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對完善公司章程法律效力的建議

對完善公司章程法律效力的建議

發布時間: 2021-03-15 10:00:35

① 公司章程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公司章程一經生效,即發生法律約束力。公司章程的社團規章特性,決定了公司章程的效力及於公司及股東成員,同時對公司的董事、監事、經理具有約束力。我國《公司法》規定:「設立公司必須依照本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對公司、股東、董事、監事、經理具有約束力。

公司章程使公司受約束

公司章程是公司組織與行為的基本准則,公司必須遵守並執行公司章程。根據公司章程,公司對股東負有義務。因此,一旦公司侵犯股東的權利與利益,股東可以依照公司章程對公司提起訴訟。

公司章程使股東受約束

公司章程是公司的自治規章,每一個股東,無論是參與公司初始章程制訂的股東,還是以後因認購或受讓公司股份而加入公司的股東,公司章程對其均產生契約的約束力,股東必須遵守公司章程的規定並對公司負有義務。股東違反這一義務,公司可以依據公司章程對其提出訴訟。但應當注意的是,股東只是以股東成員身份受到公司約束,如果股東是以其他的身份與公司發生關系,則公司不能依據公司章程對股東主張權利。

公司章程使股東相互之間受約束

公司章程一般被視為已構成股東之間的契約關系,使股東相互之間負有義務,因此,如果一個股東的權利因另一個股東違反公司章程規定的個人義務而受到侵犯,則該股東可以依據公司章程對另一個提出權利請求。但應當注意,股東提出權利請求的依據應當是公司章程中規定的股東相互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如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對轉讓出資的優先購買權,而不是股東與公司之間權利義務關系。如果股東違反對公司的義務而使公司的利益受到侵害,則其他股東不能對股東直接提出權利請求,而只能通過公司或以公司的名義進行。

公司章程使公司的董事、監事、經理受約束

作為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董事、監事、經理對公司負有誠信義務,因此,公司的董事、監事、經理違反公司章程規定的職責,公司可以依據公司章程對其提出訴訟。然而,董事、監事、經理是否對股東直接負有誠信義務,則法無定論。一般認為,董事等的義務是對公司而非直接對股東的義務。因此,在一般情形下,股東不能對董事等直接起訴。但各國立法或司法判例在確定上述一般原則的同時,也承認某些例外情形。當公司董事等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違反公司章程的職責使股東的利益受到直接侵害時,股東可以依據公司章程對公司的董事、監事、經理等提出權利主張。有的國家的法律對董事、股東的某些直接責任作了規定,如日本《商法》第166條第3款中專門規定了董事對包括股東在內的第三者的責任;董事在執行其職務有惡意或重大過失時,該董事對第三者亦承擔損害賠償的連帶責任。我國《公司法》沒有規定董事對第三者的責任問題,也沒有規定股東的代表訴訟。但《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備條款》中,為了適應境外上市的需要,與境外上市地國家的有關法律相協調,規定了股東依據公司章程對董事的直接的訴訟權利。該《必備條款》第7條還將公司章程的效力擴大至除董事、監事、經理以外的其他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即公司的財務負責人、董事會秘書等,規定:「公司章程對公司及其股東、董事、監事、經理和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均有約束力;前述人員可以依據公司章程提出與公司事宜有關的權利主張。股東可以依據公司章程起訴公司的董事、

② 公司成立為何要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作為公司組織與行為的基本准則,公司章程對公司的成立及運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公司章程是公司設立的最基本條件和最重要的法律文件。各國公司立法均要求設立公司必須訂立公司章程,公司的設立程序以訂立章程開始,以設立登記結束。公司章程是公司對政府作出的書面保證,也是國家對公司進行監督管理的主要依據。沒有章程,公司就不能獲准成立。
(2)公司章程是確定公司權利、義務關系的基本法律文件。公司章程一經有關部門批准即對外產生法律效力。公司依章程享有各項權利,並承擔各項義務。
(3)公司章程是公司實行內部管理和對外進行經濟交往的基本法律依據。公司章程規定了公司組織和活動的原則及細則,是公司內外活動的基本准則。它規定的股東的權利義務和確立的內部管理體制,是公司對內進行管理的依據。同時,公司章程也是公司向第三者表明信用和相對人了解公司組織和財產狀況的重要法律文件。公司章程向外公開申明的公司宗旨、營業范圍、資本數額以及責任形式等內容,為投資者、債權人和第三人與該公司進行經濟交往提供了條件和資信依據。
(4)公司章程是公司對外進行經營交往的基本法律依據。由於公司章程規定了公司的組織和活動原則及其細則,包括經營目的、財產狀況、權利與義務關系等,這就為投資者、債權人和第三人與該公司進行的經濟交往提供了條件和資信依據。凡依公司章程而與公司經濟進行交往的所有人,依法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護。

③ 對於一個公司來說,公司章程相當於哪部法律

作為公司設立時,必須向公司登記機關提交的法律文件之一,《公司章程》具有明確的法定地位和作用。我國《公司法》第十一條明確規定「設立公司必須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對公司、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具有約束力」。可見,除了《公司法》本身之外,依法制定的《公司章程》就成為規范公司組織形式和行為准則的最重要法律文件。正是考慮到《公司章程》具有如此重要的法律地位和作用,筆者才希望對有關《公司章程》的法律性質、地位和作用問題做些簡要分析探討,籍此呼籲和強化公司的投資者、經營者或管理者們對《公司章程》的制定和遵守應給予更多的關注。
一、關於《公司章程》的法律性質
關於《公司章程》的法律性質,目前比較流行的主要有三種學說,即「契約說」、「自治法說」、「憲章說」。下面就對這三種學說分別展開敘述和分析:
公司章程契約說。該說認為,公司章程是股東之間在平等協商基礎上就設立和管理公司的權利義務達成的文件,是股東自由意志的體現。公司章程契約說由英美法系的大部分學者所主張,其最初來源於經濟學家提出的有關「合同」公司的理論。該理論把公司看作是一種體現著個人之間契約關系網的法律機制,公司由此本質上是合同性的。而公司章程是由公司設立相關者通過面對面的談判逐一達成的,如有限責任公司章程訂立;對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公司章程是一個相當於具備格式條款的合同,想加入公司股東行列的當事人只有在「接受」與「不接受」之間做出承諾。
契約說抓住了大多數公司章程中所體現的「意思自治」、「合意」等「合同法」的一些基本理念。但是該說不足之處是:1、不能體現「合同法」中「一方權利即是另一方義務」的「權利義務對應性」原理;2、不能充分體現合同具有「相對性」的基本原理,公司章程約束的主體不限於章程的制定者或簽署者,它約束的主體包括公司本身、公司股東和公司的管理者等;3、無法解釋一人公司或獨資公司的公司章程欠缺「合意」的事實。
公司章程自治法說。該說認為,公司章程是公司股東為規范公司組織形式和行為准則而訂立的書面法律文件,是公司股東為了經營和管理公司而給自己制定的法律。公司章程自治法說由大陸法系的大部分法律學者所主張,其來源與大陸法系的「契約自定法」觀念直接相關,即「當事人依法訂立的協議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相當於法律的效力」的觀念。該種理論實際上是「公司章程契約說」的自動延伸,但又彌補了契約說的一些不足和缺陷。但是該說不足之處是:1、將公司章程直接稱呼為「法」,混淆了法須特定國家機關經

④ 關於公司章程的法律效力(希望專業人士回答)

1、投資的條款是有效的。
2、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股東會可以修改公司章程。那麼以後,公司領導層換了,可以通過修改公司章程將你所說的條款加以修改。沒有辦法約束後人的。

⑤ 簡述公司章程的效力

一、公司章程對公司的效力
1.公司應當依其章程規定的辦法,產生權力機構、業務執行和經營意思決定機構、監督機構等公司組織機構,並按章程規定的許可權范圍行使職權;
2.公司應當使用公司章程上規定的名稱,在公司章程確定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
3.公司依其章程對公司股東負有義務,股東的權利如果受到公司侵犯時,可對公司起訴。
二、公司章程對股東的效力。公司章程系由公司股東制定,並對股東具有約束力。這種約束力不僅限於起草、制定公司章程的股東,也包括後來加入公司的股東,這是由公司章程的自治規則性質所決定的。公司章程對股東的效力主要表現為股東依章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
三、公司章程對董事、監事和經理的效力。公司章程對董事、監事、經理的效力表現為:公司的董事、監事、經理應當遵守公司章程,依照法律和公司章程的規定行使職權。若董事、監事、經理之行為超出公司章程賦予的職權范圍,其應就自己的行為對公司負責。

熱點內容
幼兒園安全責任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4 14:10:40 瀏覽:426
強化服務是會計職業道德的 發布:2025-09-24 14:09:11 瀏覽:11
美女法學 發布:2025-09-24 14:03:17 瀏覽:476
勞動法合同法音頻 發布:2025-09-24 14:03:16 瀏覽:959
民事訴訟法225條和227 發布:2025-09-24 13:55:10 瀏覽:535
黨的記律處分條例 發布:2025-09-24 13:47:05 瀏覽:937
醫院購買法律服務2020 發布:2025-09-24 13:43:14 瀏覽:14
設立執照辦理人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4 13:43:12 瀏覽:364
新公司成立人事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4 13:41:24 瀏覽:843
法律碩士超級背誦技巧 發布:2025-09-24 12:52:23 瀏覽: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