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自願承諾書放棄勞動權利法律效力

自願承諾書放棄勞動權利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11-15 17:29:36

⑴ 自願放棄工資承諾書在法律上有效嗎

如真的是自願,有效。若有難言之隱,無效。

⑵ 自願放棄工資承諾書在法律上有效嗎

這個要看具體情況,看承諾書的具體內容:
必須滿足以下3個條件才是有效的:
1,是當事人真實意願的反映;
2,沒有違反相關法律規定;
3,沒有侵犯他人利益。滿足了以上條件的承諾書是有效的,受法律保護。
至於,員工放棄了工資,需要看公司提供了什麼作為補償?或者說,公司拿什麼替代工資?放棄工資的期限等

⑶ 未婚生子女方簽承諾書放棄撫養權有法律效力

「自願放棄孩子撫養權」的承諾條款,與法律規定相悖,對孩子的撫養權既是權利也是義務,不能被剝奪,但也不能放棄,因此承諾書中關於自願放棄孩子撫養權的條款不具有法律效力。

⑷ 單位辦理入職手續必須簽一份自願放棄社保承諾書,不然不給辦理入職手續,關鍵本地法院還承認承諾書有效!

入職時簽自願放棄社保承諾書,這種操作本身就違反了勞動法,是無效承諾書。
按照勞動法,用人單位必須要給勞動者辦理五險(一金未作規定),否則,就違反了勞動法,會受到停業整頓,處罰罰款的。
本地法院承認有效是錯誤的。可申請勞動仲裁,必須要給員工補辦五險及賠償損失。

⑸ 該承諾書是否有法律效應、一旦出現勞動糾紛,該公司是否承擔責任請哪位大師指點,謝謝!

公司必須給職工繳納社保。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58-63條。

⑹ 《放棄產權承諾書》法律效力如何

建議在公證處公證,這樣《放棄產權承諾書》就有了法律效力了。在該協議有法律效力情況下,你老公和他前妻所生子女一樣有繼承權。

凡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事實均可公證證明。法律事實分行為和事件兩類:行為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公證證明法律事實主要是證明法律事件,指的是事實的發生與人們意志無關但可引起一定法律後果的事件,如死亡。

任何法律行為和有法律意義的文書、事實經過公證證明,國家證明它的真實性、合法性,即產生法律上的證據效力。人民法院審理案件中,如果在收集、調查證據時涉及某項文書,而這項文書也經公證證明,即應確認其效力,可以直接采證。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

(6)自願承諾書放棄勞動權利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中國公證機關辦理下列公證行為:

①證明合同(契約)、委託、遺囑等法律行為。

②證明法律行為以外的法律文書:一切在法律上有效的文書均可公證證明,書面形式的法律行為也是法律文書。

③證明法律事實:凡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事實均可公證證明。法律事實分行為和事件兩類:行為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公證證明法律事實主要是證明法律事件,指的是事實的發生與人們意志無關但可引起一定法律後果的事件,如死亡。

④證明非爭議性事實:某些事實並不一定發生法律後果,但為避免日後可能發生爭議,亦得公證證明。如證明某人的住所地或居所地,證明親屬關系。

⑤對於追償債款、物品的文書,認為無疑義的,在該文書上證明有強制執行的效力。

⑥證據保全:在當事人提起訴訟之前,出現了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當事人為准備將來進行訴訟的需要,可以申請公證處採取措施,保全證據。

⑦保管遺囑、保管文件。

⑧辦理與公證行為有關的輔助性工作,代當事人起草申請公證的文書。

⑨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和國際慣例辦理其他公證行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公證

⑺ 本人自願承諾書放棄財產遺產合法繼承權可以嗎

我想,既然在搜索這些關鍵字的人應該都在了解這樣的做法
我各人是比較頂內你的做法的,我自己也准備這容么做,我是生父+繼母,很多事情做得讓人心寒,小學完了就把我送到外面寄讀,高中就把我送回到身在外省的親媽哪裡3年,一個電話都沒有,後來回來工作親媽癌症,我爸威脅阻攔我回去陪生母走完人生最後幾個月,然後談戀愛時候,女友父親腦出血導致偏癱,我爸居然對我女朋友說:這種情況回去看什麼?你需要做的就是寄點錢回去就好了,然後結婚我老婆希望雙方父母能見一面,我爸居然對我媳婦說,我們歡迎你家老人過來,我們是不會過去的,讓我丈母娘帶著一個偏癱的老丈人跑1500多公里來見他們,現在退休了,我爸整天都覺得我要貪他財產,也總是用這些東西來試圖威脅我,自己房子在省會,由於工作調動在他們身邊,暫住在家裡空置房屋裡,後來居然讓我們搬出去自己租房子,感覺就是怕我霸佔他財產了,我二話不說就搬了,現在我也准備寫下放棄父母遺產繼承權的承諾書,但依舊承擔我應該承擔的贍養義務。做人還是必須要有骨氣,我可以為了生活在外人面前裝孫子,但是即便是父母,也絕對不能蔑視我做人的尊嚴!

⑻ 本人自願承諾書放棄財產遺產合法繼承權是否可以

本人自願寫下放棄財產、遺產的合法繼承權的承諾書是合法有效的。但不能因此而拒絕對被繼承人的贍養義務。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1條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所以完整的贍養義務包括物質供養,精神慰藉,生活照料3個方面。
一是,應當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強迫老年人遷居條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侵佔,不得擅自改變產權或者租賃關系。老年人的自有住房,贍養人有維修的義務。
二是,贍養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擔力不能及的勞動。
三是,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贍養人不履行贍養義務,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付給贍養費的權利。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護。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干涉老年人離婚、再婚及婚後生活。贍養人不得因老年人的婚姻變化而消除。
四是,子女不僅要贍養父母,而且要尊敬父母,關心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各方面給予扶助。當年老、體弱、病殘時,更應妥善加以照顧,使他們在感情上得到慰藉,愉快地安度晚年。

⑼ 用人單位讓勞動者寫一份自願放棄交納社保的承諾書,這有效嗎有法律效率嗎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的約定或承諾屬於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即使履行了其約定或協議也是無效的。
《勞動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以及《社會保險法》明確規定,繳費單位、繳費個人應當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用人單位應當自行申報、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緩繳、減免。職工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補足。上述規定說明社會保險具有強制性,國家通過立法強制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參加,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繳納社會保險系雙方必須履行的義務,任何一方均無權拒絕履行,而且法律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有義務從勞動者工資中代扣代繳,權利可以放棄,義務不得免除。

熱點內容
夕陽紅社會與法主持人 發布:2025-09-24 01:10:25 瀏覽:910
法治臨泉 發布:2025-09-24 00:57:55 瀏覽:834
代理詞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24 00:56:27 瀏覽:841
守法規演講稿 發布:2025-09-24 00:56:23 瀏覽:401
四川駐貴陽法律援助 發布:2025-09-24 00:52:02 瀏覽:784
幫轉發朋友圈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4 00:25:02 瀏覽:576
婚姻法結婚年齡最小的國家 發布:2025-09-24 00:11:34 瀏覽:653
法律責任構成主體的案例 發布:2025-09-23 23:53:28 瀏覽:962
簡述法律責任的含義及其構成要件 發布:2025-09-23 23:46:56 瀏覽:100
通遼市科區法院鄭法官 發布:2025-09-23 23:21:41 瀏覽: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