關於購買二手房跳單的法律責任問題

建議看房交定金之前 把代理費用談好,不要交買賣定金合同,房產公司有一個意向金,就是所謂的居間合同,因為定金肯定是不退得,

3. 房產中介被客人跳單 利益誰來維護該如何通過什麼法律途徑來維護希望資深人士指路~!!!

我也是中介來,的確這種情況很多自,這是每個中介公司都會遇到的問題,只有通過工作盡量避免,但百分百控制是辦不到的。
在接受客戶委託之時和客戶簽署一個簡單的委託合同或者看房合同,純粹是關於防止跳單的事的,條款大概是說:如果客戶與某買方/賣方(或者出租人/承租人)直接簽署合同達成交易,則中介費按照雙倍支付。但是簽署這樣的委託合同或者看房合同,事先要對客戶說清楚,不要讓客戶覺得緊張或者不舒服。同時,要盡可能不讓買方/賣方(或者出租人/承租人)直接接觸。這樣做應該會杜絕很多跳單事件。
現在起訴的話,只要證據齊全就沒有問題。(比如看樓書、業主委託等)還可以要求雙倍賠償。
「跳單」的實質是抹殺了中介公司的服務行為,剝奪了中介公司的勞動價值,站在法律的角度,這些「跳單」的客戶屬於違約、欺詐。

4. 我的二手房是否算跳單,違法

不算違法的,但是你可能需要承擔違約責任的,如果你覺得買另外中介的房子真的很好的話,就跟21實際解除合同。

5. 跳單違約被告

你好,確認單是否中介合同?如果是的話,就按合同辦!如果有欺詐條款或行為,屬無效。還要具體分析吧!建議面談研究。

6. 我是一名房產經紀人,客戶跳單了,法律上有沒有

我民間法律人,你說的是行話,必有行規,違反行規就是違法。民間法律人負法律責任。

7. 我這樣算跳單嗎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嗎中介能否知道我的行為

之前跟中介簽了什麼協議沒有?

8. 買家繞開中介「跳單」成交房產,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中介帶你看房時有沒有簽協議?有的話如果被發現就要負責任了,沒有的話也沒處找你,是吧!!

9. 咨詢 法律高手! 中介公司如何正確合法處理客戶「跳單」行為

帶看單本身只是格式條款,而並非新聞裡面講的霸王條款。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發布第一批指導性案例的通知》中的「上海中原物業顧問有限公司訴陶德華居間合同糾紛案」里的裁判理由,「中原公司與陶德華簽訂的《房地產求購確認書》屬於居間合同性質,其中第2.4條的約定,屬於房屋買賣居間合同中常有的禁止「跳單」格式條款,其本意是為防止買方利用中介公司提供的房源信息卻「跳」過中介公司購買房屋,從而使中介公司無法得到應得的傭金,該約定並不存在免除一方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情形,應認定有效。」
同時根據《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
因此,帶看單作為格式條款,只要不存在免除一方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情形,應認定有效。

其實作為中介公司即使有帶看單,並且帶看單有效,也比較難以防止客戶跳單。最根本的辦法只有在合同中約定客戶「獨家委託中介公司」予以提供居間服務。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發布第一批指導性案例的通知》中的「上海中原物業顧問有限公司訴陶德華居間合同糾紛案」里的裁判理由,「
衡量買方是否「跳單」違約的關鍵,是看買方是否利用了該中介公司提供的房源信息、機會等條件。如果買方並未利用該中介公司提供的信息、機會等條件,而是通過其他公眾可以獲知的正當途徑獲得同一房源信息,則買方有權選擇報價低、服務好的中介公司促成房屋買賣合同成立,而不構成「跳單」違約。本案中,原產權人通過多家中介公司掛牌出售同一房屋,陶德華及其家人分別通過不同的中介公司了解到同一房源信息,並通過其他中介公司促成了房屋買賣合同成立。因此,陶德華並沒有利用中原公司的信息、機會,故不構成違約,對中原公司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根據上述指導性案例,其實只要中介公司不是獨家受客戶委託,客戶是有權利選擇報價更低,收費更低的中介公司,在現實中很難保證客戶不與其他中介公司串通。因此只有在合同中約定客戶「獨家委託中介公司」予以提供居間服務才是最好的風險防範辦法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迴避決定權主體 發布:2025-09-26 14:54:01 瀏覽:19
新鄉律師協會 發布:2025-09-26 14:33:10 瀏覽:487
婚姻法哪一年立法 發布:2025-09-26 14:28:23 瀏覽:318
民事訴訟法證人保護 發布:2025-09-26 14:25:11 瀏覽:115
法院事故組 發布:2025-09-26 14:25:07 瀏覽:474
電子商務網路購物類法規案例 發布:2025-09-26 14:11:25 瀏覽:417
民法通則第100條 發布:2025-09-26 14:11:14 瀏覽:173
尚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26 13:49:30 瀏覽:39
人民法院審理未成年 發布:2025-09-26 13:40:00 瀏覽:710
關於電動車的法律知識小爆 發布:2025-09-26 13:33:41 瀏覽: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