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出借信用卡法律責任

出借信用卡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3-08 06:57:38

『壹』 信用卡借給別人套現什麼法律責任

1、把信用卡借給別人套現,如果額度較小的話,按時歸還,對於銀行來說只是違反了約定,屬於民事范疇。
2、如果不能按時歸還,則影響到自己的信用並產生高額利息。這種惡意透支達到一定的程度,還可以追究刑事責任。
惡意透支信用卡一萬元以上的,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並且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後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以信用卡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1、信用卡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違反信用卡管理法規,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騙取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利用信用卡,一般是指使用偽造的、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惡意透支的方法進行詐騙活動。信用卡詐騙罪是詐騙犯罪的一種,該罪和詐騙罪之間是特別法和一般法的關系,信用卡在該罪中是犯罪工具,行為人以信用卡作為犯罪工具進行詐騙活動的,按照特別法優於一般法的原則,以本罪定罪處罰。
2、《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惡意透支的。
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六條
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後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惡意透支」。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以非法佔有為目的」:
(一)明知沒有還款能力而大量透支,無法歸還的;
(二)肆意揮霍透支的資金,無法歸還的;
(三)透支後逃匿、改變聯系方式,逃避銀行催收的;
(四)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還款的;
(五)使用透支的資金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六)其他非法佔有資金,拒不歸還的行為。
惡意透支,數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10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特別巨大」。
惡意透支的數額,是指在第一款規定的條件下持卡人拒不歸還的數額或者尚未歸還的數額。不包括復利、滯納金、手續費等發卡銀行收取的費用。
惡意透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在公安機關立案後人民法院判決宣告前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從輕處罰,情節輕微的,可以免除處罰。惡意透支數額較大,在公安機關立案前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情節顯著輕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

『貳』 銀行卡出借給他人應當承擔什麼責任

擔所有和銀行卡相關的經濟責任。

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2條之規定:借用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蓋章的空白合同書或者銀行賬號的,出借單位和借用人為共同訴訟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出借銀行賬號的當事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問題的批復》規定,出借銀行賬號是違反金融管理法規的違法行為,人民法院應當依法收繳出借銀行賬號的非法所得並可以按照有關規定處以罰款,還應區別不同情況追究出借人相應的民事責任。

(2)出借信用卡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司法實踐中,法院對出借人存在以下處理方式:

1、判決出借人與借用人直接承擔連帶責任;

2、判決出借人僅對本金承擔責任;

3、判決出借人根據自己的過錯對本金(或者包括利息)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使用銀行卡注意事項:

1、提高警惕,不要出借賬號。如果出借賬號,建議簽訂書面合同,將借用賬號的名稱、期限、用途、轉賬金額及責任承擔等進行約定。在賬號款項交接或轉帳時必須保留證據。

2、審計部門應加大對出借銀行賬號的審計力度,在審查被審計單位「銀行存款日記賬」時,應注意發現賬上是否存在與被查單位業務無關的收付業務;是否存在僅有金額而無明確摘要的事項。

3、對出租、出借銀行賬號進行違法犯罪行為的,一經發現,要嚴格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有效地堵住經濟領域的漏洞。

『叄』 信用卡被朋友借透支很多錢,結果他死活不還錢。可法律責任誰來承擔

想必大家都知道,信用卡只能持卡人使用,但在生活中還是有不少人會將自己的信用卡借給他人透支,要是對方幫忙償還了欠款還好,但是如果別人不還款,那麼就很容易產生糾紛,那麼信用卡借給別人透支,那麼該由誰來承擔法律責任呢?
根據國際信用卡組織及中國人民銀行規定,信用卡及其賬單戶只限發卡行批準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或轉借給他人使用。如果將信用卡借給他人使用,那麼屬於妨礙信用卡管理罪。可見信用卡只能供持卡人本人使用,是不可以借給他人的。
關於信用卡出借給他人的行為,一般是違反信用卡的使用規定的,並且如果將你的信用卡出借給第三方使用,那麼造成的任何責任都是由持卡人個人承擔的,銀行是不會承擔任何責任的,所以一般情況下不要將自己的信用卡出借給他人。
信用卡借給他人使用,對於持卡人來說承擔的風險是比較大的,一旦你主動將信用卡提供給他人使用,那麼由他人惡意透支導致的欠款都需要持卡人本人來償還,並且在將信用卡出借給他人使用期間,如果信用卡出丟失、現盜刷等損失,那麼是無法享受銀行的失卡保障等服務的。
若信用卡發生逾期,那麼逾期後果是需要持卡人本人來承擔的,通常信用卡逾期後造成一下不良後果:
1、逾期費用。信用卡逾期後,銀行會向銀行卡人收取逾期費用,逾期時間越久,那麼產生的逾期利息就越多;
2、信用不良。信用卡逾期記錄是會被上傳到央行徵信系統的,若個人徵信不良,那麼後期再辦理信貸業務都會受到影響。
3、被銀行起訴。如果借款人逾期金額比較大,且逾期時間比較久,那麼銀行可能會通過法律途徑來追討欠款,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如果信用卡逾期金額達到5萬元,那麼就可能涉嫌惡意透支,一旦法院判定持卡人惡意透支行為屬實,那麼逾期用戶就可能因此承擔法律責任。
總的來說,信用卡的辦理是基於辦理者的信用才會被審核通過的,所以信用卡是不能隨意轉交給他人使用的,如果將信用卡借給了他人使用,那麼對方使用信用卡進行了違法行為也會連累到實際的卡片擁有者。

此回答由康波財經提供,康波財經專注於財經熱點事件解讀、財經知識科普,奉守專業、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財經內容,用生動多樣的方式傳遞財經價值。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肆』 關於信用卡出借的官司問題

1、「現在還不上了,銀行現在要起訴我」:
(1)銀行肯定會起訴你,而且起訴還是好的,如果你按時還上,銀行不再追究就沒事了;但如果你在經銀行催款後拒不歸還(也許你想等你起訴朋友拿到錢後再還銀行?那可就視為你拒不歸還了)、或是惡意透支的,銀行將你的事向公安報案的,你還可能涉嫌信用卡詐騙罪、有可能會被判刑的。
(2)建議:先自己籌款盡快還上銀行、讓銀行撤訴;然後你再起訴你朋友:這樣可以保證你不被追究刑事責任、銀行撤訴的,訴訟費也會少一些。

2、「我想起訴他,但是我不知道應該如何去做,以什麼樣的罪名去起訴,具體的流程應該是怎樣」:
(1)卡是你主動借給朋友的(你已經違反銀行和你之間的信用卡使用協議,是你自己違法):因此你朋友不會構成犯罪,你和朋友之間只是借款的民事糾紛,你起訴他也只能是讓他還你的款項,不涉及「什麼罪名」的問題。
(2)流程:你寫好起訴狀,帶上你的身份證、起訴狀、借條、銀行催款通知、你的還款記錄等相關證據,到法院立案庭請求立案然後等法院的通知。

3、「現在他沒做到。我已經決定要起訴他了,請問我可以起訴他借用我的信用卡對銀行詐騙么?」:
(1)他沒有按協議約定去做,只構成民事違約,不會有犯罪嫌疑。
(2)卡是你主動借給他的,他不構成信用卡詐騙:倒是你有可能被作為信用卡詐騙罪的嫌疑人,因為卡是你的、銀行就視為是你惡意透支。

4、「最後我會有多大的責任么?會判他刑么?」:你還了錢就不會有事了,他判刑的可能性不大,他的責任就是還你的錢。

5、「他現在屬於有錢不還,他認為法院不可能判他,卡是我的,所有他有恃無恐」:
(1)他有恃無恐的還有些道理,怨只怨你結識了一隻狼、救了一條蛇:趕快先自己還銀行的錢吧。
(2)他有恃無恐也不是就可以為所俗為了:你在還銀行後,盡快向法院起訴他、同時申請保全他的財產:這是民事案件,你的請求只能是要求他返還借款及相應利息,注意下次不要再將卡借給他人了,借現金尚且要看看對方人品,更何況是可以透支信用卡呢。

『伍』 信用卡借他人使用 如有違法使用 怎麼判定法律責任

銀行賬戶管理辦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存款人的賬戶只能辦理存款人本身的回業務活動,不得出租和答轉讓賬戶。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出借銀行賬戶的當事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問題的批復》規定,出借銀行賬戶是違反金融管理法規的違法行為,人民法院應當依法收繳出借賬戶的非法所得並可以按照規定處以罰款,還應區別不同情況追究出借人相應的民事責任。
出借銀行賬戶的,出借人不僅可能被罰沒非法所得及承擔其他罰款等行政責任,還需根據過錯程度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如果證據保存不足或內部管理混亂,無法舉證出借行為的成立,還存在承擔全部民事責任的風險。

『陸』 出借信用卡有哪些法律風險

廣義上抄,信用卡風險是指在信用卡業務經營管理過程中,因各種不利因素而導致的發卡機構、持卡人、特約商戶三方損失的可能性。
狹義上,信用卡風險是指因信用卡無擔保循環信貸的產品特性和貸款實際發生的非計劃性、無固定場所、授貸個體多、單筆金額小等特點,導致發卡機構產生損失的可能性。信用卡風險危害很大,需要加以防範。
採納哦謝謝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迴避決定權主體 發布:2025-09-26 14:54:01 瀏覽:19
新鄉律師協會 發布:2025-09-26 14:33:10 瀏覽:487
婚姻法哪一年立法 發布:2025-09-26 14:28:23 瀏覽:318
民事訴訟法證人保護 發布:2025-09-26 14:25:11 瀏覽:115
法院事故組 發布:2025-09-26 14:25:07 瀏覽:474
電子商務網路購物類法規案例 發布:2025-09-26 14:11:25 瀏覽:417
民法通則第100條 發布:2025-09-26 14:11:14 瀏覽:173
尚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26 13:49:30 瀏覽:39
人民法院審理未成年 發布:2025-09-26 13:40:00 瀏覽:710
關於電動車的法律知識小爆 發布:2025-09-26 13:33:41 瀏覽: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