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超市發生口角負法律責任嗎

超市發生口角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1-03-12 08:47:39

⑴ 我母親今年56歲 某天晚上去超市購物付錢時與收銀員發生口角後被打傷和被商場人員辱罵請問法律規定能賠償嗎

1、如司法簽定為輕傷的應按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附帶民事賠償。

2、如司法簽定達不到輕傷,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六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斗毆的;
(二)追逐、攔截他人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的;
(四)其他尋釁滋事行為。
附帶民事賠償。

當然要賠償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等。

⑵ 超市被人惡意舉報舉報人要負法律責任

舉報通常是不允許匿名舉報的,所以,完整的舉報必須有詳細的舉報人信息,如果是惡意舉報,你可以起訴對方侵權,要求賠償損失。

⑶ 因為爭吵把人氣死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被氣死的人多半都是自身有病,殺死的他的是他自身所患的病症,這是主要責任,而吵架的另一方是發病的誘因,負有次要責任,因此對方沒有刑事責任,不會判刑,但有民事責任,需要進行民事賠償。

⑷ 辱罵他人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辱罵他人的治安處罰,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內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容五百元以下罰款: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如果罵的內容屬於虛構,可以構成侵犯名譽權,能構成誹謗或者侮辱,可以起訴到法院。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⑸ 在店家門口和店主發生口角負法律責任嗎

只是發生口角的話是不需要負法律責任的。但是如果動手就需要負法律責任了。

⑹ 在超市工作跟顧客發生口角

在上班時負傷,首先是工傷,如果超市不追究顧客,那超市要負責醫療費、誤工費、和療養費,如果超市既不追究顧客也不承擔責任,那你同事要通過勞動部門投訴,必要時也可以起訴,把顧客和超市同時起訴。他們都有責任,首先是超市應該出面協調的。
也可以選擇報警,一般超市有監控,超市人多,還有人證。

⑺ 故意罵人 需要負 法律責任嗎

罵人如果產生了法律後果,是要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是當眾辱罵,其行為就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第條2項的規定,涉嫌公然侮辱他人,依法你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要求追究其治安行政責任。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根據《刑法》刑法第246條的規定,涉嫌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節嚴重的,應予立案。如果在公共場合,公然侮辱他人,造成嚴重後果,則是觸犯了刑法規定的侮辱罪。比如一幫人在大街上罵一女孩子是破鞋,女孩子受不了,精神恍惚得了精神病,那麼罵人的人就要受到刑事處罰。

(7)超市發生口角負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一般性的朋友鄰里因糾紛而罵人,社會危害性小,都不會達到侮辱罪的程度;有很特殊的人很記仇的那種人,你惹他一次,他就天天見你就罵,或者在大街牆壁上寫罵你的話,甚至在網路上編造丑惡事實罵你,那麼他的行為就觸犯刑法了。

當自己被罵時,看情況分別對付,情節輕微的,和他理論,用文明的語言回擊他,如果對方不依不饒不堪入耳,最理智的做法是報警,讓公安對他進行教育,一般給予警告或罰款。

由罵人引起的打架,先動手的肯定不對,如果打成輕傷,構成刑事案件,先動手的肯定要承擔一定責任,後動手的可以辯護正當防衛,這樣責任就相對輕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網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國人大網

⑻ 吵架氣死人要付法律責任嗎

所謂「氣死人」的現象,反映了一種行為方式和行為結果聯系的相關性。根據行為人的主觀內過錯程度和性質。容

一是行為人明知對方精神脆弱、生理有疾,可能會被氣死,而故意追求氣死對方的結果,那麼,這種以「氣」的行為方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即構成故意殺人罪。

二是行為人主觀上存有過錯,但不具備追求對方死亡的目的,在糾紛中惡語傷人,侮辱刺激對方,進行精神干擾,這種情況下的「氣死人」,本質上構成民事法律調整的侵權行為。

(8)超市發生口角負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氣死人的原因:

俗話說「氣大傷身」,但很少有人能在怒氣沖沖的時候做到心平氣和。「美國雅虎網」載文曾指出,生氣給身體帶來的傷害可是全方位的。

生氣時機體會分泌一種叫兒茶酚胺的物質,使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加強,血液和肝細胞內的游離脂肪酸增加。游離脂肪酸有很強的細胞毒性。

熱點內容
法治縣創建方案 發布:2025-09-25 10:35:48 瀏覽:189
哈爾濱一法官在單位遇害 發布:2025-09-25 10:30:02 瀏覽:279
公正法治6 發布:2025-09-25 10:23:42 瀏覽:984
依法治校必要性 發布:2025-09-25 10:01:58 瀏覽:464
如何理解行政訴訟法四十六條 發布:2025-09-25 09:57:33 瀏覽:393
關於域名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25 09:44:02 瀏覽:844
中國婚姻法2015新規定一妻多夫制 發布:2025-09-25 09:22:10 瀏覽:7
國企幹部是否適用勞動法 發布:2025-09-25 09:20:53 瀏覽:881
2015年10月新頒布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25 09:10:50 瀏覽:823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依據 發布:2025-09-25 09:02:58 瀏覽: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