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什麼是法律責任競合舉例

什麼是法律責任競合舉例

發布時間: 2021-03-08 04:02:23

① 什麼是合同法中的責任競合

責任競合:是指由於某一法律事實的出現,導致產生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民事版責任,這些民權事責任被數個法律規范調整,彼此之間相互沖突的現象。在民法中,責任競合常常表現為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競合。《合同法》第122條規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陳某可依照有利於保護自己利益的原則進行選擇,選擇時要充分考慮賠償數額的大小和對方賠償能力的大小,以及提起訴訟的費用是否經濟和執行起來是否方便等,然後擇優定奪。

② 關於法律責任競合

本來案無論從哪個角度考慮自,這種情況顯然是要適用《產品質量法》。一是《產品質量法》法律效力高於《認證認可條例》;二是本案同一種行為觸犯二種法律,適用吸收原則,選擇較重的違法行為從重處罰;三是根據本案案情看,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財產安全的滅火器產品必須要沒收,如適用《認證認可條例》只能責令其改正並處5-20萬罰款,對產品無權沒收,這顯然有悖於行政法的精神。

③ 什麼是「法規競合」處理

1、法律責任競合的概念:法律責任競合是指由於某種法律事實的出現,導致兩種版或兩種以上的法律責任產生權,而這些責任之間相互沖突的現象。
2、法律責任競合的特點:數個法律責任的主體為同一法律主體;責任主體實施了一個行為;該行為符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法律責任構成要件;數個法律責任之間相互沖突。
3、法律責任競合的發生原因:因為不同的法律規范從不同角度對社會關系加以調整,而由於法律規范的抽象性以及社會關系的復雜性,不同的法律規范在社會關系時可能會產生一定的重合,使得一個行為同時觸犯了不同的法律規范,面臨數種法律責任,從而引起法律責任的競合問題。
4、法律責任競合的類型:根據我國現行法律實踐,法律責任競合一般是指民事上的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的競合。
5、法律責任競合的舉例:出賣人交付的物品有瑕疵,致使買受人的合法權益遭受侵害,買受人向出賣人既可以主張侵權責任,也可以根據合同約定要求承擔違約責任。
6、法律責任競合的法律規定:
合同法
第一百二十二條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

④ 求教法律問題:什麼叫"竟合"有多少種類的竟合,請舉例說明各個競合的含義,以及相關的知識!

競合是法條和責任發生重疊沖突時的抵消,它既可以是在一個部門法之間如民法中侵權與違約責任的競合,刑法中的法條競合和想像競合,也可以是不同部門法之間,如治安處罰和刑法中罰金的競合。
想像競合犯,亦稱想像數罪,是指行為人基於一個罪過,實施一個危害行為,而觸犯兩個以上數個罪名的犯罪形態。
特徵:
(1)須出於一個行為
即基於一個決意所實施之一個行為。至基於單一之意思或概括之意思,在所不問。且此所謂「一行為」,包括自然概念上之一行為與法律概念上之一行為。又該行為可為故意行為、過失行為、積極之作為、消極之不作為,正犯之一行為固足當之,即教唆行為、幫助行為亦無不可。再者,於打擊錯誤之場合下,評價上亦可能生故意與過失犯罪之想像競合犯。
(2)一個行為須侵害數個法益
即一個行為發生侵害數個法益之結果,各具獨立之可罰性。故數個結果而可認為包括一個法益者,仍為單純一罪,而非想像競合犯。
想像競合犯的處罰:
對觀念的競合,「按其最重之刑處斷」。其趣旨是,觀念的競合本來是數罪,但是,因為是由一個行為進行的,在科刑上,把它們都包括在數罪中最重的刑之中,以一罪處斷。
關於日本刑法第54條第1項中「最重之刑」的意義,大審院的判例認為「是指應該適用其數個罪名中規定最重之刑的法條來處斷」, 但是,最高裁判所認為,其中「同時也包含著不能輕於其他法條的法定刑的最下限來處斷的趣旨」。 作為對「最重之刑」的實質意義的考慮,不言而喻,最高裁判所的判例是正確的。
另外,所謂「處斷」,只是就刑而言的,其趣旨不是說,輕的犯罪被重的犯罪所吸收而喪失其獨立性。 因此,即使重的犯罪中沒有規定沒收,在其他罪中規定有沒收時,可以附加判處沒收,也可以並科兩個以上的沒收
法條競合指一個犯罪行為同時觸犯數個具有包容關系的具體犯罪條文,依法只適用其中一個法條定罪量刑的情況。
對「法條競合犯」的處理原則是,當法條重合時特別法優於普通法,如我國刑法規定了盜竊罪,一般情況下普遍適用。同時又規定了盜竊槍支、彈葯罪,屬於特別規定。特別法與普通法的競合,是在一個犯罪行為同時侵犯了兩種社會關系的情況下發生的。如「盜竊槍支罪」,既侵犯了槍支的所有權,又侵犯了國家對槍支的管理秩序,所以,在刑罰上對競合犯選擇對社會關系侵犯性質嚴重的罪定罪,一般適用特別法。

當「競合犯」觸犯的法條交叉時,復雜法優於簡單法,如行為人為了達到殺人目的而實施爆炸行為,構成「爆炸罪」。刑法規定的「殺人罪」侵犯的是公民的生命權,是簡單法,而刑法規定的「爆炸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權、公私財產權,是復雜的社會關系,是復雜法。復雜法規定的犯罪對社會關系侵犯的性質較簡單法更為嚴重,所以,當「競合犯」觸犯的法條交叉時,一般選擇復雜法處罰。

舉例說命: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適用重法優於輕法原則,如我國刑事立法規定了「詐騙罪」與「招搖撞騙罪」,二罪之間具有普通法和特別法的競合關系。但刑法規定冒充國家工作人員招搖撞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詐騙罪規定詐騙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顯然,「詐騙罪」規定的法定刑重於「招搖撞騙罪」。所以當招搖撞騙犯罪詐騙公私財產數量特別巨大並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招搖撞騙罪的法定刑不敷需要時,就不能適用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一般原則,而應適用重法優於輕法原則。重法優於輕法原則是法條競合法律適用原則在特殊情況下的補充,更能體現罪刑相適應原則。

法條競合,通常被分為以下四種:
(1)特別關系:
一定的刑罰法規,對其他法規處於特別關系時,依特別規定優於普通規定的原則,此時僅適用特別規定,內有兩種情況:一為普通刑法和特別刑法的關系;二為普通刑法本身上的特別關系,例如刑法上普通殺人罪與殺直系血親尊親屬罪,一律適用後法,亦即適用特別規定。
(2)補充關系:
基本的法條與其補充的法條競合時,依基本規定優於補充規定的原則,只應受基本規定的支配。
(3)吸收關系:
乃一犯罪事實之內涵,當然包含另一犯罪事實之內涵者, 則後者已包含於前者,故為前者所吸收。吸收之情形如下:
a. 實害行為吸收危險行為。例如行為人以加害生命恐嚇他人,而該當於恐嚇罪,其後,果真將他人殺害,則又該當於殺人罪,此時僅論以殺人罪即為已足。
b. 高度行為吸收低度行為。例如既遂罪吸收陰謀、預備、未遂罪。在共犯則正犯吸收從犯、教唆犯,教唆犯吸收從犯。又重行為吸收輕行為,例如偽造貨幣行為吸收行使偽造貨幣行為。
c. 必然附隨行為之吸收。例如偽造文書、有價證券罪吸收偽造印章、印文罪。
(4)擇一關系:
不得兩立的兩個刑罰規定,只能適用其一,而排斥他者,例如為他人處理事務,意圖為自己利益而為違背其任務的行為之背信罪,與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侵佔自己持有他人財物之侵佔罪,由於侵佔行為當然含有背信的性質,則如該行為已合於侵佔之具體規定時,只能擇侵佔罪處罰。
德、日學界多數傾向於否認擇一關系之存在,但是台灣的刑法學界因認為擇一關系乃不屬於特別關系、補充或吸收關系,但仍同時有數法條可茲適用之際,依刑法立法之目的而選擇其一最適當者加以適用,以免有一罪兩罰之不合理現象,故仍多特肯定見解者。

"法規競合"的定義
是同一法律行為可以適用多個不同的法規條文,根據不同情況有不同的適用規則。

⑤ 法理學中的法律責任競合 請舉例說明

通俗的說,法條競合就是一個行為觸犯了兩個法律規定。比如你冒充警察騙人回家錢,那答么你就構成詐騙罪和招搖撞騙罪。
想像競合就是一個行為侵犯了兩個客體,你比如你一棍子下去非但把人給打死了還砸壞了旁邊一個價值連城的文物,那你即構成故意殺人罪還構成損壞財物罪。

⑥ 什麼是法律競合

一般沒有這個說法,一般是說為法條競合,是指規定犯罪構成內容的法律條文之間的內交叉重合,一般分為容特殊法條和普通法條的競合,狹義法條和廣義法條的競合,整體法條和局部法條的競合,處理原則一般 是特殊法條優於普通法條,狹義法條優於廣義法條,整體法條優於局部法條,在上面3個原則基礎上還存在一個重法優先的補充原則

⑦ 民事責任聚合與責任競和怎麼區分,舉例說明

責任競合:是指行為人的行為觸犯了兩個或兩個以上法律的禁止性規定,行為人因此要受到兩回個或兩答個以上的法律的管轄,並根據管轄法律的規定承擔具體的法律責任,權利人可選擇適用相關的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比如出賣人交付的物品有瑕疵,致使買受人的合法權益遭受侵害,買受人向出賣人既可主張侵權責任,又可主張違約責任,但這兩種責任不能同時追究,只能追究其一,這種情況即是法律責任的競合。
責任聚合,亦稱請求權聚合,是指同一法律事實基於法律的規定以及損害後果的多重性,而應當使責任人向權利人承擔多種內容不同的法律責任的形態。
例如侵害名譽權,導致損害賠償、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責任聚合。

⑧ 法律競合

法律責任的競合,是指由於某種法律事實的出現,導致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法律責任產生,而這些責任之間相互沖突的現象。比如出賣人交付的物品有瑕疵,致使買受人的合法權益遭受侵害,買受人向出賣人既可主張侵權責任,又可主張違約責任,但這兩種責任不能同時追究,只能追究其一,這種情況即是法律責任的競合

⑨ 法律責任競合的概念或定義

1、法律責任的競合,是指由於某種法律事實的出現,導致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法律責任產生,而這些責任之間相互沖突,但又不能同時追究,只能追究其一,這種情況即是法律責任的競合。
競合,從語義上講,是競相符合或同時該當之意,即同一行為同時符合不同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從而導致了不同法律責任間的沖突。法律責任競合是法律上競合的一種,它既可發生在同一法律部門內部,如民法上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的競合,也可發生在不同的法律部門之間,如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等之間的競合。
2、特點:
(1)數個法律責任的主體為同一法律主體。不同法律主體的不同法律責任可以分別追究,不存在相互沖突的問題。
(2)責任主體實施了一個行為。如果是數個行為分別觸犯不同的法律規定,並且符合不同的法律責任構成要件,則應針對各行為追究不同的法律責任,而不能按責任競合處理。
(3)該行為符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法律責任構成要件。行為人雖然僅實施了一個行為,但該行為同時觸犯了數個法律規范,符合數個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因而導致了數個法律責任的產生。
(4)數個法律責任之間相互沖突。如果數個法律責任可以被其中之一所吸收,如某犯罪行為的刑事責任吸收了其行政責任;或可以並存,如某犯罪行為的刑事責任與附帶民事賠償責任被同時追究,則不存在責任競合的問題。當責任主體的數個法律責任既不能被其中之一所吸收,也不能並存,而如果同時追究,顯然有悖法律原則與精神時,就發生法律責任間的沖突,產生競合。
3、產生原因 不同的法律規范從不同角度對社會關系加以調整,而由於法律規范的抽象性以及社會關系的復雜性,不同的法律規范在調整社會關系時可能會產生一定的重合,使得一個行為同時觸犯了不同的法律規范,面臨數種法律責任,從而引起法律責任的競合問題。
4、處理 (1)對於不同法律部門間法律責任的競合,一般來說,應按重者處之。如果相對較輕的法律責任已經被追究,再追究較重的法律責任應適當考慮折抵。
(2)目前在實踐中,法律責任的競合較多的是指民事上的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對這種法律責任競合的性質及法律上如何處理,理論上存在爭議,各國的法律規定也有所不同。
○1有的國家禁止競合,規定不得將違約行為視為侵權行為,從而不產生責任競合問題;
○2有的則允許或有限制地允許競合,而賦予當事人選擇請求權。如我國《合同法》第122條規定:在發生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競合的情況下,允許受害人選擇其中一種責任提起訴訟。

⑩ 法條競合的具體例子

詐騙罪與招搖撞騙罪
這是十分典型的法條競合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迴避決定權主體 發布:2025-09-26 14:54:01 瀏覽:19
新鄉律師協會 發布:2025-09-26 14:33:10 瀏覽:487
婚姻法哪一年立法 發布:2025-09-26 14:28:23 瀏覽:318
民事訴訟法證人保護 發布:2025-09-26 14:25:11 瀏覽:115
法院事故組 發布:2025-09-26 14:25:07 瀏覽:474
電子商務網路購物類法規案例 發布:2025-09-26 14:11:25 瀏覽:417
民法通則第100條 發布:2025-09-26 14:11:14 瀏覽:173
尚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26 13:49:30 瀏覽:39
人民法院審理未成年 發布:2025-09-26 13:40:00 瀏覽:710
關於電動車的法律知識小爆 發布:2025-09-26 13:33:41 瀏覽: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