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公司的脫密期有法律效力嗎

公司的脫密期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1-11-18 16:44:25

① 軍工保密協議中沒有明確脫密期具體是多久,只說按脫密期相關規定執行,這樣是否具有法律效應。

協議中應予以明確,否則是沒有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

② 關於辭職後的脫密期是否要正常上班,有關勞動法,求解,謝謝!

1、單位的做法並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至於交接工作的具體流程要看單位怎麼規定了,可以與單位協商解決。

2、按照合同約定,要求員工脫密後才可以離職的,應當在這段時間安排員工到不涉密的崗位工作,要求員工繼續履行原工作是不合法的。

3、你拒絕在原崗位工作,那這個可能會造成你不服從公司安排違紀被開除的,因為這個月內你還是要按照公司規章制度上班。所以最好還是服從,但是從單位角度說,你真的不適合還在原崗位再去接觸保密性的工作。所以可以和公司協商,我最好還是不要涉及這些崗位秘密,去做其他工作。

按照《勞動合同法》依據《勞動合同法》37條,勞動者提前30天提出的書面離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准就可以離職。其中,試用期提前3天書面提出;用人單位有義務結清工資辦理離職手續。

《勞動合同法》頒布之後,「脫密期」與勞動合同法的立法精神實質上是有所違背的,前者賦予勞動者「只要提前30天通知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而脫密期卻將提前通知期延長到了最長6個月,雖然從現在的立法狀況看,尚無一部法律說「脫密期」是不能約定的。

但是作為法律的《勞動合同法》即上位法,與作為部門規章的《關於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即下違法相抵觸時,優先適用上位法,即勞動合同法。

(2)公司的脫密期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離職需要注意的事項:

1、寫辭職信並不是寫辭職申請,申請是要雙方達成一致才有效的,也就是說企業批准了你的申請,你才可以辭職,而勞動法賦予的辭職權是絕對的,辭職信其實是一種通知,告訴企業你將在三十天後解除勞動合同,離開企業,不需要企業批准,當然如果企業同意你提前離開就另當別論了。

2、不要在辭職信中透露個人的不滿情緒,如果辭職的意見非常大,一定要反應出來,不妨採用面對面交淡的方式,在白紙黑字上面寫出自己的憤怒是不恰當的。

3、在作出辭職的決定或者辦理辭職的過程中,不要在企業大肆宣揚個人要辭職的事情,不要散布一些對企業不利的言論,反正都要離開了,留一個好的印象給企業,總比留一個不好的印象好一些。

4、站好最後一班崗,在離開企業的最後時間里,你仍是企業的一員,盡自己所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協助企業做好交接。

5、過往的就職經歷是我們人生的寶貴財富,而且不定在什麼時候我們可能需要原來的企業為我們寫推薦信或介紹信,新的企業也許會打電話到過往企業了解我們的工作情況,因此要保持與原就職企業的良好關系。

③ 我們公司有有關脫密期的規定,有關崗位需要提前三個月提出離職申請,否則視為無效。這在勞動法里有涉及么

提前30天書面通知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書面通知須符合法律規定。

④ 入職前簽訂的公司制度關於脫密期有法律效力嗎

需要看具體的條款,法律是有關於此類事項的規定的,但具體還要看合同的條款是否得當,以及是否符合法律要求。

⑤ 脫密期應該多長時間·,國家有規定嗎

不超過六個月。

《關於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 1996年勞動部

第二項:「用人單位與掌握商業秘密的職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時,可以約定在勞動合同終止前或該職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後的一定時間內(不超過6個月),調整其工作崗位,變更勞動合同相關內容」。

《勞動合同法》頒布之後,「脫密期」與勞動合同法的立法精神實質上是有所違背的,前者賦予勞動者「只要提前30天通知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而脫密期卻將提前通知期延長到了最長6個月。

雖然從立法狀況看,尚無一部法律說「脫密期」是不能約定的,但是作為法律的《勞動合同法》即上位法與作為部門規章的《關於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即下位法相抵觸時,優先適用上位法。

(5)公司的脫密期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對涉密人員的管理

商業秘密的保護最重要的還要靠人,因此加強對涉密人員的管理至關重要。

(1)與員工簽訂保密協議。

這不僅是保護商業秘密的最好方法之一,也往往是執法機關判斷保密措施是否合理的一項重要因素,沒有保密協議可能導致公司的商業秘密得不到法律的保護。可以在勞動合同加列保密條款,也可以單獨簽訂保密協議,要求員工遵守保密義務。

簽訂技術保密協議,應當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則,其主要內容包括:保密的內容和范圍、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保密期限、違約責任等。

一般而言,員工對企業承擔保密義務的內容包括:保守商業秘密的義務;正確使用商業秘密的義務;獲得商業秘密職務成果及時匯報的義務;不得利用單位的商業秘密成立自己企業的義務;不得利用商業秘密為競爭企業工作的義務,等等。

而且,保密協議、保密條款並不因勞動合同、勞動關系的終止而終止,在員工離職後一定期限內仍然有效。

(2)加強員工保密教育。

除了簽訂保密協議外,企業應進一步加強對員工進行保密教育,使員工了解到企業文化、保密的范圍、工作規則、違約的後果等,使員工認識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防止在外來參觀、咨詢或洽談業務中泄露。

(3)健全員工人事資料。

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員工人事資料,如員工的學歷、專長及有無發明等資料,一方面企業可用來參考以決定分派員工擔任適當的職位,另一方面,當未來和員工有商業秘密相關的爭議時,也可供執法機關據以認定員工究竟有無創作能力及是否竊取公司機密等問題。

另外,企業還應具體告知並詳細記載員工的職務范圍,以避免將來在是否構成職務技術成果上造成不必要的爭議。

(4)離職員工的管理。

對接觸過商業秘密、即將解職的員工進行離職檢查,除要求其履行有關的交接手續,徹底點收員工所領借的各種物品,以便該員工所承辦的各種業務能繼續順利開展外,要重申員工在離開本公司之後應繼續保護商業秘密的義務,最好根據員工掌握商業秘密的具體情況,再簽定一份詳細、具體的保密協議,因為一般最初的保密協議,尤其是保密條款大都比較籠統。

必要時,還要與此員工未來的僱主進行溝通,分別或一並向離職員工及其新僱主闡明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法律責任

(5)與高管人員簽訂競業禁止協議。

現階段商業秘密糾紛主要表現為雇員帶走僱主的商業秘密,與僱主從事競爭性生產經營的行為,為防止競爭者引誘員工跳槽,競業禁止協議成為一個較好的選擇。

競業禁止是競業禁止是指根據法律規定或用人單位通過勞動合同和保密協議禁止勞動者在本單位任職期間同時兼職於與其所在單位有業務競爭的單位,或禁止他們在原單位離職後從業於與原單位有業務競爭的單位,包括創建與原單位業務范圍相同的企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脫密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商業機密

⑥ 辭職時有脫密期問題,勞動法啊!求解!

廣東胡律師:抄

補充回答:這個就要看單位了,法律上沒有所謂的離職脫密期。

1、單位是否有給你保密期的補償,有的話就是合法,沒有的話就不合法,你可以不履行這個義務;

2、這個月工資是工資,單位還要另付你額外的補償。

⑦ 勞動合同法實施後,脫密期約定還有效嗎

《勞動合同法》實施後,脫密期約定就和違約金約定一樣自然失效了。

脫版密是指以前權接觸公司商業秘密的人員不再接觸商業秘密。
脫密期是指用人單位可以約定掌握商業秘密的人員在離職之前必須提前通知用人單位,並為用人單位再工作一定期限,該期限期滿,員工才可以正式離職。在這段時期之內,用人單位可以把員工調至不需保密的部門工作,以確保員工不再接觸新的商業秘密,因此,保密期也可以稱為提前通知期。

⑧ 【法律法規】脫密期約定合法嗎

不知道這樣的規定是否和法律相違背,這樣的話,我如果提前一個月通知的話,是否屬於違反此項規定?法律顧問的解答:其實你所說的已經不單單是一個辭職提前通知期的問題了,而是什麼是脫密期的問題。脫密期,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是脫離商業秘密的期間。在勞動法上,脫密期是用人單位讓密切接觸本單位商業秘密的員工在離開單位之前脫離涉密崗位的一段期間。通俗地說,由於單位怕一些接觸公司商業秘密的員工離開公司後泄露商業秘密,所以讓員工在普通的工作崗位上呆一段時間再離開,這段時間就叫做脫密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第十五條對脫密期作了詳細規定:「……對負有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義務的勞動者,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就勞動者要求解除勞動合同的提前通知期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作出約定,但提前通知期不得超過六個月。在此期間,用人單位可以採取相應的脫密措施。」在該條中,提前通知期就是脫密期。單位要通過脫密期來主張自己的權益,必須注意以下幾個要件,同樣員工看單位的脫密期決定是不是合法就是看是不是符合以下幾個要件:一、員工的工作崗位必須涉及公司的商業秘密這是單位運用脫密期來約束員工的前提。從脫密期的設立本意來看,就是防止商業秘密的泄露。如果員工的工作崗位根本不涉及商業秘密,單位不應該設立脫密期。這也是從單位合理運用員工及節約成本的角度考慮,因為一個員工在脫密的崗位上通常是發揮不了其應有的作用,而且公司還必須給予工資等待遇。那什麼是商業秘密呢?《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第三款規定:「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根據這一條可以判斷是否為商業秘密。二、脫密期必須是雙方約定的脫密期規定必須以合同的形式書面表達出來,而且必須是雙方協商一致的結果。這就意味著脫密期不能是單位單方面提出,員工就必須遵守的。如果沒有書面協議,單位沒有權利要求員工履行脫密義務。三、脫密期長短必須符合法律規定《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明確規定,脫密期不能超過六個月。如果員工與單位約定的脫密期超過了六個月,員工只履行六個月的脫密期即可。四、脫密期間員工仍與單位有勞動關系,享有員工待遇。脫密期間單位不得讓員工回家待崗,以此為借口不發工資或者剋扣工資。脫密期間的員工仍然是單位的有勞動關系的員工。綜上所述,你的公司讓你履行當時合同中簽訂的2個月提前通知期,是合理合法的,你應該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

⑨ 脫密期合法嗎

你簽訂了保密協議,每月領有保密崗位津貼,就要遵守。盡管合同到期,但協議仍然有效。這種為明確雙方權利義務而達成的書面約定,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均具有法律效力。《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規定:勞動合同期滿,但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約定的服務期尚未到期的,勞動合同應當延續至服務期滿。

熱點內容
協議寫好用相機照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23 11:40:33 瀏覽:961
印章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3 11:02:29 瀏覽:541
梁園區法院長 發布:2025-09-23 11:01:53 瀏覽:448
何華為法院 發布:2025-09-23 10:59:25 瀏覽:217
猶太人經商法則女人 發布:2025-09-23 10:51:01 瀏覽:925
法治與利益調整 發布:2025-09-23 10:51:00 瀏覽:756
我國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 發布:2025-09-23 10:47:36 瀏覽:528
社會和諧道德 發布:2025-09-23 10:47:36 瀏覽:579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全文 發布:2025-09-23 10:43:00 瀏覽:683
法碩非法學專業排名 發布:2025-09-23 10:42:59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