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自變更合同條款法律效力
『壹』 擅自變更合同要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擅自變更的無效,應當按原合同履行,不履行的屬於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
『貳』 擅自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有關合同約定的條款內容,需經合同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才能做出修改,一方擅自塗改自己所持有的那份合同是無效的。但擅自塗改不會影響原合同的效力,只是擅自修改的部分無效,合同原始的約定繼續生效。
《合同法》第八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叄』 合同法中私自修改或增加條款將受到何處分
這屬於合同一方的變更,如果對方不予同意,原合同仍然有效,更改的條款是無效的,如更改後你擅自已經履行,屬違反合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予以賠償,並承擔違約責任。
『肆』 私自更改合同,是不是違法,該如何處理
你好:
一、如有其它情節,構不成刑事案件;
二、只要改後的假合同上你沒有簽字,或者與你手中的合同不一致,對你來說就無效。
三、以違約為由與對方協商。協商不成就訴到法院要求解除合同。
『伍』 請問擅自修改合同內容犯法嗎..
這並不抄能簡單判斷,因為合同原則上雙方各持一份,如果他改的只是自己的一份,那並沒有太大意義,但如果他是在簽署合同的時候乘你不注意改掉合同條款,而你又簽署了,除非你能證明他偷改的事實,否則你只能根據你所簽署的合同去確定權利義務。
當然,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如果合同條款確實不公平,你可以根據合同法第54-56條的相關規定去主張合同條款的變更或撤銷:
第54條 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2、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第55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第56條 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陸』 合同一方私自更改合同所觸犯的法律
合同一方私自更改合同的話,是違反《合同法》的。如果要更改合同的款項,必須雙方坐在一起協商更改,簽訂補充合同。
『柒』 簽合同後有條款要修改,如何改才有效
簽訂的合同現在要修改條款,這就需要簽定方都在場,將所有份的合同內容進行修改。所有修改的地方必須加蓋合同所有方的印章或者手印,這樣才能確保修改具有法律效力。有一方合同人或者一份合同沒有如此進行,就可以認為修改無效
『捌』 如果對方私自改合同處犯什麼法律
一般就是合同作廢,除非確實造損失了可以起訴要求賠償。
合同都是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改了也沒有什麼法律效力。
如果他是在簽署合同的時候乘你不注意改掉合同條款,而你又簽署了,如果能證明對方私改合同可以按照下列法律法規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五十一條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三條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8)擅自變更合同條款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十三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方式。
第十四條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第十五條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商業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視為要約。
第十六條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第十七條要約可以撤回。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
第十八條要約可以撤銷。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
第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不得撤銷:
(一)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
(二)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並已經為履行合同作了准備工作。
第二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失效:
(一)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
(二)要約人依法撤銷要約;
(三)承諾期限屆滿,受要約人未作出承諾;
(四)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