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行可以承擔獨立的法律責任嗎
㈠ 銀行省分行是子公司還是分公司有無獨立法人資格
判斷分公司有沒有獨立的法人資格看這分公司有無獨立財務核算的資格,專如果有,就能屬獨立承擔民事責任,但可以在總行授權范圍內以自己的名義對外簽署合同,而不是看有無獨立的法人資格。
所有的分公司都不是獨立的法人,只有有無獨立承擔民事責任之分,比如保險公司的分公司,各大銀行的分行等就是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能力,也就是說,可以當被告和原告,但並非法人。
(1)分行可以承擔獨立的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1、依法成立。包括設立宗旨、目的符合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要求,其組織機構、設立方式、經營范圍符合國家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其成立程序符合法律法規要求。
2、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獨立財產是指法人財產、經費與法人的規模相適應。特別法、單行法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3、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4、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人資格
㈡ 分公司法律責任的承擔是怎麼規定的
1、分公司的法律地位及民事責任承擔。
《公司法》第14條第1款:「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這一規定,明確了分公司民事責任的歸屬,即分公司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其一切行為的後果及責任由隸屬公司承擔。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7條第3款規定: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經營管理的財產不足以承擔保證責任的,由企業法人承擔民事責任。該條第4款規定: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提供的保證無效後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由分支機構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企業法人有過錯的,按照擔保法第29條的規定處理。
2、分公司的訴訟地位。
分公司雖然不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但依據《民事訴訟法》第49條和《民訴意見》第40條,依法設立的分公司是「法人依法設立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可以作為其他組織成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具有訴訟資格。但訴訟資格不等於民事責任的承擔資格,分公司的民事責任依據法律規定應由設立該分支機構的總公司來承擔。此外,分公司也具有獨立的締約能力。
3、分公司與總公司作為共同被告的情形及例外。
分公司不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業務開展過程中出現不能履行債務的情形時,債權人可以要求總公司承擔清償義務。在訴訟中,可以直接把總公司列為共同被告要求承擔責任。在一般情況下,分公司不能作為獨立的被告來承擔責任,司法實踐多是分公司與總公司作為共同被告,判決共同承擔責任。但在執行的時候,一般是先執行分公司財產,不足再執行總公司財產。
作為上述分公司與總公司可作為共同被告的例外情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4條:「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為他人提供保證的,人民法院在審理保證糾紛案件中可以將該企業法人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但是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提供保證的除外。」所以,涉及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承擔民事責任時,只能以該分支機構為被告。但在執行過程中發現分公司的財產不足清償債務的,仍然可以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78條的規定,執行總公司的其他財產。
4、企業法人及其分支機構財產的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78條:被執行人為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不能清償債務時,可以裁定企業法人為被執行人。企業法人直接經營管理的財產仍不能清償債務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執行該企業法人其他分支機構的財產。
5、總公司對於分公司債務的承擔。
分公司是總公司的分支機構,代表總公司對外從事民事活動,其行為的後果由總公司承擔。
此外,分公司的財產歸屬於總公司,沒有自己獨立的財產,與總公司在經濟上是統一核算的,其在經營活動中的負債由總公司負責清償。其實際佔有和使用的財產是總公司財產的一部分,列入總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中。即使分公司有能力承擔部分或全部責任,實際的和最終的責任承擔者還是總公司。
因此,總公司對分公司的債務,既不是承擔連帶責任,也不是承擔補充責任,而是直接承擔清償責任,債權人無需先向分公司主張,可直接要求總公司償還債務。
6、關於分公司的其他規定。
《公司法》第211條:未依法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而冒用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名義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或者予以取締,可以並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㈢ 分公司能否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不能,因為分公司不是獨立法人。根據《公司法》第十四條規定,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
但公司設立的子公司有獨立人格,可獨立承擔法律責任,子公司和公司是兩個主體。
㈣ 分公司和子公司的區別及其法律責任的承擔
分公司和子來公司的區別自:主要有設立方式不同、法律地位不同、受控制方式不同、承擔債務責任方式不同、訴訟中的法律效果不同。
子公司是指一定數額的股份被另一公司直接或依協議支配、控制的公司。
分公司是指在資金、業務、人事等方面受總公司管轄而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分支機構,在法律上、經濟上沒有獨立性,僅僅是總公司的附屬機構。
責任承擔:
子公司要承擔民事責任,分公司不承擔民事責任,其法律依據是我國《公司法》第13條的規定:「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分公司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企業法人資格,依法獨立地承擔民事責任」。
㈤ 分公司的有《營業執照》,分公司《營業執照》規定的負責人經總公司授權是否能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依法成立並且領取營業執照的分公司具有相對獨立責任能力,但是不具有完全獨立責任能力。
舉例,權利人因分公司的行為受損欲起訴,既可以單獨訴分公司,也可將分公司與總公司列為共同訴訟人。
分公司的錢歸根結底還是總公司的錢
㈥ 不具備法人資格的銀行對外可獨立承擔責任嗎
《公司法》、《商業銀行法》明確規定,商業銀行分支機構沒有「法人資格」,其在總行授權下開展業務經營活動;最高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中又規定,商業銀行分支機構可以自己的名義參加訴訟。所以司法實踐中,一般都認為商業銀行分支機構是貸款等合同的權利主體,在總行的授權范圍內可以獨立承擔相關責任.
希望 可以幫到你
㈦ 中國銀行山東分行是不是法人能不能獨立承擔責任
他不是法人,只是中國銀行這一個法人的分支機構。但是在經濟往來,他可以作為一個參與者,可以獨立地承擔責任,也可以在訴訟中作為一方 當事人。
㈧ 銀行分行是獨立法人嗎
銀行分行是獨立法人通常都不是獨立法人。
比如說,人民銀行是政府機構同其它商業銀行不同,中國人民銀行各分支機構不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國有商業銀行是國有獨資的商業銀行,其特點體現在所有的資本都是由國家投資的,是國有金融企業。機構設置體現為行政化和高度壟斷,實行全國獨立法人。所以工商銀行等股份銀行的分行也不具法人資格。
再比如,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建行總行)按行政區設在雲南省的一級分行,不具有法人資格,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只有一個:原是張建國(2015年6月辭職)現法人:王洪章。其民事責任由建行總行承擔。
省一級分行不具有法人資格,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但可以在總行授權范圍內以省分行的名義對外簽署合同。
雲南省分行下屬的市二級分行、區、縣支行等分支機構同樣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但可以在省分行授權范圍內以市二級分行的名義對外簽署合同(銀行金融業務授權到支行一級,非金融業務授權到二級分行)。
判斷分公司有沒有獨立的法人資格看這分公司有無獨立財務核算的資格,如果有,就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但可以在總行授權范圍內以自己的名義對外簽署合同,而不是看有無獨立的法人資格。
所有的分公司都不是獨立的法人,只有有無獨立承擔民事責任之分,比如保險公司的分公司,各大銀行的分行等就是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能力,也就是說,可以當被告和原告,但並非法人。
不過,從學術上來說,專業銀行分行在經濟生活中能否作為獨立法人參與經濟交往,一直是法律界爭論的一個熱點,我國立法上迄今未予以明確,在認識上亦未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