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繳義務人未履行扣繳義務法律責任
1. 未履行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義務的企業應承擔什麼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條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應收而不收稅款的,由稅務機關向納稅人追繳稅款,對扣繳義務人處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2. 對個人所得稅扣繳義務人未履行扣繳義務處罰是稅金罰嗎
按應扣未扣稅金的50%到三倍,處罰款
3. 作為個人所得稅扣繳義務人的單位財務需要怎樣申報個人所得稅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扣繳義務人未履行扣繳義務,需要承擔履行法定義務並接受處罰的法律後果。扣繳義務人責任的類型可以分為經濟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 經濟責任,是扣繳義務人未履行扣繳義務而承擔的補償性法律後果。中國《稅收征管法》規定:扣繳義務人未按期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解繳外,從應解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行政責任,扣繳義務人未履行扣繳義務但是又不構成犯罪,需要承擔不利後果。中國《稅收征管法》規定: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扣繳義務人採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或者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規定期限內不繳或者少繳應納或者應解繳的稅款,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稅務機關除依法採取強制執行措施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外,可以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應收而不收稅款的,由稅務機關向納稅人追繳稅款,對扣繳義務人處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刑事責任,扣繳義務人未履行扣繳義務,違反刑法應該承擔的不利後果。中國刑法規定,扣繳義務人採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計賬憑證,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占應繳稅額的百分之十並且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4. 如果源泉扣繳的扣繳義務人不履行扣繳義務,非居民企業應如何處理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非居民企業所得稅源泉扣繳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專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37號)屬規定:「九、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應當扣繳的所得稅,扣繳義務人未依法扣繳或者無法履行扣繳義務的,取得所得的非居民企業應當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向所得發生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未扣繳稅款,並填報《中華人民共和國扣繳企業所得稅報告表》。非居民企業未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申報繳納稅款的,稅務機關可以責令限期繳納,非居民企業應當按照稅務機關確定的期限申報繳納稅款;非居民企業在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前自行申報繳納稅款的,視為已按期繳納稅款。」
5. 求問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應收不收稅款的,應如何承擔法律責任
扣繳義務人依來法履行扣繳義自務對保證國家稅款的徵收具有重要意義。為了保證國家的稅收和維持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秩序,《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規定對應扣未扣、應收而不收稅款的扣繳義務人以及納稅義務人進行處罰。由稅務機關依法向納稅義務人追繳其金額稅款;對扣繳義務人的失職行為進行處罰,處以其應扣未扣、應收而不收稅款的50%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6. 扣繳義務人沒有履行代收代繳,代扣代繳義務,除有關規定給予處罰外,還應當補繳稅款.說法正確嗎
代扣代繳是依照稅法規定負有代扣代繳義務的單位和個人,從納稅人持有的收入中扣取應納稅款並向稅務機關解繳的一種納稅方式。包括:(1)向納稅人支付收入的單位和個人;(2)為納稅人辦理匯總存貸業務的單位。
代扣代繳和代收代繳的區別:代扣代繳義務人直接持有納稅人的收入從中直接扣除納稅人的應納稅款。代收代繳義務人在與納稅人的經濟往來中收取納稅人的應納稅款並代為繳納。
現在法定扣繳的只有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義務人,以支付單位或個人為扣繳義務人。一般理解是指單位發放的工資薪金所得。其他的都是根據稅務部門的實際需要,對零星、難於控管的稅源進行委託代扣代繳,如農村個體稅收、集貿市場、私房出租等。委託代扣代繳一般事先經過稅務部門確認,並簽訂代征協議後才能實施代征。
對扣繳義務人未按規定履行義務的處理
對扣繳義務人不繳或少繳應解繳稅款的,採取強制執行措施並處罰款。扣繳義務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繳或少繳應解繳的稅款,由稅務機關責令扣繳義務人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准,稅務機關可以採取強制執行措施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可以處不繳或少繳的稅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對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行為予以處罰。扣繳義務人應當按期如實扣繳稅款,但由於各種原因,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的現象還屢屢發生,過去發生此種情況,扣繳義務人只要補繳應扣、應收稅款即可,納稅人不承擔任何責任。新《稅收征管法》在這方面作了修改,規定稅務機關在向納稅人追繳稅款的同時,可對扣繳義務人處50%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從而分清了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的責任,加強了對扣繳義務人的監督管理。
對扣繳義務人不配合稅務機關檢查的予以處罰。扣繳義務人逃避、拒絕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撓稅務機關依法進行檢查的,稅務機關可對其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如長時間不配合,多次不接受檢查等,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不配合稅務機關檢查的行為包括:扣繳義務人借口會計不在逃避稅務機關檢查;借口賬簿放在居住地、非生產經營地,不讓稅務人員進入;需要企業財務人員、主要負責人、財務負責人等到場而不到場的;對稅務機關依法調賬檢查予以拒絕的;提供虛假資料,不如實反映情況或者拒絕提供有關各種資料;拒絕或阻止稅務機關記錄、錄音、錄像、照相和復印與案件有關的情況和資料的;在檢查期間,轉移、隱匿、銷毀有關資料的,等等。
7. 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職工個人所得稅,稅務機關應如何處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69條的規定,扣繳義務人應扣內未扣、應收而不收稅容款的,由稅務機關向納稅人追繳稅款,對扣繳義務人處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扣繳義務人依法履行扣繳義務對保證國家稅款的徵收具有重要意義。為了保證國家的稅收和維持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秩序,《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規定對應扣未扣、應收而不收稅款的扣繳義務人以及納稅義務人進行處罰。
由稅務機關依法向納稅義務人追繳其金額稅款;對扣繳義務人的失職行為進行處罰,處以其應扣未扣、應收而不收稅款的50%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7)扣繳義務人未履行扣繳義務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依法辦理扣繳稅款登記。根據新的政策精神,所有扣繳義務人都必須辦理扣繳稅款登記。對扣繳義務人實施扣繳稅款登記制度,是對扣繳義務人進行稅務管理的基礎。
考慮到許多扣繳義務人同時也是納稅人,為減少其負擔,簡化手續,對辦理了稅務登記的,稅務機關不再發放扣繳稅款登記證件,可以在稅務登記中增加有關扣繳稅款登記的內容,在稅務登記證件上標注扣繳稅款登記的標志。
8. 扣繳義務人的主要責任有哪些
扣繳義務人是需要依照我國現行法律進行履行義務的,但是若扣繳義務人沒有履行其義務的話,那麼是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而且根據其扣繳義務人的責任類型,可以將其處罰決定分別歸納為經濟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下面就讓問明途來為大家講解一下,扣繳義務人的主要責任有哪些。
扣繳義務人的經濟責任
扣繳義務人在未履行扣繳義務後需要承擔的補償性法律後果,通常是因為扣繳義務人沒有按時進行納稅申報導致,一般是按其未繳納稅款的萬分之五/日進行收取滯納金。
扣繳義務人的行政責任
扣繳義務人在未履行扣繳義務但其行為並不構成犯罪的,需要其承擔行政處罰的後果,通常是因為扣繳義務人沒有按時進行納稅申報以及代扣代繳和代收代繳,另外也有因其扣繳義務人採取偽造、變造、隱匿以及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等,或者是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造成的,需要其承擔補繳稅款以及各種滯納金以及罰款等。
扣繳義務人的刑事責任
扣繳義務人在未履行扣繳義務並且其行為已經違反我國現行刑法時,需要承擔的刑事後果,通常是因為扣繳義務人採取偽造、變造、隱匿以及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等,或者是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造成的,其懲罰後果嚴重的將被處於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且將處以相應的罰金。
9. 扣繳義務人不履行扣繳義務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回十四次會議修正答)第六十九條規定:「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應收而不收稅款的,由稅務機關向納稅人追繳稅款,對扣繳義務人處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