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收了臟物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收了臟物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3-12 07:45:18

A. 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了贓物會受到什麼樣的處罰

這件事沒什麼,樓主放心!

最嚴重後果:沒收贓物+警告(有的地方會罰款,創收嘛!)
最正常結果:東西扣在派出所,事情不了了之。
最理想結果:失主如果不能證明電視機是他的,會有條件的返還給你。

對你有利的條件是:
1.初犯+不知情
2.案值未超過2000元,不夠刑事處罰標准。(不會立案)
3.積極配合公安部們的調查,態度較好。

你唯一的疏忽就是沒有索要貨物和售賣人身份的證明,讓人鑽了空子。

你所擔心的筆錄不是問題,不能因此推斷出你是知臟收臟。

樓主該幹啥幹啥,事情應該結束了!

B. 不知道購買的是贓物要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我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規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因此,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收益罪必須有主觀上的「明知」。對贓物並不知情,不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收益罪。

我國《刑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這一條是處理善意佔有贓物的一般原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財政部頒布的《關於沒收和處理贓款贓物若干暫行規定》第六條規定。

「在辦案中已經查明犯罪分子賣掉的贓物,應當予以追繳,對買主確實知道是贓物而購買的,應將贓物無償追回,予以沒收或退還原失主;對買主確實不知道是贓物,而又找到了失主的,應當由罪犯按價將原物贖回,退還原主或者按價賠償損失」。

(2)收了臟物要負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防止購贓物:

1、要防止購贓物,關鍵是要弄清物品的來歷。如查對發票、生產許可證、廠家證明等。

2、自行車一類交通工具,要看有無車牌號、執照,證號是否相符,從車鎖等處看有無撬壓痕跡等。

3、如屬轉賣物品,首先要弄清轉賣人或介紹人的身份。

4、如需購買自行車(舊車),應到國營開辦的委託商行或舊品拍賣處去購買,以免上當受騙。

5、手機被盜搶後,大都通過二手手機市場或進行翻新後再次銷售。

6、如需購買手機(二手手機),應向商家索取正規、合法的發票憑證。

7、如懷疑購買的手機來歷不明的翻新機,應及時報警或舉報。

8、贓物不適用「善意取得」的法律制度。

C. 不小心收到賊贓,我要負什麼責任

其實要看是什麼類型的賊贓。其實賊贓也有分得,一般來說分兩種:
第一種,就是從生產廠家生產出來的那種,這種贓物一般都多多少少有點瑕疵。當然還得看你是用來干什麼的,這種賊贓一般而言如果你作為自用沒有什麼問題的,但如果你拿來賣就不行了,這有機會觸犯法律了。
第二種,就是從店鋪或者一般家庭盜取出來的那種。這種其實才有所謂的收贓可能。
所以這得先看題主收的是哪一種贓物。如果是第二種的話,那才能叫收贓,警察也不對。如果是第一種的話,只要你不拿出來賣,就沒有問題的。
正如上述,只有在第一種情況下,而你又是自用的,你就不會屬於犯法。警察這里就是百分百不佔理。再加上你有一個不知情的情況。那公安就不對。但如果是第二種,又或者第一種拿來賣的話,那就真的有點危,雖然警察也有錯的說。
如果題主鑒定過是半成品的話,而且又有充足證據證明你是拿來自用的話,你就可以完全指責對方無理及違法的。

D. 不知情收買了偷來的東西,會不會承擔法律責任

不知情的情況下買了偷來的東西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 :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也就是說,不知情不屬於」明知「的情況,所以不構成違法,更不屬於犯罪。

(4)收了臟物要負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在我國,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可以根據下列不同情形在相應的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

(1)犯罪情節一般的,可以在三個月拘役至六個月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

(2)情節嚴重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

在量刑起點的基礎上,可以根據犯罪數額等其他影響犯罪構成的犯罪事實增加刑罰量,確定基準刑。

E. 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回收了贓物怎麼辦

幫你解答
1、你是一個以電腦盈利的商販,收購電腦顯示器是你的工作,你又不知情是贓物,也不認識給你送贓物的人,你們沒有串通,所以你不需要承擔責任;
2、你可以要求他們支付你收購時支出的費用,如果他們能拿出憑證來證明那個顯示器是他們的,完全可以;
3、你的這個問題實際一點的話應該走民事,誣告罪是刑事犯罪,這個還構不成的,不過可以從民事的方面下手處理。我個人認為這無非就是一個公民協助調查的性質,不應該上升為法律糾紛,你作為一個電腦行業的經營者難免會遇到這種問題,協助調查清楚即可,不必勞師動眾的走訴訟程序!
若真要走訴訟也是不好走的,刑事走不通,民事的話你沒有實際損失,無非就是給你賠禮道歉,精神損失的話即使你感覺真的受到誣陷名譽受到損失,但是無法衡量,且按照《精神損害賠償規定》你的情形也不會支持你的精神損害請求,所以個人認為你盡到自己作為普通公民應盡的協助調查義務就好,然後向公安部門提出要求對方賠禮道歉的請求就行,我知道你就是想要個說法。
以上即為參考建議,望採納。祝一切順利~~

F. 非法收購和收贓銷贓是否是一個意思呢要擔負什麼法律責任呢

收贓銷贓主要指收購的物品是違法犯罪所得,並進行銷售,根據價值情節確定追究刑事責任或者行政責任.
非法收購包含收贓銷贓,但還有其他情況,比如收購的物品本身是合法的,也就是說出售人合法擁有的物品(煙,鹽等),但根據國家法律法規,收購人不具備收購資格而收購的(煙,鹽屬於專賣控制物品),這種情況一般只負行政責任.

G. 我有個問題, 購買臟物要承擔那些法律責任

可能構成收購來歷不明物品罪。涉及刑事犯罪,介入,更好地維護其合法權益。

H. 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贓物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兩種情況:
1,如果你是在"應當知道而沒有知道"的情況下購買了贓物,即該商品有明顯的贓專物的特徵,即使沒有屬明確告訴你,你也需要承擔返還贓物,以及對該物品所有權人的損失做出一定的賠償.這需要針對具體案件進行裁量.
2,如果你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即是以"不明顯低於市場價"的價格購入贓物,則你作為善意第三人對該贓物享有所有權,無須承擔任何責任.
至於刑事責任的問題,在我國現行法律中並未明文規定一個具體的數額.

I. 不知情買到贓物又賣出去會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1、如果你復是在"應當知道制而沒有知道"的情況下購買了贓物,即該商品有明顯的贓物的特徵,即使沒有明確告訴你,你也需要承擔返還贓物,以及對該物品所有權人的損失做出一定的賠償,這需要針對具體案件進行裁量。

2、如果你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即是以"不明顯低於市場價"的價格購入贓物,則你作為善意第三人對該贓物享有所有權,無須承擔任何責任。


具體解析:


看來你是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的贓物,屬於是善意第三人,那麼你是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失主追回贓物之後,你可以就所受損失向出賣人追償,追回你支付的貨款。


法條依據:


第七條 物權的取得和行使,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J. 不知情贓物賣掉了我要負法律責任嗎

當事人在不知道是贓物的情況下買賣的東西不算是收購贓物行為。但是所專收購的贓屬物或者所得必須無條件退回原主,然後當事人的損失可以向罪犯索賠。
收購贓物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贓物而予以收購的行為。「明知」包括「確知」與「可能知道」兩種認識狀態,其罪名的成立依附於「本犯」行為的罪名是否成立。收購贓物,是指大量購買贓物或重復購買某一類贓物。其目的不外乎兩種:一是轉賣漁利,一是自用。買贓自用的情況又分兩種:一是買贓供本人消費使用,一是供自己生產經營使用。大量購買贓物供自己生產經營使用的行為是收購贓物罪的行為。
對於被盜、被搶的財物善意第三人不明知而購買構成善意取得時,被害人的損失應由罪犯予以賠償。因為這是由罪犯的犯罪行為造成的,可以通過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保護被害人合法權益。除非在善意第三人同意的前提下向其補償買贓而支付的代價可以返還,否則不得請求善意第三人返還原物。

熱點內容
法治縣創建方案 發布:2025-09-25 10:35:48 瀏覽:189
哈爾濱一法官在單位遇害 發布:2025-09-25 10:30:02 瀏覽:279
公正法治6 發布:2025-09-25 10:23:42 瀏覽:984
依法治校必要性 發布:2025-09-25 10:01:58 瀏覽:464
如何理解行政訴訟法四十六條 發布:2025-09-25 09:57:33 瀏覽:393
關於域名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25 09:44:02 瀏覽:844
中國婚姻法2015新規定一妻多夫制 發布:2025-09-25 09:22:10 瀏覽:7
國企幹部是否適用勞動法 發布:2025-09-25 09:20:53 瀏覽:881
2015年10月新頒布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25 09:10:50 瀏覽:823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依據 發布:2025-09-25 09:02:58 瀏覽: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